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5660U -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5660U
CN218075660U CN202220608564.3U CN202220608564U CN218075660U CN 218075660 U CN218075660 U CN 218075660U CN 202220608564 U CN202220608564 U CN 202220608564U CN 218075660 U CN218075660 U CN 218075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
connecting rod
handl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85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凤芹
曾文颖
谢晓磊
赵俊男
李岩
赵兴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206085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5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5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5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座,所述万向轮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一立筒,所述第一立筒内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立筒与所述第一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栓,所述第一滑杆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方设置有载板,所述载板上方设置有弯把,所述弯把下方设置有撑杆,所述弯把上设置有胶套。通过本实用新型便于根据使用人员的身高、体型调节本装置,使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便于在行走过程中为使用人员提供稳定的辅助支撑,减轻行走对使用人员身体的负担;便于拆卸及维护,故障率低,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随着居民老龄化问题的越来越严重,老年人越来越多,而子女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又越来越快,导致了很多老年人无人照料。老年人由于腿脚不太方便,久坐之后的站立与行走往往十分困难,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亟需一种帮助老年人站立与行走的辅助工具,给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提供行走和疲劳时的适当的支撑和休息,轮椅和拐杖是老年人常用的辅助设备,但是单人使用轮椅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手杖功能又略显单一,两者都不能达到稳定可靠的站立与行走辅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座,所述万向轮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一立筒,所述第一立筒内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立筒与所述第一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栓,所述第一滑杆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方设置有载板,所述载板上方设置有弯把,所述弯把下方设置有撑杆,所述弯把上设置有胶套,所述载板的一侧设置有载架,所述载架上方设置有第二立筒,所述第二立筒内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立筒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栓,所述第二滑杆上方设置有胶垫架,所述胶垫架上设置有胶垫,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一侧设置有弹簧杆,所述立杆下方设置有刹板,所述弹簧杆前方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弹簧杆的一端设置有转柄,所述转柄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后方设置有支架,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转柄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万向轮座焊接,所述万向轮座与所述万向轮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立筒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立筒与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立筒、所述第一滑杆均与所述第一调节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布置安装其它零部件,通过所述万向轮座将所述万向轮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下方,以便于本装置的移动,通过在所述第一立筒内安装所述第一滑杆以便于调节所述第二支架的高度,根据使用人员体型调节完成所述第二支架的高度后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栓固定所述第一滑杆,防止其在装置使用过程中相对所述第一立筒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载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载板与所述弯把焊接,所述载板与所述撑杆焊接,所述弯把与所述撑杆焊接,所述弯把与所述胶套摩擦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载板将所述弯把、所述撑杆安装在本装置中,在使用本装置时,使用人员可以通过用手掌握紧所述胶套来辅助保持身体的稳定,同时便于控制本装置的移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载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载架与所述第二立筒焊接,所述第二立筒与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立筒、所述第二滑杆均与所述第二调节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胶垫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胶垫架与所述胶垫粘接。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载架将所述第二立筒安装在本装置中,通过在所述第二立筒内安装所述第二滑杆以便于调节所述胶垫架的高度,根据使用人员体型调节完成所述胶垫架的高度后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栓固定所述第二滑杆,防止其在装置使用过程中相对于所述第二立筒滑动,通过所述胶垫提高使用人员将所述胶垫架放在腋下时的舒适感,使用时先根据使用人员的体型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栓、所述第二调节栓调节好本装置的高度,之后使用人员移动本装置使所述胶垫位于腋下并用手掌握紧所述胶套,即可使用本装置进行辅助行走。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立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弹簧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立杆与所述弹簧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立杆与所述刹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弹簧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连接销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转柄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连接销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所述转柄与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手柄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
