CN218181202U -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1202U
CN218181202U CN202222438298.7U CN202222438298U CN218181202U CN 218181202 U CN218181202 U CN 218181202U CN 202222438298 U CN202222438298 U CN 202222438298U CN 218181202 U CN218181202 U CN 218181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light
sample
lens
imag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82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书旗
岳东东
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Siku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Siku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Siku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Siku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382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1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1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1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微成像系统,照明装置用于发出照射待测样的光,聚光装置用于将照明装置的出射光成像到第一透镜组的入瞳处,第一透镜组用于将照明装置出射光的一次像成像到无穷远处,以照射到待测样,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于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使待测样发出的、通过第一透镜组后的光与由聚光装置入射到第一透镜组的光分离,第二透镜组将待测样发出的、通过第一透镜组后的光成像到成像面,实现对待测样的光学成像。本显微成像系统能够用于观测非透明样品,并且通过聚光装置将照明装置的出射光成像到第一透镜组的入瞳处,通过第一透镜组将光的一次像成像到无穷远处而照射到待测样,能够提高照射到样品上光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荧光显微镜是利用滤光器件将光源发出光形成特定波长光,激发样品内的荧光物质发射出荧光,进而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形态或者结构。其主要应用于生物领域,用于观察和分辨样品中某些化学成分或者细胞组分情况,可以用于细胞结构或者生物化学成分等研究。
现有的荧光显微镜是在复式显微镜的架构上安装荧光装置集合而成,荧光装置产生出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现有的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采用背照式照明,即照明模块与成像模块分别在样品两侧,不能用于非透明样品的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微成像系统,能够用于观测非透明样品,并且能够提高照射到样品上光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包括照明装置、聚光装置、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一光学元件和成像面,所述照明装置用于发出照射待测样的光,所述聚光装置用于将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射光成像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入瞳处,所述第一透镜组用于将所述照明装置出射光的一次像成像到无穷远处,以照射到所述待测样;
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用于使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与由所述聚光装置入射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分离,所述第二透镜组用于将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成像到所述成像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用于将所述聚光装置出射光反射到所述第一透镜组,以及将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透射到所述第二透镜组;
或者,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用于将所述聚光装置出射光透射到所述第一透镜组,以及将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反射到所述第二透镜组。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靠近所述第一透镜组一侧的第一滤光元件,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用于允许所述待测样发出光透过,阻止所述照明装置出射光透过;
和/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组一侧的第二滤光元件,所述第二滤光元件用于允许所述待测样发出光透过,阻止所述照明装置出射光透过。
优选的,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三滤光元件,所述第三滤光元件用于允许光源发出光中符合要求的波段光透过,而阻止其它波段光透过。
优选的,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分别发出不同波段光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三滤光元件为双带通滤光元件。
优选的,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准直元件和光阑,所述准直元件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光进行准直,准直光通过所述光阑发射出。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透镜组移动使所述待测样处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面上的对焦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测量所述第一透镜组到所述待测样的距离并根据得到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一透镜组移动、使所述待测样处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面上的对焦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小于等于100毫米。
优选的,所述聚光装置包括单透镜、胶合透镜、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微成像系统,照明装置用于发出照射待测样的光,聚光装置用于将照明装置的出射光成像到第一透镜组的入瞳处,第一透镜组用于将照明装置出射光的一次像成像到无穷远处,以照射到待测样。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于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使待测样发出的、通过第一透镜组后的光与由聚光装置入射到第一透镜组的光分离,第二透镜组将待测样发出的、通过第一透镜组后的光成像到成像面,实现对待测样的光学成像。
