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2758U - 一种双转子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转子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2758U
CN218062758U CN202222200294.5U CN202222200294U CN218062758U CN 218062758 U CN218062758 U CN 218062758U CN 202222200294 U CN202222200294 U CN 202222200294U CN 218062758 U CN218062758 U CN 218062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an
groove
frame body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002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Hefei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Hefei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Hefei Branch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Hefei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2222002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2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2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2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双转子风扇,涉及机械技术领域。一种双转子风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风扇;子风扇,包括框体、风扇体以及电路板,风扇体和电路板分设于框体的两侧,电路板设置于框体上开设的电路板容纳槽中;通过连接线穿过框体电连接风扇体和电路板;其中,在两个子风扇的框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接机构,两个框体之间的卡接配合,以封闭电路板容纳槽。通过上述双转子风扇,能够提高风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转子风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转子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功能提升,网络设备中的器件数量以及布局密度也逐渐增加,这使得网络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大大增加。风扇作为常见的散热器件,被广泛地应用到网络设备中。
在风扇工作时,吸入的风中会携带有水汽和灰尘,这些水汽和灰尘可能会留存在一些空间中。特别是,靠近风扇转子的电路板,如果水汽和灰尘积累在电路板上,不仅会使风扇变得污浊,更有可能因为水汽和灰尘的结合造成电路板的腐蚀,从而使风扇的电路板损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双转子风扇。
结合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转子风扇,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个子风扇;
子风扇,包括框体、风扇体以及电路板,风扇体和电路板分设于框体的两侧,电路板设置于框体上开设的电路板容纳槽中;
通过连接线穿过框体电连接风扇体和电路板;
其中,在两个子风扇的框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接机构,两个框体之间的卡接配合,以封闭电路板容纳槽。
可选的,卡接机构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框体;
卡接机构,包括:
圆环槽,位于一个框体的电路板容纳槽周侧;
凸环,位于另一个框体的电路板容纳槽周侧;
其中,凸环卡入圆环槽中,以封闭两个子风扇的电路板容纳槽。
可选的,圆环槽靠近或远离子风扇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壁;
凸环的边缘设置有与导向壁相配合的导向坡。
可选的,在导向壁的顶端设置有卡勾,在导向坡的底端设置有与卡勾相配合的卡槽。
可选的,在圆环槽中设置有定位凸起,在凸环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槽。
可选的,在两个框体的外周侧,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对两个框体进行固定。
可选的,该双转子风扇,还包括线缆,线缆一侧连接于电路板;
在框体上还设置有延伸至框体的外周侧的出线槽,线缆从电路板容纳槽穿过出线槽延伸至框体外侧。
可选的,出线槽靠近框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体;
在密封槽中,密封体夹持线缆,并封闭出线槽。
可选的,密封体为橡胶密封圈。
可选的,密封体由密封胶凝固形成。
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在双转子风扇中,通过两个子风扇框体之间的配合,对设置电路板的电路板容纳槽进行封闭,避免由于风扇的工作使水汽和灰尘积累于电路板上,从而导致电路板的毁损,提升了双转子风扇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双转子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双转子风扇中的子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双转子风扇中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双转子风扇中框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双转子风扇中另一种框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双转子风扇中的另一种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转子风扇100,如图1所示,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个子风扇1,两个子风扇1被设置为转动时风向一致。
以一个子风扇1为参照,该子风扇1,如图2所示,包括框体10、风扇体11以及电路板12,风扇体11和电路板12分设于框体10的两侧,电路板12设置于框体10上开设的电路板容纳槽13中。也就是说,框体10可以分为第一侧和第二侧,在第一侧,可以形成有容纳风扇体11的风扇体容纳槽14,该风扇体11可以包含有一般风扇所包含的定子和转子等结构。在第二侧,可以形成有容纳电路板12的电路板容纳槽13。
通过连接线15穿过框体10电连接风扇体11和电路板12。在框体10的风扇体容纳槽14和电路板容纳槽13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连接线15穿过通孔分别深入到风扇体容纳槽14和电路板容纳槽13中,以连接风扇体11中的导电结构(比如定子)以及电路板12中的线路。
其中,在两个子风扇1的框体10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接机构16,两个框体10之间的卡接配合,以封闭电路板容纳槽13。
卡接机构16可以设置在不同位置,比如,卡接机构16可以设置于两个子风扇1的框体10相对的表面10C,也可以设置于两个子风扇1的框体10的外周侧10D,对此不做限制。通过卡接机构16之间的配合,使两个子风扇1的电路板容纳槽13对合设置,封闭电路板容纳槽13,避免水汽和灰尘进入电路板容纳槽13中,从而提升双转子风扇的可靠性。
可选的,如图3所示,卡接机构16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框体10;
卡接机构16,包括:
圆环槽160,位于一个框体10A的电路板容纳槽13A周侧;
凸环161,位于另一个框体10B的电路板容纳槽13B周侧;
其中,凸环161卡入圆环槽160中,以封闭两个子风扇1的电路板容纳槽13A、13B。
通过设置圆环槽160和凸环161,能够使得电路板容纳槽13A、13B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相对于框体平面之间的贴合,进一步提升了双转子风扇的防腐蚀效果。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圆环槽160靠近或远离子风扇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壁160A,凸环161的边缘设置有与导向壁160A相配合的导向坡161A。
在通过两个子风扇1配合形成双转子风扇100时,可以控制子风扇1A向子风扇1B移动,通过导向坡161A在导向壁160A上的滑动,使框体10A滑入至框体10B,以使得电路板容纳槽13A的顶壁抵接电路板容纳槽13B的底壁,从而提升风扇1A和风扇1B之间安装的简便性。
可选的,如图4所示,在导向壁160A的顶端设置有卡勾160B,在导向坡161A的底端设置有与卡勾160B相配合的卡槽161B。
