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44756U -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44756U
CN218044756U CN202220984190.5U CN202220984190U CN218044756U CN 218044756 U CN218044756 U CN 218044756U CN 202220984190 U CN202220984190 U CN 202220984190U CN 218044756 U CN218044756 U CN 218044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tank
outlet pip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841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宝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donghai Hardware &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donghai Hardware &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donghai Hardware &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donghai Hardware &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841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44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44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44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水箱,密封组件,包括塞体和封水件;塞体设置在加热水箱的上方,塞体上设有注水孔,注水孔的输出端与加热水箱连通;封水件上下浮动地设置在注水孔的下方;出水管,插设在所述加热水箱上;水阀,设置在出水管上,水阀包括上下可动的阀芯,阀芯上浮以导通出水管,阀芯下沉以堵塞出水管。向加热水箱内注水时,阀芯由于受到自身的重力下沉堵塞出水管,可防止出水管内注入大量的冷水,出水管内的少量水可被加热。当加热水箱内的水被加热后,水蒸气加热水箱内的压力增大,阀芯受到蒸汽的推力被推至上浮,出水管被导通,热水从出水管被压出,可避免出现用户刚接到的水未完全烧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装置是一种常见的电器,其主要用于烧水、煮茶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液体加热装置在接水时,刚接到的水通常是冷水,需要放一段时间的水才能接到完全烧热的水。
液体加热装置液体加热装置液体加热装置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使用液体加热装置时,会接到少量没有完全烧开的混合液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
加热水箱;
密封组件,包括塞体和封水件;所述塞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的上方,所述塞体上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水箱连通;所述封水件上下浮动地设置在所述注水孔的下方;
出水管,插设在所述加热水箱上;所述出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水箱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向上凸出于所述加热水箱;
水阀,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水阀包括上下可动的阀芯,所述阀芯上浮以导通所述出水管,所述阀芯下沉以堵塞所述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包括:
第一管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内,且位于所述水阀的下方;所述加热水箱的顶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排水孔的输出端与所述水阀的输出端连通;
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水阀背离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管体的输入端与所述水阀的输出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阀还包括:
阀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的顶部;所述阀体上下贯通,所述阀体的输入端与所述排水孔的输出端连通;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阀芯的上方;所述弹性件的顶端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阀芯与所述加热水箱抵接以封堵所述排水孔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上方的储水水箱,所述塞体穿设在所述储水水箱的底端,所述注水孔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水水箱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封水件包括:
连接部,在所述注水孔内可动地设置;
封堵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加热水箱的一端,所述封堵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注水孔的尺寸;
安装部,环设在所述封堵部朝向所述储水水箱的一端,所述安装部凸出于所述封堵部;
弹性部,包括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塞体连接,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水箱包括:
箱体,用于储水,所述箱体与所述注水孔连通;
发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下方,且与所述箱体接触;
