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45121U - 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45121U
CN218045121U CN202221343946.4U CN202221343946U CN218045121U CN 218045121 U CN218045121 U CN 218045121U CN 202221343946 U CN202221343946 U CN 202221343946U CN 218045121 U CN218045121 U CN 218045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health monitoring
measuring
conductive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39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刚
杜鹏
陈飞
周春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chang Industrial Co ltd
Shanghai San Fang Ban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Jiach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Jiach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39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45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45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45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健康监测智能垫包括不导电的垫本体、两个导电部分和测量装置,两个导电部分间隔设于垫本体上,并用于与待测对象的检测部位相接触,以与检测部位进行电连接;且两个导电部分均包括连接端,两个连接端分设于两个导电部分相对的侧面上;测量装置设于垫本体上,且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模块,测量模块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连接端电连接,以使测量模块检测待测对象的健康信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测量心电图的便携垫上需要设置辅助装置,导致便携垫面积过大,且使用者无法一人完成测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心电图测量由于需要被测量人员平躺且连接较多设备,使得该过程大都在医院进行,而且需要病人到特定的测量室进行。另外,现有的心电图采集工具大都包括胸部导联组件和肢体导联组件,其连接的导联线和数据传输线通常有十多根,在放置时极易缠绕在一起,使得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将其解开,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使用颇为不便。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心电图测量便携垫,包括双层垫体、胸部导联收纳盒、腕部导联收纳盒、胸部采集部件、胸部导联自动收线器、腕部采集部件、腕部导联自动收线器、数据接口和信号采集模块;在双层垫体的内部设有接线空腔,在双层垫体的顶面左侧或顶面右侧固定安装有能开合的胸部导联收纳盒,对应胸部导联收纳盒前方位置的双层垫体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前后间隔分布且能开合的腕部导联收纳盒。
但是,上述方案中的便携垫上辅助设有多个导联装置以及导联装置收纳盒,这样就导致便携垫的面积必须大,否则无法容纳辅助装置,而且导联装置通过导线连接采集部件,再去采集人体的心电信号,导致在测量过程中仍存在导线相互缠绕的问题,并且测量过程复杂,使用者一人无法完成测量,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测量心电图的便携垫上需要设置辅助装置,导致便携垫面积过大,且使用者无法一人完成测量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其包括:
不导电的垫本体;
两个导电部分,两个所述导电部分间隔设于所述垫本体上,并用于与待测对象的检测部位相接触,以与所述检测部位进行电连接;且两个所述导电部分均包括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分设于两个所述导电部分相对的侧面上;
测量装置,其设于所述垫本体上,且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端电连接,以使所述测量模块检测所述待测对象的健康信号。
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导电部分相对的侧面均凹设有避让槽。
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导电部分关于所述垫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本体包括两个子部分,两个所述导电部分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子部分上;且所述测量装置的两端分设于两个所述子部分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
底座,其固定于所述垫本体上,且所述底座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端电连接;所述测量模块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电连接;
上盖,其盖设于所述测量模块上,并与所述底座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端通过第一正负极探针连接,所述测量模块通过第二正负极探针与所述第一正负极探针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模块通过磁铁吸附于所述底座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测量模块连接,并用于将所述测量模块测量的健康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测量模块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测量模块供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分为导电材料或者印刷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健康检测智能垫的面积小,方便携带,且测量时只需使用者一人即可操作,操作过程中只需使用者的双手、双脚或两胸分别与两个导电部分接触即可;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健康检测智能垫无需设置其他辅助设备,仅通过导电部分作为中介进行导电,并通过连接端与测量模块直接电连,省去了导线的设置,不会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最后,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量装