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8738U - 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8738U
CN218148738U CN202222462035.XU CN202222462035U CN218148738U CN 218148738 U CN218148738 U CN 218148738U CN 202222462035 U CN202222462035 U CN 202222462035U CN 218148738 U CN218148738 U CN 218148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water inlet
joint
wa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20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镇龙
叶月华
赵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620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8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8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8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冲水系统应用于坐便器,冲水系统包括进水阀、洗刷管路、喷射管路、水箱、水泵、管接头组件、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进水阀设置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进水阀的进水口与进水流路连通,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与喷射管路连通,进水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洗刷管路连通;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洗刷管路中;水箱及水泵均安装于喷射管路中,水箱的入水口与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连通,水箱的出水口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喷射管路连通;第一单向阀设置于喷射管路中。上述的冲水系统,在洗刷管路上设置第二单向阀、在喷射管路上设置第一单向阀,避免冲水过程中出现污水回流。

Description

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背景技术
坐便器具有便捷、卫生的特点,可使用冲水功能方便地进行排污,现有坐便器的冲水管路均是直接连通自来水,冲水系统由控制装置及冲水管路组成,通过控制装置对冲水管路进行控制以实现冲刷排污。现有坐便器中通常需要设置多个管路进行冲水,当一个管路水压过大会影响其它管路,导致坐便器的冲刷效果较差,甚至出现污水回流的问题。因而,现有技术方法中应用于坐便器的冲水系统存在污水回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应用于坐便器的冲水系统所存在的污水回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水系统,所述冲水系统应用于坐便器中,其中,所述冲水系统包括进水阀、洗刷管路、喷射管路、水箱、水泵、管接头组件、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
所述进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
所述进水阀的进水口与进水流路相连通,所述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与喷射管路相连通,所述进水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洗刷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洗刷管路中;
所述水箱及所述水泵均安装在喷射管路中,所述水箱的入水口与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喷射管路中;
所述管接头组件对所述洗刷管路及所述喷射管路进行连通;
所述喷射管路的端部设有喷射喷头,所述洗刷管路的端部设有洗刷喷头,所述喷射喷头及所述洗刷喷头分别安装于所述坐便器中陶瓷体的喷射口及洗刷口。
所述的冲水系统,其中,所述管接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洗刷管路上的第一接头及安装于所述喷射管路上的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上游。
所述的冲水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的上游。
所述的冲水系统,其中,所述冲水系统还包括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下游。
所述的冲水系统,其中,所述进水阀还包括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机芯减压阀相连通,所述机芯减压阀的出水口与坐便器盖板的进水口相连通以向所述坐便器盖板供水。
所述的冲水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接头及所述第二接头均为三通结构;
所述第一接头的两个管路为进水口,一个管路为出水口;
所述第二接头的两个管路为出水口,一个管路为进水口;
所述第一接头的一个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接头的一个出水口连通。
所述的冲水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接头的两个出水口的水流量不相等,其中水流量较小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其中一个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的冲水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接头中一个出水口的水流量小于或等于另一出水口水流量的1/2。
所述的冲水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接头的两个出水口的截面面积不相等,其中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其中一个进水口相连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坐便器主机、坐便器盖板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冲水系统;
