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5056U - 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5056U
CN218065056U CN202222629023.1U CN202222629023U CN218065056U CN 218065056 U CN218065056 U CN 218065056U CN 202222629023 U CN202222629023 U CN 202222629023U CN 218065056 U CN218065056 U CN 218065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ell
water
heat exchanger
air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90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玉贵
张亚杰
王硕
庞雪峰
常宗越
秦景
马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Priority to CN2022226290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5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5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5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包括三个部分:水源风道系统、空气能系统、末端设备;其中水源风道系统是由水井A和水井B以及通风管道A、风机A四部分组成,空气能系统是由蓄热水箱、循环水泵、空气源热泵、空气能板式换热器组成,末端设备是由通风管道B、风机B组成;通风管道A的前端从水井A进入,管道A的末端与水井B连接,通风管道A的出口与空气能板式换热器相连接,风机A安装在通风管道A的末端及空气能板式换热器的前端,通风管道B两端连接建筑和空气能板式换热器,风机B安装在通风管道B的末端及建筑的前端。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加热的空气进入空气能板式换热器,提高空气能效率,节约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供暖的系统,具体说是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热泵供暖已经比较成熟,并且不断的研究出来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夏天制冷冬天供暖。由于这些单独的热泵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效率比较低。单独的空气源热泵冬季供暖会出现结霜问题,在除霜方面比较困难。从而出现了水源和空气源耦合系统,虽然躲避了环境和季节性的问题,但是两种热泵同时运行会浪费更多的电能。本专利技术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热泵技术,适用于农村式人工挖井旁边的住宅区,即提高了空气能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提高空气能效率,减少浪费电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包括三个部分:水源风道系统、空气能系统、末端设备;其中水源风道系统是由水井A和水井B以及通风管道A、风机A四部分组成,通风管道A的入口端放置在水井A的井口与外界相通,通风管道A的出口端放置在水井B的井口与风机A相连,水井A和水井B在地下用通风管道A连接;空气能系统是由蓄热水箱、循环水泵、空气源热泵、空气能板式换热器组成,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蓄热水箱、空气能板式换热器从右到左依次相连,空气能板式换热器下端与风机A连接,上端与通风管道B连接;末端设备是由通风管道B、风机B组成,通风管道B的末端与风机B相连,把空气送入建筑内;
进一步的,水井A和水井B相隔一定距离,通风管道A的前端从水井A进入,管道A的末端与水井B连接作为出口,通风管道A的出口与空气能板式换热器相连接,风机A安装在通风管道A的末端及空气能板式换热器的前端,通风管道B两端连接建筑和空气能板式换热器,风机B安装在通风管道B的末端及建筑的前端,蓄热水箱与空气源热泵和空气能板式换热器连接。
上述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所述通风管道A为镀锌钢管材质。
上述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所述通风管道B为镀锌钢管材质。
上述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所用部件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均通过公知的途径获得。所述部件的连接方法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加热的空气进入空气能板式换热器,提高空气能效率,减少了浪费电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建筑,2.水井A,3.水井B,4.通风管道A,5.通风管道B,6.风机A,7.风机B,9.循环水泵,10.空气源热泵,11.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2.蓄热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表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包括三个部分:水源风道系统、空气能系统、末端设备;其中水源风道系统是由水井A2和水井B3以及通风管道A4、风机A6四部分组成,通风管道A4的入口端放置在水井A2的井口与外界相通,通风管道A4的出口端放置在水井B3的井口与风机A6相连,水井A2和水井B3在地下用通风管道A4连接;空气能系统是由蓄热水箱12、循环水泵9、空气源热泵10、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组成,空气源热泵10、循环水泵9、蓄热水箱12、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从右到左依次相连,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下端与风机A6连接,上端与通风管道B5连接;末端设备是由通风管道B5、风机B7组成,通风管道B5的末端与风机B7相连,把空气送入建筑1内;
进一步的,水井A2和水井B3相隔一定距离,通风管道A4的前端从水井A2进入,管道A的末端与水井B3连接作为出口,通风管道A4的出口与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相连接,风机A6安装在通风管道A4的末端及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的前端,通风管道B5两端连接建筑1和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风机B7安装在通风管道B5的末端及建筑1的前端,蓄热水箱12与空气源热泵10和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连接。
