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8036U - 一种清扫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扫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8036U
CN218148036U CN202221830066.XU CN202221830066U CN218148036U CN 218148036 U CN218148036 U CN 218148036U CN 202221830066 U CN202221830066 U CN 202221830066U CN 218148036 U CN218148036 U CN 218148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rame
sweeper
water pipe
soleno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00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辰思
朱元远
李峰
李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dra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00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8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8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8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卫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清扫车,该清扫车的车架上固定有水箱和水泵,盘刷与车架活动连接,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一端与车架连接,第二端呈环形并套设于盘刷外侧,多个第一喷头均设置在第二端,并沿第二端的周向均匀分布,水箱、水泵以及多个第一喷头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活动部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与部分第一水管连接,部分第一水管通过活动部与车架活动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清扫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扫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对市容环卫的要求越来越高。清扫车以其小巧灵活、操作门槛低、运行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在大街小巷、慢车道、人行道等通道狭窄多弯路面。
现有技术中的清扫车,往往装有盘刷装置,在清扫车行进的过程中,盘刷在路面上刷扫以达到清扫路面的效果,盘刷在刷扫路面的过程中,路面上的灰尘被被带起漂浮在空气中,为降低灰尘漂浮量,现有技术中的清扫车还设有水箱和喷头,水箱与喷头通过水管相连通,喷头设置在盘刷的一侧,当盘刷刷扫路面时,喷头朝向地面喷水,以减少灰尘漂浮量。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喷头只设置在盘刷的一侧,其除尘效果非常有限;另外,连接水箱和喷头的水管中部被卡箍固定在清扫车车底,因此水管的灵活度较低,当清扫车在行进过程中发生颠簸,水管受到的应力较大,容易出现水管断裂的问题。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清扫车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扫车,该清扫车具有较高的除尘效果,并且还能够降低水管断裂的几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扫车,包括:
车架,车架上固定有水箱和水泵;
盘刷,盘刷与车架活动连接,盘刷用于刷扫地面;
第一喷头支架,第一喷头支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车架连接,第二端呈环形并套设于盘刷外侧;
多个第一喷头,多个第一喷头均设置于第二端,并沿第二端的周向均匀分布;
第一水管,水箱、水泵以及多个第一喷头通过第一水管连通;
活动部,活动部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与部分第一水管连接,部分第一水管通过活动部与车架活动连接。
可选地,活动部为万向节,万向节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设有卡箍,部分第一水管固定在卡箍内。
可选地,清扫车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控制器,第一电磁阀设置于第一水管上,第一电磁阀和水泵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可选地,清扫车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溢水管以及溢水电磁阀,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水箱内,溢水管与水箱连通,溢水电磁阀设置于溢水管上,水位传感器和溢水电磁阀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可选地,清扫车还包括汽车雷达、第二喷头以及第二水管,汽车雷达设置于清扫车的车顶和/或车尾,汽车雷达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二喷头与汽车雷达相邻并朝向汽车雷达设置,第二喷头、水泵以及水箱通过第二水管连通。
可选地,清扫车还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于第二水管上,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可选地,清扫车还包括垃圾箱和垃圾满溢传感器,垃圾箱固定于车架底部,垃圾满溢传感器设置于垃圾箱内,垃圾满溢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可选地,清扫车还包括第三喷头和第三水管,第三喷头与垃圾满溢传感器相邻并朝向垃圾满溢传感器设置,第三喷头、水泵以及水箱通过第三水管连通。
可选地,清扫车还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设置于第三水管上,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可选地,清扫车还包括毛刷和驱动装置,毛刷与垃圾满溢传感器相邻设置,驱动装置的固定端设置于车架上,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毛刷连接,且驱动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毛刷刷扫垃圾满溢传感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扫车,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一端与车架连接,第二端呈环形并套设在盘刷外侧,多个第一喷头均设置于第二端,并沿第二端的周向均匀分部,使得第一喷头能够在盘刷的外侧并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当盘刷刷扫地面时,多个第一喷头在盘刷外侧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式地喷水,有效提高了除尘效果;另外,该清扫车还设有活动部,活动部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活动部的另一端与部分第一水管连接,部分第一水管通过活动部与车架活动连接,活动部的设置既能起到对第一水管固定支撑的作用,又能使第一水管具有一定的灵活度,降低了第一水管由于清扫车颠簸而受到的应力,进而降低了第一水管发生断裂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扫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扫车未显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扫车未显示外壳、车架以及盘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车架;210、水箱;211、溢水管;220、水泵;300、盘刷;400、第一喷头支架;420、第二端;510、第一水管;520、第二水管;521、第二喷头;600、活动部;700、卡箍;800、汽车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扫车,该清扫车具有较高的除尘效果,并且还能够降低水管断裂的几率。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清扫车包括车架100、水箱210、水泵220、盘刷300、第一喷头支架400、第一喷头、第一水管510以及活动部600,水箱210和水泵220均固定在车架100上,盘刷300与车架100活动连接,盘刷300用于刷扫地面,第一喷头支架40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420,第一端与车架100连接,第二端420呈环形并套设于盘刷300外侧,第一喷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喷头均设置于第二端420,并沿第二端420的周向均匀分布,水箱210、水泵220以及多个第一喷头通过第一水管510连通,活动部600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00上,另一端与部分第一水管510连接,使部分第一水管510通过活动部600与车架100活动连接。
