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59013U - 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 Google Patents

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9013U
CN218059013U CN202123232807.2U CN202123232807U CN218059013U CN 218059013 U CN218059013 U CN 218059013U CN 202123232807 U CN202123232807 U CN 202123232807U CN 218059013 U CN218059013 U CN 218059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bottl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crew rod
screw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28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书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32328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9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9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9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使测试瓶的测试液注入更加操作方便和准确,提高可靠性;包括测试瓶、橡胶塞、配比标识、底座、活动架、第一螺杆、拧手、升降块、连接架、针管、注头、针头、活塞、连接杆和针筒按片,测试瓶顶端内部与橡胶塞内部相连接,测试瓶外侧连接有配比标识,测试瓶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螺杆外壁与升降块内壁螺装连接,第一螺杆顶端与拧手底端中部相连接,升降块前端与连接架后端相连接,连接架前端与针管后端相连接,针管底端与注头顶端相连通,注头底端可拆卸安装有针头,针管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顶端与连接杆底端相连接,连接杆顶端与针筒按片底端相连接。

Description

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背景技术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人类而言,属于条件致病菌,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肿瘤化疗、放射治疗等导致病人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或某些治疗操作后(气管切开、保留导尿管等)的病人易导致本菌感染,故认为该菌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日前发表的两份研究报告表明,铜绿假单胞菌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专家和医学管理部门的极大关注,即使是对于那些通常被认为是非常清洁的水源。
铜绿假单胞菌目前传统的测定方法是利用增菌分离培养和多种生化试验相结合来进行判断,现根据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与特定试剂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制备出高选择性液体培养基,封存于透明瓶中,并灭菌,从而制成可较长时间存储的简易铜绿假单胞菌测试瓶。但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测试瓶存在培养基注入不便的问题,导致使用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测试瓶的测试液注入更加操作方便和准确,提高可靠性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包括测试瓶、橡胶塞、配比标识、底座、活动架、第一螺杆、拧手、升降块、连接架、针管、注头、针头、活塞、连接杆和针筒按片,测试瓶顶端内部与橡胶塞内部相连接,测试瓶外侧连接有配比标识,测试瓶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顶端后侧中部与活动架底端相连接,活动架内部与升降块可滑动连接,第一螺杆可转动连接在活动架内部且上端伸出,第一螺杆外壁与升降块内壁螺装连接,第一螺杆顶端与拧手底端中部相连接,升降块前端与连接架后端相连接,连接架前端与针管后端相连接,针管底端与注头顶端相连通,注头底端可拆卸安装有针头,针管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顶端与连接杆底端相连接,连接杆顶端与针筒按片底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注油嘴,升降块顶端前侧与注油嘴底端相连接,注油嘴输出端与升降块和螺杆的连接处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注油帽,注油嘴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注油帽。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螺板、第二螺杆、拧盘和夹紧板,底座顶端前侧左右端分别与一组螺板底端相连接,每组螺板外壁分别与一组第二螺杆外壁螺装连接,第二螺杆内端与夹紧板外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螺杆外端与拧盘内端中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接触垫,每组夹紧板内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接触垫。