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725U - 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725U
CN218096725U CN202222316198.7U CN202222316198U CN218096725U CN 218096725 U CN218096725 U CN 218096725U CN 202222316198 U CN202222316198 U CN 202222316198U CN 218096725 U CN218096725 U CN 218096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ice making
water
chamber
storag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61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致
张涛
龚圆杰
周跃武
何海
曾敏炽
周栋
范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61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制冰出冰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制冰室、储冰室和水箱;制冰室顶部设置有制冰器,用于制冰;制冰室可进行翻转,用于将冰块倒入储冰室内;壳体上设置有出冰口,出冰口与储冰室连通;储冰室设置有输送机构,用于将储冰室内的冰块往出冰口运送;储冰室与水箱连通。本实用新型输送机构将储冰室内的冰往出冰口输送实现自动出冰功能,无需使用者手动铲冰,制冰室、储冰室和水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使得制冰、出冰流程顺畅且有效利用了净饮机中水箱上方的空间,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且净饮机的水箱与制冰室连通,水箱中水可注入至制冰室用于制冰,多余的水可选择流回水箱内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净饮机大多只有净化功能和加热功能,缺少带有制冰功能的净饮机,如果将常规制冰机直接加入净饮机内,会导致机身体积庞大,安装需要较大的空间,如何将净化和制冰功能集成在净饮机中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相关技术中的制冰模块制备好的冰块储存在储冰盒里面,取冰时需要用冰铲取出,要求储冰室顶部位置是敞开的,而净饮机由于功能多空间紧凑,顶部位置无法设置取冰敞口,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若将常规制冰机直接加入净饮机内会导致机身体积庞大以及用户无法取冰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制冰室、储冰室和水箱;
所述制冰室顶部设置有制冰器,用于制冰;
所述制冰室可进行翻转,用于将冰块倒入所述储冰室内;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冰口,所述出冰口与所述储冰室连通;
所述储冰室设置有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储冰室内的冰块往出冰口运送;
所述储冰室与所述水箱连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螺旋件,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螺旋件位于所述储冰室内,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螺旋件旋转。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储冰室内底部沿着冰块移动方向设置有倾斜向上的上坡槽道,所述上坡槽道的顶点往所述出冰口的方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下坡槽道,所述下坡槽道与所述出冰口相连。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上坡槽道的槽面呈曲面。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储冰室底部开设有若干筛孔,所述储冰室与所述水箱通过所述筛孔进行连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出水管路连通至所述制冰室,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抽水泵,以供水箱内水进入所述制冰室。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管路连通至所述制冰室,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以供所述制冰室内水进入所述水箱。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冰室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通组件,当所述制冰室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连通组件与所述进出水口对准并连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组件包括连通件、弹簧和具有通孔的第一密封件,
所述第一密封件滑动连接在所述连通件一端,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连通件连通,所述弹簧两端分别顶压所述连通件和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壳体上开孔供所述第一密封件穿过;
所述进出水口外周固定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跟随所述制冰室转动;
