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3091U - 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3091U
CN218073091U CN202222191051.XU CN202222191051U CN218073091U CN 218073091 U CN218073091 U CN 218073091U CN 202222191051 U CN202222191051 U CN 202222191051U CN 218073091 U CN218073091 U CN 218073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oxygen
withstand voltage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10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新城
毛润乾
李胜
李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Zoology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Zoology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Zoology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Zoology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221910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3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3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3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泵、水管以及耐压圆管,耐压圆管下侧设置有固定组件,耐压圆管上侧设置有水管,水管与潜水泵相连接,耐压圆管上侧设置有氧气管,氧气管与氧气罐相连接,水管从上侧伸入耐压圆管内部且其下端设置有进水喷头,氧气管从上侧伸入耐压圆管内部且其下端设置有氧气进气头,氧气管上装配有阀门与压力计,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增氧装置的曝气方式导致其中一部分纯氧会因来不及溶解在水里而浪费掉,溶氧效率较低,导致成本偏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针对纯氧的增氧装置,可大幅提高溶氧效率,为这一经济、高效的增氧方式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属于增氧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前主流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中,鱼池增氧通常采用曝气方式,即用带有一定压力的气泵将空气泵入沉在水底的曝气管,曝气管再将空气分散成微小的气泡进入水体,从而将空气中的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入水体内,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耗能较大,且因空气中的氧含量本身较低,因此增氧的效率不高。
随着工业纯氧的价格持续降低,直接用纯氧来为鱼池增氧已经成为可能,但是若用目前的曝气方式,其中一部分纯氧会因来不及溶解在水里而浪费掉,溶氧效率较低,导致成本偏高,现在急需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纯氧的增氧装置,可大幅提高溶氧效率,为这一经济、高效的增氧方式提供便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泵、水管以及耐压圆管,所述耐压圆管下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耐压圆管上侧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与潜水泵相连接,所述耐压圆管上侧设置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与氧气罐相连接,所述水管从上侧伸入耐压圆管内部且其下端设置有进水喷头,所述氧气管从上侧伸入耐压圆管内部且其下端设置有氧气进气头,所述氧气管上装配有阀门与压力计。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水泥基座、固定板、膨胀螺栓、定位槽以及泡沫粘接胶,所述水泥基座设置于耐压圆管底部,所述水泥基座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耐压圆管环形侧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水泥基座连接处固定有膨胀螺栓,所述耐压圆管底部与定位槽之间填充有泡沫粘接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内壁设置有一层橡胶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耐压圆管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出水头,所述出水头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出水头呈等角度排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头内部设置有镀锌钢丝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耐压圆管内壁涂抹有一层银离子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耐压圆管通过水泥基座下沉固定于养殖塘底部,且所述耐压圆管上端面、进水喷头以及氧气进气头需高出水面。
进一步地,所述耐压圆管采用PVC耐压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通过设置的潜水泵、水管、耐压圆管以及出水头、氧气罐、氧气管、进水喷头以及氧气进气头,该设计能够对外部的水体进行反复增氧,不会有氧气泄露出去造成浪费,降低了增氧成本,可大幅提高溶氧效率,解决了原有增氧装置的曝气方式导致其中一部分纯氧会因来不及溶解在水里而浪费掉,溶氧效率较低,导致成本偏高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增氧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中耐压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中耐压圆管的正视剖视图;
图中:1-潜水泵、2-水管、3-耐压圆管、4-出水头、5-固定组件、51-水泥基座、52-固定板、53-膨胀螺栓、54-定位槽、55-泡沫粘接胶、56-橡胶密封垫、6-氧气罐、7-阀门、8-压力计、9-氧气管、10-进水喷头、11-氧气进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泵1、水管5以及耐压圆管3,耐压圆管3下侧设置有固定组件5,耐压圆管3上侧设置有水管5,水管5与潜水泵1相连接,耐压圆管3上侧设置有氧气管9,氧气管9与氧气罐6相连接,水管5从上侧伸入耐压圆管3内部且其下端设置有进水喷头10,氧气管9从上侧伸入耐压圆管3内部且其下端设置有氧气进气头11,氧气管9上装配有阀门7与压力计8,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增氧装置的曝气方式导致其中一部分纯氧会因来不及溶解在水里而浪费掉,溶氧效率较低,导致成本偏高的问题。
