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4687U - 一种锅铲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4687U
CN218074687U CN202222327921.1U CN202222327921U CN218074687U CN 218074687 U CN218074687 U CN 218074687U CN 202222327921 U CN202222327921 U CN 202222327921U CN 218074687 U CN218074687 U CN 218074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ce
stainless steel
strip
shovel body
steel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79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楚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279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4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4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4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厨具领域,提供了一种锅铲,包括不锈钢内铲体,所述不锈钢内铲体的两侧形成有向上向外延伸的侧边沿;与所述不锈钢内铲体连接的握杆;以及包覆于所述不锈钢内铲体外表面的硅胶外铲体;所述侧边沿上设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不锈钢内铲体靠近所述握杆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锅铲中,由于侧边沿与主体为锅铲使用时不锈钢内铲体上容易受力的部位,因此在上述侧边沿与主体上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结构与第二加强结构,即使在不锈钢内铲体的厚度受限的情况下,仍能够达到增强不锈钢内铲体的使用强度的目的,进而提升锅铲整体的使用强度,保证锅铲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锅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铲。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锅具内都会设置防粘涂层来提升锅具的不粘能力,因此消费者常常使用硅胶锅铲或木质锅铲来翻炒食物,以避免翻炒食物时与锅具碰撞而对防粘涂层造成破坏。
木质锅铲容易出现腐坏、发霉等问题,相比之下硅胶锅铲更为耐用。而硅胶的质地相对柔软,因此现有的一些硅胶锅铲实际上并不完全是采用硅胶材料制成,而是在不锈钢内铲体的表面包覆硅胶材料形成,防止锅铲在日常使用时变形或无法对食材有效施力。
为控制整体硅胶锅铲的重量与厚度,不锈钢内铲体的厚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影响不锈钢内铲体的使用强度,当使用时间长之后,不锈钢内铲体可能会出现变形的情况,进而影响硅胶锅铲的使用,而若是采用更为优质的不锈钢内铲体,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铲,旨在解决现有的硅胶锅铲中不锈钢内铲体的厚度受限而影响其使用强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锅铲,包括:
不锈钢内铲体,所述不锈钢内铲体包括主体和自所述主体的两侧向上向外延伸的侧边沿;
与所述不锈钢内铲体连接的握杆;以及
包覆于所述不锈钢内铲体外表面的硅胶外铲体;
所述侧边沿上设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二加强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内铲体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自所述硅胶外铲体露出并与所述握杆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结构设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沿所述侧边沿设置的第一条状凹陷与第一条状凸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包括在所述主体上沿与所述握杆平行的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条状凹陷与第二条状凸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条状凹陷与所述第二条状凸起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二条状凹陷与多条所述第二条状凸起交叉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内铲体与所述握杆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握杆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紧固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紧固槽紧固配合使所述不锈钢内铲体与所述握杆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外铲体朝向所述握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紧固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呈紧固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铲口呈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的锅铲中,侧边沿与主体为锅铲使用时不锈钢内铲体上容易受力的部位,在上述侧边沿与主体上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结构与第二加强结构,即使在不锈钢内铲体的厚度受限的情况下,仍能够达到增强不锈钢内铲体的使用强度的目的,进而提升锅铲整体的使用强度,保证锅铲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铲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铲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铲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铲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内铲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内铲体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锅铲100包括不锈钢内铲体10、与不锈钢内铲体10连接的握杆20以及包覆于不锈钢内铲体10外表面的硅胶外铲体30,不锈钢内铲体10包括主体11和自主体11的两侧向上向外延伸的侧边沿12,侧边沿12上设有第一加强结构121,主体11上设有第二加强结构111。