在圆环槽160和凸环161的接触末端(即圆环槽160的顶端以及凸环161的底端)可以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勾160B和卡槽161B。在如上述框体10A向框体10B滑入的过程中,在圆环槽160的顶端和凸环161的底端接触时,卡勾160B滑入至卡槽161B中,可以实现二者的扣合,从而对子风扇1A和子风扇1B之间进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卡勾160B和卡槽161B可以设置于靠近子风扇1中心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远离子风扇1中心的一侧,仅需要在子风扇1A向子风扇1B滑入的过程中,使二者扣合即可。
可选的,如图5所示,在圆环槽160中设置有定位凸起160C,在凸环161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160C相配合的定位槽161C。
通过定位凸起160C和定位槽161C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大框体10A和框体10B之间配合的摩擦力,避免二者之间滑落,提升子风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可选的,如图6所示,在两个框体10的外周侧,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固定机构17,通过固定机构17,对两个框体10进行固定。
为了进一步对两个框体10A、10B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可以设置固定机构17,该固定机构17可以是两个突出且对位设置的螺钉孔17A,在框体10A和框体10B之间接触后,通过在螺钉孔17A中穿设螺钉实现框体10A和框体10B之间的紧固。
该固定机构17还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卡勾和卡槽,也可以是相互连接的限位块和限位槽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
可选的,该双转子风扇100,如图1所示,还包括线缆2,线缆2一侧连接于电路板12,该线缆2可以是引出电路板12上的控制线和/或电源线等线路。
在框体10上还设置有延伸至框体10的外周侧10D的出线槽3,线缆2从电路板容纳槽13穿过出线槽3延伸至框体10外侧。
通过在框体10的外周侧10D开设出线槽3,使得线缆2的出线位置远离风扇的风向,从而进一步避免灰尘和水汽进入到电路板所在区域。
可选的,如图1所示,出线槽3靠近框体10的外周侧10D设置有密封槽4,密封槽4中设置有密封体5;
在密封槽4中,密封体5夹持线缆2,并封闭出线槽3。
可选的,密封体5为橡胶密封圈,可以在将线缆2穿设到橡胶密封圈中,再将橡胶密封圈塞入密封槽4中进行密封。
可选的,密封体5由密封胶凝固形成,在将线缆2穿出出线槽3后,可以向密封槽4滴入密封胶进行密封。
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在双转子风扇中,通过两个子风扇框体之间的配合,对设置电路板的电路板容纳槽进行封闭,避免由于风扇的工作使水汽和灰尘积累于电路板上,从而导致电路板的毁损,提升了双转子风扇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个子风扇;
所述子风扇,包括框体、风扇体以及电路板,所述风扇体和所述电路板分设于所述框体的两侧,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框体上开设的电路板容纳槽中;
通过连接线穿过所述框体电连接所述风扇体和所述电路板;
其中,在所述两个子风扇的框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接机构,两个框体之间的卡接配合,以封闭所述电路板容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框体;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
圆环槽,位于一个框体的电路板容纳槽周侧;
凸环,位于另一个框体的电路板容纳槽周侧;
其中,所述凸环卡入所述圆环槽中,以封闭所述两个子风扇的电路板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槽靠近或远离子风扇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壁;
所述凸环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壁相配合的导向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壁的顶端设置有卡勾,在所述导向坡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勾相配合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环槽中设置有定位凸起,在所述凸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框体的外周侧,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固定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对所述两个框体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一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在所述框体上还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框体的外周侧的出线槽,所述线缆从所述电路板容纳槽穿过所述出线槽延伸至所述框体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槽靠近所述框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体;
在所述密封槽中,所述密封体夹持所述线缆,并封闭所述出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为橡胶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转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由密封胶凝固形成。
CN202222200294.5U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双转子风扇 Active CN218062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0294.5U CN218062758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双转子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0294.5U CN218062758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双转子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2758U true CN218062758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4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00294.5U Active CN218062758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双转子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2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6609A (zh) 触头、尤其是刀式触头的电连接装置
CN218062758U (zh) 一种双转子风扇
CN110572975B (zh) 具有定位内部电路基板功能的电源供应器及其制作方法
EP3916234A1 (en) Outgoing line adapter module for pump
KR102081693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
CN202145599U (zh) 变频电机
US20230164943A1 (en) Electronic power converter
CN107453509B (zh) 一种绝缘块、具有该绝缘块的电机及电机的安装方法
US20150173168A1 (en) Dc/dc power module and dc/dc power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212033714U (zh) 一种防水防尘母线槽
CN210430550U (zh) 一种旋转电开关在门上的安装结构
US11996648B2 (en) Plug connector part for contacting in multiple spatial directions
CN109246973B (zh) 一种加湿器的雾化元件安装结构及加湿器
CN108897098B (zh) 短波长在线式隔离器防水壳体
CN221033169U (zh) 潜水泵和污水处理系统
CN215990084U (zh) 一种户外端子箱的防水装置
CN115066991A (zh) 变频器结构系列
CN220086351U (zh) 一种可内部限位密封的耦合器
CN219994219U (zh) 一种双磁路电磁离合器外壳结构
CN218472585U (zh) 一种防水电气箱
CN215991572U (zh) 一种快接式开关电源壳体
CN218976572U (zh) 变频器及其防尘结构
CN203783936U (zh) 换气装置
CN210245801U (zh) 一种高可靠性连接器
CN218848976U (zh) 一种显示屏组合体及具有其的光纤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