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9730U - 一种改进弹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弹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9730U
CN218129730U CN202222155469.5U CN202222155469U CN218129730U CN 218129730 U CN218129730 U CN 218129730U CN 202222155469 U CN202222155469 U CN 202222155469U CN 218129730 U CN218129730 U CN 218129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anel
winding post
ring
loop bar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54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1554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9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9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9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包括套杆,套杆两侧沿水平方向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一侧水平设有踏板,安装板之间设有缠绕柱,缠绕柱两端分别与两侧安装板固接,缠绕柱至少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安装板两端,套杆底端设有滑腔,滑腔内滑接有滑杆,滑杆底端穿出滑腔至外界,滑腔两侧沿纵向设有通槽,滑杆顶端竖直设有圆环,圆环两端分别穿出对应通槽至外界,缠绕柱与圆环之间设有弹力带,弹力带两端分别套设在缠绕柱与圆环上,用户通过改变弹力带的缠绕圈数便可控制弹力带的形变量大小,从而调整弹力带的弹力,以便弹跳装置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提升弹跳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弹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运动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弹跳装置。
背景技术
弹跳杆是集娱乐和锻炼于一体的新型运动器械,通过自重下压伸缩杆,而后在弹性件的驱使下带动伸缩杆反弹,从而实现弹跳动作,这项运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平衡感,同时因操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也有利于构筑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受到不少家庭的追捧,但普通的弹跳杆通常选择金属弹簧作为弹性件,而金属弹簧自重较大,增加了弹跳杆的整体负重,影响弹跳体验,同时金属弹簧通常为固定设置,不便于调整弹力,适用性较差,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弹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弹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包括套杆,所述套杆两侧沿水平方向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水平设有踏板,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缠绕柱,所述缠绕柱两端分别与两侧安装板固接,所述缠绕柱至少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安装板两端,所述套杆底端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滑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底端穿出滑腔至外界,所述滑腔两侧沿纵向设有通槽,所述滑杆顶端竖直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两端分别穿出对应通槽至外界,所述缠绕柱与圆环之间设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两端分别套设在缠绕柱与圆环上。
优选的,所述套杆顶端竖直设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底端与套杆顶端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的,所述缠绕柱一侧沿径向设有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顶端垂直于该限位柱设有限位凸台。
优选的,所述圆环内侧水平设有分隔柱,所述分隔柱两端分别与圆环两侧固接。
优选的,所述踏板一端与安装板铰接并可绕铰接端向上翻转,所述踏板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踏板底部和安装板侧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弹力带为橡皮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缠绕柱与圆环之间缠接弹力带,使弹力带代替金属弹簧作为弹跳装置的弹力部件,从而降低弹跳装置的负重,提升使用体验。
2)、用户需要调整弹力带弹力时,可通过改变弹力带的缠绕圈数来控制弹力带的形变量大小或增减缠接的弹力带数量,从而调整弹力带的弹力,使弹跳装置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提升适用性和操作便捷性。
3)、通过在缠绕柱一侧设置限位柱并在限位柱顶端设置限位凸台,以便弹力带在缠绕操作中将其两端套设在限位柱上,利用限位凸台限制弹力带两端沿限位柱上滑松脱,简化了弹力带的安装操作,提升弹力带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零件的外观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套杆、11通槽、2安装板、21缠绕柱、22限位柱、23限位凸台、3踏板、31抵接凸台、4滑杆、41圆环、42分隔柱、5弹力带、6延长杆、61连接凸台、62螺纹柱、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6,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包括套杆1,套杆1两侧沿水平方向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一侧水平设有踏板3,安装板2之间设有缠绕柱21,缠绕柱21两端分别与两侧安装板2固接,缠绕柱21至少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安装板2两端,套杆1底端设有滑腔,滑腔内滑接有滑杆4,滑杆4底端穿出滑腔至外界,滑腔两侧沿纵向设有通槽11,滑杆4顶端竖直设有圆环41,圆环41两端分别穿出对应通槽11至外界,缠绕柱21与圆环41之间设有弹力带5,弹力带5两端分别套设在缠绕柱21与圆环41上。
具体的,用户可将弹力带5来回缠绕在对应的圆环41一端与缠绕柱21上,最后再将弹力带5两端绑定便可完成弹力带5的安装,常态下弹力带5处于形变状态,圆环41底端与通槽11底端相抵,以限制滑杆4的下移;当套杆1下滑时圆环41可沿通槽11滑动,通过通槽11与圆环41配合可限制滑杆4的转动。
综上所述,用户使用时,先单脚踩上踏板3,再使用专用的绑带将腿部与套杆1绑定,重复此步骤便可使双腿各连接一个弹跳装置使用;当用户靠重力势能下压套杆1时,此时套杆1沿滑杆4滑动下移,缠绕柱21同步下移并拉扯弹力带5,弹力带5变形蓄能;当用户结束下压开始向上跳跃时,此时弹力带5释能复位并驱使套杆1上滑,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向上的助力使用户跳的更高;用户通过改变弹力带5的缠绕圈数便可控制弹力带5的形变量大小,从而调整弹力带5的弹力,以便弹跳装置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提升适用性和操作便捷性,同时弹力带5质量较轻,可降低弹跳装置的整体负重,提升弹跳体验。
