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2883U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2883U
CN218142883U CN202221944822.1U CN202221944822U CN218142883U CN 218142883 U CN218142883 U CN 218142883U CN 202221944822 U CN202221944822 U CN 202221944822U CN 218142883 U CN218142883 U CN 218142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ixedly connected
double
shaped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48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培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yi Jiaxin Plastic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yi Jiaxin Plast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yi Jiaxin Plastic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yi Jiaxin Plast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448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2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2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2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餐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壁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C形块,四个所述C形块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四个所述连接块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筒,四个所述圆筒两个为一组内壁相背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圆板,四个所述圆板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圆柱、弹簧、铰接块、压簧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铰接块由一字形折叠成V形,带动两个为一组的圆杆与圆板同时向内闭合,对压簧进行挤压,从而缓冲上餐盒与下餐盒向下的震动,从而减小了食物发生串味的可能,从而减少了食用者用餐体验较差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餐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背景技术
近年市场上的一次性快餐盒已由泡沫饭盒转向环保饭盒,原来的泡沫饭盒由于不耐高温,且制作过程对环境造成破坏而备受淘汰,取而待之的有塑料饭盒,纸制饭盒,木制饭盒,降解饭盒等。
目前送餐盒的种类较多,现有的市面上部分送餐盒在输送的过程中,由于地面上存在较多的凹坑,从而使得外卖员在送餐的过程中难免会骑行到凹坑的路面,从而使得送餐盒内的食物晃动,从而使得送餐盒内的食物发生串味,从而影响了食用者的用餐体验,且部分餐盒的打包盖为直接扣在送餐盒上侧的,由于部分送餐盒内的食物较大、较多,使得部分打包盖将送餐盒盖住之后容易再次凸起,从而使得送餐盒的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食用者的用餐体验较差,送餐盒的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壁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C形块,四个所述C形块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四个所述连接块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筒;
四个所述圆筒两个为一组内壁相背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圆板,四个所述圆板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侧面滑动套接有压簧,四个所述圆杆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延伸至两个为一组的圆筒相对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铰接块,四个所述铰接块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条;
所述矩形条的上侧滑动插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上下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柱的上侧滑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圆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下餐盒,所述下餐盒的上侧搭接有上餐盒;
所述盒体的上侧转动连接有L形盖板,所述盒体上侧的前侧开设有L形槽,所述L形盖板竖板的侧面与L形槽竖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L形盖板竖板的侧面滑动插接有T形板,所述T形板竖板的侧面与L形槽横槽的侧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筒内壁侧面的长度与矩形条上侧至上侧圆块上侧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T形板竖板左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T形板竖板上侧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
优选的,所述下餐盒内壁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盒体下侧的四角做圆角处理。
优选的,所述L形盖板横板的下侧座掏空处理,所述L形盖板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圆柱、弹簧、铰接块、压簧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铰接块由一字形折叠成V形,带动两个为一组的圆杆与圆板同时向内闭合,对压簧进行挤压,从而缓冲上餐盒与下餐盒向下的震动,从而减小了食物发生串味的可能,从而减少了食用者用餐体验较差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T形板、L形盖板、L形槽等结构之间的配合,将T形板穿过L形槽横槽内壁的侧面,插入L形盖板内壁的侧面,从而完成对L形盖板的固定,从而减小了因为食物较大而造成送餐盒凸起的可能,使得送餐盒的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中:1、盒体;2、C形块;3、连接块;4、圆筒;5、圆板;6、圆杆;7、压簧;8、铰接块;9、矩形条;10、圆柱;11、圆块;12、弹簧;13、下餐盒;14、上餐盒;15、L形盖板;16、L形槽;17、T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包括盒体1,盒体1内壁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C形块2,四个C形块2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四个连接块3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筒4;
四个圆筒4两个为一组内壁相背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圆板5,四个圆板5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6,圆杆6的侧面滑动套接有压簧7,四个圆杆6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延伸至两个为一组的圆筒4相对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铰接块8,四个铰接块8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条9;