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收置箱、合页和箱盖板,底座顶端左后侧与收置箱底端相连接,收置箱顶端后侧与合页一端相连接,合页另一端与箱盖板底侧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捏把,箱盖板前端上侧与捏把内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底垫,底座底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底垫顶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测试液由外部容器,经针头,向外拔取针筒按片,在连接杆连接下将活塞在针管内抽出,针管内部负压,测试液即可抽入至针管内,然后拧动拧手,使第一螺杆转动,通过与升降块螺装配合,使升降块在活动架内下滑,从而使针头扎入至橡胶塞内,然后将针筒按片下压,即可经连接杆连接将活塞在针管内下压,可经针头将测试液压入至测试瓶内,并由测试瓶上的配比标识判断配比,使测试瓶的测试液注入更加操作方便和准确,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轴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A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测试瓶;2、橡胶塞;3、配比标识;4、底座; 5、活动架;6、第一螺杆;7、拧手;8、升降块;9、连接架;10、针管;11、注头;12、针头;13、活塞;14、连接杆;15、针筒按片; 16、注油嘴;17、注油帽;18、螺板;19、第二螺杆;20、拧盘;21、夹紧板;22、接触垫;23、收置箱;24、合页;25、箱盖板;26、捏把;27、底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包括测试瓶1、橡胶塞2、配比标识3、底座4、活动架5、第一螺杆6、拧手 7、升降块8、连接架9、针管10、注头11、针头12、活塞13、连接杆 14和针筒按片15,测试瓶1顶端内部与橡胶塞2内部相连接,测试瓶1 外侧连接有配比标识3,测试瓶1固定在底座4上,底座4顶端后侧中部与活动架5底端相连接,活动架5内部与升降块8可滑动连接,第一螺杆6可转动连接在活动架5内部且上端伸出,第一螺杆6外壁与升降块8 内壁螺装连接,第一螺杆6顶端与拧手7底端中部相连接,升降块8前端与连接架9后端相连接,连接架9前端与针管10后端相连接,针管10 底端与注头11顶端相连通,注头11底端可拆卸安装有针头12,针管10 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13,活塞13顶端与连接杆14底端相连接,连接杆 14顶端与针筒按片15底端相连接;首先将测试液由外部容器,经针头 12,向外拔取针筒按片15,在连接杆14连接下将活塞13在针管10内抽出,针管10内部负压,测试液即可抽入至针管10内,然后拧动拧手7,使第一螺杆6转动,通过与升降块8螺装配合,使升降块8在活动架5 内下滑,从而使针头12扎入至橡胶塞2内,然后将针筒按片15下压,即可经连接杆14连接将活塞13在针管10内下压,可经针头12将测试液压入至测试瓶1内,并由测试瓶1上的配比标识3判断配比,使测试瓶的测试液注入更加操作方便和准确,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注油嘴16,升降块8顶端前侧与注油嘴16底端相连接,注油嘴16输出端与升降块8和第一螺杆6的连接处相连通;经注油嘴16可向第一螺杆6和升降块8的连接处注油润滑,提高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注油帽17,注油嘴16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注油帽17;安装注油帽17后可对注油嘴16外部进行防护,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螺板18、第二螺杆19、拧盘20和夹紧板21,底座4顶端前侧左右端分别与一组螺板18 底端相连接,每组螺板18外壁分别与一组第二螺杆19外壁螺装连接,第二螺杆19内端与夹紧板21外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螺杆19外端与拧盘 20内端中部相连接;拧动拧盘20可使第二螺杆19转动,通过与螺板18 螺装配合将夹紧板21内推,从而将测试瓶1固定,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接触垫22,每组夹紧板21内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接触垫22;经接触垫22可接触夹紧板 21,避免对测试瓶1的硬性损伤,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收置箱23、合页 24和箱盖板25,底座4顶端左后侧与收置箱23底端相连接,收置箱23 顶端后侧与合页24一端相连接,合页24另一端与箱盖板25底侧端相连接;经收置箱23可存放备件,并经合页24约束下合闭箱盖板25保护,提高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捏把26,箱盖板25前端上侧与捏把26内端相连接;捏持捏把26方便对箱盖板25进行开闭控制,提高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还包括底垫27,底座4 底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底垫27顶端相连接;由底垫27可对底座4进行支撑,避免底部磨损,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在工作时,首先将测试液由外部容器,经针头12,向外拔取针筒按片15,在连接杆14连接下将活塞13在针管10内抽出,针管10内部负压,测试液即可抽入至针管10内,然后拧动拧手7,使第一螺杆6转动,通过与升降块8螺装配合,使升降块8在活动架5内下滑,从而使针头12扎入至橡胶塞2内,然后将针筒按片15下压,即可经连接杆14连接将活塞13在针管10内下压,可经针头12将测试液压入至测试瓶1内,并由测试瓶1上的配比标识3判断配比。
