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5217U - 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5217U
CN218085217U CN202222345744.XU CN202222345744U CN218085217U CN 218085217 U CN218085217 U CN 218085217U CN 202222345744 U CN202222345744 U CN 202222345744U CN 218085217 U CN218085217 U CN 218085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inkage
vehicle
vehicle body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57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柯
李振山
许彬
吴英杰
康洪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457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5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5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5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联动式脚托总成包括脚托机构和联动机构,脚托机构包括底座和摆动连接在底座上的踏板;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传动杆、驱动杆和连杆;其中,联动杆转动设置在车底板上方;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椅本体和和联动杆相连;驱动杆的一端铰接在联动杆上,另一端朝前延伸;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杆的前端和踏板铰接。车辆包括车底板、座椅本体和前述的联动式脚托总成。在座椅本体沿前后方向移动时,传动杆同步平动并带动联动杆摆动,以使驱动杆平动并带动踏板摆动。本申请提供的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能够在座椅本体发生平动时确保乘客足底得到支撑,避免因脚踝角增大所造成的酸麻感,确保乘客舒适感和乘坐品质。

Description

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座椅为生活中必备的用品,其提供人们乘坐并代替双腿支撑人体的重量,使人们腿部得到放松。根据使用地点的差别,座椅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就以装设于车辆内部的汽车座椅而言,座椅本体包括椅座,以及沿车身左右方向摆动连接在椅座上的椅背。
当非驾驶员的乘客坐在椅座上时,其背部可倚靠于椅背上,且根据实际需要,可改变椅背的弯折角度而调整坐姿。在椅座发生前后方向的移动时,乘客的脚面与水平面夹角变大;此时,若乘客平踏在车底板上,乘客的脚踝角会变大,长时间保持这一坐姿容易造成乘客腿部酸麻,影响乘员舒适感及车辆乘坐品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座椅本体沿前后方向移动时,因乘客的脚踝角变大而影响舒适感和乘坐品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联动式脚托总成,包括脚托机构和联动机构;其中,所述脚托机构包括底座和踏板,所述底座用于设置在车底板上,且处于副驾驶位或后排乘客的脚踏区域;所述踏板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且所述连接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摆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脚托机构具有所述踏板平行于所述车底板、所述自由端处于所述连接端前方的平放状态,还具有所述踏板与所述车底板存在夹角、所述自由端处于所述连接端上方的倾斜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联动杆,沿车身的左右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车底板的上方;
传动杆,其中一端用于与座椅本体相连,另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传动杆的延伸端沿所述联动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联动杆上;
驱动杆,其中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铰接在所述联动杆上,且与所述传动杆分处于所述联动杆和所述车底板连接位置的两侧;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朝前延伸;以及
连杆,其中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前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铰接;
其中,在所述座椅本体发生沿前后方向的移动时,所述传动杆同步平动并相对于所述联动杆发生滑动,以使所述联动杆发生摆动;在所述联动杆发生摆动时,所述驱动杆相对于所述传动杆发生反向的平动和竖向的移动,使得所述连杆发生摆动,以驱动所述踏板摆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还沿车车身的左右方向摆动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的摆动端与所述驱动杆的前端沿车身左右方向铰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动杆还包括:
固定杆,其中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车底板的上方,另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杆的延伸端面上一体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联动杆设置;以及
连接螺母,适于与所述连接螺杆螺纹连接,并沿所述连接螺杆的轴向旋进至抵接所述联动杆的外壁;
其中,所述固定杆的延伸端面抵接所述联动杆,且所述联动杆适于相对于所述连接螺杆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动杆(3)上具有沿车身的左右方向贯通的条形孔(33),且所述条形孔(33)沿所述联动杆(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传动杆(4)还包括:
防脱螺杆(41),其中一端与所述传动杆(4)的延伸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传动杆(4)的轴向延伸;所述防脱螺杆(41)穿过所述条形孔(33) 设置;
防脱螺母(42),适于与所述防脱螺杆(41)螺纹连接,并沿所述防脱螺杆(41)的轴向旋进至抵接所述联动杆(3)的外壁;