置还可以与移动终端连接,将健康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健康信号得到使用者的心电图、心率、呼吸率、疲劳程度,HRV(心率变异性)等参数,并通过移动终端的APP界面呈现出来;同时可以将测量处理后的参数同步到云端平台,可实现远程医疗机构获取信息并远程问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监测智能垫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监测智能垫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本体;10、子部分;2、导电部分;20、连接端;21、避让槽;3、测量装置;30、测量模块;31、底座;32、第一正负极探针;33、第二正负极探针;34、磁铁;35、上盖;36、蓝牙模块;37、供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测量心电图的便携垫上需要设置辅助装置,导致便携垫面积过大,且使用者无法一人完成测量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监测智能垫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种结构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包括不导电的垫本体1、两个导电部分2和测量装置3,垫本体1可由塑料、橡胶、海绵、布料等不导电的软质或硬质材料制备而成,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且不会产生变形;两个导电部分2间隔设于垫本体1上,并用于与待测对象的检测部位相接触,以与检测部位进行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待测对象一般为人体,检测部位一般为双手、双脚或两胸。且两个导电部分2均包括连接端20,两个连接端20分设于两个导电部分2相对的侧面上;测量装置3设于垫本体1上,且测量装置3包括测量模块30,测量模块30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连接端20电连接,以使测量模块30检测待测对象的健康信号。当人体的检测部位与两个导电部分2有效接触时,由于人体心脏搏动过程中产生微弱电流,电流经人体组织向各部分传导,在人体体表的检测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电位变化,因此能与导电部分2形成电连,并通过连接端20与测量模块30形成回路,以便测量模块30测量人体的健康信号。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健康信号包括心率、心电、体脂率和呼吸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实施例的健康检测智能垫的面积小,方便携带,且测量时只需使用者一人即可操作,操作过程中只需使用者的双手、双脚或两胸分别与两个导电部分2接触即可;
(2)本申请实施例的健康检测智能垫无需设置其他辅助设备,仅通过导电部分2作为中介进行导电,并通过连接端20与测量模块30直接电连,省去了导线的设置,不会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
(3)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量装置3还可以与移动终端连接,将健康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健康信号得到使用者的心电图、心率、呼吸率、疲劳程度,HRV(心率变异性)等参数,并通过移动终端的APP界面呈现出来;同时可以将测量处理后的参数同步到云端平台,可实现远程医疗机构获取信息并远程问诊。
可选的,两个导电部分2相对的侧面均凹设有避让槽21。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避让槽21,一方面增大两个导电部分2的间隔;另一方面方便使用者区分两个导电部分2的位置,以准确将双手放置于两个导电部分2上。
优选的,两个导电部分2关于垫本体1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由于人体的双手和双脚以及双胸均为对称结构,因此将两个导电部分2对称设置符合人体工学,也能提高使用者的舒服度。
参见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监测智能垫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种结构中垫本体1包括两个子部分10,两个导电部分2分别设于两个子部分10上;且测量装置3的两端分设于两个子部分10上。
该种结构的健康检测智能垫通过测量装置3将两个子部分10连接,避免两个子部分10散开,方便收纳,且使用时,两个导电部分2仍呈对称状态。
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测量装置3还包括底座31和上盖35,底座31固定于垫本体1上,且底座31分别与两个连接端20电连接;测量模块30设于底座31上,并与底座31电连接;上盖35盖设于测量模块30上,并与底座31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底座31和上盖35将测量模块30进行收纳和保护,避免测量模块30裸露。
进一步的,底座31与连接端20通过第一正负极探针32连接,测量模块30通过第二正负极探针33与第一正负极探针32连接。
测量模块30通过正负极探针与两个连接端20连接,无需设置长的导线,避免导线缠绕,且避免导线反复使用出现断线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测量模块30通过磁铁34吸附于底座31上。
通过磁铁34连接方便测量模块30的拆卸和维修。
可选的,测量装置3还包括蓝牙模块36,蓝牙模块36与测量模块30连接,并用于将测量模块30测量的健康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
测量模块30测量人体健康信号之后,蓝牙模块36将健康信号通过蓝牙无线传输协议传给移动终端的APP。
可选的,测量装置3还包括供电模块37,供电模块37与测量模块30连接,并用于给测量模块30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的供电模块37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或者电池直接供电。
可选的,导电部分2为导电材料或者印刷电路。
导电部分2可以为银纤维布、铜纤维布等导电材料制作而成,采用粘贴、涂覆、印刷的方式设于垫本体1上,或者导电部分2可以为印刷电路,与垫本体1一体成型或者印刷至垫本体1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健康监测智能垫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人把左右手或脚或胸置于两个导电部分2上,并有效接触后,测量模块30启动测量人体心电(ECG)信号,蓝牙模块36将信号通过蓝牙无线传输协议传给移动终端的APP,经APP算法库处理并分析,将实时心电图、心率、呼吸率、疲劳程度,HRV(心率变异性)等参数通过APP界面呈现出来;同时可以将测量处理后的参数同步到云端平台,可实现远程医疗机构获取信息并远程问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不导电的垫本体(1);
两个导电部分(2),两个所述导电部分(2)间隔设于所述垫本体(1)上,并用于与待测对象的检测部位相接触,以与所述检测部位进行电连接;且两个所述导电部分(2)均包括连接端(20),两个所述连接端(20)分设于两个所述导电部分(2)相对的侧面上;