本实用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瓶(1)、橡胶塞(2)、配比标识(3)和注入结构,测试瓶(1)顶端内部与橡胶塞(2)内部相连接,测试瓶(1)外侧连接有配比标识(3),测试瓶(1)固定在注入结构上;
所述注入结构包括底座(4)、活动架(5)、第一螺杆(6)、拧手(7)、升降块(8)、连接架(9)、针管(10)、注头(11)、针头(12)、活塞(13)、连接杆(14)和针筒按片(15),底座(4)顶端后侧中部与活动架(5)底端相连接,活动架(5)内部与升降块(8)可滑动连接,第一螺杆(6)可转动连接在活动架(5)内部且上端伸出,第一螺杆(6)外壁与升降块(8)内壁螺装连接,第一螺杆(6)顶端与拧手(7)底端中部相连接,升降块(8)前端与连接架(9)后端相连接,连接架(9)前端与针管(10)后端相连接,针管(10)底端与注头(11)顶端相连通,注头(11)底端可拆卸安装有针头(12),针管(10)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13),活塞(13)顶端与连接杆(14)底端相连接,连接杆(14)顶端与针筒按片(15)底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油嘴(16),升降块(8)顶端前侧与注油嘴(16)底端相连接,注油嘴(16)输出端与升降块(8)和第一螺杆(6)的连接处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油帽(17),注油嘴(16)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注油帽(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板(18)、第二螺杆(19)、拧盘(20)和夹紧板(21),底座(4)顶端前侧左右端分别与一组螺板(18)底端相连接,每组螺板(18)外壁分别与一组第二螺杆(19)外壁螺装连接,第二螺杆(19)内端与夹紧板(21)外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螺杆(19)外端与拧盘(20) 内端中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垫(22),每组夹紧板(21)内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接触垫(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置箱(23)、合页(24)和箱盖板(25),底座(4)顶端左后侧与收置箱(23)底端相连接,收置箱(23)顶端后侧与合页(24)一端相连接,合页(24)另一端与箱盖板(25)底侧端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捏把(26),箱盖板(25)前端上侧与捏把(26)内端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垫(27),底座(4)底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底垫(27)顶端相连接。
CN202123232807.2U 2021-12-21 2021-12-21 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Active CN218059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2807.2U CN218059013U (zh) 2021-12-21 2021-12-21 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2807.2U CN218059013U (zh) 2021-12-21 2021-12-21 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9013U true CN218059013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2807.2U Active CN218059013U (zh) 2021-12-21 2021-12-21 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9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4334A (zh) 一种注射器
CN206192704U (zh) 药剂定量抽取快速取样装置
CN218059013U (zh) 铜绿假单胞菌简易测试瓶
CN215598618U (zh) 注射器用活塞密封性能测试装置
CN201235080Y (zh) 定量口服药剂瓶
CN211300000U (zh) 一种验血用采血瓶
CN209646524U (zh) 一种新型医学检验用移液装置
CN2393483Y (zh) 密闭式负压自动采血器
CN210159029U (zh) 一种便携式干细胞注射器
CN111888579A (zh) 一种传染病防控用疫苗接种注射装置
CN212082967U (zh) 一种航运金融用货品边界取样装置
CN220810422U (zh) 一种便于定量使用的精华液瓶
CN219507919U (zh) 一种中药酒剂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CN214894265U (zh) 一种液体医药检测用取液装置
CN209966516U (zh) 一种心内注射穿刺针头
CN215534864U (zh) 肿瘤定点穿刺局部化疗设备
CN219495792U (zh) 一种药液药检用提取装置
CN218047983U (zh) 一种用于药物分析的自闭移液管
CN215840942U (zh) 一种经络面部提升小针
CN220715458U (zh) 输液配药负压混合器
CN215339065U (zh) 一种葡萄酒检测用防污染采量取装置
CN2251972Y (zh) 全封闭负压采血器
CN218923449U (zh) 注射器用异戊二烯胶塞
CN213911636U (zh) 多克隆抗体免疫血清真空采血装置
CN211689061U (zh) 一种医学检测用的微生物标本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