并且,所述传动杆(4)的延伸端面适于抵接在所述联动杆(3)的外壁上,所述防脱螺杆(41)适于沿所述条形孔(33)的延伸方向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杆上具有弯折部,以使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联动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杆连接处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踏板包括:
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自下至上延伸设置;以及
摆动板,沿车身的左右方向摆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延伸端;
其中,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为所述连接端,所述摆动板的摆动端为所述自由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动机构具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联动机构之间具有加强杆;
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杆的前端铰接,还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杆铰接,以实现所述连杆和所述驱动杆之间的铰接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于平放状态的踏板确保乘客能够平踏在车底板上,处于倾斜状态的踏板确保座椅本体在向后移动时,乘客的足底得到有效支撑,具体的:
在座椅本体向后移动时,传动杆发生同步的平动,并且相对于联动杆发生滑动;联动杆受到传动杆的作用力影响发生转动,以带动驱动杆相对于传动杆发生反向的平动和竖向的移动,从而通过连杆的摆动而实现踏板的驱动,令脚托机构自平放状态切换为倾斜状态,同时令乘客的足底得到有效支撑。
本实施例提供的联动式脚托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座椅本体发生平动时确保乘客足底得到支撑,避免因脚踝角增大所造成的酸麻感,确保乘客舒适感和乘坐品质。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车底板;
座椅本体,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车底板上;以及
上述内容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动式脚托总成,设置在所述车底板上,并与所述座椅本体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辆还包括:
导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车底板上,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以及
滑动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与所述导向轨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联动杆与所述导向轨相连,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滑动轨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轨和所述滑动轨均具有两条,且两条所述导向轨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车底板上,两条所述滑动轨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面上;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处于同侧的所述导向轨和所述滑动轨相互对应且滑动连接,所述联动杆和所述传动杆分别与相互对应的所述导向轨和所述滑动轨相连。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与前述联动式脚托总成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联动式脚托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上圆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底座和踏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底座和踏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摆臂;2、踏板;21、支撑板;22、摆动板;3、联动杆;31、固定杆;32、连接螺杆;33、条形孔;34、连接螺母;4、传动杆;41、防脱螺杆;42、防脱螺母;5、驱动杆;51、弯折部;6、连杆;7、加强杆;100、导向轨;200、座椅本体;210、滑动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申请提供的联动式脚托结构进行说明。本申请所提出的联动式脚托结构,包括脚托机构和联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脚托机构包括底座1和踏板2;其中,底座1用于设置在车底板上,且处于副驾驶位或后排乘客的脚踏区域。踏板2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且踏板2的连接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摆动连接在底座1上。
脚托机构具有平放状态和倾斜状态,具体的:在脚托机构处于平放状态时,踏板2平行于车底板,且踏板2的自由端处于踏板2的连接端前方;在脚托机构处于倾斜状态时,踏板2与车底板存在夹角,且踏板2的自由端处于踏板2 的连接端上方。
需要在此说明的是,之所以将底座1设置在非主驾驶位上,是因为踏板2 可能影响驾驶员脚踩油门、刹车等车辆控制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联动机构设置在脚托机构的后方,其结构包括联动杆3、传动杆4、驱动杆5和连杆6。
联动杆3沿车身的左右方向转动设置在车底板的上方,具体的:联动杆3 能够在车底板的上方发生转动,其具体结构设计方式可以是在车底板预设向上凸起的凸起部,并且将联动杆3转动连接在此凸起部上。
传动杆4的其中一端用于与座椅本体200相连,另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在座椅本体200相对于车底板沿前后方向移动时,传动杆4发生同步的平动。并且,传动杆4的延伸端沿联动杆3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联动杆3上,从而使在传动杆4发生平动时,能够驱动联动杆3发生转动且不会发生干预。