本实用新型的锅铲100中,侧边沿12与主体11为锅铲100使用时不锈钢内铲体10上容易受力的部位,在上述侧边沿12与主体11上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结构121与第二加强结构111,即使在不锈钢内铲体10的厚度受限的情况下,仍能够达到增强不锈钢内铲体10的使用强度的目的,进而提升锅铲100整体的使用强度,保证锅铲100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侧边沿12自主体11的两侧向外向上延伸形成,与硅胶外铲体30的两侧对应,第一加强结构121设于侧边沿12上,不但能够提升金属内铲体10的结构强度,还能够增强硅胶外铲体30两侧的节后强度。硅胶外铲体30的两侧可为齐平的结构,也可以为与不锈钢内铲体10的侧边沿12相同的结构,即向上向外延伸的结构,以围成具有一定盛物空间的结构,提升对食材的盛舀效果。
硅胶外铲体30的形状与不锈钢内铲体10的形状相适配,以完整地包覆不锈钢内铲体10,既可避免使用锅铲100时水、油、食物与调味料等进入硅胶外铲体30中影响不锈钢内铲体10或是藏匿污垢,也可保证使用锅铲100翻炒食物时锅铲100与锅具接触的任意部位都为硅胶,避免对锅具造成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121与第二加强结构111可以为块状、条状、凸起或凹陷等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连续或不连续的结构,第一加强结构121可分布于整个或部分侧边沿12上,第二加强结构111可分布于整个或部分主体11上,只要能够提升侧边沿12与主体11的强度以提升金属内铲体10的强度的结构第一加强结构121与第二加强结构111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针对需求具体设置即可。
更多地,握杆20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其远离不锈钢内铲体10的末端设有穿孔21,如此,可通过穿孔21将锅铲100悬挂于挂钩等结构上,便于锅铲100悬挂晾干与收纳。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121和第二加强结构111与不锈钢内铲体10一体成型。
如此,无需额外生产第一加强结构121与第二加强结构111再将两者设于不锈钢内铲体10上,第一加强结构121及第二加强结构111与不锈钢内铲体10的整体性好,能够提升不锈钢内铲体10的结构强度,并且节省生产流程与工序,控制生产成本。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121和第二加强结构111还可与不锈钢内铲体10为分体设置,提供不同的生产组装方式。
请参阅图3,更进一步地,主体11的铲口112呈倾斜状。
主体11的铲口112即主体11前端的口,或可以理解为主体11的前端边沿,当不锈钢内铲体10与硅胶外铲体30组装到一起时,由于主体11的铲口112呈倾斜状,因此硅胶外铲体30的前端并非与不锈钢内铲体10的前端完全适配,如此,用户按压锅铲100的前端时,硅胶外铲体30的前端会部分被压平,能够对食材施加更多的压力,达到用户的烹饪目的。
请参阅图3至图6,更进一步地,不锈钢内铲体10还包括与主体11连接的连接部13,连接部13至少部分自硅胶外铲体30露出并与握杆20连接。
具体地,不锈钢内铲体10呈由前向后逐渐收缩的结构,主体11收缩至末端与连接部13连接,进而通过该连接部13与握杆20连接,握持握杆20即可带动连接部13以带动主体11,来操控不锈钢内铲体10与硅胶外铲体30,即以操控整个锅铲100。
连接部13至少部分自硅胶外铲体30露出,可避免硅胶外铲体30完全遮住连接部13而影响连接部13与握杆20的对位连接,连接部13能够插入握杆20中提升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6,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加强结构111设于主体11靠近连接部13的一侧上。
可以理解,在锅铲100的使用过程中,主体11与连接部13连接处的该部分结构会受到较多的力,因此,将第二加强结构111设于主体11靠近连接部13的一侧上,即可用于增强该部分结构的结构强度,符合力学设计要求。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111还可设于主体11的其他位置,并不限于设于上述位置,在能够有效提升主体11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即可。
请参阅图3至图6,更进一步地,第一加强结构121包括沿侧边沿12设置的第一条状凹陷1211与第一条状凸起12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条状凸起1212位于第一条状凹陷1211的外侧,第一条状凹陷1211与第一条状凸起1212为由主体11的上表面看去的形状,即主体11(侧边沿1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向上凸起,而形成第一条状凹陷1211/第一条状凸起1212,同时在主体11的下表面则呈现为条状凸起/条状凹陷,第一条状凹陷1211与第二条状凸起1112两者沿着侧边沿12紧贴设置,至少占据侧边沿12的百分之八十,以尽可能地保证侧边沿12的结构强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两条第一条状凹陷1211或两条第二条状凸起1212构成第一加强结构121,或者其他形状的结构构成第一加强结构121,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3至图6,更进一步地,第二加强结构111包括在主体11上沿与握杆20平行的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条状凹陷1111与第二条状凸起1112。
第二条状凹陷1111与第二条状凸起1112并排设置,更外侧的为第二条状凸起1112,同样的,第二条状凹陷1111与第二条状凸起1112为由主体11的上表面看去的形状,即主体1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向上凸起,而形成第二条状凹陷1111/第二条状凸起1112,在主体11的下表面则呈现为条状凸起/条状凹陷,第二条状凹陷1111与第二条状凸起1112至少分布于主体11与连接部13连接的部分结构上,以至少部分提升该部分结构的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两条第二条状凹陷1111或两条第二条状凸起1112构成第二加强结构111,或者其他形状的结构构成第二加强结构111,提供更多的结构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3至图6,更进一步地,第二条状凹陷1111与第二条状凸起1112为多条,多条第二条状凹陷1111与多条第二条状凸起1112交叉设置。
具体地,多条第二条状凹陷1111的长度相同或不同,多条第二条状凸起1112的长度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多条第二条状凹陷1111与多条第二条状凸起1112的长度由自身所处位置所决定,多条第二条状凹陷1111与多条第二条状凸起1112交叉设置分布于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上,所形成的形状与主体11与连接部13连接的部分结构的形状相适配,并且受力均匀,以尽可能地提升该部分结构的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条第二条状凹陷1111与多条第二条状凸起1112还可以是其他排列方式构成第二加强结构111,提供更多的结构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更进一步地,不锈钢内铲体10与握杆20可拆卸连接。