所述喷射管路的端部设有喷射喷头,所述洗刷管路的端部设有洗刷喷头,所述喷射喷头及所述洗刷喷头分别安装于所述陶瓷体的喷射口及洗刷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冲水系统应用于坐便器中,冲水系统包括进水阀、洗刷管路、喷射管路、水箱、水泵、管接头组件、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进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进水阀的进水口与进水流路相连通,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与喷射管路相连通,进水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洗刷管路相连通;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洗刷管路中;水箱及水泵均安装于喷射管路中,水箱的入水口与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连通,水箱的出水口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喷射管路相连通;第一单向阀设置于喷射管路中。上述的冲水系统,在洗刷管路上设置第二单向阀、在喷射管路上设置第一单向阀,避免管路中的水流出现倒吸,也即可避免冲水过程中出现污水回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水系统的管路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水系统中单向阀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水系统中管接头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组件中第一接头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组件中第一接头的另一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组件中第二接头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水系统中喷射喷头的安装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的另一整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10。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水系统,冲水系统应用于坐便器1中,其中,所述冲水系统包括进水阀70、洗刷管路121、喷射管路122、水箱80、水泵20、管接头组件40、第一单向阀631及第二单向阀632;所述进水阀70上设置有进水口712、第一出水口714及第二出水口715;所述进水阀70的进水口712与自来水入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阀70的第一出水口714与喷射管路122相连通,所述进水阀70的第二出水口714与所述洗刷管路121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632设置于所述洗刷管路121中;所述水箱80及所述水泵20均安装在喷射管路122中,所述水箱80的入水口与进水阀70的第一出水口714连通,所述水箱80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2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20的出水口与所述喷射管路122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631设置于所述喷射管路122中;所述管接头组件40对所述洗刷管路121及所述喷射管路122进行连通;所述喷射管路122的端部设有喷射喷头50,所述洗刷管路121的端部设有洗刷喷头123,所述喷射喷头50及所述洗刷喷头123分别安装于所述坐便器1中陶瓷体13的喷射口及洗刷口。具体管路连接方式如图1及图10所示。
此外,冲水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63,控制装置63对进水阀70进行控制。
喷射管路122中设置的第一单向阀631用于对喷射管路122进行单向导通,避免污水回流至喷射管路122;洗刷管路121中设置的第二单向阀632用于对洗刷管路121进行单向导通,避免污水回流至洗刷管路121。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631及第二单向阀632,避免管路中的水流出现倒吸,也即可避免冲水过程中出现污水回流,提高了坐便器的冲水效率。
设置于洗刷管路121中的第二单向阀632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单向阀包括单向阀支架634,所述单向阀支柱635上套设有单向阀弹簧636,单向阀支柱贯穿单向阀支架634,且单向阀弹簧636的一端抵接于单向阀支架634、另一端抵接与单向阀支柱635远离单向阀支架634的一端所设置的固定片637,单向阀支柱635远离固定片63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单向阀密封垫638,洗刷出水管639设置于换向阀632的下游。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单向阀631、第二单向阀632及第三单向阀633均可采用类似上述结构集成设置于相应管路中,从而节省设置空间。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管接头组件40包括安装于所述洗刷管路121上的第一接头41及安装于所述喷射管路122上的第二接头42;其中,第一单向阀631设置与第二接头42的上游。由于管接头组件40对洗刷管路121及喷射管路122进行连通,为避免来自洗刷管路121的水流由管接头组件40回流至喷射管路122,可将第一单向阀631设置于第二接头42的上游,以实现避免倒吸的功能。具体的,管接头组件的结构如图3至图6所示。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单向阀632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41的上游,为避免来自喷射管路122的水流由管接头组件40回流至洗刷管路121,可将第二单向阀632设置于第一接头41的上游,以实现避免倒吸的功能。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冲水系统还包括第三单向阀633,所述第三单向阀633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42的下游,具体设置结构如图10所示。为进一步提高防倒吸功能,可在第二接头42与喷射喷头50之间设置第三单向阀,从而避免喷射喷头50处的污水回流至第二接头42处。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水阀70还包括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机芯减压阀722相连通,所述机芯减压阀722的出水口与坐便器盖板的进水口相连通以向所述坐便器盖板供水。具体的,所述机芯减压阀722的进水口与所述组合阀70的第三出水口进行连通,所述机芯减压阀722的出水口724作为所述组合阀70对坐便器盖板进行供水的末端出水口。用户可利用机芯减压阀722输出的水流对臀部进行冲洗。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41及所述第二接头42均为三通结构;所述第一接头41的两个管路为进水口,一个管路为出水口;所述第二接头42的两个管路为出水口,一个管路为进水口;所述第一接头41的一个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接头42的一个出水口连通。具体使用过程中,洗刷管路121水流速度高、流量小,喷射管路122水流速度低、流量大,通过管接头组件40对洗刷管路121及喷射管路122进行连通后,可以利用流体流速差异所产生的压力差,使喷射管路122的水流辅助洗刷管路121对坐便器进行冲洗,以提升洗刷管路端部洗刷喷头的冲刷流量,从而可大幅提高坐便器的洗刷效果,避免需要多次反复冲水才能实现彻底排污的问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节水环保。