驱动杆5的其中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铰接在联动杆3上,且与传动杆4 分处于联动杆3和车底板连接位置的两侧,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定义传动杆4与联动杆3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位,驱动杆5与联动杆3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位,联动杆3与车底板的连接位置为第三连接位;在联动杆3的长度方向上,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分别处于第三连接位的两侧。驱动杆5的另一端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朝前延伸,也就是朝向脚托机构延伸。
连杆6的其中一端与驱动杆5的前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铰接,另一端与踏板2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铰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杆6和踏板2的连接位置为踏板2背向被踏侧面的一侧,也即脚托机构处于平放状态时,对应的踏板2朝向车底板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于平放状态的踏板2确保乘客能够平踏在车底板上,处于倾斜状态的踏板2确保座椅本体200在向后移动时,乘客的足底得到有效支撑,具体的:
在座椅本体200发生沿前后方向的移动时,传动杆4同步平动并相对于联动杆3发生滑动,以使联动杆3发生摆动;在联动杆3发生摆动时,驱动杆5 相对于传动杆4发生反向的平动和竖向的移动,使得连杆6发生摆动,以驱动踏板2摆动,具体的:在座椅本体200向后移动时,传动杆4发生同步的平动,并且相对于联动杆3发生滑动;联动杆3受到传动杆4的作用力影响发生转动,以带动驱动杆5相对于传动杆4发生反向的平动和竖向的移动,从而通过连杆 6的摆动而实现踏板2的驱动,令脚托机构自平放状态切换为倾斜状态,同时令乘客的足底得到有效支撑。同理,在座椅本体200向前移动时,传动杆4同步平动并带动联动杆3转动,以带动驱动杆5向后移动,并通过连杆6的摆动而实现踏板2的驱动,令脚托自倾斜状态切换为平放状态,使乘客能够平踏在车底板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联动式脚托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座椅本体200 发生平动时确保乘客足底得到支撑,避免因脚踝角增大所造成的酸麻感,确保乘客舒适感和乘坐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底座1和驱动杆5之间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底座1上还沿车车身的左右方向摆动连接有摆臂11,摆臂11 的摆动端与驱动杆5的前端沿车身左右方向铰接,从而令驱动杆5相对于底座 1得到支撑,可以有效提高本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联动杆3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 3.如联动式脚托总成,其特征在于,联动杆3还包括固定杆31和连接螺母34。
固定杆31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在车底板的上方,具体可以设置在预设于车底板的凸起部上,或者连接在其他形式的处于车底板上方的车内元件中。固定杆31的另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其延伸端面上一体连接有连接螺杆32,且此连接螺杆32与固定杆31同轴设置,即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并贯穿联动杆3设置。
连接螺母34适于与连接螺杆32螺纹连接,并适于沿连接螺杆32的轴向旋进至抵接联动杆3的外壁。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1的延伸端面适于抵接联动杆3,以限制联动杆3 朝向固定杆31移动,同时配合连接螺母34对联动杆3的限位效果,避免联动杆3沿固定杆31的轴向移动。并且,联动杆3适于相对于连接螺杆32转动,也就是说固定杆31和连接螺母34并未完全夹紧联动杆3,联动杆3具有能够摆动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联动杆3和传动杆4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联动杆3上具有沿车身的左右方向贯通的条形孔33,且条形孔33 沿联动杆3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杆4还包括防脱螺杆41和防脱螺母42。
防脱螺杆41的其中一端与传动杆4的延伸端面固定连接,且防脱螺杆41 与传动杆4同轴设置,防脱螺杆41的另一端穿过条形孔33并伸出设置。
防脱螺母42适于与防脱螺杆41的伸出部分螺纹连接,并沿防脱螺杆41 的轴向旋进至抵接联动杆3的外壁。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杆4的延伸端面适于抵接在联动杆3的外壁上,从而配合防脱螺母42限位联动杆3,避免联动杆3沿车身的左右方向移动。并且,防脱螺杆41适于沿条形孔33的延伸方向滑动,也就是说,条形孔33并未夹紧防脱螺杆41的外壁,防脱螺杆41具有能够沿条形孔33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驱动杆5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驱动杆5上具有弯折部51,由于此弯折部51的存在,沿车身自后向前的方向,驱动杆5分为三节;其中,第一节自后向前延伸,第二节与第一节的前端相连并自上至下延伸,第三节与第二节的下端相连并朝前延伸,以使第三节的前端处于第一节后端的下方,具体是:驱动杆5与联动杆3的连接处位于驱动杆5 与连杆6连接处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踏板2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踏板2包括支撑板21和摆动板22。
支撑板2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且自身主体自下至上延伸设置。
摆动板22沿车身的左右方向摆动连接在支撑板21的延伸端,其结构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合页板。
其中,支撑板21的下端为连接端,摆动板22的摆动端为自由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产品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便于将驱动杆 5的前端延伸至支撑板21的下侧,减少产品组装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联动机构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联动机构具有两组,两组联动机构同时作用能够更加稳定、高效的驱动脚托机构进行状态切换。
