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4943U - 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4943U
CN218124943U CN202221390494.5U CN202221390494U CN218124943U CN 218124943 U CN218124943 U CN 218124943U CN 202221390494 U CN202221390494 U CN 202221390494U CN 218124943 U CN218124943 U CN 218124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unit
internet
unit
things device
centr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904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燕斌
陈晏煌
廖燕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anyun Surroun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anyun Surroun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anyun Surroun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anyun Surroun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904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4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4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4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所述物联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无线加密通信单元,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第一wi‑fi通信单元,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连接。该物联装置可以通过无线加密通信单元实现与用户终端在离线近场通信;同时,该物联装置还可以通过WiFi通信与用户终端、以及云平台实现远场在线通信。该物联装置可以通过在线或者离线方式部署应用,不依赖云平台。

Description

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智能物联设备,基本依赖云平台的在线连接,物联设备通过路由器与远端服务器建立可靠链接,用户终端通过云平台对物联设备进行在线查看、控制和管理,一旦网络连接断开,物联设备会立即掉线,只能使用物联设备上的按钮控制开关,在没有互联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应用便利性很差。
现有的智能物联设备非常限制了应用范围,特别是对于地下室、荒山野地等小范围区域的网络通信差的应用场景,比如荒山野地,只能选择采用卫星链路、3G、4G、5G、NB-iot等通信技术进行组网,带来额外的流量费用支出;且对于地下室、荒山野地等小范围区域,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实现小范围应用场景的本地物联即可,不需要长期连接远端云平台进行通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该物联装置不依赖云平台即可实现近场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物联装置,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
无线加密通信单元,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
第一wi-fi通信单元,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物联装置还包括:
传感器接入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设置为专用传感器接入接口,用于接入外部传感器件。
可选的,所述的物联装置还包括:
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以及外部设备电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所述外部设备电源的开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的物联装置还包括:
电源管理单元,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传感器接入单元、开关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传感器接入单元、开关控制单元的供电。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在线管理系统,包括:物联装置、用户终端、云平台;
所述物联装置采用上述的物联装置,所述物联装置至少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
无线加密通信单元,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
第一wi-fi通信单元,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连接;
所述物联装置通过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与所述用户终端连接,进行近场通信;
所述物联装置通过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连接至无线路由器,由无线路由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至所述云平台。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还配置有第二wi-fi通信单元和/或移动通信单元;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第二wi-fi通信单元连接至无线路由器,由无线路由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至所述云平台;或者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移动通信单元由互联网连接至所述云平台。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持移动终端,配置有触控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通过USB接口连接至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离线管理系统,包括:物联装置、用户终端;
所述物联装置采用上述的物联装置,所述物联装置至少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
无线加密通信单元,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
第一wi-fi通信单元,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连接;
所述物联装置通过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与所述用户终端连接,进行近场通信。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持移动终端,配置有触控显示屏、第二wi-fi通信单元、移动通信单元;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USB接口连接至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联装置,设置有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的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的第一wi-fi通信单元。在实际通信中,该物联装置可以通过无线加密通信单元实现与用户终端在离线近场通信;同时,该物联装置还可以通过WiFi通信与用户终端、以及云平台实现远场在线通信。与传统的智能物联设备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装置可以通过在线或者离线方式部署应用,不依赖云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物联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物联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在线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4是实施例三提供的离线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所述的实施方案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给出仅是为了起到说明的目的,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落入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物联装置的结构图;
一种物联装置1,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11,
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
第一wi-fi通信单元13,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13连接。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物联装置1还包括:
