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9430U - 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9430U
CN218149430U CN202222777478.8U CN202222777478U CN218149430U CN 218149430 U CN218149430 U CN 218149430U CN 202222777478 U CN202222777478 U CN 202222777478U CN 218149430 U CN218149430 U CN 218149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plate
connecting piece
basic unit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74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敏
田素杰
郑涛东
马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vior Ka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Bvior Ka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Bvior Ka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Bvior Ka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74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9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9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9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包括格栅板和龙骨基层,在多个所述格栅板之间设有格栅连接件,所述格栅连接件的侧壁设有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和固定板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与龙骨基层相抵,所述螺钉依次贯穿固定板、龙骨基层后嵌固于基层墙体,格栅板两端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的格栅卡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格栅卡槽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格栅板之间设置格栅连接件,格栅连接件对两侧的格栅板具有拉结、固定作用,使其不易发生松动从而导致格栅板脱落;并且还具有隐藏拼接缝的视觉效果,提高格栅整体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
背景技术
背景墙是一种装饰于家庭客厅电视、卧室墙等的家庭装修艺术,风格多样,以其新颖的构思、先进的工艺,不但满足了消费者装饰装修的需要,而且更体现了艺术的气质,使之成为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公开号为CN21740018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室内装修用的格栅板及装饰墙”,包括固定板和多个格栅条,固定板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格栅条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格栅条沿第二方向间隔固定于固定板的前侧,固定板沿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配合部,连接部和配合部相配合时,两个固定板相拼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多个格栅条进行装饰,既美观又方便,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部和配合部,使得多个固定板可以依次相拼接,从而免除了多个格栅板之间的美缝等工艺,提高了格栅板安装的便利性。市面现有的装饰格栅板一般采用企口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企口拼接的格栅板虽然工艺简单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以及在外力碰撞的作用下,拼接缝处容易变得松动,导致拼接缝越来越大,且无法与墙板匹配进行组合连接,不仅存在格栅板脱落砸伤人的安全风险,还影响墙体美观;此外,现有格栅板一般为木质结构,产品防潮性能差,吸潮后极易产生膨胀变形,且安装一般采用射钉直接与基层墙体固定,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松动、导致格栅板整体从基层墙体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以解决上述格栅板拼接缝容易松动导致格栅板脱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包括格栅板和格栅连接件,在多个所述格栅板之间设有格栅连接件,所述格栅连接件的侧壁设有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和固定板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与龙骨基层相抵,所述螺钉依次贯穿固定板、龙骨基层后嵌固于基层墙体,格栅板两端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的格栅卡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格栅卡槽卡接。相邻格栅板之间设置格栅连接件,也可以是格栅板与墙板之间设置格栅连接件,所述墙板为装饰墙板,能够产生与格栅不同风格的装饰效果,所述格栅连接件可以是工字钢或是矩形管,截面形状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出于防潮性能的考虑,作为优选,所述格栅板为高分子防潮材料。采用高分子防潮材料制成的格栅板不容易受潮变形,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板包括格栅底板和多个格栅条,多个所述格栅条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格栅底板的一侧,且多个格栅条与格栅底板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性好,同时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更进一步地,相邻格栅条之间的间距为L1,相邻格栅板之间的间距为L2,且满足L1等于L2,所述L1、L2表示长度。相邻格栅条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格栅板之间的间距相等,使格栅连接件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与格栅板基本融合在一起,更好地隐藏拼接缝,提高格栅整体的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固定板与格栅连接件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使格栅连接件整体强度更高,不易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能够增强连接板表面的摩擦系数,使格栅连接件与格栅板连接更加牢固,不易滑脱。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结构为多个防滑倒齿。所述防滑倒齿与连接板一体加工成型,整体性好,不易变形,且防滑效果显著。
作为优选,所述格栅连接件为铝合金材质且其上连接板表面包裹有与格栅板同色的饰面层。连接板表面设有与格栅板同色的饰面层能够使格栅板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基本融合在一起,提高整体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格栅板之间、格栅板与墙体之间设置格栅连接件,格栅连接件对两侧的格栅板具有拉结、固定作用,使格栅墙板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不易发生松动导致格栅板脱落,大大提升了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格栅连接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格栅板之间,且相邻格栅条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格栅板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格栅连接件表面包裹有与格栅板同色的饰面层,使格栅连接件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与格栅板基本融合在一起,能够隐藏拼接缝,提高了格栅整体的美观性。