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朝向所述塞体的一端,所述箱盖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注水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盖朝向所述箱体一端的浮子,所述浮子位于所述进水孔的下方,所述浮子上下可动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方的水汽分离仓,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水汽分离仓连通;所述水汽分离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向上凸出于所述水汽分离仓的底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塞体的注水孔用于向加热水箱内注水,加热水箱内的水加满后封水件上浮堵住注水孔,可阻止继续向加热水箱内继续加水。由于出水管上设置有水阀,向加热水箱内注水时,阀芯由于受到自身的重力下沉堵塞出水管,可防止出水管内注入大量的冷水,进入出水管内的少量水可被加热。当加热水箱内的水被加热后,水蒸气加热水箱内的压力增大,阀芯受到蒸汽的推力被推至上浮,出水管被导通,热水从出水管被压出,可避免出现用户刚接到的水是冷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体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体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液体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热水箱;11、箱体;12、发热组件;121、发热盘;122、发热元件;123、温控器;124、温度传感器;13、箱盖;131、进水孔;132、排水孔;14、浮子;15、固定件;2、密封组件;21、塞体;22、封水件;221、连接部;222、封堵部;223、安装部;224、弹性部;3、出水管;31、第一管体;32、第二管体;4、储水水箱;5、水汽分离仓;51、出水口;6、水阀;61、阀体;62、阀芯;6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为便于描述,现以液体加热装置用于烧水来阐述其工作原理。该液体加热装置包括用于烧水的加热水箱1、设置在加热水箱1上方的密封组件2以及设置在加热水箱1一侧的出水管3。为便于描述,下文中的“上”、“下”、“顶部”以及“底部”均以图1和图2中液体加热装置摆放的角度为参照。加热水箱1用于储存待加热的水。密封组件2包括塞体21和封水件22。塞体21大致呈圆柱状,其设置在加热水箱1的上方。塞体21上设有注水孔,注水孔注水孔的输出端与加热水箱1连通,因此,可从注水孔的输入端向加热水箱1内加水。封水件22大致呈塞子状,封水件22上下浮动地设置在注水孔的下方。封水件22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封水件22可漂浮在水上。出水管3呈管状,出水管3插设在加热水箱1上。出水管3的输入端与加热水箱1连通,因此,加热水箱1内的水可进入到出水管3内。出水管3的输出端向上凸出于加热水箱1,使得加热水箱1内可存储一定量的水。水阀6设置在出水管3上,即水阀6安装在出水管3上,水阀6用于控制出水管3的通断。水阀6包括上下可动的阀芯62,阀芯62上浮以导通出水管3,阀芯62下沉以堵塞出水管3。
在使用时,先通过注水孔加水,此时阀芯62由于自身的重力下沉可堵塞出水管3,且注水孔下方的封水件22受到水的压力下沉,从而注入的水流入到加热水箱1内,由于出水管3的输出端向上凸出于加热水箱1,加热水箱1内的水位逐渐上升,且加热水箱1内的水不会大量进入到出水管3内。随着加热水箱1内的水位逐渐上升,封水件22随水位逐渐上浮并封堵住注水孔,可阻止继续向加热水箱1内继续加水。由于出水管上设置有水阀6,向加热水箱1内注水时,阀芯62由于受到自身的重力下沉堵塞出水管3,可防止出水管3内注入大量的冷水,进入出水管3内的少量水可被加热。当加热水箱1内的水被加热后,水蒸气使加热水箱内1的压力增大,阀芯62受到蒸汽的推力被推至上浮,出水管3被导通,热水从出水管3被压出,可避免出现用户刚接到的水是冷水的问题。
由于出水管3插设在加热水箱1上,当水阀6设置的位置低于加热水箱1的最高液面时,进入出水管3内的少量的水全部位于加热水箱1内,出水管3内的少量的水可被完全加热。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出水管3包括设置在加热水箱1内的第一水管和设置在水阀6背离第一管体31一端的第二水管。第一管体31大致呈管状,第一管体31竖立设置。第一管体31位于水阀6的下方,第一管体31的输入端即为出水管3的输入端。加热水箱1的顶部开设有排水孔132,排水孔132的输入端与第一管体31的输出端连通,排水孔132的输出端与水阀6的输出端连通,因此,加热水箱1内的水可从第一管体31流出并流入排水孔132内。
第二管体32大致呈管状,第二管体32竖立设置。第二管体32的输入端与水阀6的输出端连通,第二管体32的输出端即为出水管3的输出端。
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水阀6还包括设置在加热水箱1的顶部的阀体61和设置在阀芯62上方的弹性件63。阀体61为水阀6的主体部分,阀体61大致呈筒状,阀体61的上下贯通。阀体61的输入端与排水孔132的输出端连通,因此,排水孔132输出的水可进入阀体61内。阀芯62为水阀6的可动部分,阀芯62设置在阀体61内,阀芯62的材质可以为塑胶、金属、陶瓷、玻璃等。弹性件63为弹簧,但弹性件63并不局限于弹簧。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阀芯62呈球状,且阀芯62的直径大于排水孔132的直径,以便于封堵排水孔132。
请参阅图4,在另一实施例中,阀芯62呈块状,其形状与排水孔132相适配,以便封堵排水孔132。
请参阅图2和图3,弹性件63与阀体61的连接可通过设置台阶孔来实现,即弹簧通过抵接在台阶孔的台阶上实现连接。
弹性件63与阀体61的连接还可通过在阀体61内设置安装板来实现,安装板的直径与阀体61的内径相适配,安装板上设置有穿孔。安装板固定设置在阀体61内,弹性件63与安装板连接即可实现弹性件63与阀体61的间接连接。
弹性件63的顶端与阀体61连接,弹性件63的底端与阀芯62连接。未加热时,弹性件63处于原长状态,此时阀芯62与加热水箱1抵接以封堵排水孔132的输出端,可防止水进入第二管体32内,以实现堵塞出水管3。
