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5407U - 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5407U
CN218035407U CN202222115807.2U CN202222115807U CN218035407U CN 218035407 U CN218035407 U CN 218035407U CN 202222115807 U CN202222115807 U CN 202222115807U CN 218035407 U CN218035407 U CN 218035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tube
filling layer
resistance element
thermode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58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学青
韩国平
徐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Qingr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Qingr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Qingr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Qingr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58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5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5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5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所述保护管的内部下端设有热电极,所述热电极的上端一侧连接有电阻元件,所述电阻元件的上端连接有延长端,所述热电极、电阻元件的外侧位于保护管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层,所述保护管的内部中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在电阻元件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填充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内部设有圆管,所述保护管的内部上端设有空腔,所述第二填充层的上端内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管、保护套、端盖形成密闭结构,将热电极、电阻元件、延长端保护在内,降低损坏率进而使用寿命长,大大地增加了热电偶的应用环境,抗震、抗摔、耐热系数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背景技术
热电偶(thermocouple)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及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例如公开(公告)号:CN113959577A一种热电偶装置,由于壳体内设有具有一定刚性的支撑件,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导线和热电偶本体。从而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导线与热电偶本体之间发生松动脱落,大大提高了热电偶装置的成品合格率。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热电偶在使用时还缺乏防摔保护结构,热电偶在摔落时内部稳定性还有待提高。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内部下端设有热电极,所述热电极的上端一侧连接有电阻元件,所述电阻元件的上端连接有延长端,所述热电极、电阻元件的外侧位于保护管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层,所述保护管的内部中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在电阻元件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填充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内部设有圆管,所述保护管的内部上端设有空腔,所述第二填充层的上端内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连接至保护管的内壁上,所述延长端的上端贯穿于至第二填充层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延长端的顶部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保护管的上端外侧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上端连接有端盖,所述接线端子的上端延伸至端盖的上端外侧,便于连接使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管为空心管,起到隔热、降噪、抗震的功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端盖还包括其内部下端设有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连接至延长端的上端,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通过支架连接至端盖的下端内部,增加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内侧还得以抗震保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端盖的下端位于保护套的内侧,所述保护管的上端位于保护套的内侧,连接的紧密度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内侧呈锥形设置,很好的贴合延长端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护管内部上端的直径大于内部下端的直径,第一固定板在保护管内进行上下分段,可使得内部具备限位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管、保护套、端盖形成密闭结构,将热电极、电阻元件、延长端保护在内,降低损坏率进而使用寿命长,第一填充层、第一固定板、第二填充层使得热电极、电阻元件稳定性好;通过圆管为空心圆管可达到降噪、隔热、减震的作用,空腔与圆管连通,使得内部的热量可以向上排出;第二固定板的外侧连接至保护管的内壁上增加连接的稳定性,接线端子在外部便于接线,端盖通过螺纹与保护套连接,稳定性较好;限位板的下端对应在延长端的顶部,限位、固定效果好;保护管内形成三个不同的直径,分别进行限位,使得本装置内部结构稳定性好,大大地增加了热电偶的应用环境,抗震、抗摔、耐热系数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阻元件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电极;2、电阻元件;3、保护管;4、保护套;5、第一固定板;6、空腔;7、支架;8、延长端;9、端盖;10、第二填充层;11、接线端子;12、第一填充层;13、圆管;14、限位板;15、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包括保护管3,所述保护管3的内部下端设有热电极1,所述热电极1的上端一侧连接有电阻元件2,所述电阻元件2的上端连接有延长端8,电阻元件2的与延长端8为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热电极1、电阻元件2的外侧位于保护管3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层12,为绝缘填充物,对热电极1、电阻元件2起着固定的作用;
