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5659U - 列管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列管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5659U
CN218155659U CN202221014346.3U CN202221014346U CN218155659U CN 218155659 U CN218155659 U CN 218155659U CN 202221014346 U CN202221014346 U CN 202221014346U CN 218155659 U CN218155659 U CN 218155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side wall
tube
plat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43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涛
邹凌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Zhongz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Zhongz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Zhongz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Zhongz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43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5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5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5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列管换热器,包括机身,机身的侧壁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座,机身内部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进气板,机身的内部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集气板,进气板的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机身的右侧壁面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贯穿了机身的右侧壁面,进气板的内部对应换热管和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分气槽,左侧支撑座的内部镶嵌安装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管和排气管将废气排出换热管的内部,排气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被向右顶起,此时密封板就会失去将排气管的内部密封,此时换热管内部的废气就会通过集气板以及连接管流出,从而达到对废气的回收利用以及便于排放废气的效果。

Description

列管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列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其中就会使用到镀锌炉,镀锌炉在运转时会产生大量带有热量的废气,这些废气直接进行排放就会造成一定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列管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列管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列管换热器,包括机身,机身的侧壁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座,机身内部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进气板,机身的内部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集气板,进气板的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机身的右侧壁面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贯穿了机身的右侧壁面,进气板的内部对应换热管和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分气槽,左侧支撑座的内部镶嵌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部向上贯穿了机身的侧壁与集气板的内外侧壁与集气板的内部连通,左侧支撑座的左侧壁面对应连接管的位置镶嵌安装有排气管,连接管的底部与排气管之间镶嵌连接,使得连接管内部与排气管的内部相互连通,排气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板,支撑座的内部对应密封板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密封板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右端贯穿了排气管的右侧壁面位于活动槽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分气槽为斜向的圆柱形槽,换热管通过分气槽与进气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的侧壁上镶嵌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贯穿了机身的内外侧壁与机身的内部连通,机身的侧壁下方镶嵌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贯穿了机身的内外侧壁与机身的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上活动套接有密封弹簧,密封弹簧的左侧与密封板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密封弹簧的右侧与排气管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的外侧壁右上方镶嵌安装有泄压管,泄压管的内部上方活动安装有密封盖,泄压管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弹性杆。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杆为带有弹性的圆柱形结构,弹性杆的底部壁面与底板的顶部壁面固定连接,弹性杆的顶部与密封盖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列管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列管换热器,通过进气口将带有热量的废气输送到进气板的内部,进气板再通过多个分气槽将废气分散到多个换热管的内部,同时通过进水管将水输送到机身的内部,此时换热管内部的废气就会将热量传输到机身内部的水中,当废气中的热量消耗完毕后,通过连接管和排气管将废气排出换热管的内部,排气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被向右顶起,此时密封板就会失去将排气管的内部密封,此时换热管内部的废气就会通过集气板以及连接管流出,从而达到对废气的回收利用以及便于排放废气的效果。
(2)、该列管换热器,由于机身上安装有连通机身内部的泄压管,泄压管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对泄压管进行密封,而泄压管的底部安装有底板,底板和密封盖之间通过弹性杆连接,当机身的内部的压力过大时,压力就会向上将密封盖顶起,此时泄压管就会失去被密封盖密封,此时机身内部的压力即可通过泄压管进行泄压,当机身内部的压力变小后,密封盖就会失去被挤压的力,就会在底板的作用下回到泄压管的内部继续对泄压管进行密封,从而达到了自动对机身的内部进行泄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机身;2、支撑座;3、进气板;4、集气板;5、换热管;6、排水管;7、进水管;8、进气口;9、分气槽;10、连接管;11、排气管;12、密封板;13、活动槽;14、限位杆;15、密封弹簧;16、泄压管;17、密封盖;18、底板;19、弹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列管换热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机身1,机身1为空心圆柱形结构,机身1的侧壁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座2,支撑座2为矩形结构的块,机身1内部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进气板3,进气板3为圆形的板,机身1的内部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集气板4,集气板4为空心圆形板,进气板3的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换热管5,换热管5为圆柱形的管,换热管5的左侧与集气板4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换热管5的左端贯穿了集气板4的右侧壁面与集气板4的内部连通,机身1的侧壁上镶嵌安装有排水管6,排水管6为圆形的管,排水管6贯穿了机身1的内外侧壁与机身1的内部连通,机身1的侧壁下方镶嵌安装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为圆形的管,进水管7贯穿了机身1的内外侧壁与机身1的内部连通,机身1的右侧壁面开设有进气口8,进气口8为圆形的孔,进气口8贯穿了机身1的右侧壁面,进气板3的内部对应换热管5和进气口8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分气槽9,分气槽9为斜向的圆柱形槽,换热管5通过分气槽9与进气口8连通,左侧支撑座2的内部镶嵌安装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为圆柱形的管,连接管10的顶部向上贯穿了机身1的侧壁与集气板4的内外侧壁与集气板4的内部连通,左侧支撑座2的左侧壁面对应连接管10的位置镶嵌安装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为圆柱形的管,连接管10的底部与排气管11之间镶嵌连接,使得连接管10内部与排气管11的内部相互连通,排气管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板12,密封板12为圆形的板,支撑座2的内部对应密封板12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13,活动槽13的圆柱形结构的槽,密封板12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为圆柱形结构,限位杆14的右端贯穿了排气管11的右侧壁面位于活动槽13的内部,限位杆14上活动套接有密封弹簧15,密封弹簧15的左侧与密封板12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密封弹簧15的右侧与排气管11之间固定连接。
