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2251U - 一种电能供给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能供给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2251U
CN218102251U CN202221934775.2U CN202221934775U CN218102251U CN 218102251 U CN218102251 U CN 218102251U CN 202221934775 U CN202221934775 U CN 202221934775U CN 218102251 U CN218102251 U CN 218102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box
supply box
ai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47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军
廉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uob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uob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uob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uob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47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2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2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2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能供给箱,包括第一组件,第一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一盖体,第一风道一端接通第一内风口,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一外风口;第一盖体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覆盖第一内风口,第一盖体设有接通第一内风口的第一缺口,第一外风口位于第一盖体相对于第一缺口的背面,从第一外风口进入的雨水被挡在第一盖体上,无法进入第一缺口,该电能供给箱可有效隔绝雨水,避免了雨水从第一内风口进入箱体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能供给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供给箱。
背景技术
电能供给箱是输配电工程中最常用的装置,其通常需要安装在露天环境下,防水等级要求很高。然而电能供给箱里装的是电力器件,通电容易发热,对于箱体的散热要求也很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因此,少不了散热风道。为解决散热和防水问题,现有设计中,常在通风口加百叶窗,将水挡在外面,百叶窗开口通常向下,最大开口角度有一定的限制,这种方式对进风、出风的风量减损较大,防水和散热效果都不尽理想;也有在进风口处安装风扇以增强通风效果的方案,但该方案会导致雨水从风扇进入箱体内部,防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供给箱,旨在解决现有电能供给箱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能供给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内风口和第二内风口,所述第二内风口设有排风扇,所述电能供给箱还包括:
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一盖体,所述第一风道一端接通所述第一内风口,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一外风口;所述第一盖体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覆盖所述第一内风口,所述第一盖体设有接通所述第一内风口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外风口位于第一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缺口的背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覆盖所述第一盖体并与所述箱体侧板连接,以形成接通第一内风口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一盖体一侧壁开口设置,以形成第一外风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倾斜向下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风口为设置于所述箱体侧板的多个条形孔,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多个条形孔等数量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前后左右至少一侧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内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顶板或侧板上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风口设置有至少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前后侧板上或左右侧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能供给箱还包括:
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一端接通所述第二内风口,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二外风口,所述第二外风口与所述第二内风口相互错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风口远离所述第二内风口设置并且开口朝下。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道由顶盖与箱体顶板围合形成,所述顶盖盖合所述第二内风口连接于所述箱体顶板上,其至少一边缘凸出所述箱体顶板的一边缘形成盖檐,所述第二外风口设置于所述盖檐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盖檐底部低于所述箱体顶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能供给箱为配电箱或换电柜。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组件,第一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一盖体,第一风道一端接通第一内风口,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一外风口;第一盖体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覆盖第一内风口,第一盖体设有接通第一内风口的第一缺口,第一外风口位于第一盖体相对于第一缺口的背面,从第一外风口进入的雨水被挡在第一盖体上,无法进入第一缺口和第一内风口,该电能供给箱可有效隔绝雨水,避免了雨水从第一内风口进入箱体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能供给箱的立体视图;
图2是图1的前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圈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图5中圈Ⅱ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1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B-B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立体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圈Ⅲ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中A视角的爆炸图;