本实用新型显微成像系统能够用于观测非透明样品,并且通过聚光装置将照明装置的出射光成像到第一透镜组的入瞳处,通过第一透镜组将光的一次像成像到无穷远处而照射到待测样,能够提高照射到样品上光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显微成像系统包括照明装置10、聚光装置11、第一透镜组12、第二透镜组13、第一光学元件15和成像面14,所述照明装置10用于发出照射待测样25的光,所述聚光装置11用于将所述照明装置10的出射光成像到所述第一透镜组12的入瞳处,所述第一透镜组12用于将所述照明装置10出射光的一次像成像到无穷远处,以照射到所述待测样25。
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5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2和所述第二透镜组13之间,用于使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12后的光与由所述聚光装置11入射到所述第一透镜组12的光分离,所述第二透镜组13用于将所述待测样25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12后的光成像到所述成像面14。
照明装置10的出射光依次通过聚光装置11、第一透镜组12照射到待测样25,使待测样25发出光,待测样25发出的光通过第一透镜组12后,通过第二透镜组13成像到成像面14。从而实现对待测样的光学成像。
通过第一光学元件15使待测样25发出的、通过第一透镜组12后的光,与由聚光装置11入射到第一透镜组12的光分离,使待测样25发出的、通过第一透镜组12后的光进入第二透镜组13。
本实施例的显微成像系统能够用于观测透明样品或者非透明样品,并且通过聚光装置将照明装置的出射光成像到第一透镜组的入瞳处,通过第一透镜组将光的一次像成像到无穷远处而照射到待测样,能够使照射到待测样的光更均匀,能够提高照射到样品上光的均匀性。
聚光装置11将照明装置10的出射光进行汇聚,成像到第一透镜组12的入瞳处。可选的,聚光装置11包括单透镜、胶合透镜、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聚光装置11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单透镜,也可包含二向色镜或者棱镜。
可选的,第一透镜组12包括单透镜、胶合透镜、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第二透镜组13包括单透镜、胶合透镜、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可选的,第一光学元件可以用于将所述聚光装置出射光反射到所述第一透镜组,以及将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透射到所述第二透镜组。可参考图1所示,聚光装置11出射光入射到第一光学元件15,被反射到第一透镜组12。待测样25的发出光通过第一透镜组12后,透射过第一光学元件15而后进入第二透镜组13。
可选的,第一光学元件可以是将所述聚光装置出射光透射到所述第一透镜组,以及将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反射到所述第二透镜组。请参考图2,图2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聚光装置11出射光入射到第一光学元件16,透射后进入到第一透镜组12。待测样25的发出光通过第一透镜组12后,被第一光学元件16反射而进入第二透镜组13。
可选的,第一光学元件可采用但不限于二向色镜或者棱镜。
优选的,所述显微成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靠近所述第一透镜组一侧的第一滤光元件,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用于允许所述待测样发出光透过,阻止所述照明装置出射的激发光透过;和/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组一侧的第二滤光元件,所述第二滤光元件用于允许所述待测样发出光透过,阻止所述照明装置出射的激发光透过。通过第一滤光元件或者第二滤光元件,只允许待测样发出光通过第二透镜组进行成像,阻挡激发光入射到成像面而干扰成像结果,有助于提高对样品的光学成像效果。请参考图3,图3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第二透镜组13和第一光学元件15之间设置有第一滤光元件17,在第二透镜组13和成像面14之间设置有第二滤光元件18。
优选的,照明装置可包括第三滤光元件,所述第三滤光元件用于允许光源发出光中符合要求的波段光透过,而阻止其它波段光透过。在照明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三滤光元件,从光源的发出光中过滤出符合要求的波段光作为激发光,并且通过第三滤光元件阻止光源中与待测样品荧光相同的波段通过,保证待测样品荧光中不包含光源引入的杂散光,有助于提高对样品的光学成像效果。
进一步可选的,照明装置可包括光源、准直元件和光阑,所述准直元件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光进行准直,准直光通过所述光阑发射出。通过光阑限定照明装置出射光的视场范围,限定照射到待测样的激发光的视场范围。
可参考图3所示,照明装置10包括光源20、准直元件21、光阑22和第三滤光元件19。可选的,光源20可采用但不限于LED光源或者LD光源。准直元件21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透镜,包括但不限于单透镜或者胶合透镜,可采用球面透镜或者非球面透镜。光阑22可采用但不限于矩形光阑或者圆形光阑。
优选的可参考图4所示,图4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照明装置可包括分别发出不同波段光的第一光源100和第二光源103,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待测样25的检测需求选择第一光源100或者第二光源103的出射光波段范围。若待测样25的激发波段对应于第一光源100则开启第一光源100,若待测样的激发波段对应于第二光源103则开启第二光源103。
可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光源100发出光通过第一准直元件101后形成准直光,通过光阑102后入射到第二光学元件106,从第二光学元件106透射出。第二光源103发出光通过第二准直元件104后形成准直光,通过光阑105后入射到第二光学元件106,从第二光学元件106反射出。第二光学元件106可采用但不限于二向色镜、棱镜等。
优选的,第三滤光元件19为双带通滤光元件,使得本显微成像系统使用一组滤光元件通过分时成像,能够实现两种不同波段荧光的观测。第三滤光元件19后边可以只放置一个成像面14,配合双带通滤光元件,可以完成对双色荧光探测,只设置一个成像面14可以减小系统体积,减少双系统装配匹配难度,降低成本;通过对两个光源分时操作(即第一光源100和第二光源103发出的光波长不同,在使用的时候轮流开启),成像面14可以通过时间来判断具体的荧光波长,同时一次只开启一个光源,会降低样品处的光功率,也有利于保护待测物荧光寿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显微成像系统还可包括对焦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透镜组12移动使所述待测样25处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2的焦面上。优选的,对焦装置可用于测量所述第一透镜组12到所述待测样25的距离,并根据得到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一透镜组12移动,使所述待测样25处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2的焦面上。可通过与第一透镜组12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透镜组12移动。具体的,对焦装置可具体用于根据得到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一透镜组12沿着自身光轴方向移动,使所述待测样25处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2的焦面上。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显微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组12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透镜组13的焦距,所述第二透镜组13的焦距小于等于100毫米。本显微成像系统采用了短焦镜头(焦距40-100mm)作为第二透镜组13,成像面可采用CMOS/CCD/SCMOS等成像芯片,像元尺寸为1-10um,优选为2-4um,大大减小了第二透镜组13和相机的体积,使得系统体积更加紧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微成像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装置、聚光装置、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一光学元件和成像面,所述照明装置用于发出照射待测样的光,所述聚光装置用于将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射光成像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入瞳处,所述第一透镜组用于将所述照明装置出射光的一次像成像到无穷远处,以照射到所述待测样;