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42的两个出水口的水流量不相等,其中水流量较小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接头41的其中一个进水口相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二接头42的两个出水口的截面面积不相等,其中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接头41的其中一个进水口相连通。其中,可设置第二接头42中截面面积较小的出水口的内径为较大出水口内径的0.2-0.5倍。具体的,可通过设置第二接头42的两个出水口的水流量不相等,为减小第二接头42对应喷射管路122进行喷射的水流量的影响,可将水流量较小的一个出水口与第一接头41相连接。具体的,为调整第二接头42中两个出水口的水流量并使其中水流量较小的出水口与第一接头41相连接,可设置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个出水口与第一接头41相连通,实际应用过程中调整出水口截面面积仅仅是调整出水口水流量的一种实现方式,还可对两个出水口的设置角度、管道内阻力等进行调整,从而使两个出水口的水流量不相等,并将其中水流量较小的一个出水口与第一接头41进行连通。具体实施例中还可设置截面面积较小的出水口的内径为较大出水口内径的0.2-0.5倍,以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42中水流量较小的管路为第一出水管路、另一管路为第二出水管路;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路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设置第一出水管路的轴线与第二出水管路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也即设置第一出水管路斜向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头42的侧面,通过调整两个出水管路的设置角度以实现调整出水口水流量,这一设置方式也顺应第二接头42中的整体水流方向。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42中一个出水口的水流量小于或等于另一出水口水流量的1/2;更具体的,所述第二接头42中一个出水口的水流量小于或等于另一出水口水流量的1/3。具体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二接头42中一个出水口的水流量小于或等于另一出水口水流量的1/2,水流量较小的出水口与第一接头41相连接。更进一步的,还可设置第二接头42中一个出水口的水流量小于或等于另一出水口水流量的1/3,水流量较小的出水口与第一接头41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头41的两个进水口的截面面积不相等,其中截面面积较大的一个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接头的其中一个出水口相连通。具体的,可设置第一接头41中截面面积较小的进水口的截面面积为较大进水口截面面积的0.1-0.4倍。为进一步提高第一接头41中两个进水口的水流速度差,可设置第一接头41中截面面积较大的进水口与第二接头相连通,具体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接头较小进水口的截面面积为较大进水口的0.1-0.4倍。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41作为独立组件安装于所述洗刷管路121的中段或末端,或者是与所述洗刷管路121一体式成型;当所述第一接头41安装于所述洗刷管路121的末端时,所述第一接头41作为洗刷喷头。具体的,所述第二接头42作为独立组件安装于所述喷射管路122的中段或与所述喷射管路122一体式成型。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42上还设有一个或多个辅助排水口421,所述辅助排水口421均通过所述第二接头42与所述喷射管路122相连通。辅助排水口421可用于进行辅助排水,如与其它溢流水路进行连通。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41包括第一腔室41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411下游的第二腔室412,所述第一接头41中截面面积较小的出水口对应的管路为第一进水管路413、另一出水口对应的管路为第二进水管路414;所述第一腔室411与所述第二腔室4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路413进行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水管路413的前端内径小于其后端内径;所述第二进水管路414与所述第二腔室412相连通。具体的,可设置第一进水管路413的前端内径为其后端内径的0.3-0.6倍。第二进水管路414可从第二腔室412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腔室412进行连通。
为进一步提高第一接头41中两个进水口的水流速度差,可设置第一进水管路413的前端内径小于其后端内径,将第二进水管路414与第二腔室412相连通,则第一进水管路413排出的水流与第二进水管路414排出的水流在第二腔室412内混合,从而提高洗刷管路121整体的出水流量及流速。具体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进水管路413的前端内径为其后端内径的0.3-0.6倍,其中,第一进水管路413的前端用于排水,后端用于进水。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水管路414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41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二进水管路414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41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20-60°。
为进一步提高第一接头41中两个进水口的截面面积差,可设置第二进水管路414的轴线与第一进水管路41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也即设置第二进水管路414斜向连通于第二腔室412的侧面,这一设置方式也顺应喷射管路122的整体水流方向,在具体实施中可设置夹角A为20-6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其中,该坐便器1包括坐便器主机12、坐便器盖板及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冲水系统,所述坐便器主机12包括陶瓷体13及设置于所述陶瓷体13内的洗刷管路121、喷射管路122;所述喷射管路122的端部设有喷射喷头50,所述洗刷管路121的端部设有洗刷喷头123,所述喷射喷头50及所述洗刷喷头123分别安装于所述坐便器1中陶瓷体13的喷射口及洗刷口。喷射喷头50的具体安装位置如图7所示,坐便器1的具体结构如图8及图9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冲水系统应用于坐便器中,冲水系统包括进水阀、洗刷管路、喷射管路、水箱、水泵、管接头组件、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进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进水阀的进水口与进水流路相连通,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与喷射管路相连通,进水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洗刷管路相连通;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洗刷管路中;水箱及水泵均安装于喷射管路中,水箱的入水口与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连通,水箱的出水口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喷射管路相连通;第一单向阀设置于喷射管路中。上述的冲水系统,在洗刷管路上设置第二单向阀、在喷射管路上设置第一单向阀,避免管路中的水流出现倒吸,也即可避免冲水过程中出现污水回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冲水系统,所述冲水系统应用于坐便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系统包括进水阀、洗刷管路、喷射管路、水箱、水泵、管接头组件、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