如此,当不锈钢内铲体10或握杆20损坏时,便于消费者选购完好的不锈钢内铲体10或握杆20进行更换,无需仅因铲体的部分结构损坏而购买全新的铲体,控制用户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与图3,更进一步地,握杆20朝向连接部13的一端设有紧固槽22,连接部13与紧固槽22紧固配合使不锈钢内铲体10与握杆20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13与紧固槽22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如连接部13的外围略大于紧固槽22的内围,使得连接部13能够稳固地插入紧固槽22中,无需设置复杂的结构,即可使金属内铲体10与握杆20相对稳固地连接,可避免锅铲100使用过程中,因金属内铲体10与握杆20连接不够稳固,而导致金属内铲体10带着硅胶外铲体30脱落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握杆20与连接部13还可以为螺纹连接,如握杆20上设有螺孔或螺柱,连接部13上则对应设有螺柱或螺孔,通过螺孔与螺柱的配合来实现握杆20与连接部13之间的螺纹连接,重复性好,也便于组装拆卸。
请继续参阅图2与图3,更进一步地,硅胶外铲体30朝向握杆20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台阶部31,紧固槽2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台阶部23,第一台阶部31与第二台阶部23呈紧固配合。
具体地,第一台阶部31嵌设于紧固槽22中与紧固槽22内壁上的第二台阶部23对应嵌合配合,通过第一台阶部31与第二台阶部23的紧固配合,不但能够提升硅胶外铲体30与握杆20的可拆卸连接的稳定性,还能够提升两者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烹饪或清洗过程中的水、油及食材等通过两者的连接处进入硅胶外铲体30中和/或握杆20中,而藏匿污垢造成不良的卫生影响或影响两者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铲,其特征在于,包括:
不锈钢内铲体,所述不锈钢内铲体包括主体和自所述主体的两侧向上向外延伸的侧边沿;
与所述不锈钢内铲体连接的握杆;以及
包覆于所述不锈钢内铲体外表面的硅胶外铲体;
所述侧边沿上设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二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内铲体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自所述硅胶外铲体露出并与所述握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设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沿所述侧边沿设置的第一条状凹陷与第一条状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包括在所述主体上沿与所述握杆平行的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条状凹陷与第二条状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状凹陷与所述第二条状凸起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二条状凹陷与多条所述第二条状凸起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内铲体与所述握杆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紧固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紧固槽紧固配合使所述不锈钢内铲体与所述握杆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外铲体朝向所述握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紧固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呈紧固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铲口呈倾斜状。
CN202222327921.1U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锅铲 Active CN218074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7921.1U CN218074687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锅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7921.1U CN218074687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锅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4687U true CN218074687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7921.1U Active CN218074687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锅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4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6028U (zh) 氣炸鍋之雙層內鍋結構改良
CN218074687U (zh) 一种锅铲
US20050241109A1 (en) Pan handle
CN209808102U (zh) 一种锅铲
CN209574342U (zh) 一种双用的不锈钢炒锅
CN209285414U (zh) 一种把手、具有该把手的碗篮及洗碗机
CN206342380U (zh) 一种炒菜锅手柄结构
CN218922368U (zh) 一种不易松脱的锅盖握把
CN202086307U (zh) 新型锅盖
KR200168219Y1 (ko) 조리용구
CN209047871U (zh) 一种导磁优良耐刮擦的不粘锅
CN208769453U (zh) 炊具
CN214387148U (zh) 一种多功能炒锅
KR200197494Y1 (ko) 절첩가능한 프라이팬용 손잡이
CN214760766U (zh) 一种具有新型手柄的烹调器具
CN214549124U (zh) 一种锅具用手柄及锅具
CN219048055U (zh) 多功能锅
CN215424270U (zh) 组合式炒菜用铲子
CN216876070U (zh) 一种多功能煎锅
CN212698506U (zh) 烹饪锅
CN212489666U (zh) 一种用于厨房锅具上的把手
CN206867165U (zh) 一种锅铲
CN209331732U (zh) 一种多功能锅具
CN213696647U (zh) 一种铲头可更换式锅铲
CN217723317U (zh) 一种多功能锅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