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2777U - 压缩机及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62777U CN218062777U CN202222386233.2U CN202222386233U CN218062777U CN 218062777 U CN218062777 U CN 218062777U CN 202222386233 U CN202222386233 U CN 202222386233U CN 218062777 U CN218062777 U CN 2180627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axial
- compressor
- main shaft
- axial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叶轮装置,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径向轴承、第一轴向轴承和第二轴向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支撑方向相反,所述径向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中:用于承载所述主轴重力的承重轴承,为气体静压轴承;其余部分,为气体动压轴承。因为启停时,承重轴承工作压力最大,而此时主轴转速还没有起来,采用气体静压轴承,可以提前使承重轴承进入工作状态。在应用于启停频繁的压缩机中时,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压缩机整机的使用寿命,且充分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该压缩机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压缩机中支撑轴承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压缩机的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压缩机来说,主轴上一般需要设置有径向轴承和轴向轴承,在现有技术中,径向轴承和轴向轴承要么全部采用气体静压轴承,要么全部采用气体动压轴承,其中气体静压轴承和气体动压轴承均具有宽泛、成熟的使用场景。
但是气体静压轴承和气体动压轴承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如何结合气体静压轴承和气体动压轴承的优点,应用到径向轴承和轴向轴承中,以提高使用效果,使得轴承设置更为合理,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压缩机中支撑轴承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压缩机的空调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机,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叶轮装置,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径向轴承、第一轴向轴承和第二轴向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支撑方向相反,所述径向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中:
用于承载所述主轴重力的承重轴承,为气体静压轴承;
其余部分,为气体动压轴承。
在使用上述压缩机时,在启动之前,先向其中承重轴承供入高压气体,因为承重轴承为气体静压轴承,所以能够因为内部导入高压气体,使得可以提前进入气悬浮支撑状态,然后启动压缩机,在主轴转速为达到对应转速之前,主轴主要需要支撑的还是重力,而此时承重轴承已经进入工作状态,而当主轴运行平稳之后,此时非承重轴承部分,则需要进入工作状态,进行有效地支撑。在上述压缩机中,主要考虑到,压缩机在启停的时候,因为主轴及其上的叶轮装置,承重轴承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因为启停状态区别于工作状态,所以其中的非承重轴承并不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正是因为这个情况,承重轴承采用气体静压轴承,气体静压轴承可以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即使此时主轴转速达不到要求,也能够对主轴进行有效支撑,且此时正是承重轴承需要承重的时机,能够有效地避免主轴与轴承之间产生不好的相对摩擦;而又因为此时非承重轴承,无需进入工作状态,所以采用气体动压轴承,并不影响其工作,且因为是启停阶段,所以也不会存在较大支撑力,因此即使发生接触摩擦,摩擦力也不会太大。上述方案,在应用于启停频繁的压缩机中时,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压缩机整机的使用寿命,且充分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该压缩机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压缩机中支撑轴承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主轴水平设置,所述径向轴承为所述气体静压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为气体动压轴承。
优选地,所述径向轴承的轴向上至少一侧设置有梳齿槽,以实现气密封。
优选地,所述主轴竖直设置,所述径向轴承为所述气体动压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中:支撑方向向上的轴承为气体静压轴承,支撑方向向下的轴承为气体动压轴承。
优选地,所述叶轮装置转动时作用在所述主轴上的轴向推力向上。
优选地,所述叶轮装置的转动至工作转速时,所述叶轮装置作用在所述主轴上的轴向推力向上且不小于所述主轴重力。
优选地,所述主轴倾斜设置;所述径向轴承,以及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中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均为所述气体静压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中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为气体动压轴承。
优选地,所述气体静压轴承的供气口连通有主动供气装置和压缩机的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主动供气装置包括如下结构中一种或多种:系统内储液罐、系统外供液罐、系统外压缩装置。
优选地,所述气体动压轴承的支撑为弹性部件且对所述主轴直接接触支撑。