当出水管3上未设置水阀6时,向加热水箱1内注水时,水会进入出水管3内,使得出水管3内存在一定量的水,该部分水难以完全烧开,导致用户在接水时,先流出来的水没有被完全加热。本申请在出水管3上设置水阀6,第二管体32的高度与加热水箱1的深度基本相等,且第二管体32位于加热水箱1内,加热时第二管体32内的水可被完全加热,因此,可解决接水时先流出来的水没有被完全加热的问题。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加热水箱1上方的储水水箱4,储水水箱4大致呈圆筒状。塞体21穿设在储水水箱4的底端,注水孔的输入端与储水水箱4连通,因此,向储水水箱4内加水,水可通过塞体21上的注水孔流入到加热水箱1内设置储水水箱4可便于向加热水箱1内加水,同时储水水箱4存储的水还可用于向加热水箱1内补水。在加热时,只需要加热加热水箱1内的水,而不需要加热储水水箱4内的水,可提高加热速度。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封水件22包括在注水孔内可动地设置的连接部221以及设置在连接部221朝向加热水箱1一端的封堵部222。连接部221大致呈圆柱状,连接部221穿设在注水孔中,并可沿注水孔的轴向运动。连接部221的直径小于注水孔的直径,以防止堵塞注水孔。封堵部222大致呈圆片状,封堵部222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注水孔的尺寸,因此,封水件22上浮后,封堵部222与注水孔的输出端贴合,可阻止储水水箱4内的水持续流入到加热水箱1内。
封水件22还包括环设在封堵部222朝向储水水箱4一端的安装部223,安装部223大致呈圆筒状,安装部223凸出于封堵部222,使得封堵部222和安装部223的组合体呈凸台状。
封水件22还包括套设在安装部223上的弹性部224,弹性部224受到沿注水孔径向的力会压缩或拉伸。弹性部224的一端与塞体21连接,弹性部224的另一端与封堵部222连接。因此,当储水水箱4内的水流入到注水孔内时,封堵部222受到水的压力,此时弹性部224被拉长。当加热水箱1内的水加满后,弹性部224在封堵部222向上的推力下处于压缩状态。当加热水箱1内未注水时,弹性部224处于原长状态,且此时封堵部222与注水孔的输出端分离,可便于注水时储水水箱4内的水快速流入到加热水箱1内。弹性部224为弹簧,但弹性部224并不局限于弹簧。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加热水箱1包括用于储水的箱体11和设置在箱体11下方的发热组件12。箱体11大致呈圆筒状,其内部设有用于储水的空腔。发热组件12通电后可发热,发热组件12与箱体11接触,以便于向水箱传递热量。加热组件包括贴合箱体11底部的发热盘121、设置在发热盘121下方的发热元件122以及设置在发热盘121下方的温控器123。其中,发热盘121大致呈圆盘状,发热盘121的大小与箱体11的箱底的大小相适配。发热盘121与箱体11的底部接触,以便向箱体11传递热量。发热元件122为金属导体,发热元件122通电后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发热盘121。温控器123与发热盘121接触,以便间隔获得箱体11内的水温,温控器123与发热元件122电连接,以形成闭环反馈,在发热盘121的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切断发热元件122的电连接,以起到过热保护的作用。
加热组件还包括穿设在箱体11底部的温度传感器124,即温度传感器124的一端凸出于箱体11的底部,以便于获取箱体11内的水温。
加热水箱1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1朝向塞体21一端的箱盖13,箱盖13大致呈盖状,箱盖13盖合在箱体11上,以增加箱体11的密封性。加热水箱1顶端的排水孔132位于箱盖13上。箱盖13朝向注水孔的一端还开设有进水孔131,进水孔131与注水孔连通,从注水孔流出的水可通过进水孔131流入到箱体11内。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加热水箱1还包括设置在箱盖13朝向箱体11一端的浮子14,浮子14大致呈圆片状。浮子14位于进水孔131的下方,浮子14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子上下可动地设置,因此,当注入水箱内的水流入进水孔131内时,浮子14受到压力下沉,当水箱内的水加满后,浮子14上浮并堵塞进水孔131。因此,设置浮子14可形成二次密封,在箱体11内加满水后可进一步防止储水水箱4内的水流入到箱体11内。
加热水箱1还包括设置在箱盖13朝向箱体11一端的固定件15,固定件15大致呈凸台状,浮子14穿设在固定件15,并与固定件15可动连接,以实现浮子上下可动地设置。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出水管3上方的水汽分离仓5,水汽分离仓5大致呈盒状,水汽分离仓5位于储水水箱4的一侧。出水管3贯穿箱盖13,出水管3的输出端与水汽分离仓5连通,出水管3的输出端为第二管体32的输出端,即第二管体32的顶端。因此,当箱体11内的水烧开后,在水蒸气的压力下内压至水汽分离仓5内。水汽分离仓5的底部设有出水口51,因此,当箱体11内的热水杯压至水汽分离仓5内后,水蒸气在水汽分离仓5内上浮,热水从水汽分离仓5底部的出水口51排出,可实现水汽分离,可避免使用者被出水口51的水蒸气烫伤。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出水管3的输出端向上凸出于水汽分离仓5的底部,即第二管体32的顶端向上凸出于水汽分离仓5的底部,因此,可防止被压至水汽分离仓5内的热水回流到箱体11内。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塞体的注水孔用于向加热水箱内注水,加热水箱内的水加满后封水件上浮堵住注水孔,可阻止继续向加热水箱内继续加水。由于出水管上设置有水阀,向加热水箱内注水时,阀芯由于受到自身的重力下沉堵塞出水管,可防止出水管内注入大量的冷水,进入出水管内的少量水可被加热。当加热水箱内的水被加热后,水蒸气加热水箱内的压力增大,阀芯受到蒸汽的推力被推至上浮,出水管被导通,热水从出水管被压出,可避免出现用户刚接到的水是冷水的问题。液体加热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较为细致,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水箱;
密封组件,包括塞体和封水件;所述塞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的上方,所述塞体上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水箱连通;所述封水件上下浮动地设置在所述注水孔的下方;
出水管,插设在所述加热水箱上;所述出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水箱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向上凸出于所述加热水箱;
水阀,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水阀包括上下可动的阀芯,所述阀芯上浮以导通所述出水管,所述阀芯下沉以堵塞所述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