图12是图11中圈Ⅳ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设置了第一风道和第一盖体,第一风道一端接通第一内风口,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一外风口,第一盖体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覆盖第一内风口,第一盖体设有接通第一内风口的第一缺口,第一外风口位于第一盖体相对于第一缺口的背面,从第一外风口进入的雨水被挡在第一盖体上,无法进入第一缺口,该电能供给箱可有效隔绝雨水,避免了雨水从第一内风口进入箱体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实施例一
参阅附图1-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该电能供给箱为配电箱或换电柜,当然还可以用作其它有防雨要求的柜体。电能供给箱包括箱体3,箱体3设有第一内风口30和第二内风口31,第一内风口30和第二内风口31中,一个为内进风口,另一个为内出风口,内出风口设有排风扇4,电能供给箱还包括用于防水的第一组件1。
具体的,如附图3-附图6所示,第一组件1包括第一风道12和第一盖体10,第一风道12一端接通第一内风口30,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一外风口111;第一盖体10设置于第一风道12内并覆盖第一内风口30,第一盖体10设有接通第一内风口30的第一缺口100,第一外风口111位于第一盖体10相对于第一缺口100的背面。
为了说明方便及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以第一内风口30为内进风口,第二内风口31为内出风口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第一内风口30和第一外风口111进风,第二内风口31和第二外风口20出风。当然,以第一内风口30为内出风口,第二内风口31为内进风口,也适应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九,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方便理解,附图4和附图6中,第一内风口30、第一外风口111和第一缺口100均用虚线表示。
第二内风口31可设置在箱体3顶板上或箱体3侧板上部,排风扇4工作产生负压,箱体3外的空气从第一外风口111进入第一风道12,然后从第一缺口100流经第一内风口30进入箱体3,再从第二内风口31排出,形成定向的风流,带走箱体3内的热量,实现对箱体3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外风口111开口朝下,则第一缺口100开口朝上;第一外风口111开口朝上,则第一缺口100开口朝下。其中,第一外风口111开口朝下,则第一缺口100开口朝上,雨水不能直接落入到第一风道12内,只能以水汽的形式随气流进入第一风道12内,在第一盖体10表面冷凝成水珠后掉出第一风道12,因此,该开口布置防水效果更好。
由于第一外风口111位于第一盖体10相对于第一缺口100的背面,从第一外风口111进入的雨水被挡在第一盖体10上,无法进入第一缺口100,该电能供给箱在保证散热的同时,又可有效隔绝雨水,避免了雨水从第一内风口30进入箱体3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而第二内风口31可以采用实施例八至实施例十一的方法防止雨水从第二内风口31进入箱体3内部。如果第二内风口31设置在箱体3侧板上部,还可以在第二内风口31外部罩设一防水罩,防水罩的下部设置一朝下的开口通气,开口朝下且防水罩盖住第二内风口31,外部雨水无法进入第二内风口31。
其中,第一风道12可为一管道,也可为一外盖板与箱体3侧壁围合形成,本实施例优选为后者。如第一组件1还包括第二盖体11,第二盖体11覆盖第一盖体10并与箱体3侧板连接,以形成接通第一内风口30的第一风道12,第一盖体10一侧壁开口设置,以形成第一外风口111。具体的,第二盖体11可通过焊接,螺钉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与箱体3侧板连接,以方便零件加工和安装。
实施例二
参阅附图3-附图6以及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盖体10可一体成型于箱体3侧板,比如,将箱体3侧板的内壁通过冲压工艺向外形成一凸起薄壁,然后在凸起薄壁的侧壁裁切一开口,其中,凸起薄壁相当于第一盖体10,体侧板的内壁形成的凹口相当于第一内风口30,凸起薄壁的开口相当于第一缺口100。当然,第一盖体10也可以为一盖体结构,与箱体3侧板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箱体3侧板在盖体对应的位置设置一缺口,形成第一内风口30,第一盖体10的一侧壁设置一缺口,形成第一缺口100。为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第一盖体10与箱体3侧板一体成型设计。
实施例三
参阅附图11和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第一缺口100倾斜向下设置。由于第二盖体11通常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到箱体3侧板上,从而在第二盖体11上边缘与箱体3侧板焊接的部位会留下一定间隙,第一缺口100倾斜向下设置可防止雨水从该间隙流入第一缺口100。
实施例四
参阅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保证防水的同时,为加大进风量,第一内风口30为设置于箱体3侧板的多个条形孔,第一盖体10与多个条形孔等数量设置,本实施例中,把多个条形孔和第一盖板设置成百叶窗的形式,百叶窗的开口即为第一缺口100。
实施例五
参阅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为在同等面积上获得最大的进风口径,以增加进风量,第一内风口30相对于竖直线倾斜45度,竖直线为一参考线,为方便理解,图中将其标记为L。
实施例六
参阅附图7-附图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内风口30设置于箱体3前后左右中至少一侧板的底部,第二内风口31设置于箱体3的顶板或侧板上部,通过上述设置,风从从箱体3底部进入,从箱体3顶部流出,使箱体3内的过风体积最大化。
实施例七
参阅附图7-附图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为加大进风量,第一内风口30设置有至少两组,分别设置于箱体3前后侧板上或左右侧板上。
实施例八
如附图8-附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还包括用于防水的第二组件2,第二组件2包括第二风道22,第二风道22一端接通第二内风口31,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二外风口20,第二外风口20与第二内风口31相互错位。
为方便理解,附图8中,第二内风口31和第二外风口20均用虚线表示。
排风扇4工作产生负压,箱体3外的空气从第一外风口111进入第一风道12,然后从第一缺口100流经第一内风口30进入箱体3,再从出风口进入第二风道22并从第二外风口20排出,形成定向的风流,带走箱体3内的热量,实现对箱体3的散热。
由于第一外风口111位于第一盖体10相对于第一缺口100的背面,从第一外风口111进入的雨水被挡在第一盖体10上,无法进入第一缺口100;又因第二外风口20与第二内风口31相互错位,第二外风口20的水也无法进入第二内风口31;综上,该电能供给箱在保证散热的同时,又可有效隔绝雨水,避免了其从第一内风口30和第二内风口31进入箱体3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其中,第一风道12和第二风道22可为一管道,也可为一外盖板与箱体3侧壁围合形成,本实施例优选为后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外风口20开口朝下,则第二内风口31开口朝上;第二外风口20和第二内风口31开口均朝上,且相互错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外风口20与第二内风口31相互错位是指第二外风口20与第二内风口31不在同一竖直线上,雨水不能从第二外风口20直接落入到第二内风口31。其中,第二外风口20开口朝下,则第二内风口31开口朝上,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外风口20与第二内风口31相互错位,由于第二外风口20开口朝下,雨水不能直接落入到第二风道22内,只能以水汽的形式随气流进入第二风道22内,在第二风道22内表面冷凝成水珠后掉出第二风道22,因此,该开口布置防水效果更好。
实施例九
参阅附图7-附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因雨水一般从上往下降,为进一步加强防水效果,第二外风口20远离第二内风口31设置并且开口朝下,从而可进一步避免雨水从第二外风口20进入第二风道22。
实施例十
参阅附图7-附图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为方便加工和安装,第二风道22由顶盖21与箱体3的上侧板围合形成,顶盖21盖合第二内风口31连接于箱体3的上侧板上,其至少一边缘凸出箱体3的上侧板的一边缘形成盖檐210,第二外风口20设置于盖檐210底部。