所述进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
所述进水阀的进水口与进水流路相连通,所述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与喷射管路相连通,所述进水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洗刷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洗刷管路中;
所述水箱及所述水泵均安装在喷射管路中,所述水箱的入水口与进水阀的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喷射管路中;
所述管接头组件对所述洗刷管路及所述喷射管路进行连通;
所述喷射管路的端部设有喷射喷头,所述洗刷管路的端部设有洗刷喷头,所述喷射喷头及所述洗刷喷头分别安装于所述坐便器中陶瓷体的喷射口及洗刷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洗刷管路上的第一接头及安装于所述喷射管路上的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系统还包括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还包括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机芯减压阀相连通,所述机芯减压阀的出水口与坐便器盖板的进水口相连通以向所述坐便器盖板供水。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及所述第二接头均为三通结构;
所述第一接头的两个管路为进水口,一个管路为出水口;
所述第二接头的两个管路为出水口,一个管路为进水口;
所述第一接头的一个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接头的一个出水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两个出水口的水流量不相等,其中水流量较小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其中一个进水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中一个出水口的水流量小于或等于另一出水口水流量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两个出水口的截面面积不相等,其中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其中一个进水口相连通。
10.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坐便器主机、坐便器盖板及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冲水系统;
所述喷射管路的端部设有喷射喷头,所述洗刷管路的端部设有洗刷喷头,所述喷射喷头及所述洗刷喷头分别安装于所述陶瓷体的喷射口及洗刷口。
CN202222462035.XU 2022-09-16 2022-09-16 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Active CN218148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2035.XU CN218148738U (zh) 2022-09-16 2022-09-16 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2035.XU CN218148738U (zh) 2022-09-16 2022-09-16 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8738U true CN218148738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2035.XU Active CN218148738U (zh) 2022-09-16 2022-09-16 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8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8775B (zh) 马桶
CN114457885A (zh) 冲水系统、冲水控制方法及其坐便器
CN218148738U (zh) 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CN213204352U (zh) 一种马桶冲刷水路结构及马桶
US20090014079A1 (en) In-pump gray water bypass system
CN115354725B (zh) 一种马桶喷射头、冲刷系统及马桶
CN211113951U (zh) 一种带有直冲水路的马桶冲刷系统
CN217000009U (zh) 管接头组件及其坐便器
CN108797731B (zh) 智能坐便器的水路系统和智能坐便器
CN219100237U (zh) 坐便器及其冲水系统
CN217762184U (zh) 一种新型浴缸边龙头的切换结构
WO2023019867A1 (zh) 一种节约空间的冲刷装置及坐便器
CN209443540U (zh) 一种具有增压装置的无水箱智能马桶
CN114753457A (zh) 管接头组件及其坐便器
CN214574416U (zh) 马桶喷头及马桶
CN210887472U (zh) 一种冲落式坐便器冲洗结构
CN211596969U (zh) 一种多动力的低压冲刷马桶
CN210421296U (zh) 一种智能马桶的进水装置
CN220686230U (zh) 一种冲刷水路装置、防虹吸组件及马桶
CN217000027U (zh) 喷射喷头及其坐便器
CN209798923U (zh) 先冲后补进水阀
CN214116845U (zh) 一种马桶冲水装置
CN220352985U (zh) 一种冲刷装置及马桶
CN111622321A (zh) 一种防堵塞双排污管道坐便器
CN109110876B (zh) 集成水路板和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2

Address after: 528100 block 1, No.1, Kangyu Third Road, Nanshan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rigley Furniture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401, building 8, Hongao Industrial Park, intersection of Genyu road and Nanming Road, Tianliao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