传感器接入单元14,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连接,设置为专用传感器接入接口,用于接入外部传感器件。
开关控制单元15,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以及外部设备电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所述外部设备电源的开闭状态。
RAM内存单元16,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连接,用于临时存储数据。
Flash存储单元17,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按键和指示灯单元18,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连接,包括开关控制、模式切换按键和状态指示灯等。
电源管理单元19,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与第一wi-fi通信单元13、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传感器接入单元14、开关控制单元15、RAM内存单元16、Flash存储单元17、按键和指示灯单元18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的指令,控制第一wi-fi通信单元13、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传感器接入单元14、开关控制单元15、RAM内存单元16、Flash存储单元17、按键和指示灯单元18的供电。在具体实现中,物联装置内部各个功能单元通过内部总线连接,在任一单元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1控制电源管理单元19迅速关闭此故障单元的供电。
本实施例中,物联装置设置有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的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的第一wi-fi通信单元。在实际通信中,该物联装置可以通过无线加密通信单元实现与用户终端在离线近场通信;同时,该物联装置还可以通过WiFi通信与用户终端、以及云平台实现远场在线通信。与传统的智能物联设备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装置可以通过在线或者离线方式部署应用,不依赖云平台。
实施例2
参考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在线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一种在线管理系统,包括:物联装置1、用户终端2、云平台3;
所述物联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物联装置1,所述物联装置1至少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11,
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
第一wi-fi通信单元13,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13连接。
所述物联装置1通过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与所述用户终端2连接,与用户终端进行近场通信,具体的所述用户终端2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至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3。
所述物联装置1通过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13连接至无线路由器41,由无线路由器41通过互联网42连接至所述云平台3,与云平台进行远程通信。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所述的物联装置1还包括:
传感器接入单元14,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连接,设置为专用传感器接入接口,用于接入外部传感器件。
开关控制单元15,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以及外部设备电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所述外部设备电源的开闭状态。
RAM内存单元16,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连接,用于临时存储数据。
Flash存储单元17,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按键和指示灯单元18,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连接,包括开关控制、模式切换按键和状态指示灯。
电源管理单元19,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与第一wi-fi通信单元13、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传感器接入单元14、开关控制单元15、RAM内存单元16、Flash存储单元17、按键和指示灯单元18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的指令,控制第一wi-fi通信单元13、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传感器接入单元14、开关控制单元15、RAM内存单元16、Flash存储单元17、按键和指示灯单元18的供电。在具体实现中,物联装置内部各个功能单元通过内部总线连接,在任一单元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1控制电源管理单元19迅速关闭此故障单元的供电。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终端2还配置有第二wi-fi通信单元21和/或移动通信单元22,用户终端可以直接通过第二wi-fi通信单元21和/或移动通信单元22与云平台通信。即,所述用户终端2通过所述第二wi-fi通信单元21连接至无线路由器41,由无线路由器41通过互联网42连接至所述云平台3;或者用户终端2通过所述移动通信单元22由互联网42连接至所述云平台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2为手持移动终端,例如带IOS或者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且配置有触控显示屏23。
本实施例提供的在线管理系统由物联装置、用户终端、以及云平台组成,物联装置设置有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的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的第一wi-fi通信单元。物联装置可以通过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与用户终端连接,与用户终端进行近场通信;同时,物联装置还可以通过wi-fi通信连接至云平台,与云平台进行远程通信;用户终端还可以通过wi-fi通信或移动通信连接至云平台,与云平台通信。本实施例中,物联装置可以通过在线或者离线方式部署应用,不依赖云平台,该在线管理系统实现了物联装置、用户终端、以及云平台的彼此互联通信。
实施例3
参考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离线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一种离线管理系统,包括:物联装置1、用户终端2;
所述物联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一种提供的物联装置1,所述物联装置1至少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11,
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
第一wi-fi通信单元13,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13连接。
所述物联装置1通过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与所述用户终端2连接,与用户终端进行近场通信,具体的所述用户终端2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至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3。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所述的物联装置1还包括:
传感器接入单元14,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连接,设置为专用传感器接入接口,用于接入外部传感器件。
开关控制单元15,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以及外部设备电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所述外部设备电源的开闭状态。
RAM内存单元16,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连接,用于临时存储数据。
Flash存储单元17,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按键和指示灯单元18,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连接,包括开关控制、模式切换按键和状态指示灯。
