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58722U - 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8722U
CN218058722U CN202222298341.4U CN202222298341U CN218058722U CN 218058722 U CN218058722 U CN 218058722U CN 202222298341 U CN202222298341 U CN 202222298341U CN 218058722 U CN218058722 U CN 218058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mmunicated
feeding
treatment box
cyan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83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福兵
王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reenst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reenst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reenst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reenst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83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8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8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8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集气箱,处理箱的顶部连通的设置有输料管,且输料管上设置有阀门,输料管的一侧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上料管,第一上料管的侧壁上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上料槽,第一上料管的内部转动的设置有输料螺杆,第一上料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主轴贯穿第一上料管与输料螺杆的端部连接;处理箱的内部通过设置隔板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且隔板的四周分别与处理箱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处理箱的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设置水管连通设置,通过设置输料螺杆、加热管和隔板等,解决了现有氰化物处理装置反应速度慢、搅拌混合棒易被腐蚀以及装置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氰化物含有剧毒,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后,方能排出,氰化物的处理方式包括有碱性氯化法,在碱性氯化法中,第一阶段为不完全氧化将氰氧化成氰酸盐:CN-+ClO-+H2O=CNCl+2OH-CNCl+2OH-=CNO-+Cl-+H2O;CN-与ClO-反应首先生成CNCl,再水解成CNO-;第二阶段为完全氧化阶段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2CNO-+3ClO-+H20=2C02+N2+3Cl-+2OH-
在第一阶段中,其反应速度取决于pH值、温度和有效氮浓度,pH值越高,水温越高,有效氩浓度越高则水解的速度越快,而现有的反应容器通常在常温下进行,导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同时含氰废水由于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现有的采用搅拌混合棒进行鼓动混合加速融合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得装置自身的使用寿命短,且现有的氰化物废水处理通常采用分体式结构,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大。因此,为解决现有氰化物处理装置反应速度慢、搅拌混合棒易被腐蚀,装置使用寿命短以及装置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集气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连通的设置有输料管,且输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输料管的一侧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上料管,所述第一上料管的侧壁上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上料槽,所述第一上料管的内部转动的设置有用于对来自第一上料槽的物料进行推送的输料螺杆,所述第一上料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主轴贯穿所述第一上料管与所述输料螺杆的端部连接;
所述处理箱的内部通过设置隔板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且所述隔板的四周分别与所述处理箱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处理箱的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设置水管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内部滑嵌有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的一端开口设置、侧壁上设置有气孔,所述隔板上对应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气孔对齐设置,且加热管与隔板之间密封连接,
还包括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气箱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与所述加热管的开口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内部嵌置有多个所述加热管,且多个加热管一端分别与所述分流管连通,所述分流管的中段位置通过气管与所述集气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管上设置有气泵。
优选的,任一所述加热管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气孔,所述隔板上对应的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水管的上端与处理箱的连接位置位于处理箱上层的底端、下端与处理箱的连接位置位于处理箱下层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二上料管,且第二上料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上料管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上料槽,所述第二上料管的内部转动的设置有所述输料螺杆,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贯穿所述第二上料管与第二上料管内部的输料螺杆的端部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在第一上料管的内部设置输料螺杆,对物料进行输送,减小物料由于管道潮湿在第一上料管中发生粘黏,同时物料由第一上料管输出时,和输料管中的废水之间进行融合,从而提升了废水和药剂之间混合的便捷性,通过在处理箱的隔板中设置用于气流输送的加热管,实现对废水进行鼓动混合,相较于通过鼓动混合杆进行鼓动混合,减小装置内部期间和废水之间的接触,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在隔板中插接加热管,利用加热管对经过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在气流对反应液体进行鼓动混合的同时,实现和废水之间的热交换,以此对废水进行加热,提升废水和药剂之间的反应速度,从而提升处理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的等轴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的上料管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加热管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处理箱;2、输料管;3、集气箱;4、气管;5、气泵;6、加热管;601、气孔;7、分流管;8、电磁阀;9、水泵;10、水管;11、第一上料管;12、第一电机;13、第一上料槽;14、第二上料管;15、第二电机;16、第二上料槽;17、输料螺杆;18、隔板;19、插接槽;2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参照图1-4,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集气箱3,且处理箱1的顶部连通的设置有带阀门的输料管2,输料管2的一侧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上料管11,且第一上料管11上方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上料槽13,并且第一上料管11的内侧可转动的设置有用于对来自第一上料槽13的物料进行推送的输料螺杆17,第一上料管11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主轴贯穿第一上料管11的侧壁与输料螺杆17的端部之间传动连接,以实现通过第一电机12驱动输料螺杆17的转动;
