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9319U -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9319U
CN218179319U CN202220731590.5U CN202220731590U CN218179319U CN 218179319 U CN218179319 U CN 218179319U CN 202220731590 U CN202220731590 U CN 202220731590U CN 218179319 U CN218179319 U CN 218179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ort
control valve
evaporator
por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15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伯永
陈李党
董玉仁
李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guang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guang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guang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guang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15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9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9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9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包括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电磁阀、冷凝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隔板隔开;该技术方案中,该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采用双蒸发器组合,一个作为冷凝器除霜,另一个作为蒸发器吸热,化霜的热量来自于蒸发器吸收室外的热量,保证了室内热量。在化霜过程中,两个蒸发器同时工作,满足退出条件后,进行另一个蒸发化霜。该方案解决了单个蒸发器化霜时吸收室内热量的弊端,通过控制逻辑,两个蒸发器可以灵活化霜,从而避免化霜造成能量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等的目的。
目前空气源热泵广泛应用户用及商用采暖,寒冷地区也得到了推广,但是,空气源热泵在冬季运行时,机组发生结霜现象,需要频繁化霜,由于目前多采用四通阀换向化霜,从室内吸收热量,造成室内侧热量减少,温度波动,特别是低环温下,影响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该装置内设有两个蒸发器同时工作,吸收室外的热量,轮换化霜,保证了室内热量的正常。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冷凝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所述第一四通阀包括控制阀口C1、控制阀口D1、控制阀口E1以及控制阀口S1,所述控制阀口D1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控制阀口C1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控制阀口S1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
所述第二四通阀包括控制阀口C2、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E2以及控制阀口S2,所述控制阀口C2与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控制阀口D2与控制阀口E1连通,所述控制阀口E2与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控制阀口S2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
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以及第六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连接设置于控制阀口C1与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设置于冷凝器的出口端与第二蒸发器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第三管道连接设置于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口与控制阀口E2之间,所述第四管道设置于控制阀口E1与控制阀口D2之间,所述第五管道设置于控制阀口S1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所述第六管道一端与第五管道连通,一端与控制阀口S2连通;
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一蒸发器的第二端口之间连接设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并联设有第二支路。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
作为优选,当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使用第一蒸发器化霜时,此时,控制阀口D1与控制阀口E1连通,控制阀口D2与控制阀口C2连通,控制阀口E2与控制阀口S2连通,电磁阀关闭,第一节流阀关闭,第二节流阀打开;压缩机排气依次经过控制阀口D1、控制阀口E1、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C2、第一蒸发器、第二节流阀、第二蒸发器、控制阀口E2、控制阀口S2,最后回到压缩机中。