实施例1
按照上述图1所示,制的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其中通风管道A4为镀锌钢管材质,通风管道B5为镀锌钢管材质。
冬季,外面温度低的空气进入通风管道A4,通风管道A4与温度较高的井水接触,温度低的空气可以与温度较高的井水通过通风管道A4进行换热,来提高空气的温度,由于在北方,外面空气温度较低,仅通过与井水换热得到的空气温度不够建筑1所需要的温度,所以从水井B3出来的空气,再经过空气源热泵10的二次加热,空气达到建筑1的所要求的温度,空气源热泵10先加热蓄热水箱12内的水体,蓄热水箱12的水体通过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被加热好的空气经过过滤由风机B7送入建筑1。
下面以一次使用为例。
第一步,打开风机A6
此时,外面温度低的空气进入通风管道A4,通风管道A4与温度较高的井水接触,温度低的空气可以与温度较高的井水通过通风管道A4进行换热。
第二步,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加热
通过通风管道A4的预热空气从水井B3出来再经过风机A6把空气送到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中二次加热,达到建筑1所需求的温度。
第三步,打开风机B7
经过空气能板式换热器11的空气由风机B7送入建筑1的末端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组成结构简单,将水源风道系统和空气能系统耦合在一起,提高空气能效率,同时节约电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在冬季使用,还可以在夏季使用,用于制冷。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关闭空气源热泵10即可,夏季由于北方地下井水温度不高,空气仅需要通过通风管道A4与井水进行换热,温度即可达到建筑1所需要的温度,不需要空气源热泵10二次制冷,直接送入建筑1供人类所需。

Claims (3)

1.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包括三个部分:水源风道系统、空气能系统、末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水源风道系统是由水井A和水井B以及通风管道A、风机A四部分组成,通风管道A的入口端放置在水井A的井口与外界相通,通风管道A的出口端放置在水井B的井口与风机A相连,水井A和水井B在地下用通风管道A连接;空气能系统是由蓄热水箱、循环水泵、空气源热泵、空气能板式换热器组成,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蓄热水箱、空气能板式换热器从右到左依次相连,空气能板式换热器下端与风机A连接,上端与通风管道B连接;末端设备是由通风管道B、风机B组成,通风管道B的末端与风机B相连,把空气送入建筑内;
进一步的,水井A和水井B相隔一定距离,通风管道A的前端从水井A进入,管道A的末端与水井B连接作为出口,通风管道A的出口与空气能板式换热器相连接,风机A安装在通风管道A的末端及空气能板式换热器的前端,通风管道B两端连接建筑和空气能板式换热器,风机B安装在通风管道B的末端及建筑的前端,蓄热水箱与空气源热泵和空气能板式换热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A为镀锌钢管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B为镀锌钢管材质。
CN202222629023.1U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 Active CN218065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9023.1U CN218065056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9023.1U CN218065056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5056U true CN218065056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1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9023.1U Active CN218065056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5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5180A (zh) 太阳能热风供暖制冷热水多用装置
CN218065056U (zh) 一种水源风道与空气能耦合供暖系统
CN210197447U (zh) 多能源互补的学校供暖节能系统
CN211290582U (zh) 一种光伏驱动的太阳能中温空气集热器供暖及热水系统
CN214791621U (zh) 建筑物5g舒适系统
CN105716175B (zh) 太阳能供热与地道风复合系统
CN201396985Y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蓄能式地源热泵系统
CN204115073U (zh) 用于集中供暖的风机盘管
CN103884067A (zh) 一种可提供室内供暖和制冷的水空调系统
CN204593768U (zh) 具有pvt系统的家用空调热回收节能装置
CN203848366U (zh) 一种村镇房屋用太阳能空气组合供热供暖系统
CN209386580U (zh) 单体式太阳能热水热风装置
CN201050947Y (zh) 冷热两用水空调
CN208442921U (zh) 高频电磁感应加热采暖系统
CN202855786U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
CN111006297A (zh) 一种民用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18154441U (zh) 一种地埋管风道与污水源热泵耦合供暖系统
CN218469622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与地热能耦合进行天然气增热的系统
CN103900142A (zh) 一种村镇房屋用太阳能空气组合供热供暖系统
CN209819777U (zh) 一种利用暖气换热新风系统
CN203857602U (zh) 中央空调排风热回收装置
CN219955478U (zh) 一种建筑温控装置
CN213777986U (zh) 一种冬夏两用空调系统
CN208967894U (zh) 新风净化系统
CN218721823U (zh) 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别墅住宅用采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