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用于使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与由所述聚光装置入射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分离,所述第二透镜组用于将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成像到所述成像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用于将所述聚光装置出射光反射到所述第一透镜组,以及将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透射到所述第二透镜组;
或者,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用于将所述聚光装置出射光透射到所述第一透镜组,以及将所述待测样发出的、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后的光反射到所述第二透镜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靠近所述第一透镜组一侧的第一滤光元件,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用于允许所述待测样发出光透过,阻止所述照明装置出射光透过;
和/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组一侧的第二滤光元件,所述第二滤光元件用于允许所述待测样发出光透过,阻止所述照明装置出射光透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三滤光元件,所述第三滤光元件用于允许光源发出光中符合要求的波段光透过,而阻止其它波段光透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分别发出不同波段光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三滤光元件为双带通滤光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准直元件和光阑,所述准直元件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光进行准直,准直光通过所述光阑发射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透镜组移动使所述待测样处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面上的对焦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所述第一透镜组到所述待测样的距离并根据得到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一透镜组移动、使所述待测样处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面上的对焦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小于等于10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装置包括单透镜、胶合透镜、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CN202222438298.7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Active CN218181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8298.7U CN218181202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8298.7U CN218181202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1202U true CN218181202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2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8298.7U Active CN218181202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1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2944B1 (en) Array for optical evaluation of an object array
CN111239093A (zh) 一种平面式微型多通道荧光检测光学系统
EP0880690A1 (en)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compatible with macro and micro scanning objectives
WO2006004763A2 (en) Apparatus for assaying fluorophores in a capillary
CN112304915B (zh) 一种实时荧光检测光学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US8704150B2 (en) Beam splitter module having a secondary beam splitter for providing orthogonal light beams and parallel light beams
CN108780216B (zh) 利用散射以降低源自发荧光并改善均匀性的成像系统和方法
CN110892191B (zh) 光源装置和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测距传感器
CN111610169A (zh) 试样测定装置及试样测定方法
CN218181202U (zh)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CN110702657A (zh) 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检测装置
CN210166556U (zh) 一种三维微型内窥镜
CN113063766A (zh) 含双凸透镜的微液滴荧光信号检测装置
CN218728316U (zh) 一种使用衍射光栅的多波长激光光源共聚焦显微镜
JP6696597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測距センサ
CN115508994A (zh) 一种显微成像系统
JP2009019961A (ja) 蛍光検出システム
WO2023077306A1 (zh) 检测设备、基因测序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16013115U (zh) 一种适用于荧光定量pcr仪的匀光系统
CN112326611B (zh) 一种n试剂孔m通道荧光检测方法、设计方法
CN211179535U (zh) 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检测装置
CN113899677A (zh) 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反射式分光模块及分光方法
CN113049556A (zh) 利用混合激发光作为光源的微液滴荧光信号检测装置
CN110888228A (zh) 一种采用深紫外光源的荧光显微照明方法
CN211123468U (zh) 一种采用深紫外光源的荧光显微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