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9366U - 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9366U
CN218069366U CN202221673048.5U CN202221673048U CN218069366U CN 218069366 U CN218069366 U CN 218069366U CN 202221673048 U CN202221673048 U CN 202221673048U CN 218069366 U CN218069366 U CN 218069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slotted hole
outer conductor
array
slo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30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伟涛
冯敬然
徐彬彬
周敏
杨琪
赵云琨
李珉璇
林垄龙
赵瑞静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Radio Frequency Cable Co ltd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Radio Frequency Cable Co ltd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Radio Frequency Cable Co ltd,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Radio Frequency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30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9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9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9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漏泄电缆无法兼容轨道交通专网的所有频段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包括外导体,外导体开设多个槽孔组,每个槽孔组包括多个槽孔,一个槽孔组的槽孔的形状至少与另外一个槽孔组的槽孔的形状不同,多个槽孔组沿外导体的轴向交错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能够满足大跨度多频段兼容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涵盖铁路400MHz无线列调、900MHzGSM-R、1900MHz/2100MHz新一代移动通信和城市轨道交通800MHz TETRA、1800MHzLTE-M等系统应用的多频段漏缆。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铁路主要采用基于GSM-R(900MHz)的无线通信网络,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采用TETRA(800MHz)和LTE-M(1800MHz)的无线通信网络。这些网络已经无法满足轨道交通大带宽、多连接的通信需求。随着5G技术不断的成熟,公网大规模商用,轨道交通也将采用5G技术建设5G专网。为了兼容既有系统,轨道交通系统漏缆需兼容多个频段,包括400MHz、80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等。由此,即将建设的多频段的轨道交通专网频段跨度较大,其高频段为低频段的五倍多,已知的泄漏电缆难以实现兼容所有频段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可以解决现有的漏泄电缆无法兼容轨道交通专网的所有频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包括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开设多个槽孔组,每个所述槽孔组包括多个槽孔,一个所述槽孔组的槽孔的形状至少与另外一个所述槽孔组的槽孔的形状不同,多个所述槽孔组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交错分布。
由于不同形状的槽孔漏泄电磁波的性能有所差异,本实施例中至少有两个槽孔组的槽孔的形状互不相同,即本实施例的多个槽孔组中,具有不同形状的槽孔的多个槽孔组在不同频段上的兼容性有所差别,从而使得多个槽孔组能够在不同范围的频段上的兼容性互相补足,进而使得多个槽孔组整体能够满足在需求范围内的兼容性能,使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能够满足多频段兼容,增强了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的兼容性。不同形状的槽孔的槽孔组能够形成不同的电磁波辐射方向,在外导体上开设多个沿外导体的轴向分布的槽孔组后,电磁波在外导体内部的结构中传输的同时还会沿多个槽孔组向外界辐射电磁波,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能够兼容不同频段的通讯信号,进而满足轨道交通专网的大跨度多频段兼容性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槽孔组分为第一槽孔组和第二槽孔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槽孔组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槽孔组,所述第一槽孔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分布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二槽孔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分布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槽孔的形状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槽孔分为第一左阵列和第一右阵列,所述第一左阵列和所述第一右阵列呈八字形沿所述外导体的轴线分布,所述第一左阵列的所述第一槽孔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倾角与所述第一右阵列的所述第一槽孔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倾角互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槽孔分为第二左阵列和第二右阵列,所述第二左阵列和所述第二右阵列呈八字形沿所述外导体的轴线分布,所述第二左阵列的所述第二槽孔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倾角与所述第二右阵列的所述第二槽孔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倾角互补,且每个所述第二槽孔包括沿其倾角方向排列的多个裂变槽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槽孔组包括至少一个槽孔单元,每个所述槽孔单元包括多个所述槽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槽孔单元分为单元左阵列和单元右阵列,所述单元左阵列和所述单元右阵列相对所述槽孔单元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单元左阵列和所述单元右阵列的间距为L1,相邻的两个所述槽孔单元之间的间距为L2,L1和L2的差值小于预设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槽孔单元的节距为P,351mm≤P≤45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槽孔包括矩形槽孔、八字槽孔、裂变槽孔、U型槽孔、L型槽孔或三角形槽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槽孔包括: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延伸;两个第一竖直段,两个第一竖直段的一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