为提高箱体3的防水效果,还可以将箱体3的顶板位于第二风道22内的部分设置成中部高周缘低的坡面,第二内风口31设置在坡面的高处,雨滴或水汽冷凝成水珠后,落到箱体3的顶板上,沿坡面排到箱体3外部。
实施例十一
参阅附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能供给箱,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盖檐210底部低于箱体3的上侧板,由此,就算有部分雨水进入第二外风口20,也因自身重力会往下降,难以进入箱体3的上侧板,从而更难以进入第二内风口31,实现的防水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一盖体,第一风道一端接通第一内风口,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一外风口;第一盖体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覆盖第一内风口,第一盖体设有接通第一内风口的第一缺口,第一外风口位于第一盖体相对于第一缺口的背面,从第一外风口进入的雨水被挡在第一盖体上,无法进入第一缺口;第二组件包括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一端接通第二内风口,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二外风口,第二外风口与第二内风口相互错位,第二外风口的水也无法进入第二内风口;综上,该电能供给箱可有效隔绝雨水,避免了其从第一内风口和第二内风口进入箱体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通过将第一缺口倾斜向下设置,可有效避免雨水从第二盖板上边缘与箱体侧板的焊接间隙流入第一缺口。
通过将第一内风口为设置于箱体侧板的多个条形孔,有效扩大了进风量。
通过将第一内风口设置于箱体前后左右中至少一侧板的底部,第二内风口设置于箱体的上侧板上,风从从箱体底部进入,从箱体顶部流出,使箱体内的过风体积最大化。
通过将第二外风口开口朝下设置,进一步避免雨水从第二外风口进入第二风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能供给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内风口和第二内风口,所述第一内风口和所述第二内风口中,一个为内进风口,另一个为内出风口,所述内出风口设有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供给箱还包括:
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一盖体,所述第一风道一端接通所述第一内风口,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一外风口;所述第一盖体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覆盖所述第一内风口,所述第一盖体设有接通所述第一内风口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外风口位于第一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缺口的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覆盖所述第一盖体并与所述箱体侧板连接,以形成接通第一内风口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一盖体一侧壁开口设置,以形成第一外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倾斜向下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风口为设置于所述箱体侧板的多个条形孔,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多个条形孔等数量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前后左右至少一侧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内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顶板或侧板上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风口设置有至少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前后侧板上或左右侧板上。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供给箱还包括:
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一端接通所述第二内风口,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第二外风口,所述第二外风口与所述第二内风口相互错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风口远离所述第二内风口设置并且开口朝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由顶盖与箱体顶板围合形成,所述顶盖盖合所述第二内风口连接于所述箱体顶板上,其至少一边缘凸出所述箱体顶板的一边缘形成盖檐,所述第二外风口设置于所述盖檐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檐底部低于所述箱体顶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供给箱为配电箱或换电柜。
CN202221934775.2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电能供给箱 Active CN218102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4775.2U CN218102251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电能供给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4775.2U CN218102251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电能供给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2251U true CN218102251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4775.2U Active CN218102251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电能供给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2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24641U (zh) 一种防尘型配电柜
CN210468539U (zh) 变电站的室内通风系统
CN218102251U (zh) 一种电能供给箱
CN210373823U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5847831U (zh) 一种外业作业设备的辅助散热装置
CN216982319U (zh) 一种智能一体化机柜
CN212777670U (zh) 电控盒散热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CN212784446U (zh) 一种防水易通风散热的高压柜
CN213093667U (zh) 一种防水型散热箱体
CN21049062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同步电机盖板
CN212811913U (zh) 一种室外基站直通风系统维护装置
CN212827925U (zh) 一种优良的通风散热换电柜系统
CN210379834U (zh) 一种电控柜防进雨百叶窗
CN207733101U (zh) 一种电子站牌防雨结构
CN208572682U (zh) 一种电器自动化控制箱的散热装置
CN208284874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开关柜
CN214849932U (zh) 一种基站用户外配电柜
CN221862294U (zh) 一种散热挡水结构及一种电气柜
CN220273123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户外配电箱
CN21470670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用电气控制柜
CN221597368U (zh) 一种高散热型母线槽
CN21715899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柜
CN216489100U (zh) 一种防水防尘照明动力配电箱
CN217215644U (zh) 一种电气柜内部通风散热结构
CN214754926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