作为优选,当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使用第二蒸发器化霜时,此时,控制阀口D1与控制阀口E1连通,控制阀口D2与控制阀口E2连通,控制阀口C2与控制阀口S2连通,电磁阀关闭,第一节流阀关闭,第二节流阀打开;压缩机排气依次经过控制阀口D1、控制阀口E1、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E2、第二蒸发器、第二节流阀、第一蒸发器、控制阀口C2、控制阀口S2,最后回到压缩机中。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二蒸发器、冷凝器组成制冷剂回路,当该制冷剂回路运转时,控制阀口D1与控制阀口C1连通,控制阀口E1与控制阀口S1连通,控制阀口E2与控制阀口D2连通,此时,电磁阀打开,第一节流阀打开,第二节流阀关闭;冷媒依次经过控制阀口D1、制阀口C1、冷凝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蒸发器、控制阀口E2、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E1、控制阀口S1,最后回到压缩机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采用双蒸发器组合,一个作为冷凝器除霜,另一个作为蒸发器吸热,化霜的热量来自于蒸发器吸收室外的热量,保证了室内热量。在化霜过程中,两个蒸发器同时工作,满足退出条件后,进行另一个蒸发化霜。该方案解决了单个蒸发器化霜时吸收室内热量的弊端,通过控制逻辑,两个蒸发器可以灵活化霜,从而避免化霜造成能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的系统图。
图2为一种空气源热泵的第一蒸发器的化霜流程图。
图3为一种空气源热泵的第二蒸发器的化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包括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 3、第一蒸发器4、第二蒸发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电磁阀8、冷凝器9;所述第一蒸发器4与第二蒸发器5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隔板10隔开;
所述第一四通阀2包括控制阀口C1、控制阀口D1、控制阀口E1以及控制阀口S1,所述控制阀口D1与压缩机的出口11连通,所述控制阀口C1与冷凝器的入口端12连通,所述控制阀口S1与压缩机的入口13连通;
所述第二四通阀3包括控制阀口C2、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E2以及控制阀口S2,所述控制阀口C2与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口14连通,所述控制阀口D2与控制阀口E1连通,所述控制阀口E2与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口15连通,所述控制阀口S2与压缩机的入口13连通;
还包括第一管道100、第二管道101、第三管道102、第四管道103、第五管道104以及第六管道105,所述第一管道100连接设置于控制阀口C1与冷凝器的入口端12之间,所述第二管道101连接设置于冷凝器的出口端16与第二蒸发器的第一端口17之间,所述第三管道102连接设置于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口15与控制阀口E2之间,所述第四管道103设置于控制阀口E1与控制阀口D2之间,所述第五管道104设置于控制阀口S1与压缩机的入口13之间,所述第六管道105一端与第五管道104连通,一端与控制阀口S2连通;
所述第二管道101上设有第一节流阀6,所述第二管道101上处于第一节流阀6与第二蒸发器的第一端口17之间的部分与第一蒸发器的第二端口18之间连接设有第一支路200,所述第二节流阀7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200上,所述第一支路200上并联设有第二支路201,所述电磁阀8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201上。
进一步地,当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使用第一蒸发器4化霜时,此时,控制阀口D1与控制阀口E1连通,控制阀口D2与控制阀口C2连通,控制阀口E2与控制阀口S2连通,电磁阀8关闭,第一节流阀6关闭,第二节流阀7打开;压缩机1排气依次经过控制阀口D1、控制阀口E1、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C2、第一蒸发器4、第二节流阀7、第二蒸发器5、控制阀口E2、控制阀口S2,最后回到压缩机1中。
进一步地,当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使用第二蒸发器5化霜时,此时,控制阀口D1与控制阀口E1连通,控制阀口D2与控制阀口E2连通,控制阀口C2与控制阀口S2连通,电磁阀8关闭,第一节流阀6关闭,第二节流阀7打开;压缩机1排气依次经过控制阀口D1、控制阀口E1、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E2、第二蒸发器5、第二节流阀7、第一蒸发器4、控制阀口C2、控制阀口S2,最后回到压缩机1中。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二蒸发器5、冷凝器9组成制冷剂回路,当该制冷剂回路运转时,控制阀口D1与控制阀口C1连通,控制阀口E1与控制阀口S1连通,控制阀口E2与控制阀口D2连通,此时,电磁阀8打开,第一节流阀6打开,第二节流阀7关闭;冷媒依次经过控制阀口D1、制阀口C1、冷凝器9、第一节流阀6、第二蒸发器 5、控制阀口E2、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E1、控制阀口S1,最后回到压缩机1中。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采用双蒸发器组合,一个作为冷凝器除霜,另一个作为蒸发器吸热,化霜的热量来自于蒸发器吸收室外的热量,保证了室内热量。在化霜过程中,两个蒸发器同时工作,满足退出条件后,进行另一个蒸发化霜,如图2所示第一蒸发器4放热化霜,第二蒸发器5蒸发吸热;如图3所示第二蒸发器5放热化霜,第一蒸发器4蒸发吸热。
上述方案解决了单个蒸发器化霜时吸收室内热量的弊端,通过控制逻辑,两个蒸发器可以灵活化霜,从而避免化霜造成能量损失。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蒸发器(4)、第二蒸发器(5)、冷凝器(9);所述第一蒸发器(4)与第二蒸发器(5)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隔板(10)隔开;
所述第一四通阀(2)包括控制阀口C1、控制阀口D1、控制阀口E1以及控制阀口S1,所述控制阀口D1与压缩机的出口(11)连通,所述控制阀口C1与冷凝器的入口端(12)连通,所述控制阀口S1与压缩机的入口(13)连通;
所述第二四通阀(3)包括控制阀口C2、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E2以及控制阀口S2,所述控制阀口C2与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口(14)连通,所述控制阀口D2与控制阀口E1连通,所述控制阀口E2与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口(15)连通,所述控制阀口S2与压缩机的入口(13)连通;
还包括第一管道(100)、第二管道(101)、第三管道(102)、第四管道(103)、第五管道(104)以及第六管道(105),所述第一管道(100)连接设置于控制阀口C1与冷凝器的入口端(12)之间,所述第二管道(101)连接设置于冷凝器的出口端(16)与第二蒸发器的第一端口(17)之间,所述第三管道(102)连接设置于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口(15)与控制阀口E2之间,所述第四管道(103)设置于控制阀口E1与控制阀口D2之间,所述第五管道(104)设置于控制阀口S1与压缩机的入口(13)之间,所述第六管道(105)一端与第五管道(104)连通,一端与控制阀口S2连通;