所述保护管3的内部中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连接在电阻元件2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上方填充有第二填充层10,所述第二填充层10的内部设有圆管13,所述保护管3的内部上端设有空腔6,所述第二填充层10的上端内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5,所述第二固定板15的外侧连接至保护管3的内壁上,所述延长端8的上端贯穿于至第二填充层10延伸至空腔6的内部,所述延长端8的顶部连接有接线端子11,所述保护管3的上端外侧连接有保护套4,所述保护套4的上端连接有端盖9,所述接线端子11的上端延伸至端盖9的上端外侧,端盖9上设有永远贯穿接线端子11的通孔。
具体实施时,所述圆管13为空心管,为绝缘管。
具体实施时,所述端盖9还包括其内部下端设有的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的下端连接至延长端8的上端,所述限位板14的上端通过支架7连接至端盖9的下端内部,支架7上端与端盖9的内部顶端形成空槽。
具体实施时,所述端盖9的下端位于保护套4的内侧,所述保护管3的上端位于保护套4的内侧,分别套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限位板14的下端内侧呈锥形设置。
具体实施时,所述保护管3内部上端的直径大于内部下端的直径,保护管3的上端内部还设有空腔6,可使得保护管3内形成三个不同的直径,来对应安装不同的结构。
具体的,使用时,保护管3、保护套4、端盖9形成密闭结构,将热电极1、电阻元件2、延长端8保护在内,降低损坏率进而使用寿命长,无污染,极大地增强了热电偶的应用环境,第一填充层12对热电极1、电阻元件2起着固定的作用,增加稳定性,第一固定板5连接在电阻元件2的外侧,再次增加稳定性,第二填充层10对延长端8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圆管13为空心圆管可达到降噪、隔热、减震的作用,空腔6与圆管13连通,使得内部的热量可以向上排出,第二固定板15的外侧连接至保护管3的内壁上增加连接的稳定性,接线端子11在外部便于接线,端盖9通过螺纹与保护套4连接,稳定性较好,限位板14的上端通过支架7连接至端盖9的下端内部,在转动端盖9安装时,限位板14的下端对应在延长端8的顶部,延长端8的顶部也呈锥形设置,限位、固定效果好,保护管3内形成三个不同的直径,分别进行限位,使得本装置内部结构稳定性好,极大地降低了受损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包括保护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3)的内部下端设有热电极(1),所述热电极(1)的上端一侧连接有电阻元件(2),所述电阻元件(2)的上端连接有延长端(8),所述热电极(1)、电阻元件(2)的外侧位于保护管(3)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层(12),所述保护管(3)的内部中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连接在电阻元件(2)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上方填充有第二填充层(10),所述第二填充层(10)的内部设有圆管(13),所述保护管(3)的内部上端设有空腔(6),所述第二填充层(10)的上端内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5),所述第二固定板(15)的外侧连接至保护管(3)的内壁上,所述延长端(8)的上端贯穿于至第二填充层(10)延伸至空腔(6)的内部,所述延长端(8)的顶部连接有接线端子(11),所述保护管(3)的上端外侧连接有保护套(4),所述保护套(4)的上端连接有端盖(9),所述接线端子(11)的上端延伸至端盖(9)的上端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3)为空心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9)还包括其内部下端设有的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的下端连接至延长端(8)的上端,所述限位板(14)的上端通过支架(7)连接至端盖(9)的下端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9)的下端位于保护套(4)的内侧,所述保护管(3)的上端位于保护套(4)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的下端内侧呈锥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3)内部上端的直径大于内部下端的直径。
CN202222115807.2U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Active CN218035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5807.2U CN218035407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5807.2U CN218035407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5407U true CN218035407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5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5807.2U Active CN218035407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5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35407U (zh) 一种新型热电偶结构
CN208635935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充电枪的温度传感器
CN210513440U (zh) 新能源电机温度传感器
CN209310937U (zh) 一种电机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CN211904435U (zh) 一种精巧型一体化热电阻
CN105336416B (zh) 一种直径小的防辐射导线及小体积温度传感器
CN214621516U (zh) 测温结构及测温针
CN108759976A (zh) 一种水位传感器
CN209298863U (zh) 一种电缆防水装置
CN211178802U (zh) 应用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校准装置
CN209910833U (zh) 一种内置于手持式医疗检验终端的红外测温模块
CN214040405U (zh) 一种热电偶护套
CN209277870U (zh) 一种高温存储测井仪
CN210464717U (zh) 一种高密封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CN217930673U (zh) 一种便携式压力校验仪
CN213812620U (zh) 一种多孔陶瓷热电阻
CN112611886A (zh) 一种内部对地绝缘型加速度传感器
CN211877072U (zh) 一种耐热型电子传感器
CN213600238U (zh) 一种无接地的温度传感器
CN219694382U (zh) 一种可对接铠装热电偶
CN218121246U (zh) 一种高精度压力变送器
CN213543721U (zh) 一种磁致伸缩线性液位仪
CN213812619U (zh) 一种高精度全密封电偶
CN214538277U (zh)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
CN219161493U (zh) 一种组装式热电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