两组联动机构之间具有加强杆7,该加强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杆5 的前端铰接,还分别与两个连杆6铰接,以实现连杆6和驱动杆5之间的铰接关系,从而确保两个连杆6、两个驱动杆5同时摆动,提高结构稳定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加强杆7还与摆臂11铰接,以实现摆臂11与驱动杆 5的铰接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底板、座椅本体200和前述任一项所提出的联动式脚托总成。
其中,座椅本体200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在车底板上;联动式脚托总成设置在车底板上,并与座椅本体200相连。并且,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竖直方向上,车底板和座椅本体200之间还可以预设用于脚踏的地板,且此地板上预留用于供踏板2翻转的孔洞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与前述联动式脚托总成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车底板和座椅本体200之间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2,车辆还包括导向轨100和滑动轨210。
导向轨100固定连接在车底板上,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滑动轨210固定设置在座椅本体200上,与导向轨100滑动连接。
通过导向轨100和滑动轨210的结构组合,实现座椅本体200相对于车底板移动时的限位,提高座椅本体200移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联动杆3与导向轨100相连,从而实现联动杆3处于车底板上方的目的;传动杆4与滑动轨210相连,从而实现传动杆4的平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导向轨100和滑动轨210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导向轨100和滑动轨210均具有两条,且两条导向轨100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车底板上,两条滑动轨210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座椅本体200的底面上;两条导向轨100和两条滑动轨210相互配合,增强座椅本体200沿前后方向运动时的稳定性。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处于同侧的导向轨100和滑动轨210相互对应且滑动连接,联动杆3和传动杆4分别与相互对应的导向轨100和滑动轨210相连;在联动机构设置有两组时,两组联动机构对应的两个联动杆3和两个传动4分别与两个导向轨100和两个滑动轨210相连,从而实现结构统一,以及进一步加强本结构的稳定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联动式脚托总成,包括脚托机构和联动机构;其中,所述脚托机构包括底座(1)和踏板(2),所述底座(1)用于设置在车底板上,且处于副驾驶位或后排乘客的脚踏区域;所述踏板(2)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且所述连接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摆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脚托机构具有所述踏板(2)平行于所述车底板、所述自由端处于所述连接端前方的平放状态,还具有所述踏板(2)与所述车底板存在夹角、所述自由端处于所述连接端上方的倾斜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联动杆(3),沿车身的左右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车底板的上方;
传动杆(4),其中一端用于与座椅本体(200)相连,另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传动杆(4)的延伸端沿所述联动杆(3)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联动杆(3)上;
驱动杆(5),其中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铰接在所述联动杆(3)上,且与所述传动杆(4)分处于所述联动杆(3)和所述车底板连接位置的两侧;所述驱动杆(5)的另一端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朝前延伸;以及
连杆(6),其中一端与所述驱动杆(5)的前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板(2)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铰接;
其中,所述底座(1)上还沿车车身的左右方向摆动连接有摆臂(11),所述摆臂(11)的摆动端与所述驱动杆(5)的前端沿车身左右方向铰接;在所述座椅本体(200)发生沿前后方向的移动时,所述传动杆(4)同步平动并相对于所述联动杆(3)发生滑动,以使所述联动杆(3)发生摆动;在所述联动杆(3)发生摆动时,所述驱动杆(5)相对于所述传动杆(4)发生反向的平动和竖向的移动,使得所述连杆(6)发生摆动,以驱动所述踏板(2)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脚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3)还包括:
固定杆(31),其中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车底板的上方,另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杆(31)的延伸端面上一体连接有连接螺杆(32),所述连接螺杆(32)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联动杆(3)设置;以及
连接螺母(34),适于与所述连接螺杆(32)螺纹连接,并沿所述连接螺杆(32)的轴向旋进至抵接所述联动杆(3)的外壁;
其中,所述固定杆(31)的延伸端面抵接所述联动杆(3),且所述联动杆(3)适于相对于所述连接螺杆(32)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脚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3)上具有沿车身的左右方向贯通的条形孔(33),且所述条形孔(33)沿所述联动杆(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传动杆(4)还包括:
防脱螺杆(41),其中一端与所述传动杆(4)的延伸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传动杆(4)的轴向延伸;所述防脱螺杆(41)穿过所述条形孔(33)设置;
防脱螺母(42),适于与所述防脱螺杆(41)螺纹连接,并沿所述防脱螺杆(41)的轴向旋进至抵接所述联动杆(3)的外壁;
