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0774U - 开关单元 - Google Patents

开关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0774U
CN218070774U CN202122939127.8U CN202122939127U CN218070774U CN 218070774 U CN218070774 U CN 218070774U CN 202122939127 U CN202122939127 U CN 202122939127U CN 218070774 U CN218070774 U CN 218070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input
neutral
phase
circui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91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巍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391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0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0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0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馈电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关单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单元,包括壳体和断路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断路器的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中性线输入件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电连接;或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通过所述断路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其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第一中性线输入件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仅通过改变断路器的型号和接线方式来适应不同的场景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开关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馈电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关单元。
背景技术
馈电柜为电柜中的一种常见设备,通常由柜体和若干个开关单元组成,柜体作为开关单元的支撑架体,开关单元以抽屉的形式在柜体内抽拉,开关单元内设有若干电力元件,当开关单元推入柜体内,达到推入极限位时,开关单元上的端口与柜体上的插口实现电连接;当开关单元由柜体内拔出时,开关单元由推入极限位脱出时,开关单元上的端口与柜体上的插口脱离,实现开关单元内电力元件的断电。
现有的馈电柜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使用场景进行不同方式的接线,如有些场景需要将N相电流线路接入断路器中,有些则不需要,不同的接线需求导致开关单元在设计时需要做出针对性的结构改变,因此实际需要生产多种开关单元以适应不同的场景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单元,能够适应不同的接线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单元,包括壳体和断路器;
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断路器的容纳腔;
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中性线输入件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
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电连接;或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通过所述断路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相线输入端组和相线输出端组;
所述相线输入端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和所述相线输出端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通过所述断路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相线输入端组包括第一输入件、第二输入件和第三输入件,所述相线输出端组包括第一输出件、第二输出件和第三输出件;
所述第一输入件与所述第一输出件通过所述断路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入件与所述第二输出件通过所述断路器电连接,所述第三输入件与所述第三输出件通过所述断路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剩余电流互感器,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具有穿线孔,所述相线输出端组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均穿过所述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钉或螺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存在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上开设若干用于穿过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和所述相线输出端组的开孔结构,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贴设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穿线孔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具有用于形成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的内侧端面,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贴设在所述内侧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沿高度方向的上方,在沿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位于所述相线输出端组与所述开口之间。
进一步的,在沿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输出件、所述第二输出件和所述第三输出件等高。
进一步的,所述相线输入端组和相线输出端组均采用接线端子和/或接线铜排,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入件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均采用接线端子和/或接线铜排。
有益效果
本方案开关单元的壳体上设有一端伸入容纳腔内的第一中性线输入件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壳体和壳体上的第一中性线输入件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作为标准件进行生产,在出厂后的实际接线时,第一中性线输入件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与输入侧的N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N相电流线路电连接,对于第一中性线输入件位于容纳腔内的一端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位于容纳腔内的一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两种方式的电连接,即第一中性线输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电连接,或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通过所述断路器电连接。对于第一种连接方式,断路器不需要对N相电流线路进行通断控制,对于第二种连接方式,断路器参与N相电流线路的通断控制,针对实际的需要可通过改变第一中性线输入件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在容纳腔内的电连接方式,从而改变开关单元的作用,从而适应实际需要。
本方案以标准件的形式设计和生产开关单元,包括其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第一中性线输入件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仅通过改变断路器的型号和接线方式来适应不同的场景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单元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单元的另一种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面图。
附图标号:1-壳体;2-断路器;3-安装板;4-第一中性线输入件;5-第一中性线输出件;6-第一输入件;7-第二输入件;8-第三输入件;9-第一输出件;10-第二输出件;11-第三输出件;12-相线输入端组;13-相线输出端组;14-剩余电流互感器; 15-安装区域;16-铜板;17-容纳腔;18-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开关单元,包括壳体1和断路器2;壳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断路器2的容纳腔17;壳体1上设有一端伸入容纳腔17内的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电连接。