进一步的,套杆1顶端竖直设有延长杆6,延长杆6底端与套杆1顶端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的,延长杆6底端沿轴向设有连接凸台61,连接凸台61底部沿轴向设有螺纹柱62,套杆1顶端沿轴向设有可与连接凸台61配合滑接的连接槽,连接槽底部设有可与螺纹柱62螺纹连接的螺纹槽;延长杆6与套杆1可通过螺纹柱62与螺纹槽旋合固接,通过连接凸台61与连接槽滑接增强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缠绕柱21一侧沿径向设有限位柱22。
具体的,弹力带5可为环状,使用时先将弹力带5一端套设在限位柱22上,再将其来回缠绕在对应圆环41与缠绕柱21上,最后将弹力带5另一端也套设在限位柱22上即可固定弹力带5,弹力带5在缠绕后处于绷紧状态,因此其两端将紧挂在限位柱22底端无法轻易松脱,从而简化了弹力带5的安装操作。
进一步的,限位柱22顶端垂直于该限位柱22设有限位凸台23,当弹力带5两端均套设在限位柱22上后,由于限位凸台23直径大于限位柱22直径,使得限位凸台23可限制弹力带5两端沿限位柱22上滑松脱,进一步提升弹力带5的安装稳定性,限位凸台23可为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圆形。
进一步的,圆环41内侧水平设有分隔柱42,分隔柱42两端分别与圆环41两侧固接。
具体的,缠绕柱21可设有多个并均匀分布在安装板2两端,以便用户同时安装多条弹力带5,提升弹跳装置的整体弹力,分隔柱42的设置可将圆环41划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缠绕区域,便于用户将多条弹力带5分别缠绕在不同的缠绕柱21与圆环41缠绕区域,可避免弹力带5缠绕在圆环41的一端集中堆积导致圆环41局部受力过大,同时分隔柱42连接圆环41两侧伸出端,可起到类似加强筋的作用提升圆环41的整体抗压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踏板3一端与安装板2铰接并可绕铰接端向上翻转,踏板3底部设有弹簧7,弹簧7两端分别与踏板3底部和安装板2侧面固接。
具体的,安装板2一侧设固定板,固定板两侧设有铰接凸台,踏板3位于铰接凸台之间,且其两侧分别与对应的铰接凸台转接;踏板3铰接端底部两侧向斜下方延伸有抵接凸台31;当踏板3水平设置时抵接凸台31与固定板侧面相抵,限制踏板3向下翻转,以便用户踩踏;当用户向上翻转踏板3时,可利用弹簧7形变拉紧踏板3,使踏板3贴合套杆1摆放。
进一步的,弹力带5为橡皮筋,橡胶材质的橡皮筋具备良好的弹性形变能力,便于反复使用,同时质量较轻,可减轻弹跳装置的负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杆(1),所述套杆(1)两侧沿水平方向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一侧水平设有踏板(3),所述安装板(2)之间设有缠绕柱(21),所述缠绕柱(21)两端分别与两侧安装板(2)固接,所述缠绕柱(21)至少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安装板(2)两端,所述套杆(1)底端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滑接有滑杆(4),所述滑杆(4)底端穿出滑腔至外界,所述滑腔两侧沿纵向设有通槽(11),所述滑杆(4)顶端竖直设有圆环(41),所述圆环(41)两端分别穿出对应通槽(11)至外界,所述缠绕柱(21)与圆环(41)之间设有弹力带(5),所述弹力带(5)两端分别套设在缠绕柱(21)与圆环(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顶端竖直设有延长杆(6),所述延长杆(6)底端与套杆(1)顶端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柱(21)一侧沿径向设有限位柱(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2)顶端垂直于该限位柱(22)设有限位凸台(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41)内侧水平设有分隔柱(42),所述分隔柱(42)两端分别与圆环(41)两侧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一端与安装板(2)铰接并可绕铰接端向上翻转,所述踏板(3)底部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两端分别与踏板(3)底部和安装板(2)侧面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弹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5)为橡皮筋。
CN202222155469.5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改进弹跳装置 Active CN218129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5469.5U CN218129730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改进弹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5469.5U CN218129730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改进弹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9730U true CN21812973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1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5469.5U Active CN218129730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改进弹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9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10590A1 (en) Plyometric rebounder or the like
US7909738B2 (en) Trampoline swing
WO2016168508A1 (en) Exercise device with first and second trampoline mats at different heights
US4438919A (en) Mechanical bouncing, rolling and skating apparatus
US7568997B2 (en) Trampoline with dual spring elements
CN218129730U (zh) 一种改进弹跳装置
CN108525192A (zh) 一种平衡木
CN209828112U (zh) 四肢训练装置
CN213031741U (zh) 使用寿命长的户内小型蹦床
US2950127A (en) Training unicycle with adjustable balancing supports
CN201082326Y (zh) 一种安全性和娱乐性强的蹦床
KR101999475B1 (ko) 탄성력의 조절이 가능한 트램폴린.
CN209809384U (zh) 一种蹦床游戏屋
CN206715289U (zh) 多功能引体秋千架
CN212575510U (zh) 一种具有侧跳功能的跳床
CN113262424A (zh) 一种可折叠便于携带的运动蹦床
CN205832458U (zh) 一种多用双面跳床
CN2497825Y (zh) 跳跳运动器
CN219462418U (zh) 一种多功能蹦床
TWI605859B (zh) Multifunctional rhythm board
CN220695766U (zh) 一种预防肌少症用的康复运动训练器
CN204619295U (zh) 一种健身弹跳器
CN214319025U (zh) 一种健身臂部力量训练器
CN216034799U (zh) 儿童滑步车用鞍座
CN213159205U (zh) 一种胸外科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