优选地,所述叶轮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两端叶轮,所述主轴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径向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且在所述主轴的任一端,所述径向轴承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且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的支撑面均朝向所述径向轴承。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该空调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压缩机,包括位于主循环系统上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位于主循环系统上且连通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由于上述的压缩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设备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放置时压缩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竖直放置时压缩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倾斜放置时压缩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主轴一端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主轴1、定子2、叶轮3、蜗壳4、径向轴承5、第一轴向轴承6、第二轴向轴承7、梳齿槽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压缩机中支撑轴承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放置时压缩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竖直放置时压缩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倾斜放置时压缩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主轴一端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实用新型人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压缩机中的主轴1要么采用气体静压轴承,要么采用气体动压轴承,气体静压轴承和气体动压轴承,在最大承载能力要求上,目前的技术均能够满足。当气体静压轴承和气体动压轴承因为结构原理不同,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的特点,因此结合不同的特点,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可以取得进一步优化的使用效果,因此实用新型人致力于在其中找出更优方案,以提高整机的使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主要是指系统内压缩机,即空调循环主系统上的压缩机。上述压缩机至少包括如下结构中的一种、多种、甚至全部:主轴1、叶轮装置、径向气动轴承和轴向气动轴承,当然也可以包括一些其他结构,如定子2、蜗壳4等。如可以使压缩机包含电机部分、气动部分、机械部分。其中电机部分如可以包括定子2、线圈、转子。其中气动部分如可以包括叶轮3、蜗壳4、主轴1和轴承,主轴1为连接叶轮3和电机转子的运动部件;蜗壳4为一种压力容腔结构,具有进口和出口,能够收集叶轮3中产生的气体,使其流向排气口。其中机械部分为相关的连接、密封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压缩机可以是上述部分结构的组合,甚至可以是全部结构的组合,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其中叶轮装置固定安装在主轴1上,其中叶轮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叶轮3,以在主轴1转动时,能够带动其上的叶轮3转动。而其中主轴1转动一般是由定子2中线圈驱动,还可以是由其它结构驱动。其中叶轮3可以是与主轴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可拆卸固定连接,如可以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主轴1的一端。
其中轴承包括径向支撑部分和轴向支撑部分,即如上述径向轴承5和轴向轴承,对主轴1及其连带的叶轮3进行支撑。其中,轴向轴承需要对轴向双向进行支撑,为了方便描述,即设置有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而其中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支撑方向相反,即第一轴向轴承6支撑面和第二轴向轴承7支撑面的朝向方向相反。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仅仅是为了区分支撑方向不同的两个部分,并不要求其中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一定是完全分割的两个结构,也可以是整合到一起,即使某一轴向轴承,在轴向两侧分别形成轴向支撑面,以使得轴向两侧可以分别作为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在主轴1上,一般至少设置有一个径向轴承5、一个第一轴向轴承6和一个第二轴向轴承7。
所述径向轴承5、所述第一轴向轴承6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7中:有一部分轴承为用于承载主轴1重力的承重轴承。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承重轴承指的是:在压缩机处于停机状体下,还需要承受由主轴1传递过来压力的轴承均为承重轴承。如主轴1水平设置时,那么径向轴承5就为承重轴承,在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下时,在忽略细微变形或者细微位置变换带来的影响后,轴向轴承基本上不承受重力;又如主轴1竖直设置时,此时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中支撑方向向上的轴承为承重轴承,而支撑方向向下的轴承并不承重,且径向轴承5也并不承重。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承重轴承可以采用气体静压轴承,其中气体静压轴承指的是一种需要供入气体至轴承支撑面处,以形成高压气膜进而进行支撑的气动轴承。