固定组件5包括水泥基座51、固定板52、膨胀螺栓53、定位槽54以及泡沫粘接胶55,水泥基座51设置于耐压圆管3底部,水泥基座51内部开设有定位槽54,耐压圆管3环形侧面设置有固定板52,固定板52与水泥基座51连接处固定有膨胀螺栓53,耐压圆管3底部与定位槽54之间填充有泡沫粘接胶55,该设计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5能够对耐压圆管3进行安装固定,同时水泥基座51还起到了配重的作用,防止耐压圆管3在氧气压力下浮起来。
橡胶密封垫56设置于定位槽54内壁上,该设计通过设置的橡胶密封垫56能够对耐压圆管3与水泥基座51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外部水进入连接处造成腐蚀。
出水头4设置于耐压圆管3环形侧面下侧,出水头4设置有多组,多组出水头4呈等角度排列结构,通过设置的出水头4便于将耐压圆管3溶解氧气后的水排放出去。
出水头4内部设置有镀锌钢丝滤网,通过设置的镀锌钢丝滤网能够对出水头4内部通道进行遮挡防护,防止水体中的生物以及泥土石块等进入出水头4导致堵塞。
耐压圆管3内壁涂抹有一层银离子涂层,通过设置的银离子涂层能够对耐压圆管3内部的水进行消毒处理,抑制水体中微生物在耐压圆管3内部的繁殖,防止微生物过度繁殖将微生物耐压圆管3堵塞。
耐压圆管3通过水泥基座51下沉固定于养殖塘底部,且耐压圆管3上端面、进水喷头10以及氧气进气头11需高出水面,耐压圆管3采用PVC耐压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将该装置安装在鱼塘或鱼池中,耐压圆管3顶部、进水喷头10和氧气进气头11需高出水面,在关机状态下,耐压圆管3内外的水位是一致的,使用时,开启潜水泵1和氧气管9上的阀门7,将水与氧气输送到耐压圆管3内部,通过耐压圆管3以及进水喷头10将氧气与水混合并使氧气容易到水中,随着耐压圆管3顶部的压力增大,耐压圆管3内部的水会从底部的出水头4流出,将溶解有氧气的水输送到外部养殖塘中,以释放压力,通过进水喷头10会将水分散成较小的水珠,以增大表面积提高溶氧效率,随着氧气的注入,耐压圆管3内外的水位差会越来越大,直至进气压力与水的浮力达到平衡,这样,通过本装置可以对外部的水体进行反复增氧,同时不会有氧气泄露出去造成浪费,且由于耐压圆管3内部的压力较大,氧气的溶解效率得到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泵、水管以及耐压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圆管下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耐压圆管上侧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与潜水泵相连接,所述耐压圆管上侧设置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与氧气罐相连接,所述水管从上侧伸入耐压圆管内部且其下端设置有进水喷头,所述氧气管从上侧伸入耐压圆管内部且其下端设置有氧气进气头,所述氧气管上装配有阀门与压力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水泥基座、固定板、膨胀螺栓、定位槽以及泡沫粘接胶,所述水泥基座设置于耐压圆管底部,所述水泥基座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耐压圆管环形侧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水泥基座连接处固定有膨胀螺栓,所述耐压圆管底部与定位槽之间填充有泡沫粘接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内壁设置有一层橡胶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圆管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出水头,所述出水头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出水头呈等角度排列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头内部设置有镀锌钢丝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圆管内壁涂抹有一层银离子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圆管通过水泥基座下沉固定于养殖塘底部,且所述耐压圆管上端面、进水喷头以及氧气进气头需高出水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圆管采用PVC耐压材料制成。
CN202222191051.XU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 Active CN218073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1051.XU CN218073091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1051.XU CN218073091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3091U true CN218073091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7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1051.XU Active CN218073091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3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65938A (en) Modular low head high volume water pump and aquaculture system
CN106759665B (zh) 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
CN103086526A (zh) 水下臭氧增氧机
CN203295268U (zh) 一种多通道旋涡射流曝气器
CN218073091U (zh) 一种自沉式压力增氧装置
CN211816640U (zh) 一种玻璃钢消防水池
CN210065328U (zh) 一种射流式曝气器及其组成的污水处理池
CN204540428U (zh) 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TWI652010B (zh) Floating suspended pool warming aeration oxygenation device
CN204147601U (zh) 圆形竖流式沉淀池
CN216038880U (zh) 一种强制曝气池底泥循环装置
CN203112601U (zh) 水下臭氧增氧机
CN203735272U (zh) 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
CN218755282U (zh) 一种高效离心式潜水曝气机
CN210406714U (zh) 一种方格星虫高密度养殖池
CN219182488U (zh) 一种小型简易溶氧装置
CN208327538U (zh)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WO2016110043A1 (zh) 一种能分离海水养殖中可溶性有机废物的悬浮式设备
CN213865588U (zh) 一种曝气生态浮岛曝气生态浮岛单元
CN112075384A (zh) 一种贴地中心散射分布式增氧装置
CN217627801U (zh) 一种水解酸化池均匀布水装置
CN204907558U (zh) 一种重力射流式景观增氧机
CN214781045U (zh) 一种能够产生纳米气泡的太阳能涌泉曝气机
CN214257653U (zh) 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
US11267735B1 (en) Circulation pump for vertically circulating water in bodies of water using consecutive expanding super air bubb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