段的另一端沿所述外导体的径向延伸,且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段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L型槽孔包括: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沿所述外导体的径向延伸;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一端,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另一端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延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导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导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槽孔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槽孔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在2100MHz频段的耦合损耗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在1900MHz频段的耦合损耗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在1800MHz频段的耦合损耗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在900MHz频段的耦合损耗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在800MHz频段的耦合损耗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在400MHz频段的耦合损耗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槽孔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槽孔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槽孔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槽孔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 100
外导体 10
槽孔组 20
槽孔 21
矩形槽孔 211
八字槽孔 212
裂变槽孔 213
U型槽孔 214
第一竖直段 2141
第一水平段 2142
L型槽孔 215
第二竖直段 2151
第二水平段 2152
三角形槽孔 216
槽孔单元 22
单元左阵列 221
单元右阵列 222
第一槽孔组 30
第一左阵列 31
第一右阵列 32
第一槽孔 33
第二槽孔组 40
第二左阵列 41
第二右阵列 42
第二槽孔 43
裂变槽 431
外护套 50
标识部 51
内导体 60
绝缘层 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包括外导体10,外导体10开设多个槽孔组20,每个槽孔组20包括多个槽孔21,一个槽孔组20的槽孔21的形状至少与另外一个槽孔组20的槽孔21的形状不同,多个槽孔组20沿外导体10的轴向交错分布。
由于不同形状的槽孔21漏泄电磁波的性能有所差异,本实施例中至少有两个槽孔组20的槽孔21的形状互不相同,即本实施例的多个槽孔组20中,具有不同形状的槽孔21的多个槽孔组20在不同频段上的兼容性有所差别,从而使得多个槽孔组20能够在不同范围的频段上的兼容性互相补足,进而使得多个槽孔组20整体能够满足在需求范围内的兼容性能,使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能够满足多频段兼容,增强了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兼容性。
具体而言,不同形状的槽孔21的槽孔组20能够形成不同的电磁波辐射方向,在外导体10上开设多个沿外导体10的轴向分布的槽孔组20后,电磁波在外导体10内部的结构中传输的同时还会沿多个槽孔组20向外界辐射电磁波,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能够兼容不同频段的通讯信号,进而满足轨道交通专网的大跨度多频段兼容性要求。
例如,部分槽孔组20对低频段的通讯信号的兼容性较好,另一部分槽孔组20对高频段的通讯信号的兼容性较好,将上述两种槽孔组20沿外导体10的轴向分布于外导体10上后,即可使得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对低频段和高频段的通讯信号均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槽孔组20的槽孔21的形状至少与另外一个槽孔组20的槽孔21的形状不同,是指其形状有着明显差异,例如,长宽比例在10比1的范围内的矩形形状变换并不能理解为本实施例中的形状不同,将矩形的直角处设置倒角也不能理解为本实施例中的形状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至图5,多个槽孔组20分为第一槽孔组30和第二槽孔组40,相邻的两个第一槽孔组3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槽孔组40,第一槽孔组30包括多个沿外导体10的轴向分布的第一槽孔33,第二槽孔组40包括多个沿外导体10的轴向分布的第二槽孔43,第一槽孔33的形状与第二槽孔43的形状不同。
由于第一槽孔33与第二槽孔43的形状不同,使得第一槽孔33和第二槽孔43的兼容性强的频段也不相同,进而使得相邻的第一槽孔组30和第二槽孔组40合并后能够满足轨道交通专网大跨度多频段的兼容性要求,同时,由于多个槽孔组20沿外导体10的轴向分布,相邻的两个第一槽孔组30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槽孔组40,从而在外导体10的轴向上,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各个位置均能满足轨道交通专网大跨度多频段的兼容性要求,大大增强了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兼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多个第一槽孔33分为第一左阵列31和第一右阵列32,第一左阵列31和第一右阵列32呈八字形沿外导体10的轴线分布,第一左阵列31的第一槽孔3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与第一右阵列32的第一槽孔3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互补。
通过第一左阵列31和第一右阵列32呈八字形沿外导体10的轴线分布,使得多个第一槽孔33能够形成为八字槽,其在高频段的兼容性较强,从而能够与高频段的兼容性较差但是其他频段的兼容性较强的槽孔组20配合,以实现多个槽孔组20整体在大跨度多频段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多个第一槽孔33在低频(400MHz、800MHz、900MHz)兼容性较差,高频(1800MHz、1900MHz、2100MHz)兼容性较好。
具体而言,参见图2,第一左阵列31的第一槽孔3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为α,5°≤α≤20°,相对于其他角度而言,本实施例的角度范围能够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在高频段的兼容性,并能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在高频段的性能,如降低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α也可根据最终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兼容性及其性能进行调整并设为其他角度。