特点在于,只要向气体静压轴承的支撑面处供气,即可形成有效支撑,且可以随着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力变化要求,提供对应气压的气体,以可以保证在不同承载下,均可以有效地满足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径向轴承5、所述第一轴向轴承6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7中:其中用于承载所述主轴1重力的承重轴承采用了上述气体静压轴承;其余部分,即非承重轴承,采用气体动压轴承。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其余部分是相对主轴1承重的承重轴承来说的,即为非承重轴承,即在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下时,在忽略细微变形或者细微位置变换带来的影响后,非承重轴承基本上不承受主轴1的重力,因此在主轴1初步运行时,基本上不承受重量。如主轴1水平设置时,那么径向轴承5就为承重轴承,而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均为非承重轴承。又如主轴1竖直设置时,此时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中支撑方向向上的轴承为承重轴承,而径向轴承5以及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基本上不承重,因此均为非承重轴承。
需要说明的是,如何判定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的支撑方向是否向上,主要是以主轴1停止转动时,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中哪个需要承受主轴的重力。如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均安装在主轴1上,那么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支撑面朝下;而若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均安装在壳体上,那么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支撑面朝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使用上述压缩机时,在启动之前,先向其中承重轴承供入高压气体,因为承重轴承为气体静压轴承,所以能够因为内部导入高压气体,使得可以提前进入气悬浮支撑状态,然后启动压缩机,在主轴1转速为达到对应转速之前,主轴1主要需要支撑的还是重力,而此时承重轴承已经进入工作状态,而当主轴1运行平稳之后,此时非承重轴承部分,则需要进入工作状态,进行有效地支撑。在上述压缩机中,主要考虑到,压缩机在启停的时候,因为主轴1及其上的叶轮装置,承重轴承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因为启停状态区别于工作状态,所以其中的非承重轴承并不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正是因为这个情况,承重轴承采用气体静压轴承,气体静压轴承可以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即使此时主轴1转速达不到要求,也能够对主轴1进行有效支撑,且此时正是承重轴承需要承重的时机,能够有效地避免主轴1与轴承之间产生不好的相对摩擦;而又因为此时非承重轴承,无需进入工作状态,所以采用气体动压轴承,并不影响其工作,且因为是启停阶段,所以也不会存在较大支撑力,因此即使发生接触摩擦,摩擦力也不会太大,而当压缩机进入工作状态之后,此时气体动压轴承随着转速提高,能够很好的进行工作。上述方案,在应用于启停频繁的压缩机中时,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压缩机整机的使用寿命,且充分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该压缩机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压缩机中支撑轴承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此处有效地解决指的是通过上述方案,进一步改善目前压缩机中支撑轴承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可以使其中主轴1水平设置,其中径向轴承5为承重轴承,即为上述气体静压轴承,对应的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均为气体动压轴承。当压缩机停机时,因为主轴1水平设置,所以主轴1的重力基本上由径向轴承5进行支撑,而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均不承受作用力。而当需要使用时,即在压缩机需要开机使用时,此时向径向轴承5供气,因为径向轴承5为气体静压轴承,所以供气进入至径向轴承5,能够使径向轴承5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此时主轴1处于悬浮状态。然后开启压缩机,随着主轴1开始转动,主轴1转速还不高时,此时径向轴承5,承受的力明显大于轴向轴承,而因为径向轴承5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可以有效地避免主轴1与径向轴承5之间产生相对摩擦,或至少可以降低摩擦力,减缓摩擦损坏。随着主轴1转速提高至工作状态,此时气体动压轴承正好进入工作状态,即此时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均正好进入工作状态,以在轴向双向进行气悬浮支撑,进而有效地避免产生较大的相对摩擦力。
另外,主轴1在运行状态下,因为径向轴承5随着使用时间增长,主轴1可能存在变形等原因,造成主轴1径向震动增大。此时因为径向轴承5采用的是气体静压轴承,可以随着主轴1径向震动、冲击等增大,提高向径向轴承5供气的供气压力,以保证径向轴承5能够更好的使主轴1进行悬浮,进而有效地减小主轴1的震动,同时降低主轴1与径向轴承5之间的接触磨损。
如附图4所示,其中为了更好的保证径向轴承5具有较高气压的高压气膜,可以使径向轴承5的轴向上至少一侧设置有梳齿槽8,以实现气密封。此时可以是在第一轴向轴承6和/或第二径向轴承5,与径向轴承5之间设置有上述梳齿槽8。当然也可以是将梳齿槽8设置在第一轴向轴承6和/或第二径向轴承5,远离径向轴承5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可以使其中主轴1竖直设置,其中径向轴承5为所述气体动压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6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7中:支撑方向向上的轴承为气体静压轴承,支撑方向向下的轴承为气体动压轴承。如其中第一轴向轴承6支撑方向向上,而其中的第二轴向轴承7的支撑方向向下,那么第一轴向轴承6为气体静压轴承,而其中的第二轴向轴承7为气体动压轴承,即第一轴向轴承6为承重轴承,而第二轴向轴承7和径向轴承5均为非承重轴承。当压缩机停机时,因为主轴1竖直设置,所以主轴1的重力基本上由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进行支撑,径向轴承5和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基本上均不受力。