当所述制冰室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通孔对准所述进出水口。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通件为三通件,所述三通件的一个通口与所述第一密封件滑动连接,所述三通件的其余两个通口均与所述水箱连通且两个通口内水的流向相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冰室朝向第一密封件的端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滑槽内并沿着所述滑槽移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冰室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制冰室进行翻转。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冰出冰机构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和第一电磁阀;
所述制冰器为蒸发器;
所述压缩机具有高压口和吸气口,所述高压口上设置有第一管路连通至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端,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管路连通至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端,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吸气口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分支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端,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端;
所述风扇设置在冷凝器上。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干燥过滤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储冰室设置有满冰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净饮机,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还包括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连通。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上方位置设置有制冰器、制冰室和储冰室,制冰器制备的冰块脱落进入制冰室,制冰室翻转将冰块倾倒进入储冰室进行储存,输送机构将储冰室内的冰往出冰口输送实现自动出冰功能,无需使用者手动铲冰,制冰室、储冰室和水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使得制冰、出冰流程顺畅且有效利用了净饮机中水箱上方的空间,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制冰出冰一体化、方便快接,且净饮机的水箱与制冰室连通,水箱中水可注入至制冰室用于制冰,多余的水可选择流回水箱内循环利用,高效节能。
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若将常规制冰机直接加入净饮机内会导致机身体积庞大以及用户无法取冰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可选实施例制冰出冰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一可选实施例制冰出冰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一剖面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4为图2的另一剖面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5为制冰器和制冰室的立体图;
图6为制冰器和制冷系统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壳体;11-出冰口;2-制冰器;3-制冷系统;31-压缩机;311-高压口;312-吸气口;32-冷凝器;33-风扇;34-第一电磁阀;35-干燥过滤器;4-制冰室;41-进出水口;44-第二密封件;45-滑槽;5-连通组件;51-连通件;52-第一密封件;53-弹簧;6-第二电磁阀;7-储冰室;71-上坡槽道;72-筛孔;73-满冰传感器;74-下坡槽道;8-水箱;9-输送机构;91-第二电机;92-螺旋件;01-抽水泵;02-紫外消毒灯;03-第一电机;04-第一管路;05-第二管路;06-子弹冰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制冰室4、储冰室7和水箱8。
制冰室4顶部设置有制冰器2,用于制冰。制冰室4可进行翻转,用于将冰块倒入储冰室7内。壳体1上设置有出冰口11,出冰口11与储冰室7连通。储冰室7设置有输送机构9,用于将储冰室7内的冰块往出冰口11运送。储冰室7与水箱8连通,以供储冰室7内水进入水箱8和/或水箱8内水进入储冰室7。
由于制冰室4位于储冰室7的正上方,制冰室4翻转即可直接将冰块倒入储冰室7,无需设置其它额外的推力机构将冰块推入储冰室7内,结构简单小巧,可靠故障率低。
制冰器2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选择不同种类,具有制冰功能以及脱冰功能即可,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制冰器2为常用的蒸发器,如图6中所示,示例的,蒸发器为具有若干子弹头状制冰杆的盘管,配备有制冷系统3,制冷系统3与蒸发器连通以供往蒸发器内输送制冷剂,当进行制冰功能时,制冰室4内注水至没过制冰杆的一部分,制冷系统3往蒸发器输送低温液态制冷剂,制冰杆周围开始结冰,形成子弹冰块06,进行脱冰功能时,制冷系统3往蒸发器输送气态制冷剂,制冰杆表面温度升高使得子弹冰块06靠近制冰杆的内圈熔化,子弹冰块06脱离制冰杆并掉落至制冰室4内。可选的,制冷系统3包括压缩机31、冷凝器32、风扇33、第一电磁阀34和干燥过滤器35。
输送机构9可为螺旋输送机或者刮板输送机等等,可以将储冰室7内的冰块往出冰口11输送实现出冰功能即可。如图3中所示,作为一示例,输送机构9包括第二电机91和螺旋件92,第二电机91固定在壳体1上,螺旋件92位于储冰室7内,第二电机91连接并驱动螺旋件92旋转。螺旋件92旋转时,根据螺纹旋转一圈前进一个导程的原理,螺旋件92上螺纹旋转前进并给到冰块推力,配合储冰室7的内壁面,将储冰室7内冰块刮往出冰口11,可以是水平输送、竖直输送、倾斜输送或者以上三种中的多种结合,根据储冰室7内壁面形状和输送机构9安装角度决定。