所述第二管道(101)与第一蒸发器的第二端口(18)之间连接设有第一支路(200),所述第一支路(200)上并联设有第二支路(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节流阀(6),所述第一节流阀(6)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节流阀(7),所述第二节流阀(7)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200)上,电磁阀(8)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2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使用第一蒸发器(4)化霜时,此时,控制阀口D1与控制阀口E1连通,控制阀口D2与控制阀口C2连通,控制阀口E2与控制阀口S2连通,电磁阀(8)关闭,第一节流阀(6)关闭,第二节流阀(7)打开;压缩机(1)排气依次经过控制阀口D1、控制阀口E1、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C2、第一蒸发器(4)、第二节流阀(7)、第二蒸发器(5)、控制阀口E2、控制阀口S2,最后回到压缩机(1)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使用第二蒸发器(5)化霜时,此时,控制阀口D1与控制阀口E1连通,控制阀口D2与控制阀口E2连通,控制阀口C2与控制阀口S2连通,电磁阀(8)关闭,第一节流阀(6)关闭,第二节流阀(7)打开;压缩机(1)排气依次经过控制阀口D1、控制阀口E1、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E2、第二蒸发器(5)、第二节流阀(7)、第一蒸发器(4)、控制阀口C2、控制阀口S2,最后回到压缩机(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二蒸发器(5)、冷凝器(9)组成制冷剂回路,当该制冷剂回路运转时,控制阀口D1与控制阀口C1连通,控制阀口E1与控制阀口S1连通,控制阀口E2与控制阀口D2连通,此时,电磁阀(8)打开,第一节流阀(6)打开,第二节流阀(7)关闭;冷媒依次经过控制阀口D1、制阀口C1、冷凝器(9)、第一节流阀(6)、第二蒸发器(5)、控制阀口E2、控制阀口D2、控制阀口E1、控制阀口S1,最后回到压缩机(1)中。
CN202220731590.5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 Active CN218179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1590.5U CN218179319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1590.5U CN218179319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9319U true CN218179319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04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1590.5U Active CN218179319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9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5154A (zh) * 2022-03-31 2022-10-25 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及其化霜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5154A (zh) * 2022-03-31 2022-10-25 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及其化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8206B (zh) 室外双换热器化霜低温制热系统
CN100460775C (zh) 带导流套筒换热器储水箱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05299987A (zh) 基于超疏水翅片管换热器的空气源热泵喷淋除霜装置
CN204593992U (zh) 空调设备及其除霜控制系统
CN204187787U (zh) 一种微波除霜型家用空调器
EP2003402A2 (en) A supercooled ice cold-storage unit,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7763892B (zh) 一种融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1187515A (zh) 增加有防霜换热管的风源热泵
CN110411059A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5605841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
CN110617219A (zh)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4913481A (zh)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218179319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化霜装置
CN201314725Y (zh) 一种热泵型房间空调器
CN201344688Y (zh) 自动除霜制冷装置
CN100470163C (zh) 热泵式热水器
CN201637184U (zh) 一种节能冷库、冷柜速冻隧道制冷设备
CN210374156U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CN20711306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空调器
CN2442203Y (zh) 直冷电冰箱
CN115235154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及其化霜装置
CN114234503A (zh) 除霜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211876411U (zh) 连续制热的空调机组
CN204830408U (zh)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211575592U (zh) 一种基于土壤跨季蓄热除霜及太阳能间歇利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