而当需要使用时,即在压缩机需要开机使用时,此时向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供气,因为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为气体静压轴承,所以供气进入至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能够使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使主轴1处于悬浮状态。然后开启压缩机,随着主轴1开始转动,主轴1转速还不高时,此时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承受的力明显大于其它非承重轴承,而因为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可以有效地避免主轴1与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之间产生相对摩擦,或至少可以降低摩擦力,减缓摩擦损坏。随着主轴1转速提高至工作状态,此时气体动压轴承正好进入工作状态,即此时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和径向轴承5均正好进入工作状态,以在轴向双向进行气悬浮支撑,进而有效地避免产生较大的相对摩擦力。
进一步的,为了使工作状态下,减小气体静压轴承的供气量,可以使其中轮装置转动时作用在所述主轴1上的轴向推力向上。轮装置转动时,叶轮3会受到轴向推力,而这径向推力会传递至主轴1上,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叶轮3设置状态,可以有效地控制叶轮3作用在主轴1上的推力方向,即控制其对主轴1上的推力沿轴向向上。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整机对底面作用力不会发生变换,那么作用叶轮3上的风压,可以反向推动整机的外壳或底座部分,以维持力平衡。可以使其中叶轮装置具有多个叶轮3,此时只需要叶轮装置的各个叶轮3转动时作用在所述主轴1上的轴向的总推力向上,即允许部分叶轮3作用力向上,而部分叶轮3的作用力向下,当总推力是向上的。
进一步的,此处优选叶轮装置的转动至工作转速时,其中叶轮装置作用在所述主轴1上的轴向推力向上不小于所述主轴1重力,且优选叶轮装置的转动时作用在所述主轴1上的轴向推力向上等于或接近所述主轴1重力。需要说明的是,当叶轮装置的转动至工作转速时作用在主轴1上的轴向推力向上大于所述主轴1重力时,此时主轴1会对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产生作用力,而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为气体动压轴承,而因为主轴1为工作转速,所以此时气体动压轴承可以具有足够的气悬浮支撑力。因此,可以使叶轮装置的转动至工作转速时,其中叶轮装置的转动时作用在所述主轴1上的轴向推力向上且为所述主轴1重力的1.2倍至1.5倍,以使得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即在轴向存在冲击力时,通过叶轮装置的轴向推力向上,可以缓解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工作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工作转速指的是,压缩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主轴1的转速,可以是一个定值,也可以是一段值域范围,而当为一段值域范围时,可以取其中最低值作为此时的工作转速,也可以是取平均值或中间值作为此时的工作转速,以进行上述比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还可以是使其中主轴1倾斜设置,此时其中径向轴承5,以及所述第一轴向轴承6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7中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均为承重轴承,那么可以均为气体静压轴承。而其中第一轴向轴承6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7中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为气体动压轴承。如其中第一轴向轴承6支撑方向向上,而其中的第二轴向轴承7的支撑方向向下,那么第一轴向轴承6、径向轴承5为气体静压轴承,而其中的第二轴向轴承7为气体动压轴承,即第一轴向轴承6、径向轴承5为承重轴承,而第二轴向轴承7为非承重轴承。当压缩机停机时,因为主轴1倾斜设置,所以主轴1的重力基本上由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以及径向轴承5进行支撑,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基本上均不受力。而当需要使用时,即在压缩机需要开机使用时,此时向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以及径向轴承5供气,因为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以及径向轴承5为气体静压轴承,所以供气进入至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以及径向轴承5,能够使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以及径向轴承5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使主轴1处于悬浮状态。然后开启压缩机,随着主轴1开始转动,主轴1转速还不高时,此时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以及径向轴承5,承受的力明显大于其它非承重轴承,而因为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以及径向轴承5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可以有效地避免主轴1与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以及径向轴承5之间产生相对摩擦,或至少可以降低摩擦力,减缓摩擦损坏。随着主轴1转速提高至工作状态,此时气体动压轴承正好进入工作状态,即此时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正好进入工作状态,以在轴向双向进行气悬浮支撑,进而有效地避免产生较大的相对摩擦力。