螺旋件92可为无轴螺旋件或有轴螺旋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无轴螺旋件。
如图3中所示,储冰室7内底部沿着冰块移动方向设置有倾斜向上的上坡槽道71,上坡槽道71的顶点往出冰口11的方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下坡槽道74,下坡槽道74与出冰口11相连。如此一来,掉落的冰块在重力作用下可沿着上坡槽道71自动往上坡槽道71的坡底方向堆积,避免尚未启动输送机构9冰块便相互挤压滑出冰口11导致误出。另一方面,为了使螺旋件92处于较为有利的受拉状态,因此将第二电机91和出冰口11安放在螺旋件92的同一端,而把冰块尽量堆积在另一端的尾部附近。适配的,输送机构9倾斜安装,以供适配于上坡槽道71。示例的,螺旋件92平行于上坡槽道71设置,可选的,上坡槽道71的槽面呈曲面,以适配于螺旋件92的外形,便于螺旋件92高效倾斜抬升输送冰块。另外,输送机构9启动时,冰块被输送至越过上坡槽道71的顶点时,进入下坡槽道74,冰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滑出出冰口11实现出冰功能。
储冰室7可设置有满冰传感器73,用于检测冰块高位,例如可使用红外传感器,当满冰传感器73检测到阻挡物时,停止制冰出冰机构的制冰功能,可根据设置需求选择发出满冰报警。可用于定时开关,避免制冰功能长时间运行。
储冰室7与水箱8连通,可以是储冰室7与水箱8间直接连通和/或另外设置水路进行连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储冰室7底部开设有若干筛孔72,储冰室7与水箱8通过筛孔72进行连通。筛孔72大小小于预设冰块大小,刚制备好的一段时间内的冰块(未发生大体积熔化)无法通过筛孔72,以供储冰室7内的水流入水箱8内循环使用,例如冰块在储冰室7内储藏时熔化产生的水。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水箱8上设置有出水管路连通至制冰室4,出水管路上设置有抽水泵01,以供水箱8内水进入制冰室4。在进行制冰功能时,可将水箱8内水通过抽水泵01注入到制冰室4用于制冰使用。
进入制冰室4的水路和排出制冰室4的水路分开单独设置,可有效避免水和冰接触,提高制冰质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水箱8上设置有进水管路连通至制冰室4,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以供制冰室4内水进入水箱8。在进行制冰功能中,当冰块凝固至所需大小时,第二电磁阀6打开,可将制冰室4中剩余的水排往水箱8,排完水后,制冰室4再进行翻转倒冰。
请综合参阅图4和图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制冰室4设置有进出水口41,壳体1上设置有连通组件5,当制冰室4转动至预设角度时,连通组件5与进出水口41对准并连通。
连通组件5包括连通件51、弹簧53和具有通孔的第一密封件52,第一密封件52滑动连接在连通件51一端,第一密封件52与连通件51连通,弹簧53两端分别顶压连通件51和第一密封件52,壳体1上开孔供第一密封件52穿过。
进出水口41外周固定有第二密封件44,第二密封件44跟随制冰室4转动。当制冰室4转动至预设角度时,第一密封件52和第二密封件44抵接,用于密封进出水口41外周、防止漏水,第一密封件52的通孔对准进出水口41,此时连通件51、第一密封件52、进出水口41、制冰室4依次连通,可用于往制冰室4进水或者制冰室4往外排水。
第一密封件52和第二密封件44可为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例如硅胶,第一密封件52和第二密封件44之间进行挤压密封。第二密封件44可为环形件,固定在进出水口41外周,第一密封件52朝向第二密封件44的一端呈类似球状,具有通孔,该通孔两端分别连接连通件51和进出水口41。
如图4中所示,制冰室4朝向第一密封件52的端面上设置有滑槽45,第一密封件52位于滑槽45内并沿着滑槽45移动。当制冰室4转动时,第一密封件52相对于制冰室4来说具有一弧形的运动轨迹,滑槽45的形状契合于该运动轨迹,第一密封件52设置在滑槽45形成的一端,第一密封件52脱离第二密封件44进入滑槽45,此时制冰室4处于不进水亦不排水的状态。
连通件51可为三通件,三通件具有三个通口,其中一个通口与第一密封件52滑动连接、其余的两个通口均与水箱8连通且两个通口内水的流向相反。
作为示例,三通件的三个通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件52、所述进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连接,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出水管路上设置有抽水泵01。当需要往制冰室4注水进行制冰时,抽水泵01开启,将水箱8内水抽出、经过连通组件5后进入制冰室4内;当结冰完成需要排掉制冰室4内水时,第二电磁阀6打开,制冰室4内水经过连通组件5和第二电磁阀6后排入水箱8内进行循环使用。
如图5中所示,制冰室4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壳体1固定有第一电机03,所述第一电机03连接并驱动制冰室4进行翻转。示例的,壳体1上开孔供第一电机03的电机轴穿过与制冰室4一侧进行连接,制冰室4与第一电机03的电机轴同步转动,制冰室4两端中的一端或者两端设置有支撑轴,制冰室4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制冰室4整体可呈上方敞口的半圆柱状,便于将其内冰块倒出。
第一电机03的电机轴和/或制冰室4上可设置拨片,拨片跟随电机轴和制冰室4同步转动,在制冰室4转动行程的首端和末端均设置有限位开关,拨片转动至行程首、末时分别与两个限位开关抵触,以供控制第一电机03和制冰室4停止转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水箱8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02。紫外消毒灯02可照射水箱8内的水体进行消毒杀菌,防止水箱8内的水以及进入制冰室4制冰的水滋生病菌。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制冰出冰机构还包括压缩机31、冷凝器32、风扇33和第一电磁阀34,制冰器2为蒸发器。压缩机31具有高压口311和吸气口312,高压口311上设置有第一管路04连通至冷凝器32的进口端,冷凝器32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管路05连通至蒸发器的进口端,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吸气口312连通。