具体地,参见图4,第一槽孔33的长度为L3,70mm≤L3≤90mm,其能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在高频段的性能,如降低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L3也可根据最终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兼容性及其性能进行调整并设为其他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多个第二槽孔43分为第二左阵列41和第二右阵列42,第二左阵列41和第二右阵列42呈八字形沿外导体10的轴线分布,第二左阵列41的第二槽孔4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与第二右阵列42的第二槽孔4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互补,且每个第二槽孔43包括沿其倾角方向排列的多个裂变槽431。
通过第二左阵列41和第二右阵列42呈八字形沿外导体10的轴线分布,同时每个第二槽孔43还包括沿其倾角方向排列的多个裂变槽431,使得多个第二槽孔43分别能够形成为裂变槽孔213,其在低频段的兼容性较强,从而能够与低频段的兼容性较差但是其他频段的兼容性较强的槽孔组20配合,以实现多个槽孔组20整体在大跨度多频段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二槽孔43在低频(400MHz、800MHz、900MHz)兼容性较好,高频(1800MHz、1900MHz、2100MHz)兼容性较差。
具体而言,参见图5,第二左阵列41的第二槽孔4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为β,15°≤β≤30°,相对于其他角度而言,本实施例的角度范围能够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在高频段的兼容性,并能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在高频段的性能,如降低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β也可根据最终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兼容性及其性能进行调整并设为其他角度。
具体地,参见图5,裂变槽431的长度为L4,20mm≤L4≤60mm,其能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在高频段的性能,如降低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L4也可根据最终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兼容性及其性能进行调整并设为其他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5,槽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槽孔单元22,每个槽孔单元22包括多个槽孔21。
多个槽孔单元22能够实现多个相同形状的槽孔21的阵列,以便于通过至少一个槽孔单元22的阵列进一步优化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性能,从而便于根据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实际兼容性及性能对槽孔21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槽孔单元22分为单元左阵列221和单元右阵列222,单元左阵列221和单元右阵列222相对槽孔单元2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单元左阵列221和单元右阵列222的间距为L1,相邻的两个槽孔单元22之间的间距为L2,L1和L2的差值小于预设值。
将L1和L2的差值降低至预设值以下后,既能对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上的谐振点起到抑制效果,也能降低谐振点处的驻波比,从而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通信性能。
可选地,L1和L2的差值为零,以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通信性能。
此外,本实施例中单元左阵列221和单元右阵列222中的槽孔2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槽孔单元22的节距为P,351mm≤P≤450mm。
当槽孔单元22的节距P过小时,相邻的槽孔单元22之间的互相干扰会较强,当槽孔单元22的节距P过大时,多个槽孔单元22又难以相互不足。本实施例中将槽孔单元22的节距P控制在351mm和450mm之间,能够较好地保证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使用频段400-2100MHz在辐射波的频段内,从而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兼容性和使用性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P优选为45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槽孔21的槽宽为M,2mm≤M≤5mm。
将槽宽设于2mm和5mm之间能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在高频段的性能,如降低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M也可根据最终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兼容性及其性能进行调整并设为其他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至图5、图12至图15,槽孔21包括矩形槽孔211、八字槽孔212、裂变槽孔213、U型槽孔214、L型槽孔215或三角形槽孔216。
不同形状的槽孔21的兼容性频段和性能有所不同,根据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对不同频段的兼容性及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等性能,可以将槽孔21调整为矩形槽孔211、八字槽孔212、裂变槽孔213、U型槽孔214、L型槽孔215或三角形槽孔216中的其中两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还包括外护套50,外护套50包覆于外导体10的外侧,外护套50上设有标识部51,在外导体10的径向切面上,标识部51与多个槽孔组20分别位于外导体10的相对设置的两侧。
在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实际安装环境中,需要使槽孔组20朝向空旷空间,以便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接收和发射电磁波,本实施例中额外设置标识部51后,能够快速根据标识部51的位置确定槽孔组20的位置,从而提高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安装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还包括内导体60和绝缘层70,绝缘层70包覆于内导体60的外侧,外导体10套设于绝缘层70,外护套50套设于外导体10。电磁波沿内导体60传输的同时能够从外导体10上的多个槽孔组20向外辐射电磁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U型槽孔214包括第一水平段2142和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第一水平段2142沿外导体10的轴向延伸。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一端分别设于第一水平段2142的两端,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另一端沿外导体10的径向延伸,且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一水平段2142和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能够有利于电磁波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向外界辐射电磁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可以兼容的通讯信号的频段种类,以便于满足轨道交通专网的大跨度多频段兼容性要求。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可以为外导体10的径向的两个相反方向,例如,参见图13,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均向上的为第一U型槽孔,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均向下的为第二U型槽孔,当槽孔组20包括多个U型槽孔214时,相邻的两个槽孔组20中,一个槽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U型槽孔,另一个槽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U型槽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可以是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以形成为Z型槽孔21。
