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4881U -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4881U
CN218124881U CN202221664903.6U CN202221664903U CN218124881U CN 218124881 U CN218124881 U CN 218124881U CN 202221664903 U CN202221664903 U CN 202221664903U CN 218124881 U CN218124881 U CN 218124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in
microphone
amplifier
sound wav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49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韶峰
周元东
丁善辉
洪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anli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anli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anli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anli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49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4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4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4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包括底座、安装座、抛物面声波罩、至少8个高增益咪头、PCB板,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抛物面声波罩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8个高增益咪头等分设置于所述抛物面声波罩上,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底座内,PCB板上具有高增益放大器,所述8个高增益咪头通过PCB板与高增益放大器电性能连接;上述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及拾音放大模块,通过8个高增益咪头和高增益放大器的配合设置,8个高增益咪头等分设置于抛物面声波罩上,组成声波采集矩阵,可以采集到更远距离的声波,将采集到的声波发送给高增益放大器进行放大后,输出到播放器或声卡中,使麦克风的适用性更加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背景技术
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由英语microphone(送话器)翻译而来,也称话筒,微音器。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一般的麦克风的拾音距离在5米左右,超过这个距离后,将难以清晰分辨拾音的内容,对远距离的拾音造成影响,造成了麦克风使用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包括底座、安装座、抛物面声波罩、至少8 个高增益咪头、PCB板,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抛物面声波罩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8个高增益咪头等分设置于所述抛物面声波罩上,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PCB板上具有高增益放大器,所述8个高增益咪头通过PCB板与所述高增益放大器电性能连接,所述高增益放大器为4片双路MIC放大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抛物面声波罩内开设有与高增益咪头数量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高增益咪头与安装孔过盈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为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抛物面声波罩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PCB板电性能连接,用于给高增益咪头和放大器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抛物面声波罩为铝合金材质。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包括两个高增益咪头和高增益放大器模块,所述两个高增益咪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高增益放大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具有两路高增益咪头输入、混合放大输出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增益放大器模块包括放大器U1、电阻 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放大器U1的BIAS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地级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IN2引脚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OUT引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VCC引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大器U1的芯片型号为MAX98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增益咪头的芯片型号为JLT-6027-253R。
上述远距离拾音麦克风,通过8个高增益咪头和高增益放大器的配合设置,8个高增益咪头等分设置于抛物面声波罩上,组成声波采集矩阵,可以采集到更远距离的声波,将采集到的声波发送给高增益放大器进行放大后,输出到播放器或声卡中,进行信号处理、录制、储存,实现了麦克风的远距离拾音,使麦克风的适用性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远距离拾音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远距离拾音麦克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远距离拾音麦克风的拾音放大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远距离拾音麦克风的多个拾音放大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包括底座100、安装座 200、抛物面声波罩300、至少8个高增益咪头400、PCB板,所述安装座 200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抛物面声波罩300安装于所述安装座200的另一端,所述8个高增益咪头400等分设置于所述抛物面声波罩300上,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底座100内,所述PCB板上具有高增益放大器,所述8个高增益咪头400通过PCB板与所述高增益放大器电性能连接,所述高增益放大器为4片双路MIC放大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抛物面声波罩内开设有与高增益咪头数量相适配的安装孔310,所述高增益咪头400与安装孔310过盈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200与所述底座100为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抛物面声波罩300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PCB板电性能连接,用于给高增益咪头和放大器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抛物面声波罩300为铝合金材质。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包括两个高增益咪头和高增益放大器模块,所述两个高增益咪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高增益放大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具有两路高增益咪头输入、混合放大输出的功能。