第一管路04上设置分支管路连通至第一电磁阀34的进口端,第一电磁阀34的出口端连通至蒸发器的进口端。
风扇33设置在冷凝器32上,用于对冷凝器32进行散热。
可选的,第二管路05上设置有干燥过滤器35,用于过滤掉制冷剂中的杂质以及除去水分保持制冷剂干燥。
在工作过程中:
打开抽水泵01先将水箱8内的水抽入制冰室4内并浸没制冰器2的部分来完成对制冰室4的补水;
进入制冷循环,压缩机31将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高压口311排出至冷凝器32中进行散热,形成液态的制冷剂并进入干燥过滤器35进行干燥过滤,再流入制冰器2中,制冰器2中的液态的制冷剂吸收水的热量,制冰器2上开始结冰、同时制冷剂吸热形成气态制冷剂并通过高压口311流回压缩机31内重新进行压缩,形成制冷循环,冰块逐渐在制冰器2中变大,持续制冷至冰块大小到达预定尺寸或者制冷循环到达预设时长;
打开第二电磁阀6将制冰室4内的水排往水箱8,完成对制冰室4排水;
进入脱冰循环,经压缩机31压缩成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不再进入或者少量进入冷凝器32,通过第一电磁阀34控制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输往制冰器2,制冰器2上的冰块吸收制冷剂的热量使得贴近制冰器2的里侧面熔化,冰块掉落至制冰室4底部;
第一电机03开启,驱动制冰室4转动,制冰室4可选择逆时针旋转,将制冰室4内冰块倒入储冰室7,此时完成一次制冰脱冰循环,多次重复进行制冰脱冰循环,直至冰满(满冰传感器73检测到冰块),停止制冰脱冰循环;
需要出冰时,输送机构9启动,将储冰室7内储存的冰块往出冰口11带出,实现出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净饮机,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还包括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的出水端与水箱8连通。
由于水箱8为相关技术净饮机中常具有的结构,例如,水箱8可为原水箱、冷水箱、热水箱、纯水箱等等,本实施例中,水箱8为冷水箱,即原水经过过滤系统过滤后产生的纯水储存入冷水箱,通过在该结构上改造成制冰出冰机构,实现过滤、制冰、出冰一体化,高效利用净饮机内部空间,增加净饮机的功能。同理的,可在水箱8引出热水管路连接至加热装置,实现净饮机的加热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8上方位置设置有制冰器2、制冰室4和储冰室7,制冰器2制备的冰块脱落进入制冰室4,制冰室4翻转将冰块倾倒进入储冰室7进行储存,输送机构9将储冰室7内的冰往出冰口11输送实现自动出冰功能,无需使用者手动铲冰,制冰室4、储冰室7和水箱8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使得制冰、出冰流程顺畅且有效利用了净饮机中水箱8上方的空间,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制冰出冰一体化、方便快接,且净饮机的水箱8与制冰室4连通,水箱8中水可注入至制冰室4用于制冰,多余的水可选择流回水箱8内循环利用,高效节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若将常规制冰机直接加入净饮机内会导致机身体积庞大以及用户无法取冰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制冰室(4)、储冰室(7)和水箱(8);
所述制冰室(4)顶部设置有制冰器(2),用于制冰;
所述制冰室(4)可进行翻转,用于将冰块倒入所述储冰室(7)内;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出冰口(11),所述出冰口(11)与所述储冰室(7)连通;
所述储冰室(7)设置有输送机构(9),用于将所述储冰室(7)内的冰块往出冰口(11)运送;
所述储冰室(7)与所述水箱(8)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9)包括第二电机(91)和螺旋件(92),所述第二电机(91)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螺旋件(92)位于所述储冰室(7)内,所述第二电机(91)连接并驱动所述螺旋件(92)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室(7)内底部沿着冰块移动方向设置有倾斜向上的上坡槽道(71),所述上坡槽道(71)的顶点往所述出冰口(11)的方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下坡槽道(74),所述下坡槽道(74)与所述出冰口(11)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坡槽道(71)的槽面呈曲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室(7)底部开设有若干筛孔(72),所述储冰室(7)与所述水箱(8)通过所述筛孔(72)进行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0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上设置有出水管路连通至所述制冰室(4),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抽水泵(01),以供水箱(8)内水进入所述制冰室(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上设置有进水管路连通至所述制冰室(4),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以供所述制冰室(4)内水进入所述水箱(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室(4)设置有进出水口(4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连通组件(5),当所述制冰室(4)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连通组件(5)与所述进出水口(41)对准并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5)包括连通件(51)、弹簧(53)和具有通孔的第一密封件(52),