处理箱1的中间位置通过隔板18均分成上下两部分,隔板18的四周分别与处理箱1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隔板18的内部滑嵌有加热管6,优选的隔板18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槽19,加热管6滑嵌于插接槽19内,加热管6和集气箱3之间连通设置,并且加热管6将集气箱3中的气体加热后向处理箱1的上半部分进行输送,同时加热管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加热管6均固定连通于一个分流管7上,分流管7的中段位置通过气管4和集气箱3之间连通设置,气管4上设置有气泵5,优选的气泵5用于将集气箱3中气流向加热管6中进行输送,分流管7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磁阀8,且电磁阀8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加热管6之间,加热管6呈管状结构,加热电阻丝嵌设于加热管6的管壁中,对经过加热管6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管6上均分有若干个气孔601,隔板18上与气孔601对应的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0,且通孔20和气孔601之间对齐设置,优选的,加热管6的气孔601和通孔20之间密封配合,防止废水通过该位置漏出,气管4上设置有单向阀,对气管4中的气压进行稳定,防止在气泵5不工作时,加热管6中气体溢出,废水进入加热管6中;
处理箱1的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水管10连通设置,水管10的一端延伸至处理箱1上层的底端,另一端延伸至处理箱1下层的顶端,且水管10上设置有用于将上层废水向下层进行输送的水泵9,水管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二上料管14,且第二上料管14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的连接有第二电机15,第二上料管14的内部可转动的设置有输料螺杆17,第二电机15的主轴贯穿第二上料管14侧壁与第二上料管14中的输料螺杆17传动连接,第二上料管14的上方设置有与管道内部连通的第二上料槽16,优选的,第一上料槽13和第二上料槽16分别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药剂进行分别输送,同时通过利用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5对输料螺杆17进行控制,实现对输料量的控制,保证装置药剂添加的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废水通过输料管2向处理箱1中进行输送,此时第一电机12转动将第一上料槽13中的物料通过第一上料管11向前进行输送,废水在由上向下运动过程中,与第一上料管11端部输出的物料进行混合,从而实现初步的混合,废水在进入处理箱1中后,加热管6对其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被加热的气体向上流动,与处理箱1中的废水进行融合的同时,同时将热量传导至废水中,还能对废水进行鼓动混合,以此加速废水处理的速度,提升装置的作用效果,气体在流动至上方后,进入集气箱3中,通过气泵5实现循环流动,在完成第一阶段后,水泵9将废水通过水管10向处理箱1的下层进行输送,在输送的同时,第二电机15转动,驱动第二上料管14内部的输料螺杆17进行转动,从而将第二上料槽16中颗粒状的物料输送至水管10中,与水管10的废水进行接触,废水在冲刷时,完成和物料之间的混合,从而使废水在处理箱1的下方进行第二阶段的反应,通过将两个阶段反应之间进行对接,大大的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加热管6在加热时,部分热量同样会通过隔板18传输至处理箱1的下层中,以加速第二阶段反应的速度,最后完成处理后的废水从处理箱1中输出,再进行后续的处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集气箱(3),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连通的设置有输料管(2),且输料管(2)上设置有阀门,
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2)的一侧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上料管(11),所述第一上料管(11)的侧壁上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上料槽(13),所述第一上料管(11)的内部转动的设置有用于对来自第一上料槽(13)的物料进行推送的输料螺杆(17),所述第一上料管(1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主轴贯穿所述第一上料管(11)与所述输料螺杆(17)的端部连接;
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通过设置隔板(18)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且所述隔板(18)的四周分别与所述处理箱(1)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处理箱(1)的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设置水管(10)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8)的内部滑嵌有加热管(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6)的一端开口设置、侧壁上设置有气孔(601),所述隔板(18)上对应的设置有通孔(20),所述通孔(20)和气孔(601)对齐设置,且加热管(6)与隔板(18)之间密封连接,
还包括分流管(7),所述分流管(7)的一端与所述集气箱(3)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处理箱(1)的侧壁与所述加热管(6)的开口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8)的内部嵌置有多个所述加热管(6),且多个加热管(6)一端分别与所述分流管(7)连通,所述分流管(7)的中段位置通过气管(4)与所述集气箱(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4)上设置有气泵(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加热管(6)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气孔(601),所述隔板(18)上对应的设置有若干个通孔(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0)的上端与处理箱(1)的连接位置位于处理箱(1)上层的底端、下端与处理箱(1)的连接位置位于处理箱(1)下层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0)上设置有水泵(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二上料管(14),且第二上料管(1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上料管(14)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上料槽(16),所述第二上料管(14)的内部转动的设置有所述输料螺杆(17),所述第二电机(15)的主轴贯穿所述第二上料管(14)与第二上料管(14)内部的输料螺杆(17)的端部连接。
CN202222298341.4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18058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8341.4U CN218058722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8341.4U CN218058722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8722U true CN218058722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8341.4U Active CN218058722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8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0079B (zh) 穿透混合旋流管式反应器
CN218058722U (zh) 一种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08454602U (zh) 一种电镀废水调节池曝气结构
CN106745667A (zh) 一种医院污水处理装置
CN110577274A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216106078U (zh) 一种组合连接式废水处理高效催化装置
CN108658221A (zh) 一种活性污泥曝气池空气补给调节装置系统
CN113233574A (zh) 高浓有机废水催化氧化反应装置
CN209759334U (zh) 一种有机污水处理装置
CN212669530U (zh) 污泥处理用加药搅拌螺旋输送一体机
CN211311163U (zh) 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和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
CN109912007A (zh) 有机废水的降解方法及降解系统
CN210656325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209778508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7221095U (zh) 一种浆料预处理设备
KR19990080552A (ko) 발효장치
CN215924944U (zh) 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用发酵罐
CN207143132U (zh) 多层链带式污泥堆肥装置及堆肥系统
CN220343609U (zh) 一种蒸汽与流体食品混合加热装置
CN210065422U (zh) 一种协同强化催化氧化装置
CN217774141U (zh) 一种搅拌反应装置
CN219363321U (zh) 一种含油废水治理用反应釜
CN210915308U (zh) 一种制备二氧化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装置
CN216918765U (zh) 一种厌氧消化液生物脱氮装置
CN215462057U (zh) 一种用于含氯稀硫酸脱氯的脱氯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n Fubing

Inventor after: Wang Rui

Inventor before: Tan Fub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