参见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L型槽孔215包括第二竖直段2151和第二水平段2152。第二竖直段2151沿外导体10的径向延伸。第二水平段2152的一端设于第二竖直段2151的一端,第二水平段2152的另一端沿外导体10的轴向延伸。
第二水平段2152和两个第二竖直段2151能够有利于电磁波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向外界辐射电磁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可以兼容的通讯信号的频段种类,以便于满足轨道交通专网的大跨度多频段兼容性要求。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段2152的延伸方向可以为外导体10的轴向的两个相反方向,例如,参见图14,第二水平段2152的延伸方向向左的为第一L型槽孔,第二水平段2152的延伸方向均向下的为第二L型槽孔,当槽孔组20包括多个L型槽孔215时,相邻的两个槽孔组20中,一个槽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L型槽孔,另一个槽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L型槽孔。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其包括外导体10,外导体10开设多个第一槽孔组30和多个第二槽孔组40,相邻的两个第一槽孔组30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槽孔组40。第一槽孔组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槽孔单元,第一槽孔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槽孔33,多个第一槽孔33分为第一左阵列31和第一右阵列32,第一左阵列31和第一右阵列32呈八字形沿外导体10的轴线分布,第一左阵列31的第一槽孔3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与第一右阵列32的第一槽孔3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互补。第二槽孔组4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槽孔单元,第二槽孔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槽孔43,多个第二槽孔43分为第二左阵列41和第二右阵列42,第二左阵列41和第二右阵列42呈八字形沿外导体10的轴线分布,第二左阵列41的第二槽孔4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与第二右阵列42的第二槽孔43相对于轴线的倾角互补,且每个第二槽孔43包括沿其倾角方向排列的多个裂变槽431。
上述第一槽孔组30内的第一槽孔33形成为八字槽,多个第一槽孔33在低频(400MHz、800MHz、900MHz)兼容性较差,高频(1800MHz、1900MHz、2100MHz)兼容性较好;第二槽孔组40的第二槽孔43形成为裂变槽431,第二槽孔43在低频(400MHz、800MHz、900MHz)兼容性较好,高频(1800MHz、1900MHz、2100MHz)兼容性较差。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在400-2100MHz范围内的兼容性大大增强,具体而言,参见图6至图11,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在2100MHz频段、1900MHz频段、1800MHz、900MHz频段、800MHz频段和400MHz频段的耦合损耗均较为理想。
此外,在800MHz、900MHz处,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衰减较单一的八字槽优0.12dB/hm、0.14dB/hm,95%耦合损耗较单一的八字槽优1.5dB、1.8dB。在1800MHz、1900MHz、2100MHz处,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衰减较单一的裂变槽431优0.14dB/hm、0.18dB/hm、0.21dB/hm,95%耦合损耗较单一的裂变槽431优1.6dB、1.8dB、2.0dB。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二接近,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与实施例二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槽孔组20的槽孔21的形状不同。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5、图12至图15,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槽孔组20的槽孔21可以是矩形槽孔211、八字槽孔212、裂变槽孔213、U型槽孔214、L型槽孔215或三角形槽孔216中至少两种类别以上的排列组合,只要其实际组合后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的兼容性满足400-2100MHz范围的要求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U型槽孔214包括第一水平段2142和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第一水平段2142沿外导体10的轴向延伸。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一端分别设于第一水平段2142的两端,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另一端沿外导体10的径向延伸,且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一水平段2142和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能够有利于电磁波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向外界辐射电磁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可以兼容的通讯信号的频段种类,以便于满足轨道交通专网的大跨度多频段兼容性要求。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可以为外导体10的径向的两个相反方向,例如,参见图13,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均向上的为第一U型槽孔,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均向下的为第二U型槽孔,当槽孔组20包括多个U型槽孔214时,相邻的两个槽孔组20中,一个槽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U型槽孔,另一个槽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U型槽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竖直段2141的延伸方向可以是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以形成为Z型槽孔21。