测量装置(3),其设于所述垫本体(1)上,且所述测量装置(3)包括测量模块(30),所述测量模块(30)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端(20)电连接,以使所述测量模块(30)检测所述待测对象的健康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电部分(2)相对的侧面均凹设有避让槽(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电部分(2)关于所述垫本体(1)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本体(1)包括两个子部分(10),两个所述导电部分(2)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子部分(10)上;且所述测量装置(3)的两端分设于两个所述子部分(10)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3)还包括:
底座(31),其固定于所述垫本体(1)上,且所述底座(31)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端(20)电连接;所述测量模块(30)设于所述底座(31)上,并与所述底座(31)电连接;
上盖(35),其盖设于所述测量模块(30)上,并与所述底座(31)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与所述连接端(20)通过第一正负极探针(32)连接,所述测量模块(30)通过第二正负极探针(33)与所述第一正负极探针(32)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30)通过磁铁(34)吸附于所述底座(31)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3)还包括蓝牙模块(36),所述蓝牙模块(36)与所述测量模块(30)连接,并用于将所述测量模块(30)测量的健康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3)还包括供电模块(37),所述供电模块(37)与所述测量模块(30)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测量模块(30)供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监测智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分(2)为导电材料或者印刷电路。
CN202221343946.4U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 Active CN218045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3946.4U CN218045121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3946.4U CN218045121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45121U true CN218045121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3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3946.4U Active CN218045121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45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07340C (en) Retractable multi-use cardiac monitor
Vuorela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ortable long-term physiological signal recorder
CN108294743A (zh) 一种机器人及心电检测方法
CN207679448U (zh) 一种单/多导联心电快速测量装置
CN204274444U (zh) 生理讯号感测装置
CN218045121U (zh) 一种健康监测智能垫
CN207136844U (zh) 一种动态心电记录仪
CN215348999U (zh) 类12导心电图测量装置
CN107582047A (zh) 一种心电信号测量装置以及心电信号记录器
CN105476625A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护仪
CN218606628U (zh) 一种用于心电监护的多功能垫
CN206197937U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用三导联佩戴装置
CN107374613A (zh) 生理信息检测装置
CN204765631U (zh) 一种内置式心电监测内衣
CN211094088U (zh) 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CN204839503U (zh) 一种无线心电监测衣物
CN218606625U (zh) 一种用于心电监护的多功能垫
CN207627315U (zh) 生理信息检测装置
CN20967850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心电监控装置
CN215778203U (zh) 便携式心脏多参数监测仪及系统
CN112089441A (zh) 一种无线胎心监护设备
CN205961376U (zh) 耳机
CN211834391U (zh) 心电图测量装置
CN213345646U (zh) 压力测量装置、智能护理服和智能护理系统
CN215874674U (zh) 壳体、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1 room F2002, building 1, No.151 Chuansh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ACHANG INDUSTRIAL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achang Xingyu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1 room F2002, building 1, No.151 Chuansh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ACHANG INDUSTRI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F2002, Building 1, No. 151 Chuansh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June 201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ACHANG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an Fang Ban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1 room F2002, building 1, No.151 Chuansh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ACHANG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achang Xingyu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