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0328U - 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0328U
CN218150328U CN202221621270.0U CN202221621270U CN218150328U CN 218150328 U CN218150328 U CN 218150328U CN 202221621270 U CN202221621270 U CN 202221621270U CN 218150328 U CN218150328 U CN 218150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intelligent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al
protection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12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m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m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m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m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12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0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0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0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外壳上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件,智能控制件包括焊接于金属外壳上的防护罩,防护罩的前端固定装配有指纹识别区,指纹识别区上嵌装有指纹识别面板,防护罩内部固定安装有芯片,防护罩的底端插入并固定装配有隐蔽式锁芯,隐蔽式锁芯位于防护罩内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本智能锁在金属外壳上安装有以防护罩为主体的智能控制件,在防护罩上安装指纹识别面板以及芯片,并由升降板实现二者之间的电性连接,若升降板上的金属线架未对指纹识别面板与芯片进行电性连接,即使指纹识别系统遭到入侵,也无法控制芯片,继而无法打开智能锁,有效提高了智能锁的防盗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通常智能锁可以配备报警系统使用,智能锁内部安装有芯片,能够接受指纹、数字密码等信息,从而控制智能锁主体锁芯的打开和关闭,在智能锁受到外力破坏时,在压力传感器的作用下,能够驱动其内部安装的警报器进入工作状态,并发出警报声,起到驱赶震慑盗窃者的目的。
传统的智能报警智能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大多数未对指纹识别系统进行保护,指纹识别面板与内部芯片为直接电性连接关系,若指纹识别系统被盗窃者入侵,即可轻易的控制芯片并打开智能锁,大大降低了智能锁的防盗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对指纹识别系统进行保护并采用隐蔽式控制结构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上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件,所述智能控制件包括焊接于金属外壳上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前端固定装配有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区上嵌装有指纹识别面板,所述防护罩内部固定安装有芯片,所述防护罩的底端插入并固定装配有隐蔽式锁芯,所述隐蔽式锁芯位于防护罩内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相远离的两端均与防护罩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防护罩内固定安装有内置托板,所述内置托板与升降板配合后可实现芯片与指纹识别面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下方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隐蔽式锁芯的顶端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连接板上开凿的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在螺纹杆跟随隐蔽式锁芯转动时,即可带动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方便控制升降板的升降移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上方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金属线架,所述金属线架的下表面焊接有两个弧面金属触头,所述内置托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金属片,每个所述金属片均设置在相匹配的弧面金属触头的下方,其中一个所述金属片与指纹识别面板电性连接,能够让指纹识别面板与该金属片之间进行导电,另外一个所述金属片与芯片电性连接,能够让芯片与该金属片进行导电,当弧面金属触头与其下方设置的金属片接触后,即可实现指纹识别面板与芯片之间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外壁上且位于指纹识别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按键显示区,该按键显示区上安装的按键以及显示屏为独立单元,并未接入智能锁内部芯片上,主要起到转移盗窃者注意力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装饰板,所述防护罩的底端且位于隐蔽式锁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装饰板,通过装饰板增加隐蔽式锁芯的隐蔽效果,进一步降低其被盗窃者发现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上转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智能锁内部的主体锁芯固定连接,使用者手持把手并向外拉动防盗门,即可轻易的打开防盗门,操作便捷。