如此设置,使用人员上提所述手柄时,所述第二连杆、所述转柄、所述第一连杆、所述弹簧杆将所述手柄的位移传递至所述刹板并使所述刹板下降紧触地面以刹停本装置,进而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所述弹簧杆能够保证本装置正常使用时所述刹板与地面分离,所述支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杆的活动范围,以保证所述手柄与使用人员手指距离适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便于根据使用人员的身高、体型调节本装置,使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2、便于在行走过程中为使用人员提供稳定的辅助支撑,减轻行走对使用人员身体的负担;
3、便于拆卸及维护,故障率低,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第一支架;102、万向轮座;103、万向轮;104、第一立筒;105、第一滑杆;106、第一调节栓;107、第二支架;201、载板;202、弯把;203、撑杆;204、胶套;301、载架;302、第二立筒;303、第二滑杆;304、第二调节栓;305、胶垫架;306、胶垫;401、立杆;402、弹簧杆;403、刹板;404、第一连杆;405、转柄;406、第二连杆;407、支架;40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01,第一支架101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座102,万向轮座102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03,第一支架101上方设置有第一立筒104,第一立筒104内设置有第一滑杆105,第一立筒104与第一滑杆105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栓106,第一滑杆105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107,第二支架107上方设置有载板201,载板201上方设置有弯把202,弯把202下方设置有撑杆203,弯把202上设置有胶套204,载板201的一侧设置有载架301,载架301上方设置有第二立筒302,第二立筒302内设置有第二滑杆303,第二立筒302与第二滑杆303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栓304,第二滑杆303上方设置有胶垫架305,胶垫架305上设置有胶垫306,第一支架101上设置有立杆401,立杆401一侧设置有弹簧杆402,立杆401下方设置有刹板403,弹簧杆402前方设置有第一连杆404,第一连杆404远离弹簧杆402的一端设置有转柄405,转柄405远离第一连杆40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406,第二连杆406后方设置有支架407,第二连杆406远离转柄405的一端设置有手柄408。
优选地:第一支架101与万向轮座102焊接,万向轮座102与万向轮103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支架101与第一立筒104通过螺纹连接,第一立筒104与第一滑杆105滑动连接,第一立筒104、第一滑杆105均与第一调节栓106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滑杆105与第二支架107通过螺纹连接;第二支架107与载板201通过螺栓连接,载板201与弯把202焊接,载板201与撑杆203焊接,弯把202与撑杆203焊接,弯把202与胶套204摩擦连接;第二支架107与载架301通过螺栓连接,载架301与第二立筒302焊接,第二立筒302与第二滑杆303滑动连接,第二立筒302、第二滑杆303均与第二调节栓304通过螺纹连接,第二滑杆303与胶垫架305通过螺纹连接,胶垫架305与胶垫306粘接;第一支架101与立杆401滑动连接,第一支架101与弹簧杆402通过螺纹连接,立杆401与弹簧杆402通过螺纹连接,立杆401与刹板403通过螺纹连接,弹簧杆402与第一连杆404通过连接销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第一连杆404与转柄405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第二支架107与第一连杆404通过连接销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转柄405与第二连杆406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第二连杆406与支架407滑动连接,第二支架107与支架407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连杆406与手柄408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
工作原理:本装置安装完成用于老年人辅助行走时,通过第一支架101布置安装其它零部件,通过万向轮座102将万向轮103固定在第一支架101下方,以便于本装置的移动,通过在第一立筒104内安装第一滑杆105以便于调节第二支架107的高度,根据使用人员体型调节完成第二支架107的高度后通过第一调节栓106固定第一滑杆105,防止其在装置使用过程中相对第一立筒104移动;通过载板201将弯把202、撑杆203安装在本装置中,在使用本装置时,使用人员可以通过用手掌握紧胶套204来辅助保持身体的稳定,同时便于控制本装置的移动方向;通过载架301将第二立筒302安装在本装置中,通过在第二立筒302内安装第二滑杆303以便于调节胶垫架305的高度,根据使用人员体型调节完成胶垫架305的高度后通过第二调节栓304固定第二滑杆303,防止其在装置使用过程中相对于第二立筒302滑动,通过胶垫306提高使用人员将胶垫架305放在腋下时的舒适感,使用时先根据使用人员的体型通过第一调节栓106、第二调节栓304调节好本装置的高度,之后使用人员移动本装置使胶垫306位于腋下并用手掌握紧胶套204,即可使用本装置进行辅助行走;使用人员上提手柄408时,第二连杆406、转柄405、第一连杆404、弹簧杆402将手柄408的位移传递至刹板403并使刹板403下降紧触地面以刹停本装置,进而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弹簧杆402能够保证本装置正常使用时刹板403与地面分离,支架407用于限制第二连杆406的活动范围,以保证手柄408与使用人员手指距离适中。