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主轴1竖直设置时,相似的,同样可以使叶轮装置转动时作用在所述主轴1上的轴向推力向上,以缓解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工作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气体静压轴承的供气口连通有主动供气装置和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以使得压缩机在未进入到平稳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主动供气装置进行供气。而当压缩机进入到平稳工作状态时,可以由压缩机的出气口进行供气。需要说明的是,当压缩机具有多级压缩部时,此处的压缩机的出气口可以是任一级压缩部中出口压力满足气体静压轴承需求压力的压缩部。
其中主动供气装置指的是一种不依赖于空调系统内的压缩机是否开机,即不依赖设置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主轴1的压缩机,均能够可选地向上述气体静压轴承供气,如上述加热装置和空调系统外压缩装置的开启,均可独立于系统内压缩机,进行开启关闭,如可以在空调系统内的压缩机开启前或开启后的任一时刻,在需要时,均可以独立开启上述加热装置、系统外压缩装置或其它主动供气装置。
若其中主动供气装置为系统内储液罐,此时空调系统主循环通道会依次串联有压缩机、冷凝器、系统内储液罐、液泵组件、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冷凝器放热冷却降温后,液化成液态冷媒,液态冷媒进入系统内储液罐中汇集,然后可以通过液泵组件泵送至节流装置。当负载较低时,采用液泵模式制冷,而系统内压缩机停机,通过液泵组件加速内部的制冷剂快速流动,制冷剂在蒸发器处吸热,在冷凝器处放热。而当负载较高时,此时系统内压缩机开机,液泵组件可以选择开机或者不开机,压缩机与液泵组件均开机时,可以达到更大的制冷效果。其中且对应设置有能够对系统内储液罐内液体加热的储液罐加热装置,且为上述电加热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主动供气装置为系统外压缩装置。此时空调系统主循环通道会依次串联有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压缩机将气体压缩后,导入至冷凝器中,经过冷凝器冷凝液化后,流入至节流装置中,经过节流装置的节流,形成低温低压的流体,而低温低压的流体进入到蒸发器之后,会吸热,并在吸热后,温度会上升,然后可以再次被压缩机压缩,以形成高温高压气体。而其中系统外压缩装置的进气口可以连通在系统内压缩机进口与蒸发器出口之间,以在启动时,可以将蒸发器出口处的气体加压之后供向气体静压轴承。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内结构,指的是空调系统主循环通道上串联的主要部件,还包括上下文中提到的系统内储液罐,即流入至空调系统主循环通道上的压缩机中的制冷剂基本上、甚至全部需要来自系统内储液罐;相对应的,系统外结构,如上下文中提到的系统外供液罐、系统外压缩装置等,指的是通过支路连通至空调系统主循环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气体动压轴承,其支撑为弹性部件直接对所述主轴1接触支撑。气体动压轴承的支撑可以为弹性部件与推理盘间增加接触面积更大的部件,同时其部件上增加耐磨层,以降低可能的磨损。具体来说,气体动压轴承,在未形成气体气楔前,其支撑位弹性部件直接对所述主轴1接触支撑,当利用自身的弹性箔片,产生自身变形,形成了气体气楔后,依靠气体气楔来支撑主轴1,非接触支撑。气体动压轴承的中间层为箔片层,该箔片为弹性器件,板弹簧、波纹弹簧均属于该弹性器件的一种表现形式,箔片的一外层作为固定面,用来固定箔片,另一外层在箔片的另一面,主要增加箔片的弹性接触面积,同时其部件上增加耐磨层,以降低可能的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其中叶轮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1两端叶轮3,所述主轴1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径向轴承5、所述第一轴向轴承6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7;且在所述主轴1的任一端,所述径向轴承5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轴向轴承6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7,且所述第一轴向轴承6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7的支撑面均朝向所述径向轴承5。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其中叶轮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1两端叶轮3,所述主轴1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轴承5和至少一个第一轴向轴承6,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轴承5和至少一个第二轴向轴承7。其中第一轴向轴承6和第二轴向轴承7可以均分别设置在相近径向轴承5轴向内侧,也可以均分别设置在相近径向轴承5轴向外侧。轴向外侧指的是靠近主轴1对应端面的一侧,而轴向内侧指的是远离主轴1对应端面的一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压缩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该空调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压缩机,包括位于主循环系统上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主循环系统上且连通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由于该空调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压缩机,所以该空调设备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压缩机,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叶轮装置,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径向轴承、第一轴向轴承和第二轴向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支撑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中:
用于承载所述主轴重力的承重轴承,为气体静压轴承;