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上固定安装有扩音器,所述扩音器与智能锁内部的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外壳上且位于扩音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摄像头,由扩音器增加警报声的音量,能够有效的震慑并驱离盗窃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智能锁在金属外壳上安装有以防护罩为主体的智能控制件,在防护罩上安装指纹识别面板以及芯片,并由升降板实现二者之间的电性连接,若升降板上的金属线架未对指纹识别面板与芯片进行电性连接,即使指纹识别系统遭到入侵,也无法控制芯片,继而无法打开智能锁,有效提高了智能锁的防盗性能。
2、本智能锁在防护罩的底端安装有隐蔽式锁芯,并使用装饰板为其提供掩护,盗窃者从外观上难以发现隐蔽式锁芯的位置,只有房屋的主人才能够控制隐蔽式锁芯的转动,故而增加了盗窃者转动隐蔽式锁芯并控制升降板升降移动的难度,有效加强了智能锁主要控制部件的隐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控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金属外壳;
2、智能控制件;21、防护罩;22、指纹识别区;23、装饰板;24、按键显示区;25、隐蔽式锁芯;
26、升降板;261、连接板;262、金属线架;263、弧面金属触头;
27、芯片;28、指纹识别面板;29、内置托板;
3、摄像头;
4、扩音器;
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包括金属外壳1,金属外壳1的前端采用焊接工艺焊装有智能控制件2,该智能控制件2包括焊接于金属外壳1上的防护罩21,防护罩21的前端固定装配有指纹识别区22,指纹识别区22的核心部件为指纹识别面板28,该指纹识别面板28的一端嵌入防护罩21内部,防护罩21远离指纹识别面板28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装配有芯片27,该芯片27能够控制智能锁内部的机械部件的转动,防护罩21的底部插入并固定安装有隐蔽式锁芯25,隐蔽式锁芯25的底端设有钥匙插孔,将钥匙插入后即可对其进行转动,并带动其顶端焊接的螺纹杆进行转动,操作便捷,防护罩21内部滑动安装有升降板26,升降板26的下方悬挂有连接板261,上述螺纹杆穿过连接板261上开凿的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升降板26相远离的两端均焊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滑块均嵌入防护罩21内壁开凿的滑槽中并与其滑动连接,能够对升降板26起到限位作用,在螺纹杆转动并驱动连接板261上下移动时,能够保证升降板26进行稳定垂直升降移动,防护罩21内部焊接有内置托板29,该内置托板29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金属片,升降板26的上方由支撑杆架设有金属线架262,该支撑杆穿过内置托板29上开凿的圆孔并与其活动连接,金属线架262的下表面焊接有两个弧面金属触头263,每个弧面金属触头263均设置在对应的金属片的上方。
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防护罩21上安装指纹识别面板28,使用者可以将手指指纹面按压在指纹识别面板28上,在金属线架262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指纹识别面板28与芯片27之间的电性连接,确保识别的指纹信息能够传送至芯片27上,再由芯片27控制智能锁内部机械零件进行转动,即可控制智能锁的打开和关闭,在使用者锁门外出时,可以将钥匙插入隐蔽式锁芯25的钥匙插孔中,再转动锁芯并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在螺纹杆转动一圈后,即可带动升降板26以及金属线架262向上移动,此时弧面金属触头263不再与内置托板29上表面安装的金属片接触,故而断开了指纹识别面板28与芯片27之间的电性连接,由于金属外壳1上并未安装能够转动智能锁的钥匙插孔,导致盗窃者只能入侵指纹识别系统才能打开智能锁,此时,即使盗窃者入侵并破坏了指纹识别系统,也无法控制芯片27,故而增加盗窃者打开智能锁的几率,明显提高了其防盗性能,而且隐蔽式锁芯25安装在防护罩21的底端,难以被盗窃者发现,也增加了智能锁核心控制部件的隐蔽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包括金属外壳1和防护罩21,防护罩21的前端安装有按键显示区24,按键显示区24设置在指纹识别区22的一侧,该按键显示区24主要目的是起到伪装效果,其按键和显示屏与智能锁内部零部件并无连接关系,按压按键后,显示屏上显示数字,能够对盗窃者进行注意力转移,能够让盗窃者在按键显示区24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增加其开锁难度;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智能锁的整体伪装效果,在防护罩21的顶端固定装配有两个圆形结构的装饰板23,并在防护罩21的底端也固定安装有一个装饰板23,三个装饰板23的外观与隐蔽式锁芯25凸出的部分完全相同,能够让盗窃者误认为隐蔽式锁芯25仅仅是装饰物,降低了隐蔽式锁芯25被发现的几率,有效加强了智能锁核心部件的伪装效果。
为了方便打开防盗门,在金属外壳1上转动安装有把手5,该把手5插入金属外壳1内部的一端与智能锁内部的锁芯以及机械零件固定连接,在芯片27驱动内部机械零件以及锁芯转动后,使用者即可转动把手5并向外拉动防盗门,即可轻易打开防盗门。
为了提高智能锁的报警警示效果,并记录盗窃者的相貌,在金属外壳1上固定装配有扩音器4,该扩音器4与智能锁内部的报警器电性连接,当报警器触发后,由扩音器4增加警报声音的音量,能够有效的震慑盗窃者,而且金属外壳1上安装有摄像头3,在盗窃者对指纹识别系统进行入侵操作时,会近距离观察智能锁的结构,此时由摄像头3能够捕捉盗窃者的容貌特征,并将其拍下,房屋的主人可以将其作为重要信息,报警后能够将其作为重要证据使用。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Claims (7)