本方案中的开关单元应用于馈电柜,开关单元以抽屉的方式在馈电柜的柜体内抽拉,每个开关单元内设有若干电力元件,如断路器2等,这些电力元件通过设置在抽屉上的接线口,如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等,实现与外部的电连接,柜体的对应位置同样设有接线口,当开关单元推入柜体内,达到推入极限位时,开关单元和柜体上的对应接线口插接实现电连接;当开关单元由柜体内拔出时,开关单元由推入极限位脱出时,开关单元和柜体上的对应接线口脱离,实现开关单元内电力元件的断电。
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之间通过一路零线连通,即N相,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入侧的N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N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电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上设有一端伸入容纳腔17内的相线输入端组12和相线输出端组13;相线输入端组12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和相线输出端组13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通过断路器2电连接。
相线输入端组12和火线输出组之间通过三路火线连通,分别为A相、B相和C 相,两者一一对应,相线输入端组1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入侧的电流线路电连接,相线输出端组13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电流线路电连接,相线输入端组12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与断路器2上的对应接线口电连接,相线输出端组13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同样与断路器2上的对应接线口电连接,通过断路器 2实现相线输入端组12和相线输出端组13在容纳腔17内的电连接,断路器2位于相线输入端组12和相线输出端组13之间,实现对A相、B相和C相三路火线的通断控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线输入端组12包括第一输入件6、第二输入件7 和第三输入件8,相线输出端组13包括第一输出件9、第二输出件10和第三输出件11;第一输入件6与第一输出件9通过断路器2电连接,第二输入件7与第二输出件10通过断路器2电连接,第三输入件8与第三输出件11通过断路器2电连接。
第一输入件6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入侧的A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二输入件7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入侧的B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三输入件8位于壳体 1外的一端与输入侧的C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一输出件9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A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二输出件10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B 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三输出件11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C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一输入件6、第二输入件7、第三输入件8、第一输出件9、第二输出件 10、第三输出件11各自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与断路器2上的对应接线口电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通过断路器2电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上设有一端伸入容纳腔17内的相线输入端组12和相线输出端组13;相线输入端组12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和相线输出端组13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通过断路器2电连接。
相线输入端组12和火线输出组之间通过三路火线连通,依次为A相、B相和C 相,两者一一对应,相线输入端组1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入侧的电流线路电连接,相线输出端组13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电流线路电连接,相线输入端组12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与断路器2上的对应接线口电连接,相线输出端组13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同样与断路器2上的对应接线口电连接,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入侧的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分别与断路器2上的对应接线口电连接。
本方案中的断路器2位于A相、B相和C相这三路火线上,同时位于N相这路零线上,通过断路器2实现以上三路火线和一路零线在容纳腔17内的电连接,从而实现断路器2对A相、B相和C相这三路火线,以及N相这路零线的通断控制。
实施例三
如图1-图3所示,开关单元还包括剩余电流互感器14,剩余电流互感器14与壳体1相连,剩余电流互感器14具有穿线孔18,相线输出端组13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均穿过穿线孔18。
剩余电流互感器14设置在壳体1上,相线输出端组13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 同样设置在壳体1上,相线输出端组13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穿过穿线孔18,在实际接线时,相线输出端组13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电流线路电连接,相线输入端组12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与断路器2上的对应接线口电连接,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输出侧的N相电流线路电连接,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同样与断路器2上的对应接线口电连接,或与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电连接,即接线的过程不涉及相线输出端组13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分别与剩余电流互感器14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因此在该产品出厂前的装配过程中可预设剩余电流互感器14与相线输出端组13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关系,从而达到最优效果。本方案避免了现有产品在出厂后的实际接线时将互感器套设在电缆上,一方面电缆弯折,易损坏电缆;另一方面无法保证电缆与互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检测精度不佳。
优选地,相线输出端组13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的方向与剩余电流互感器14 的穿线孔18所在平面垂直。相线输出端组13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与剩余电流互感器14的穿线孔18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夹角越大,剩余电流互感器14检测的精度越差;为确保检测的精度,保持相线输出端组13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的方向与剩余电流互感器14的穿线孔18所在平面垂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剩余电流互感器14与壳体1之间通过螺钉或螺栓相连。
剩余电流互感器14两侧分别设有安装片,安装片上开设螺孔,壳体1靠近母排的一侧板面上设有对应的螺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剩余电流互感器14与壳体1 固连。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上具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存在安装区域 15,安装区域15上开设若干用于穿过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和相线输出端组13的开孔结构,剩余电流互感器14贴设在安装板3上,且安装区域15位于穿线孔18区域内。
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相线输入端组12和相线输出端组 13均通过设置在壳体1上的开孔结构穿入容纳腔17内,其中,第一中性线输出件 5和相线输出端组13所在的开孔结构位于安装区域15内,该区域对应剩余电流互感器14的穿线孔18,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和相线输出端组13穿过开孔结构并且从剩余电流互感器14的穿线孔18内穿过,达到配合的效果。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和相线输出端组13通过卡扣的方式与该安装区域15所在的安装板3进行配合,从而起到固连的效果,避免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和相线输出端组13从开孔结构内脱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板3具有用于形成容纳腔17的侧壁的内侧端面,剩余电流互感器14贴设在内侧端面上。