该清扫车的第一喷头能够在盘刷300的外侧并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当盘刷300刷扫地面时,多个第一喷头在盘刷300外侧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式地喷水,有效提高了除尘效果;另外,该清扫车还设有活动部600,活动部600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00上,活动部600的另一端与部分第一水管510连接,部分第一水管510通过活动部600与车架100活动连接,活动部600的设置既能起到对第一水管510固定支撑的作用,又能使第一水管510具有一定的灵活度,降低了第一水管510由于清扫车颠簸而受到的应力,进而降低了第一水管510发生断裂的几率。
进一步地,上述活动部600为万向节,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万向节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00上,另一端设有卡箍700,部分第一水管510固定在卡箍700内。
可选地,该清扫车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一电磁阀设置于第一水管510上,第一电磁阀和水泵220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启闭以及水泵220的启停,当盘刷300开始刷扫地面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和水泵220均开启,水箱210内的水在水泵220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喷头喷出,当盘刷300停止刷扫地面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一喷头停止喷水。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清扫车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溢水管211以及溢水电磁阀,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水箱210内,溢水管211与水箱210连通,溢水电磁阀设置于溢水管211上,水位传感器和溢水电磁阀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当水位传感器检测道水箱210内的水位超过预设水位值时,控制器控制溢水电磁阀打开,水箱210内超出预设水位的水从溢水管211排出,确保水箱210内的水位保持在安全水位值,提高清扫车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水位值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即可。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清扫车还包括汽车雷达800,在清扫车的车顶和车尾均设有汽车雷达800,汽车雷达800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便于驾驶人员通过汽车雷达800了解清扫车车顶和车尾的情况。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在车顶和车尾的其中一个设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汽车雷达800,根据使用需求而定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清扫车还包括第二喷头521和第二水管520,第二喷头521与汽车雷达800相邻并朝向汽车雷达800设置,第二喷头521、水泵220以及水箱210通过第二水管520连通,使得第二喷头521能够向汽车雷达800喷水,以达到清洁汽车雷达800的效果。
进一步地,该清扫车还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于第二水管520上,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当汽车雷达800需要清洁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当汽车雷达800不需要清洁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错开开启,以确保水泵220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压,进而保证除尘效果和清洁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也可以同时开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以及水泵220的水压参数而定即可。
可选地,该清扫车还包括垃圾箱和垃圾满溢传感器,垃圾箱固定于车架100底部,用于装盛垃圾,垃圾满溢传感器设置于垃圾箱内,垃圾满溢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垃圾满溢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箱内的垃圾是否堆积到了预设量,若垃圾箱内的垃圾量达到了预设量,则垃圾满溢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信号灯亮起,以提示驾驶人员倾倒垃圾。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垃圾满溢传感器可以是位置传感器,也可以是重量传感器,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清扫车还包括第三喷头和第三水管,第三喷头与垃圾满溢传感器相邻并朝向垃圾满溢传感器设置,第三喷头、水泵220以及水箱210通过第三水管连通。使得第三喷头能够向垃圾满溢传感器喷水,以达到清洁垃圾满溢传感器的效果。
进一步地,该清扫车还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设置于第三水管上,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当清洁垃圾满溢传感器需要清洁时,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当清洁垃圾满溢传感器不需要清洁时,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关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均错开开启,以确保水泵220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压,进而保证除尘效果和清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汽车雷达800和垃圾满溢传感器的清洁周期和清洁时长不同,在第二水管520和第三水管上分别设置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实现了对汽车雷达800和垃圾满溢传感器清洁的分开控制。
优选地,该清扫车还包括毛刷和驱动装置,毛刷与垃圾满溢传感器相邻设置,驱动装置的固定端设置于车架100上,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毛刷连接,且驱动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毛刷刷扫垃圾满溢传感器。相较于汽车雷达800而言,垃圾满溢传感器表面更加容易附着灰尘,因此,设置毛刷和能够驱动毛刷刷扫的驱动装置,能够对垃圾满溢传感器表面进行刷扫,以提高对垃圾满溢传感器的清洁效果。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可以是旋转气缸、往复气缸或者丝杠进步电机等能够驱动毛刷刷扫的驱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毛刷在刷扫垃圾满溢传感器的同时,第三喷头朝向垃圾满溢传感器喷水,以达到高效清洁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毛刷和第三喷头可以错开工作,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扫车,第一喷头在盘刷300的外侧并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当盘刷300刷扫地面时,多个第一喷头在盘刷300外侧延其周向均匀分布式地喷水,有效提高了除尘效果;另外,该清扫车还设有活动部600,活动部600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00上,活动部600的另一端与部分第一水管510连接,活动部600的设置既能起到对第一水管510固定支撑的作用,又能使第一水管510具有一定的灵活度,降低了第一水管510由于清扫车颠簸而受到的应力,进而降低了第一水管510发生断裂的几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100),所述车架(100)上固定有水箱(210)和水泵(220);
