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6281U -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6281U
CN218126281U CN202221631861.6U CN202221631861U CN218126281U CN 218126281 U CN218126281 U CN 218126281U CN 202221631861 U CN202221631861 U CN 202221631861U CN 218126281 U CN218126281 U CN 218126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hed
pipe
ventilat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18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杰
郭伦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Jiepeng'a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epeng'a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epeng'a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epeng'a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18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6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6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6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涉及养鸡技术领域,包括棚舍主体、棚顶、通风换气机构、雨水收集机构和循环散热机构;棚顶安装在棚舍主体的上端,通风换气机构设在棚顶下方,雨水收集机构设在棚顶的下端的边缘处,循环散热机构设在棚舍主体的下侧。通过循环散热机构了对棚舍主体内部进行降温,通过雨水收集机构可向循环散热机构内部补充水分,通过通风换气机构可实现棚舍主体内部的通风效果,从而使棚舍主体内的鸡群即使自炎热的夏天也不会轻易中暑,降低了养殖户的不必要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
背景技术
鸡舍是指鸡栖息的地方,按饲养对象分,有核心鸡舍、种鸡舍、育雏鸡舍、育成鸡舍、蛋鸡舍、肉鸡舍、环境安全型鸡舍等。鸡舍的使用使得鸡群的管理更加简便,在家禽的批量养殖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养鸡棚舍主要靠风扇进行降温,散热性能相对较差,尤其在高温天气容易引发鸡群中暑,甚至死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养鸡棚舍散热性能差,容易在高温天气引发鸡群中暑甚至死亡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包括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设置的棚舍主体、棚顶、通风换气机构、雨水收集机构和循环散热机构;所述棚顶安装在所述棚舍主体的上端,所述通风换气机构设在所述棚顶下方,所述雨水收集机构设在所述棚顶的下端的边缘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设在所述棚舍主体的下侧;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水箱、水渠、热量交换孔、水泵、供水管和回水管,若干个所述热量交换孔设在所述棚舍主体底板上的,沿所述棚舍主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水渠设在所述棚舍主体的下侧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水渠的上侧为敞口,且所述水渠沿着所述棚舍主体的长度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回水管均竖直设置,所述水渠的左端与所述供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的下端插设在所述水箱的水中,且与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回水管的上端与所述水渠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回水管的下端穿过所述水箱的顶板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棚顶两侧的雨水槽、聚水管和导向管;所述雨水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在所述棚顶前后两侧下端的边缘处,且两个所述雨水槽与所述棚顶均固定连接,所述聚水管的数量与所述雨水槽的数量相同,所述聚水管的上端与所述雨水槽中间位置的下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聚水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导向管,所述水箱顶板上设有进水口,两个所述导向管的另一端均向所述进水口的位置延伸并向下倾斜,且两个所述导向管的最低端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支撑杆下端与所述导向管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棚舍主体的下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上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导向管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棚舍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槽与所述聚水管的连接点在所述雨水槽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雨水槽的左右两端均朝着所述雨水槽与所述聚水管的连接处的位置逐渐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换气机构包括隔板、风管和换气口,所述隔板设在所述棚顶下侧且与所述棚舍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风管沿着所述棚舍主体的长度方向布设在所诉隔板上方,所述换气口上端与所述风管连通,所述换气口下端贯穿所述隔板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水箱设在地下,当外界炎热时启动循环散热机构中的水泵,可将水通过供水管送到水渠中,水可以沿着水渠流动,从地下上来的这些水温度远低于棚舍主体的温度,在这些水沿着水渠流动的过程,可通过棚舍主体底板上的热量交换孔吸收棚舍主体内的热量,从而使棚舍主体内部凉爽,并且流动的水流由于使其周围的空气与其他地方的空气产生可温差,从而与其他区域空气的密度便发生了变化,由于密度不同,压强便也不同,从而很容易在棚舍主体内形成同样流动的风,不仅提升了棚舍主体内的散热效果,还起到了一定的通风效果,配合至通风换气机构可进一步使棚舍主体内鸡群的生活环境更加清凉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安装在地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以上图中:1、棚舍主体;2、棚顶;3、通风换气机构;31、隔板;32、风管;33、换气口;4、雨水收集机构;41、雨水槽;42、聚水管;43、导向管; 