其余部分,为气体动压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水平设置,所述径向轴承为所述气体静压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为气体动压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的轴向上至少一侧设置有梳齿槽,以实现气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竖直设置,所述径向轴承为所述气体动压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中:支撑方向向上的轴承为气体静压轴承,支撑方向向下的轴承为气体动压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装置转动时作用在所述主轴上的轴向推力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装置的转动至工作转速时,所述叶轮装置作用在所述主轴上的轴向推力向上且不小于所述主轴重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倾斜设置;所述径向轴承,以及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中支撑方向向上的轴向轴承均为所述气体静压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中支撑方向向下的轴向轴承为气体动压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静压轴承的供气口连通有主动供气装置和压缩机的出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供气装置包括如下结构中一种或多种:系统内储液罐、系统外供液罐、系统外压缩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动压轴承的支撑为弹性部件且对所述主轴直接接触支撑。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两端叶轮,所述主轴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径向轴承、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且在所述主轴的任一端,所述径向轴承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且所述第一轴向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向轴承的支撑面均朝向所述径向轴承。
12.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位于主循环系统上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主循环系统上且连通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86233.2U CN218062777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压缩机及空调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86233.2U CN218062777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压缩机及空调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62777U true CN218062777U (zh) | 2022-12-16 |
Family
ID=84408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86233.2U Active CN218062777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压缩机及空调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62777U (zh) |
-
2022
- 2022-09-07 CN CN202222386233.2U patent/CN2180627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70908B2 (en) |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with an airconditioner | |
CN112983849B (zh) | 一种轴向力可自动平衡的离心式压缩机结构 | |
CN101504009B (zh) | 涡轮压缩机以及制冷机 | |
TWI386611B (zh) | 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及其潤滑方法 | |
US20240240645A1 (en) | Gas bearing for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 |
WO2008015777A1 (fr) | Unité de turbine de machine refrigérante à cycle à air | |
WO2024103959A1 (zh) | 压缩机及空调 | |
CN218062777U (zh) | 压缩机及空调设备 | |
CN218669850U (zh) | 压缩机及空调 | |
CN215333481U (zh) | 一种轴向力可自动平衡的离心式压缩机结构 | |
CN115585156A (zh) | 压缩机及空调设备 | |
CN116007214A (zh) | 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系统 | |
CN115900118A (zh) | 气浮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系统 | |
CN219199534U (zh) | 无油复叠制冷系统 | |
CN219163497U (zh) | 一种带储冷结构的热管理系统 | |
CN221347313U (zh) | 压缩机扩压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18817171U (zh) | 气浮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装置 | |
CN211830476U (zh) | 一种交直流冷却风扇用电机 | |
CN219412959U (zh) | 一种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汽车空调装置 | |
CN218906851U (zh) | 一种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汽车热管理装置 | |
CN219067999U (zh) | 一种用于离心压缩机的转子系统及永磁同步电机 | |
CN218817170U (zh) | 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装置 | |
CN219160655U (zh) | 一种多水源并联储能热管理系统 | |
CN218934768U (zh) | 一种用于储能热管理的小冷量气浮离心压缩机 | |
CN219413028U (zh) | 一种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冷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