如图3、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增益放大器模块包括放大器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放大器U1的BIAS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地级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IN2引脚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OUT引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VCC引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大器U1的芯片型号为MAX98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增益咪头的芯片型号为JLT-6027-253R。
当抛物面声波罩300为铁锅状,与卫星接收天线的形状相似,8个高增益咪头400等分设置于抛物面声波罩300上,当发声体发出声音信号后, 8个高增益咪头400接收到声音信号后,将声音信号发送给PCB板上的高增益放大器,高增益放大器将声音信号放大后,通过引线500发送给播放器或声卡中,进行信号处理、录制、储存。
这样,远距离拾音麦克风,通过8个高增益咪头400和高增益放大器的配合设置,8个高增益咪头400等分设置于抛物面声波罩300上,组成声波采集矩阵,可以采集到更远距离的声波,将采集到的声波发送给高增益放大器进行放大后,输出到播放器或声卡中,进行信号处理、录制、储存,实现了麦克风的远距离拾音,使麦克风的适用性更加广泛。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高增益咪头400的安装,抛物面声波罩300内开设有与高增益咪头数量相适配的安装孔310,高增益咪头400与安装孔310 过盈装配。
这样,通过在抛物面声波罩300内开设安装孔310,将高增益咪头400 固定在安装孔310内,并打胶固定,使高增益咪头400安装的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为了使远距离拾音麦克风的拾音效果更好,安装座200与底座100为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抛物面声波罩300转动。
这样,在需要对不同的方向的发声装置进行拾音时,可以通过转动安装座200,使高增益咪头400面向发声装置,以达到更好的拾音效果。
在进行拾音时,两个高增益咪头的信号输出端与高增益放大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形成一组拾音放大模块。例如:高增益咪头MIC1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1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地极连接;高增益咪头 MIC2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阻 R1和电阻R2分别为高增益咪头MIC1和高增益咪头MIC2供电的偏置电阻,电阻值为2.2kΩ;电容C1和电容C2为2个高增益咪头MIC的输出信号耦合电容;2个高增益咪头MIC的输出信号经过这2个电容输送给放大器U1,经过放大器U1放大后经放大器U1的1脚输出,完成放大的作用,然后将放大信号输出到播放器或声卡中,进行信号处理、录制、储存。本申请的电路采用4组拾音放大模块,总共有8个高增益咪头MIC,4个高增益放大器模块,实现麦克风的远距离拾音。
放大器U1采用芯片型号为MAX9813的高增益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该放大器具有500KHz带宽,电源抑制比100dB,THD+N0.015%,功耗极低,静态电流小于270uA。
高增益咪头MIC分别均为单指向、高增益、低噪声咪头,咪头内置管芯升级为RF2324IC,输出电压可以达到300mv,大大提升了放大增益。这个芯片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当外部输入信号过大的时候,会自动降低增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座、抛物面声波罩、至少8个高增益咪头、PCB板,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抛物面声波罩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8个高增益咪头等分设置于所述抛物面声波罩上,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PCB板上具有高增益放大器,所述8个高增益咪头通过PCB板与所述高增益放大器电性能连接,所述高增益放大器为4片双路MIC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物面声波罩内开设有与高增益咪头数量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高增益咪头与安装孔过盈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为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抛物面声波罩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PCB板电性能连接,用于给高增益咪头和放大器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物面声波罩为铝合金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高增益咪头和高增益放大器模块,所述两个高增益咪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高增益放大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具有两路高增益咪头输入、混合放大输出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增益放大器模块包括放大器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放大器U1的BIAS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地级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IN2引脚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OUT引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VCC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U1的芯片型号为MAX981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增益咪头的芯片型号为JLT-6027-253R。
CN202221664903.6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Active CN218124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4903.6U CN218124881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4903.6U CN218124881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4881U true CN218124881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4903.6U Active CN218124881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4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24881U (zh) 一种远距离拾音麦克风
CN201611572U (zh) 一种带有自动增益功能的录音笔
CN201718038U (zh) 一种高保真高声压有源扬声系统
CN214381299U (zh) 一种应用nfc功能的新型音箱
CN201134803Y (zh) 蓝牙无线麦克风
CN204046788U (zh) 高保真便携式音箱
CN209806074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高保真拾音器
CN109151691B (zh) 一种可调指向性的硅咪
CN216930323U (zh) 一种音频解码板电路系统
CN207802238U (zh) 一种充电器蓝牙音箱
CN112788485A (zh)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电路及直播声卡
CN212572528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麦克风信号接收器
CN220606043U (zh) 耳机电路以及头戴耳机设备
CN201571189U (zh) 一种麦克风
CN205092969U (zh) 一种无线式扩音器
CN218071720U (zh) 一种无线麦克风接收端
CN201054758Y (zh) 多功能话筒
CN206833092U (zh) 接收led灯光数字信息的复读眼镜
CN217116324U (zh) 一种组合可旋转音箱
CN114302312A (zh) 一种音频解码板电路系统
CN219876054U (zh) 一种电控音响
CN200950579Y (zh) 无线声卡
CN219145566U (zh) 耳机套件
CN214799818U (zh) 一种3指向收音的麦克风
CN109036356A (zh) 一种可收音录音的便携式静音吉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