44、进水口;45、支撑杆;46、过滤网;5、循环散热机构;51、水箱;52、水渠;53、热量交换孔;54、水泵;55、供水管;56、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包括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设置的棚舍主体1、棚顶2、通风换气机构3、雨水收集机构4和循环散热机构5;所述棚顶2安装在所述棚舍主体1的上端,所述通风换气机构3 设在所述棚顶2下方,所述雨水收集机构4设在所述棚顶2的下端的边缘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5设在所述棚舍主体1的下侧;所述循环散热机构5包括水箱51、水渠52、热量交换孔53、水泵54、供水管55和回水管56,若干个所述热量交换孔53设在所述棚舍主体1底板上的,沿所述棚舍主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水渠52设在所述棚舍主体1的下侧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水渠52的上侧为敞口,且所述水渠52沿着所述棚舍主体1的长度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供水管55与所述回水管56均竖直设置,所述水渠52的左端与所述供水管5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55的下端插设在所述水箱51的水中,且与放置在所述水箱51内的所述水泵54连接,所述回水管56的上端与所述水渠52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回水管56的下端穿过所述水箱51的顶板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棚舍主体1建设在地面上,循环散热机构5整体埋在地下深处,这样水箱51中的水才可以在炎热天气时保持凉爽的温度,可在地面上提前先挖一个深坑,自深坑底部开始依次建设好循环散热机构5,然后在上方搭设混凝土盖板,将循环散热机构5与地面环境分割开来,并为后续建设棚舍主体1 等提供基础,水箱51中的水由于在地下深处,其温度远低于地面上方的环境温度,启动水泵54后,可将水箱51中凉爽的水通过供水管55送到水渠52的左端,由于水渠52从左至右倾斜设置,凉爽的水流会沿着水渠52流向处于低位的右端,在流动的过程会通过热量交换孔53与棚舍主体1内部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对棚舍内的降温效果,水流从水渠52右端又通过回水管56流入到水箱51中,在水箱51内流向水泵54的时候,会被地面下的环境温度再次降温,接着被水泵54重新泵入水渠52中,这样便在棚舍主体1下方形成了一个可持续降温的循环系统,由于该降温系统只需要一个泵机工作,使用过程对电量的需求也相对较小,并且只要水渠52流经的区域基本都可实现降温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所述雨水收集机构4包括设在所述棚顶2两侧的雨水槽41、聚水管42和导向管43;所述雨水槽4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在所述棚顶2前后两侧下端的边缘处,且两个所述雨水槽41与所述棚顶2均固定连接,所述聚水管42的数量与所述雨水槽41的数量相同,所述聚水管42的上端与所述雨水槽41中间位置的下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聚水管4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导向管43,所述水箱51顶板上设有进水口44,两个所述导向管43的另一端均向所述进水口44的位置延伸并向下倾斜,且两个所述导向管 43的最低端位于所述进水口44的上方,支撑杆45下端与所述导向管43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5的上端与所述棚舍主体1的下侧固定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雨水槽41可在下雨时,将雨水收集起来通过聚水管42流向导向管43,然后通过导向管43流到进水口44中,补充水箱51中的水源,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
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述导向管43上侧设有支撑杆45,所述支撑杆45 的下端与所述导向管43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5的上端与所述棚舍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导向管43可通过支撑杆45与棚舍主体1之间形成连接关系,从而使其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述雨水槽41与所述聚水管42的连接点在所述雨水槽4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雨水槽41的左右两端均朝着所述雨水槽41 与所述聚水管42的连接处的位置逐渐向下倾斜。
以上实施例中,雨水槽41的结构实际为两端高中间低,这样在下雨时,可提高雨水流向聚水管42的效率。
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进水口44上安装有过滤网46。
以上实施例中,雨水中由于含有杂质,若不过滤直接进入到水箱51中,则随着长期使用容易造成水箱51内部积淤,设置的过滤网46可有效隔离一定的杂质,从而降低水箱51内部清理的频率。
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述通风换气机构3包括隔板31、风管32和换气口 33,所述隔板31设在所述棚顶2下侧且与所述棚舍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风管32沿着所述棚舍主体1的长度方向布设在所诉隔板31上方,所述换气口33上端与所述风管32连通,所述换气口33下端贯穿所述隔板31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风管32与棚舍主体1外侧放置的风机等换气设备连接,风管32内部具有流动的气流,通过换气口33可与棚舍主体1内的空气进行换气,一方面可起到通风的作用,另一方面吸收棚舍主体1内部空气的同时可将底部的凉爽气流也带动向上走,从而使棚舍内部的温度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先在地面上挖一个深坑,将储水箱51放入,然后安装进水管、回水管56水渠52等构件,接着在深坑上方浇筑混凝土盖板,浇筑的时候避开已有构件的位置,接着在混凝土盖板上搭建棚舍主体1和棚顶2,接着安装雨水收集机构4,下雨时,雨水会通过雨水槽41流向聚水管42,然后再通过导向管43流到水箱51内被储存起来,由于炎热的季节,地下温度远低于地上温度,地下水箱51储存的水就会变成凉爽的水源,然后通过水泵54泵入水渠52,水沿着水渠52流动的过程实现对棚舍主体1内部降温的效果,若长期不下雨,也可先将河水或生活用水加入到水箱51中进行自然降温,从而方便棚舍主体1内部需要降温时,可以及时运转起来,棚舍主体1外侧可建设通风机利用风管32及其上的换气口33实现对棚舍主体1内部的通风效果。