第一管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内,且位于所述水阀的下方;所述加热水箱的顶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排水孔的输出端与所述水阀的输出端连通;
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水阀背离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管体的输入端与所述水阀的输出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还包括:
阀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的顶部;所述阀体上下贯通,所述阀体的输入端与所述排水孔的输出端连通;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阀芯的上方;所述弹性件的顶端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阀芯与所述加热水箱抵接以封堵所述排水孔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上方的储水水箱,所述塞体穿设在所述储水水箱的底端,所述注水孔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水水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件包括:
连接部,在所述注水孔内可动地设置;
封堵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加热水箱的一端,所述封堵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注水孔的尺寸;
安装部,环设在所述封堵部朝向所述储水水箱的一端,所述安装部凸出于所述封堵部;
弹性部,包括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塞体连接,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包括:
箱体,用于储水,所述箱体与所述注水孔连通;
发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下方,且与所述箱体接触;
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朝向所述塞体的一端,所述箱盖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注水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盖朝向所述箱体一端的浮子,所述浮子位于所述进水孔的下方,所述浮子上下可动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方的水汽分离仓,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水汽分离仓连通;所述水汽分离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向上凸出于所述水汽分离仓的底部。
CN202220984190.5U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Active CN218044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4190.5U CN218044756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4190.5U CN218044756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44756U true CN218044756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29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84190.5U Active CN218044756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44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8339618B2 (en) Liquid heating devices
CN203413826U (zh) 具有浮力式分仓变容防混隔热装置的储热水箱
CN201279058Y (zh) 一种即热式电水壶
CN218044756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KR101514987B1 (ko) 온수 매트용 보일러
CN217852423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217852426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217852424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111110036A (zh) 储水装置及净饮设备
CN100560004C (zh) 用于咖啡机的泄压阀
CN217852422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102022819B (zh) 一种电热水装置
CN211345880U (zh) 一种具有双水箱的开水器
CN201085479Y (zh) 无泵即热式电热水壶
KR20170109078A (ko) 액체를 수납 및 가열하기 위한 보일러를 포함하는 장치 및 저온에서 액체를 수납하기 위한 시스템
CN212788268U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饮水机
CN113203198B (zh) 一种能分离气液的加热模组和液体加热器
CN103673303A (zh) 压控自溢电热开水器
CN213873241U (zh) 一种高转化效率的太阳能热水器的上水装置
CN211186861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水箱的即热式饮水机
CN215113254U (zh) 一种管式加热器
CN218791796U (zh) 净水机水箱
CN114941906B (zh) 一种防溢防溅装置
CN115581390A (zh) 一种摩卡壶
CN208491700U (zh) 一种可多次预煮的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