并且,所述传动杆(4)的延伸端面适于抵接在所述联动杆(3)的外壁上,所述防脱螺杆(41)适于沿所述条形孔(33)的延伸方向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脚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5)上具有弯折部(51),以使所述驱动杆(5)与所述联动杆(3)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驱动杆(5)与所述连杆(6)连接处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脚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包括:
支撑板(2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自下至上延伸设置;以及
摆动板(22),沿车身的左右方向摆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21)的延伸端;
其中,所述支撑板(21)的下端为所述连接端,所述摆动板(22)的摆动端为所述自由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动式脚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具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联动机构之间具有加强杆(7);
所述加强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杆(5)的前端铰接,还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杆(6)铰接,以实现所述连杆(6)和所述驱动杆(5)之间的铰接关系。
7.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底板;
座椅本体(200),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车底板上;以及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动式脚托总成,设置在所述车底板上,并与所述座椅本体(200)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导向轨(100),固定连接在所述车底板上,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以及
滑动轨(210),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200)上,与所述导向轨(100)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联动杆(3)与所述导向轨(100)相连,所述传动杆(4)与所述滑动轨(210)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100)和所述滑动轨(210)均具有两条,且两条所述导向轨(100)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车底板上,两条所述滑动轨(210)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200)的底面上;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处于同侧的所述导向轨(100)和所述滑动轨(210)相互对应且滑动连接,所述联动杆(3)和所述传动杆(4)分别与相互对应的所述导向轨(100)和所述滑动轨(210)相连。
CN202222345744.XU 2022-09-02 2022-09-02 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8085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5744.XU CN218085217U (zh) 2022-09-02 2022-09-02 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5744.XU CN218085217U (zh) 2022-09-02 2022-09-02 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5217U true CN218085217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5744.XU Active CN218085217U (zh) 2022-09-02 2022-09-02 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5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2278A (en) Recliner chair having wall-avoiding linkage arrangement
US5171062A (en) Adjustable front seats of motor vehicles having extending front portion and head rest
US4365836A (en) Motorized reclining chair
US4544201A (en) Rocking and recliner chairs
US3869169A (en) Retractable footrest mechanism
CA2369909C (en) Reclining mechanism and furniture item
US5072988A (en) Wall proximity chair
US6959965B2 (en) Ergonomic chair
CN102160716B (zh) 一种可调节靠背位置的椅架
CA2387481A1 (en) Reclining motorized multi-position chair with rocking and pivoting action
CN101390690A (zh) 具有头枕的倾斜式座椅单元
US4880272A (en) Seat furniture
CN210748189U (zh) 一种电动座椅调节连杆系机构及座椅伸展调节装置
JPH0474218B2 (zh)
US5054850A (en) Shiftable carriage mechanism for incliner chair
JPH06343528A (ja) ツーウェイハイレグリクライナ
CN218085217U (zh) 联动式脚托总成及车辆
US4247146A (en) Recliner chair which moves forwardly relative to a wall as the body supporting means of the chair moves from upright to reclined positions
CN1636790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218141203U (zh) 座椅脚踏翻转机构
CN220360255U (zh) 用于可活动座椅的机械伸展装置和可活动的座椅单元
CN220988194U (zh) 座椅框架及座椅单元
CN220360254U (zh) 用于可活动座椅的机械伸展装置和可活动的座椅单元
CA1113848A (en) Reclining chair
CN218074230U (zh) 一种机械伸展单元及机械伸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