剩余电流互感器14占用开关单元的容纳腔17内空间,避免对馈电柜的柜体设计造成影响,并且剩余电流互感器14贴设在安装板3上,避免对容纳腔17内的电力元件的布置造成影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线输入端组12和相线输出端组13均采用接线端子和/或接线铜排,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均采用接线端子和/ 或接线铜排。
相线输入端组12、相线输出端组13、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容纳腔17内的一端为接线铜排,接线端子为铜排,铜排通过螺栓固连一根作为导线的铜板16。相线输入端组12、相线输出端组13、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 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为接线端子,接线端子采用卡接的形式与输入侧或输出侧的外部铜排进行夹持,以便于实现电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1-图3所示,容纳腔17的开口位于壳体1沿高度方向的上方,在沿高度方向上,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相线输出端组13与开口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沿高度方向上,第一输出件9、第二输出件10和第三输出件11等高。
实施例五
如图1-图3所示,相线输入端组12包括至少一路火线,相线输出端组13的火线路数与相线输入端组12一一对应。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任一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括”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上一、以及下一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实施方式仅适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断路器(2);
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断路器(2)的容纳腔(17);
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17)内的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和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
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位于所述容纳腔(17)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所述容纳腔(17)内的一端电连接;或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位于所述容纳腔(17)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所述容纳腔(17)内的一端通过所述断路器(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17)内的相线输入端组(12)和相线输出端组(13);
所述相线输入端组(12)位于所述容纳腔(17)内的一端和所述相线输出端组(13)位于所述容纳腔(17)内的一端通过所述断路器(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输入端组(12)包括第一输入件(6)、第二输入件(7)和第三输入件(8),所述相线输出端组(13)包括第一输出件(9)、第二输出件(10)和第三输出件(11);
所述第一输入件(6)与所述第一输出件(9)通过所述断路器(2)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入件(7)与所述第二输出件(10)通过所述断路器(2)电连接,所述第三输入件(8)与所述第三输出件(11)通过所述断路器(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剩余电流互感器(14),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14)与所述壳体(1)相连,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14)具有穿线孔(18),所述相线输出端组(13)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均穿过所述穿线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14)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螺钉或螺栓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具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存在安装区域(15),所述安装区域(15)上开设若干用于穿过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和所述相线输出端组(13)的开孔结构,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14)贴设在所述安装板(3)上,且所述安装区域(15)位于所述穿线孔(18)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具有用于形成所述容纳腔(17)的侧壁的内侧端面,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14)贴设在所述内侧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7)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1)沿高度方向的上方,在沿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位于所述相线输出端组(13)与所述开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输出件(9)、所述第二输出件(10)和所述第三输出件(11)等高。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输入端组(12)和相线输出端组(13)均采用接线端子和/或接线铜排,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入件(4)和所述第一中性线输出件(5)均采用接线端子和/或接线铜排。
CN202122939127.8U 2021-11-28 2021-11-28 开关单元 Active CN218070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9127.8U CN218070774U (zh) 2021-11-28 2021-11-28 开关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9127.8U CN218070774U (zh) 2021-11-28 2021-11-28 开关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0774U true CN218070774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9127.8U Active CN218070774U (zh) 2021-11-28 2021-11-28 开关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0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78240B2 (ja) ヒューズを備える合成/分配バスバーアセンブリを有するターミナルユニット
CA2605999C (en) Electrical enclosure and interior assembly therefor
CN1487547A (zh) 电磁保护和控制组件
JP3113266U (ja) ユニット式分電盤
CN218070774U (zh) 开关单元
JP2014150606A (ja) スイッチギヤ
EP2834892B1 (en) Circuit breaker adaptor for plug-in circuit breaker panel
US10297985B2 (en) Modular electr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nd mounting the same
CN211238604U (zh) 接线座及接线装置
EP3375059B1 (en) Modular distribution back support for circuit breakers
CN200987044Y (zh) 开关柜用后出线四极电缆转接器
RU225177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ключения для камеры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 выдвижными приборными блоками
US20200280282A1 (en) Inverter for a photovoltaic plant
CN109193443A (zh) 包括中性点连接装置的配电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215934068U (zh) 母排装置和电力设备
CN220190188U (zh) 一种防爆开关柜和开关柜组
CN203553059U (zh) 插拔式漏电保护开关
CN215377978U (zh) 母排装置和电力设备
CN216214829U (zh) 配电箱裸露电线铜排安全防护装置
CN216851222U (zh) 一种低压阻燃型浇筑母线
EP1640731A2 (en) Support housing for meters in a meter cabinet
US11139641B1 (en) Group meter stack with disconnect switch
CN207719638U (zh) 一种动力配电柜
JP2005137147A (ja) スイッチギヤ
CN111602305B (zh) 用于电气柜的导电母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