虽然,本说明书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设置的棚舍主体(1)、棚顶(2)、通风换气机构(3)、雨水收集机构(4)和循环散热机构(5);所述棚顶(2)安装在所述棚舍主体(1)的上端,所述通风换气机构(3)设在所述棚顶(2)下方,所述雨水收集机构(4)设在所述棚顶(2)的下端的边缘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5)设在所述棚舍主体(1)的下侧;
所述循环散热机构(5)包括水箱(51)、水渠(52)、热量交换孔(53)、水泵(54)、供水管(55)和回水管(56),若干个所述热量交换孔(53)设在所述棚舍主体(1)底板上的,沿所述棚舍主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水渠(52)设在所述棚舍主体(1)的下侧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水渠(52)的上侧为敞口,且所述水渠(52)沿着所述棚舍主体(1)的长度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供水管(55)与所述回水管(56)均竖直设置,所述水渠(52)的左端与所述供水管(5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55)的下端插设在所述水箱(51)的水中,且与放置在所述水箱(51)内的所述水泵(54)连接,所述回水管(56)的上端与所述水渠(52)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回水管(56)的下端穿过所述水箱(51)的顶板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机构(4)包括设在所述棚顶(2)两侧的雨水槽(41)、聚水管(42)和导向管(43);所述雨水槽(4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在所述棚顶(2)前后两侧下端的边缘处,且两个所述雨水槽(41)与所述棚顶(2)均固定连接,所述聚水管(42)的数量与所述雨水槽(41)的数量相同,所述聚水管(42)的上端与所述雨水槽(41)中间位置的下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聚水管(4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导向管(43),所述水箱(51)顶板上设有进水口(44),两个所述导向管(43)的另一端均向所述进水口(44)的位置延伸并向下倾斜,且两个所述导向管(43)的最低端位于所述进水口(44)的上方,支撑杆(45)下端与所述导向管(43)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5)的上端与所述棚舍主体(1)的下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43)上侧设有支撑杆(45),所述支撑杆(45)的下端与所述导向管(43)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5)的上端与所述棚舍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槽(41)与所述聚水管(42)的连接点在所述雨水槽(4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雨水槽(41)的左右两端均朝着所述雨水槽(41)与所述聚水管(42)的连接处的位置逐渐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4)上安装有过滤网(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换气机构(3)包括隔板(31)、风管(32)和换气口(33),所述隔板(31)设在所述棚顶(2)下侧且与所述棚舍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风管(32)沿着所述棚舍主体(1)的长度方向布设在所述隔板(31)上方,所述换气口(33)上端与所述风管(32)连通,所述换气口(33)下端贯穿所述隔板(31)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CN202221631861.6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 Active CN218126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1861.6U CN218126281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1861.6U CN218126281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6281U true CN218126281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1861.6U Active CN218126281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6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4025B (zh) 竹鼠饲养舍
CN206260416U (zh) 一种智能大棚
CN105494069A (zh) 一种拼接式自动给水立体绿化装置及其灌溉系统
CN218126281U (zh)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养鸡棚舍
CN207151344U (zh) 一种半地下式阴阳温室大棚
CN204443517U (zh) 利于通风调温的动物房舍
CN202232329U (zh) 降温节水型温室大棚
CN215188786U (zh) 一种禽舍新风系统
CN205658042U (zh) 一种具有低温干燥功能的储粮仓
CN112376811B (zh)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CN110150174A (zh) 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节能环保养殖方法
CN210328714U (zh) 一种节能温控大棚
CN209234445U (zh) 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蓄热装置
CN208768572U (zh) 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蔬菜种植大棚
CN208387531U (zh) 一种环保降温猪舍
CN217487284U (zh) 自动恒温育雏鸡笼
CN217608597U (zh) 一种森林苗木培育保温大棚
CN220476616U (zh) 一种蛋鸡养殖用温湿调控鸡舍
CN209643585U (zh) 一种利用地下水换热的节能环保养殖系统
CN213463332U (zh) 一种降温猪舍
CN215873082U (zh) 一种用于养殖鸡鸭用防晒型恒温大棚
CN21399185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加热蔬菜大棚
CN112293265A (zh) 一种养殖舍
CN211631249U (zh) 一种用于养殖房的夏季降温系统
CN215602588U (zh) 一种养殖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