1.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包括金属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上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件(2);
所述智能控制件(2)包括焊接于金属外壳(1)上的防护罩(21),所述防护罩(21)的前端固定装配有指纹识别区(22),所述指纹识别区(22)上嵌装有指纹识别面板(28),所述防护罩(21)内部固定安装有芯片(27);
所述防护罩(21)的底端插入并固定装配有隐蔽式锁芯(25),所述隐蔽式锁芯(25)位于防护罩(21)内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升降板(26),所述升降板(26)相远离的两端均与防护罩(2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防护罩(21)内固定安装有内置托板(29),所述内置托板(29)与升降板(26)配合后可实现芯片(27)与指纹识别面板(28)之间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6)的下方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61),所述隐蔽式锁芯(25)的顶端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连接板(261)上开凿的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6)的上方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金属线架(262),所述金属线架(262)的下表面焊接有两个弧面金属触头(263),所述内置托板(2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金属片,每个所述金属片均设置在相匹配的弧面金属触头(263)的下方,其中一个所述金属片与指纹识别面板(28)电性连接,另外一个所述金属片与芯片(27)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的外壁上且位于指纹识别区(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按键显示区(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装饰板(23),所述防护罩(21)的底端且位于隐蔽式锁芯(2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装饰板(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上转动安装有把手(5),所述把手(5)与智能锁内部的主体锁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上固定安装有扩音器(4),所述扩音器(4)与智能锁内部的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外壳(1)上且位于扩音器(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摄像头(3)。
CN202221621270.0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Active CN218150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1270.0U CN218150328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1270.0U CN218150328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0328U true CN218150328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7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1270.0U Active CN218150328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0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5648U (zh) Rfid防技术性开锁智能安全门控制系统
CN210768469U (zh) 一种新型防盗门
CN201062455Y (zh) 多重保险卷帘门遥控锁
CN206615193U (zh) 带按压式指纹传感器的车门锁装置
CN205063667U (zh) 一种电子防盗保险柜
CN218150328U (zh) 一种智能报警智能锁
CN215369522U (zh) 一种基于rf监控防盗新式智能门窗
CN103089070A (zh) 智能防盗装置
CN207879191U (zh) 一种智能防盗门
CN201386436Y (zh) 一种防盗报警门锁
CN201090070Y (zh) 电子钥匙或电话密码开启的防盗报警自动锁
CN113445860B (zh) 一种用于旧机动车证照监管柜的防盗装置及防盗方法
CN213152248U (zh) 一种带有内置式防盗报警装置的通讯设备柜
CN212008711U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表电力防盗警示的安装壳体
CN207609270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钥匙防撬装置
CN114142366A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变电柜
CN215907680U (zh) 一种带有误触报警结构的保险柜
CN112065213A (zh) 一种财务用智能保险柜
CN206220804U (zh) 一种智能安防门
CN217206010U (zh) 保险柜移动防盗报警装置
CN220509506U (zh) 一种家居门禁安防报警装置
CN214035136U (zh) 一种智能锁用警报装置
CN219742167U (zh) 一种保密存放柜
CN208294270U (zh) 一种人脸识别报警防盗门锁
CN215907678U (zh) 一种具有多重防盗结构的保险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