参见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L型槽孔215包括第二竖直段2151和第二水平段2152。第二竖直段2151沿外导体10的径向延伸。第二水平段2152的一端设于第二竖直段2151的一端,第二水平段2152的另一端沿外导体10的轴向延伸。第二水平段2152和两个第二竖直段2151能够有利于电磁波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向外界辐射电磁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100可以兼容的通讯信号的频段种类,以便于满足轨道交通专网的大跨度多频段兼容性要求。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段2152的延伸方向可以为外导体10的轴向的两个相反方向,例如,参见图12,第二水平段2152的延伸方向向左的为第一L型槽孔,第二水平段2152的延伸方向均向下的为第二L型槽孔,当槽孔组20包括多个L型槽孔215时,相邻的两个槽孔组20中,一个槽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L型槽孔,另一个槽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L型槽孔。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开设多个槽孔组,每个所述槽孔组包括多个槽孔,一个所述槽孔组的槽孔的形状至少与另外一个所述槽孔组的槽孔的形状不同,多个所述槽孔组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交错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槽孔组分为第一槽孔组和第二槽孔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槽孔组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槽孔组,所述第一槽孔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分布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二槽孔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分布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槽孔的形状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槽孔分为第一左阵列和第一右阵列,所述第一左阵列和所述第一右阵列呈八字形沿所述外导体的轴线分布,所述第一左阵列的所述第一槽孔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倾角与所述第一右阵列的所述第一槽孔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倾角互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槽孔分为第二左阵列和第二右阵列,所述第二左阵列和所述第二右阵列呈八字形沿所述外导体的轴线分布,所述第二左阵列的所述第二槽孔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倾角与所述第二右阵列的所述第二槽孔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倾角互补,且每个所述第二槽孔包括沿其倾角方向排列的多个裂变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组包括至少一个槽孔单元,每个所述槽孔单元包括多个所述槽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单元分为单元左阵列和单元右阵列,所述单元左阵列和所述单元右阵列相对所述槽孔单元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单元左阵列和所述单元右阵列的间距为L1,相邻的两个所述槽孔单元之间的间距为L2,L1和L2的差值小于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单元的节距为P,351mm≤P≤4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包括矩形槽孔、八字槽孔、裂变槽孔、U型槽孔、L型槽孔或三角形槽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孔包括:
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延伸;
两个第一竖直段,两个第一竖直段的一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段的另一端沿所述外导体的径向延伸,且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段的延伸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槽孔包括:
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沿所述外导体的径向延伸;
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一端,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另一端沿所述外导体的轴向延伸。
CN202221673048.5U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 Active CN218069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3048.5U CN218069366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3048.5U CN218069366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9366U true CN218069366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3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3048.5U Active CN218069366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9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69769B1 (en) Radiating cable
CN106329151A (zh) 一种天线阵列和网络设备
WO2021031641A1 (zh) 一种宽高频漏缆
KR20110015423A (ko) 초경제적 송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1907694U (zh) 一种垂直双极化mimo漏泄波导
CN115149238A (zh) 一种面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多网融合部署的多频天线
CN218069366U (zh) 一种轨道交通多频段漏缆
CN100483567C (zh)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
CN211743396U (zh) 一种高隔离度的缝隙超宽带mimo天线
CN113555159B (zh) 用于轨道交通通信系统5g升级的辐射型漏缆及敷设模块
CN207282729U (zh) 一种双极化漏泄同轴电缆
CN113471707B (zh) 一种阵列源设计的超宽频漏泄同轴电缆
CN112909491B (zh) 一种应用于车载的玻璃天线
CN108615980A (zh) 一种具有双极化辐射模的椭圆漏泄软波导
CA2803456C (en) Feed network and antenna
KR20140100359A (ko) 누설 동축 케이블
CN210137324U (zh) 一种漏泄波导车地通信系统
CN110492914B (zh) 一种漏泄波导车地通信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202695730U (zh) 裂缝波导天线
CN204991918U (zh) 车地无线传输信号系统用漏泄电缆
CN200947366Y (zh)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
CN112615150B (zh) 一种水平极化的全向辐射单元
CN117096590B (zh) 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CN116544667B (zh) 一种多通道馈源结构及天线系统
CN217361907U (zh) 漏泄圆极化波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