所述第一密封件(52)滑动连接在所述连通件(51)一端,所述第一密封件(52)与所述连通件(51)连通,所述弹簧(53)两端分别顶压所述连通件(51)和所述第一密封件(52),所述壳体(1)上开孔供所述第一密封件(52)穿过;
所述进出水口(41)外周固定有第二密封件(44),所述第二密封件(44)跟随所述制冰室(4)转动;
当所述制冰室(4)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密封件(52)和所述第二密封件(44)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52)的通孔对准所述进出水口(4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室(4)朝向第一密封件(52)的端面上设置有滑槽(45),所述第一密封件(52)位于所述滑槽(45)内并沿着所述滑槽(45)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室(4)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壳体(1)固定有第一电机(03),所述第一电机(03)连接并驱动所述制冰室(4)进行翻转。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出冰机构还包括压缩机(31)、冷凝器(32)、风扇(33)和第一电磁阀(34);
所述制冰器(2)为蒸发器;
所述压缩机(31)具有高压口(311)和吸气口(312),所述高压口(311)上设置有第一管路(04)连通至所述冷凝器(32)的进口端,所述冷凝器(32)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管路(05)连通至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端,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吸气口(312)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04)上设置分支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电磁阀(34)的进口端,所述第一电磁阀(34)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端;
所述风扇(33)设置在冷凝器(32)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05)上设置有干燥过滤器(35)。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室(7)设置有满冰传感器(73)。
16.一种净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制冰出冰机构,还包括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8)连通。
CN202222316198.7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 Active CN218096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198.7U CN218096725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198.7U CN218096725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725U true CN218096725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9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6198.7U Active CN218096725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10974A (en) Automatic ice making machine
CN208481100U (zh)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CN110513856A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8096725U (zh) 一种制冰出冰机构及净饮机
KR101398608B1 (ko) 누수감지수단을 구비한 냉온수기 및 정수기
KR200330516Y1 (ko) 가정용 얼음 정수기
CN2453355Y (zh) 连续制冰机
CN220038853U (zh) 一种设置有流水制冰结构的车载冰箱
CN218764123U (zh) 一种制冰机
JPH0544586B2 (zh)
WO2020211001A1 (zh) 制冰系统及制冷设备
KR101746613B1 (ko) 투명 얼음 제조용 먹는물 공급장치
CN216308310U (zh) 一种小型化带滤网的透明冰制冰机
CN204105736U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制冰机
KR20150004736A (ko) 제빙수단을 이용한 냉수 생성 방식의 먹는물 공급장치
CN211977338U (zh) 一种鸡胸加工用冷冻装置
CN208075397U (zh) 具有螺旋式蒸发器的飘雪机
KR20170000272A (ko) 얼음 제조용 먹는물 공급장치
CN111829229B (zh) 制冰系统及制冷设备
CN112078880A (zh) 一种双面包装机构
KR20130067220A (ko) 탈빙이 용이한 제빙기구
CN111990878A (zh) 一种蒸粑机蒸汽循环系统
CN101108091B (zh) 真空吸尘器
KR20170131282A (ko) 에너지 효율성을 개선한 얼음 제조용 먹는물 공급장치
CN2584086Y (zh) 大桶水制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5

Address after: 202150 building 11, Lane 1333, Jiangnan Avenue, Lingang Changxing Science Park,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one of the second floor of building C, No. 1, Huanzhen East Road South, Beijiao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