电源管理单元19,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与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13、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传感器接入单元14、开关控制单元15、RAM内存单元16、Flash存储单元17、按键和指示灯单元18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1的指令,控制第一wi-fi通信单元13、无线加密通信单元12、传感器接入单元14、开关控制单元15、RAM内存单元16、Flash存储单元17、按键和指示灯单元18的供电。在具体实现中,物联装置内部各个功能单元通过内部总线连接,在任一单元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1控制电源管理单元19迅速关闭此故障单元的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2为手持移动终端,例如带IOS或者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且配置有触控显示屏。此外,用户终端还可以配置有wi-fi通信单元、移动通信单元等,实现wi-fi通信、4G、5G等通信。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离线管理系统由物联装置、用户终端组成,物联装置设置有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的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的第一wi-fi通信单元。物联装置可以通过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与用户终端连接,与用户终端进行近场通信,物联装置可以通过在线或者离线方式部署应用,该离线管理系统实现了物联装置、用户终端离线状态下的近场通信,不依赖云平台,特别适用于地下室、荒山野地等小范围区域的本地物联。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
无线加密通信单元,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
第一wi-fi通信单元,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接入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设置为专用传感器接入接口,用于接入外部传感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以及外部设备电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所述外部设备电源的开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管理单元,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传感器接入单元、开关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传感器接入单元、开关控制单元的供电。
5.一种在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联装置、用户终端、云平台;
所述物联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物联装置,所述物联装置至少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
无线加密通信单元,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
第一wi-fi通信单元,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连接;
所述物联装置通过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与所述用户终端连接,进行近场通信;
所述物联装置通过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连接至无线路由器,由无线路由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至所述云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配置有第二wi-fi通信单元和/或移动通信单元;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第二wi-fi通信单元连接至无线路由器,由无线路由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至所述云平台;或者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移动通信单元由互联网连接至所述云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持移动终端,配置有触控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通过USB接口连接至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
9.一种离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联装置、用户终端;
所述物联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物联装置,所述物联装置至少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
无线加密通信单元,用于建立近场通信传输通道;
第一wi-fi通信单元,用于建立无线通信传输信道;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同时与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第一wi-fi通信单元连接;
所述物联装置通过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与所述用户终端连接,进行近场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持移动终端,配置有触控显示屏、第二wi-fi通信单元、移动通信单元;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USB接口连接至所述无线加密通信单元。
CN202221390494.5U 2022-06-06 2022-06-06 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 Active CN218124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0494.5U CN218124943U (zh) 2022-06-06 2022-06-06 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0494.5U CN218124943U (zh) 2022-06-06 2022-06-06 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4943U true CN218124943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4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90494.5U Active CN218124943U (zh) 2022-06-06 2022-06-06 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4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060B (zh) 用于双模蓝牙设备之间建立经典蓝牙连接的方法和双模蓝牙设备
CN106604369A (zh) 一种具有双模式切换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04144515A (zh) 终端及其实现wifi热点网络共享的方法
CN108541002B (zh) 一种寻呼消息的监听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2437975A (zh) 一种基于arm9的家庭智能网关系统
CN207135283U (zh) 一种mifi装置
CN204129933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无线控制装置
CN103929362A (zh) 一种多功能3g/4g路由器
CN106413032B (zh) 一种热点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5545653U (zh) 一种互联网可视对讲无线门铃智能机
CN204989857U (zh) 一种基于先锋机器人的远程控制装置
CN202975723U (zh) 家居智能控制器以及远程家居控制系统
CN10739636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Kun et al. Design of vehicl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bluetooth low energy smartphone platform
CN218124943U (zh) 物联装置、在线管理系统、离线管理系统
CN109257152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6060908A (zh) 一种延长移动通信终端电池使用时间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00393A (zh) 基于物联网的施工现场监控装置
CN20912049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874560U (zh) 具有天线切换功能的便携式设备
CN213305430U (zh) 一种智能网关及其应用的隐形防护网控制系统
CN216328332U (zh) 一种复合机器人系统
CN204392247U (zh) 一种直放站
US9667759B2 (en) Mobile network structure
CN209821818U (zh) 便携式串口调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