矩形条9的上侧滑动插接有圆柱10,圆柱10上下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11,圆柱10的上侧滑动套接有弹簧12,圆块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下餐盒13,下餐盒13的上侧搭接有上餐盒14;
盒体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L形盖板15,盒体1上侧的前侧开设有L形槽16,L形盖板15竖板的侧面与L形槽16竖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L形盖板15竖板的侧面滑动插接有T形板17,T形板17竖板的侧面与L形槽16横槽的侧面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圆筒4内壁侧面的长度与矩形条9上侧至上侧圆块11上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与矩形条9上侧至上侧圆块11上侧之间距离相等的圆筒4内壁侧面长度,能够同时将弹簧12与压簧7挤压至极限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T形板17竖板左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块,T形板17竖板上侧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三角块与L形槽16横槽内部侧面接触时产生的阻力较小。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下餐盒13内壁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能够将不同的菜品进行分隔,减少串味。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和图3所示,盒体1下侧的四角做圆角处理,做圆角处理的盒体1减小了送餐盒跌落至地面损坏的可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L形盖板15横板的下侧座掏空处理,L形盖板15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棉,做掏空处理的L形盖板15横板下侧能够放置更多的菜品,保温棉使得菜品保温的时间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在进行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外卖员骑行至颠簸路面时,通过盒体1带动下餐盒13与上餐盒14整体向下产生震荡,使得下餐盒13带动两个圆柱10向下移动对弹簧12进行挤压,使得铰接块8由一字形折叠成V形,带动两个为一组的圆杆6与圆板5同时向内闭合,对压簧7进行挤压,从而缓冲上餐盒14与下餐盒13向下的震动,从而减小了食物发生串味的可能,从而减少了食用者用餐体验较差的可能。
通过将T形板17从L形盖板15竖板内壁的侧面滑动出来,将L形盖板15竖板插入L形槽16竖槽内壁的侧面,将T形板17穿过L形槽16横槽内壁的侧面,插入L形盖板15内壁的侧面,从而完成对L形盖板15的固定,从而减小了因为食物较大而造成送餐盒凸起的可能,从而使得送餐盒的实用性较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壁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C形块(2),四个所述C形块(2)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四个所述连接块(3)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筒(4);
四个所述圆筒(4)两个为一组内壁相背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圆板(5),四个所述圆板(5)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6),所述圆杆(6)的侧面滑动套接有压簧(7),四个所述圆杆(6)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延伸至两个为一组的圆筒(4)相对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铰接块(8),四个所述铰接块(8)两个为一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条(9);
所述矩形条(9)的上侧滑动插接有圆柱(10),所述圆柱(10)上下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11),所述圆柱(10)的上侧滑动套接有弹簧(12),所述圆块(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下餐盒(13),所述下餐盒(13)的上侧搭接有上餐盒(14);
所述盒体(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L形盖板(15),所述盒体(1)上侧的前侧开设有L形槽(16),所述L形盖板(15)竖板的侧面与L形槽(16)竖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L形盖板(15)竖板的侧面滑动插接有T形板(17),所述T形板(17)竖板的侧面与L形槽(16)横槽的侧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4)内壁侧面的长度与矩形条(9)上侧至上侧圆块(11)上侧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板(17)竖板左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T形板(17)竖板上侧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餐盒(13)内壁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下侧的四角做圆角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盖板(15)横板的下侧座掏空处理,所述L形盖板(15)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棉。
CN202221944822.1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Active CN218142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4822.1U CN218142883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4822.1U CN218142883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2883U true CN218142883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6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4822.1U Active CN218142883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2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4288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CN110316456B (zh) 一种冷链物流用蛋类运输箱
CN111792169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层食品送餐盒
CN210942700U (zh) 一种折叠式包装盒
CN213769809U (zh) 一种防震保温泡沫包装盒
CN209427203U (zh) 一种高稳定的包装盒内衬
CN209480255U (zh) 一种脐橙鲜果运输用保鲜盒
CN208790207U (zh) 一种防变形耐摔日化储存容器
CN214113298U (zh) 一种果汁饮料加工用运输装置
CN2858015Y (zh) 一种毛绒填充玩具
CN220743779U (zh) 一种抗震性强的组合式户外保温箱
CN213503526U (zh) 一种具有减震稳定作用的包装盒
CN215044854U (zh) 一种高强度抗震防伪包装盒
CN205418411U (zh) 一种糕点盒
CN214058222U (zh) 一种编织竹篮
CN216402369U (zh) 一种竹荪保鲜装置
CN208264688U (zh) 可提高纸杯装箱效率的纸杯箱支撑架
CN216425353U (zh) 一种具有双袋结构的食品包装袋
CN218056254U (zh) 一种承载能力较强的包装箱
CN217625146U (zh) 一种多层陶瓷茶叶罐
CN218520077U (zh) 一种设有减震结构的海鲜包装礼盒
CN214356815U (zh) 一种老鸭汤底料的分装装置
CN219988167U (zh) 一种pet瓶级聚酯切片用除尘装置
CN218537451U (zh) 一种工艺产品用展示盒
CN213949360U (zh) 一种汉堡转运用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