3、本实用新型所述格栅连接件,可以使格栅板与其他装饰墙板进行灵活组合,达到不同的装饰风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格栅连接件的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所代表的为:1-基层墙体,2-龙骨基层,4-格栅板,41-格栅条,42-格栅底板,5-格栅连接件,6-螺钉,7-连接板,71-防滑倒齿,8-固定板,9-格栅卡槽,10-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已经处于实际研发使用阶段。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格栅板4和格栅连接件5,在多个所述格栅板4之间设有格栅连接件5,所述格栅连接件5的侧壁设有连接板7和固定板8,所述连接板7和固定板8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板8通过螺钉6与龙骨基层2相抵,所述螺钉6依次贯穿固定板8、龙骨基层2后嵌固于基层墙体1,格栅板4两端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7相配合的格栅卡槽9,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格栅卡槽9卡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多个格栅板4之间设置格栅连接件5,格栅板4通过其上设置的格栅卡槽9与格栅连接件5上的连接板7进行卡接,格栅连接件5对两侧的格栅板4具有拉结、固定作用,使其不易发生松动导致格栅板4脱落砸伤人;同时,格栅连接件5设置在相邻两个格栅板4之间,还具有隐藏拼接缝的视觉效果,更加美观。如图2所示,螺钉6依次贯穿固定板8、龙骨基层2后嵌固于基层墙体1,使固定板8、龙骨基层2抵靠在基层墙体1上,龙骨基层2置于格栅板4与基层墙体1中间,使格栅板4不与基层墙体1直接接触,防止格栅板4受潮影响使用寿命。格栅连接件5不仅对两侧的格栅板4起到一个连接作用,螺钉6贯穿其上设置的固定板8后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还能形成固定点;即使是需要装饰的基层墙体1足够长,每两个格栅板4之间设置的格栅连接件5就可以形成固定点,也能使格栅板4整体受力均匀,与基层墙体1固定更加牢固。格栅板4通过格栅连接件5进行固定,不直接与基层墙体1连接,当单个格栅板4发生损坏时,方便拆除和更换。
进一步地,出于防潮性能的考虑,作为优选,所述格栅板4为高分子防潮材料。采用高分子防潮材料制成的格栅板4不容易受潮变形,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板4包括格栅底板42和多个格栅条41,多个所述格栅条41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格栅底板42的一侧,且多个格栅条41与格栅底板4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性好,同时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更进一步地,相邻格栅条41之间的间距为L1,相邻格栅板4之间的间距为L2,且满足L1等于L2,所述L1、L2表示长度。相邻格栅条4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格栅板4之间的间距相等,使格栅连接件5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与格栅板4基本融合在一起,更好地隐藏拼接缝,提高格栅整体的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7、固定板8与格栅连接件5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使格栅连接件5整体强度更高,不易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7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能够增强连接板7表面的摩擦系数,使格栅连接件5与格栅板4连接更加牢固,不易滑脱。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结构为多个防滑倒齿71。所述防滑倒齿71与连接板7一体加工成型,整体性好,不易变形,且防滑效果显著。
作为优选,所述格栅连接件5为铝合金材质且其上连接板7表面设有与格栅板4同色的饰面层10。连接板7表面包裹与格栅板4同色的饰面层10能够使格栅板4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基本融合在一起,提高整体的美观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连接板7上设置的防滑结构由多个防滑倒齿71替换为防滑橡胶条,所述防滑橡胶条粘接在连接板7的外表面。当连接板7与格栅板4上的格栅卡槽9卡接时,防滑橡胶条对格栅卡槽9侧壁形成挤压力,使格栅连接件5与格栅板4连接更加紧固;且防滑橡胶条价格低廉,损坏后容易更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包括格栅板(4)及格栅连接件(5),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格栅板(4)之间设有格栅连接件(5),所述格栅连接件(5)的侧壁设有连接板(7)和固定板(8),所述连接板(7)和固定板(8)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板(8)通过螺钉(6)与龙骨基层(2)相抵,所述螺钉(6)依次贯穿固定板(8)、龙骨基层(2)后嵌固于基层墙体(1),格栅板(4)两端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7)相配合的格栅卡槽(9),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格栅卡槽(9)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4)为高分子防潮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4)包括格栅底板(42)和多个格栅条(41),多个所述格栅条(41)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格栅底板(42)的一侧,且多个格栅条(41)与格栅底板(42)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格栅条(41)之间的间距为L1,相邻格栅板(4)之间的间距为L2,且满足L1等于L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固定板(8)与格栅连接件(5)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多个防滑倒齿(7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连接件(5)为铝合金材质且其上连接板(7)表面设有与格栅板(4)同色的饰面层(10)。
CN202222777478.8U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 Active CN218149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7478.8U CN218149430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7478.8U CN218149430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9430U true CN21814943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7478.8U Active CN218149430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94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101A (zh) * 2022-01-17 2022-04-29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格栅板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101A (zh) * 2022-01-17 2022-04-29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格栅板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49430U (zh) 一种组合式格栅墙板
CN201835479U (zh) 一种凹凸吊顶安装的组合结构
CN103204030A (zh) 嵌入式自助手工立体像素画
CN2926384Y (zh) 实木拼花地板
CN102041889B (zh) 塑料装饰墙板
CN201857723U (zh) 内、外墙塑料装饰板
CN210263775U (zh) 一种护墙板平缝线装饰连接件
CN217400184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的格栅板及装饰墙
CN205558075U (zh) 一种装饰面
CN207700953U (zh) 集成墙面组合铝型材门套线
CN201560550U (zh) 塑料装饰墙板
CN218814978U (zh) 一种装饰踢脚线
CN211736906U (zh) 平开门及其边框
CN217601978U (zh) 一种新型装饰线条结构
CN211229271U (zh) 一种双母槽装饰型材
CN210961253U (zh) 一种应用在货架上的立杆组合件
CN220301700U (zh) 外露装饰线的造型背景墙结构
CN107090927B (zh) 立面饰板定位龙骨及其立面集成系统
CN218127544U (zh) 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衣柜
CN209965909U (zh) 一种铝合金相框
CN201213689Y (zh) 一种竹塑组合帘子
CN211597566U (zh) 一种地热型木质踢脚线
CN216196350U (zh) 一种新型踢脚线
CN213774052U (zh) 一种快装简约二级顶结构
CN201492098U (zh) 落地式蚊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