盘刷(300),所述盘刷(300)与所述车架(100)活动连接,所述盘刷(300)用于刷扫地面;
第一喷头支架(400),所述第一喷头支架(40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420),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车架(100)连接,所述第二端(420)呈环形并套设于所述盘刷(300)外侧;
多个第一喷头,多个所述第一喷头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端(420),并沿所述第二端(420)的周向均匀分布;
第一水管(510),所述水箱(210)、所述水泵(220)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喷头通过所述第一水管(510)连通;
活动部(600),所述活动部(60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架(100)上,另一端与部分所述第一水管(510)连接,部分所述第一水管(510)通过所述活动部(600)与所述车架(100)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600)为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架(100)上,另一端设有卡箍(700),部分所述第一水管(510)固定在所述卡箍(7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管(510)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水泵(220)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溢水管(211)以及溢水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箱(210)内,所述溢水管(211)与所述水箱(210)连通,所述溢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溢水管(211)上,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所述溢水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还包括汽车雷达(800)、第二喷头(521)以及第二水管(520),所述汽车雷达(800)设置于所述清扫车的车顶和/或车尾,所述汽车雷达(800)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喷头(521)与所述汽车雷达(800)相邻并朝向所述汽车雷达(800)设置,所述第二喷头(521)、所述水泵(220)以及所述水箱(210)通过所述第二水管(5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还包括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管(520)上,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还包括垃圾箱和垃圾满溢传感器,所述垃圾箱固定于所述车架(100)底部,所述垃圾满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垃圾箱内,所述垃圾满溢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还包括第三喷头和第三水管,所述第三喷头与所述垃圾满溢传感器相邻并朝向所述垃圾满溢传感器设置,所述第三喷头、所述水泵(220)以及所述水箱(210)通过所述第三水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还包括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三水管上,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还包括毛刷和驱动装置,所述毛刷与所述垃圾满溢传感器相邻设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车架(100)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毛刷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毛刷刷扫所述垃圾满溢传感器。
CN202221830066.X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清扫车 Active CN218148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0066.XU CN218148036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清扫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0066.XU CN218148036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清扫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8036U true CN218148036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4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0066.XU Active CN218148036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清扫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8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03139B1 (ko) 중앙분리대를 이용한 청소가 가능한 도로청소차량
CN101280552A (zh) 隧道路沟清扫装置
CN102864752A (zh) 多功能道路洗刷作业清洁车
CN201386265Y (zh) 一种多功能环卫清洗清运车
CN218148036U (zh) 一种清扫车
CN209722836U (zh) 高效节能降尘的环卫用清扫车
CN107720060A (zh) 一种垃圾转运车
CN106759019A (zh) 环卫车
CN207974071U (zh) 一种新型扫路车
CN107386173B (zh) 一种小型炼油厂路面太阳能清洁车
CN110258404A (zh) 一种智能化道路清洁方法
CN208618335U (zh) 一种带有车厢降尘装置的环卫干扫车
CN213681932U (zh) 一种桥梁清洗装置
CN215330399U (zh) 一种市政公用工程用清污装置
CN213681918U (zh) 一种道路清洁用扫地机
CN106049324A (zh) 一种道路清洗车及其清洗路面的方法
CN220259013U (zh) 一种可实现垃圾斗自动清洁的清扫车
CN206545189U (zh) 环卫车
CN206562585U (zh) 一种路面养护车
CN216586325U (zh) 一种扫路车垃圾处理装置
CN215165112U (zh) 一种多功能洗扫车
CN220202544U (zh) 一种自动驾驶扫地车
CN216510615U (zh) 一种摆臂式垃圾车
CN212294474U (zh) 洗扫车垃圾箱的全自动防溢水装置
CN219218829U (zh) 市政工程道路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6

Address after: 518000 Wanke Yuncheng Phase 4, Dashi 1st Road, Xili Community, Xi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entralized Commercial Project) A08 (12-08)

Patentee after: Kandra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s 26 and 27, block B, building 7,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1st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