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01),所述第一支架(101)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座(102),所述万向轮座(102)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03),所述第一支架(101)上方设置有第一立筒(104),所述第一立筒(104)内设置有第一滑杆(105),所述第一立筒(104)与所述第一滑杆(105)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栓(106),所述第一滑杆(105)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107),所述第二支架(107)上方设置有载板(201),所述载板(201)上方设置有弯把(202),所述弯把(202)下方设置有撑杆(203),所述弯把(202)上设置有胶套(204),所述载板(201)的一侧设置有载架(301),所述载架(301)上方设置有第二立筒(302),所述第二立筒(302)内设置有第二滑杆(303),所述第二立筒(302)与所述第二滑杆(303)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栓(304),所述第二滑杆(303)上方设置有胶垫架(305),所述胶垫架(305)上设置有胶垫(306),所述第一支架(101)上设置有立杆(401),所述立杆(401)一侧设置有弹簧杆(402),所述立杆(401)下方设置有刹板(403),所述弹簧杆(402)前方设置有第一连杆(404),所述第一连杆(404)远离所述弹簧杆(402)的一端设置有转柄(405),所述转柄(405)远离所述第一连杆(40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406),所述第二连杆(406)后方设置有支架(407),所述第二连杆(406)远离所述转柄(405)的一端设置有手柄(4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1)与所述万向轮座(102)焊接,所述万向轮座(102)与所述万向轮(10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1)与所述第一立筒(10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立筒(104)与所述第一滑杆(10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立筒(104)、所述第一滑杆(105)均与所述第一调节栓(10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杆(105)与所述第二支架(107)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07)与所述载板(20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载板(201)与所述弯把(202)焊接,所述载板(201)与所述撑杆(203)焊接,所述弯把(202)与所述撑杆(203)焊接,所述弯把(202)与所述胶套(204)摩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07)与所述载架(30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载架(301)与所述第二立筒(302)焊接,所述第二立筒(302)与所述第二滑杆(30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立筒(302)、所述第二滑杆(303)均与所述第二调节栓(30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杆(303)与所述胶垫架(30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胶垫架(305)与所述胶垫(306)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1)与所述立杆(4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1)与所述弹簧杆(40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立杆(401)与所述弹簧杆(40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立杆(401)与所述刹板(40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弹簧杆(402)与所述第一连杆(404)通过连接销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所述第一连杆(404)与所述转柄(405)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所述第二支架(107)与所述第一连杆(404)通过连接销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所述转柄(405)与所述第二连杆(406)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所述第二连杆(406)与所述支架(40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07)与所述支架(407)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06)与所述手柄(408)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母限位。
CN202220608564.3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Active CN218075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8564.3U CN218075660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8564.3U CN218075660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5660U true CN21807566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8564.3U Active CN218075660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5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1330B (zh) 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坐便辅助器
EP2438894B1 (en) Transfer and mobility device
CN110859711B (zh) 助老辅助站立轮椅
CN208464582U (zh) 一种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
TWI589287B (zh) Moving car
CN105853156A (zh) 康复助行器
CN218075660U (zh)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CN201578458U (zh) 多部位可调节轮椅
CN204766388U (zh) 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多功能椅
CN209596072U (zh) 一种可用于助力行走的轮椅
CN205215645U (zh) 眼科综合治疗椅
CN207940989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轮椅
CN109172171A (zh) 康复复健轮椅
CN211327958U (zh) 一种床上使用的电磁阻力恒定功率车
CN208910887U (zh) 一种脑瘫儿功能康复训练椅
CN209611669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拐杖
CN111084695A (zh) 一种适合残疾人使用的助行装置
CN210250485U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训练器
CN111481360A (zh) 一种可用于助力行走的轮椅
CN211750557U (zh) 一种基于老年人检查用的代步助行车
CN215275629U (zh)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训练装置
CN217367027U (zh) 一种精神科患者临床康复装置
CN210145036U (zh) 新式骨科助行器
CN219166263U (zh) 一种老年人方便如厕助力器
CN213788673U (zh) 一种康复训练护理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