机身1的外侧壁右上方镶嵌安装有泄压管16,泄压管16为圆柱形的管,泄压管16的内部上方活动安装有密封盖17,密封盖17为圆形的块,泄压管16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底板18,底板18为矩形结构的块,底板18与密封盖17之间设置有弹性杆19,弹性杆19为带有弹性的圆柱形结构,弹性杆19的底部壁面与底板18的顶部壁面固定连接,弹性杆19的顶部与密封盖17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进气口8将带有热量的废气输送到进气板3的内部,进气板3再通过多个分气槽9将废气分散到多个换热管5的内部,同时通过排水管6将水输送到机身1的内部,此时换热管5内部的废气就会将热量传输到机身1内部的水中,当废气中的热量消耗完毕后,通过连接管10和排气管11将废气排出换热管5的内部,排气管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板12,密封板12被向右顶起,此时密封板12就会失去将排气管11的内部密封,此时换热管5内部的废气就会通过集气板4以及连接管10流出,从而达到对废气的回收利用以及便于排放废气的效果。
由于机身1上安装有连通机身1内部的泄压管16,泄压管16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17,密封盖17对泄压管16进行密封,而泄压管16的底部安装有底板18,底板18和密封盖17之间通过弹性杆19连接,当机身1的内部的压力过大时,压力就会向上将密封盖17顶起,此时泄压管16就会失去被密封盖17密封,此时机身1内部的压力即可通过泄压管16进行泄压,当机身1内部的压力变小后,密封盖17就会失去被挤压的力,就会在底板18的作用下回到泄压管16的内部继续对泄压管16进行密封,从而达到了自动对机身1的内部进行泄压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列管换热器,包括机身(1),机身(1)的侧壁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部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进气板(3),机身(1)的内部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集气板(4),进气板(3)的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换热管(5),机身(1)的右侧壁面开设有进气口(8),进气口(8)贯穿了机身(1)的右侧壁面,进气板(3)的内部对应换热管(5)和进气口(8)的位置开设有分气槽(9),左侧支撑座(2)的内部镶嵌安装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顶部向上贯穿了机身(1)的侧壁与集气板(4)的内外侧壁与集气板(4)的内部连通,左侧支撑座(2)的左侧壁面对应连接管(10)的位置镶嵌安装有排气管(11),连接管(10)的底部与排气管(11)之间镶嵌连接,使得连接管(10)内部与排气管(11)的内部相互连通,排气管(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板(12),支撑座(2)的内部对应密封板(12)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13),密封板(12)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的右端贯穿了排气管(11)的右侧壁面位于活动槽(1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槽(9)为斜向的圆柱形槽,换热管(5)通过分气槽(9)与进气口(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侧壁上镶嵌安装有排水管(6),排水管(6)贯穿了机身(1)的内外侧壁与机身(1)的内部连通,机身(1)的侧壁下方镶嵌安装有进水管(7),进水管(7)贯穿了机身(1)的内外侧壁与机身(1)的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4)上活动套接有密封弹簧(15),密封弹簧(15)的左侧与密封板(12)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密封弹簧(15)的右侧与排气管(11)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外侧壁右上方镶嵌安装有泄压管(16),泄压管(16)的内部上方活动安装有密封盖(17),泄压管(16)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底板(18),底板(18)与密封盖(17)之间设置有弹性杆(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19)为带有弹性的圆柱形结构,弹性杆(19)的底部壁面与底板(18)的顶部壁面固定连接,弹性杆(19)的顶部与密封盖(17)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
CN202221014346.3U 2022-04-29 2022-04-29 列管换热器 Active CN218155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4346.3U CN218155659U (zh) 2022-04-29 2022-04-29 列管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4346.3U CN218155659U (zh) 2022-04-29 2022-04-29 列管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5659U true CN218155659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4346.3U Active CN218155659U (zh) 2022-04-29 2022-04-29 列管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5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55659U (zh) 列管换热器
CN201417020Y (zh) 锅炉烟尘下流式余热回收装置
CN212313812U (zh) 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
CN212834563U (zh) 一种提升热能利用率的布匹定型机装置
CN2886258Y (zh) 太阳能热水器用呼吸阀
CN212855209U (zh) 一种立式圆块孔式石墨降膜吸收器
CN214260784U (zh) 一种太阳能氨水热电转换系统专用分离器
CN219178348U (zh) 一种h型椭圆真空热管低温省煤器
CN220350669U (zh) 一种新型立体不锈钢水箱
CN201281470Y (zh)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21666283U (zh) 一种卧式水箱
CN208536088U (zh) 一种局部封闭的节能厨房排烟罩
CN219735369U (zh) 一种锅炉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4892753U (zh) 一种真空泵热量回收装置
CN212369624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表层废油处理装置
CN213362897U (zh) 一种节能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CN210512763U (zh) 一种带有二次蒸汽分布器的加热器
CN215863709U (zh) 一种智慧供热系统用水箱自动补水结构
CN2160857Y (zh) 扁管热盒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1434536Y (zh) 直插式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
CN211316138U (zh) 一种锅炉节能器的进水管改进结构
CN209801446U (zh) 一种高效能热量供暖装置
CN201476323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CN2320973Y (zh) 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
CN210165412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节能环保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