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3816U - 一种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3816U
CN218033816U CN202221516098.2U CN202221516098U CN218033816U CN 218033816 U CN218033816 U CN 218033816U CN 202221516098 U CN202221516098 U CN 202221516098U CN 218033816 U CN218033816 U CN 218033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valve
compressor
hea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160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顺祥
孙强
梁杰
龙浩
赵润鹏
张瑞芳
李羲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160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3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3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3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本申请解决热泵系统借助两个压缩机实现制冷、供暖及制热水,使热泵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热泵系统包括水箱、室外机以及室内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四通阀、第二电磁阀、膨胀阀、第一换热器,及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开闭及四通阀各端接通的电控板;四通阀第一端与第一电磁阀连接,且第一电磁阀闭合时,四通阀第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四通阀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四通阀第三端与压缩机连接;四通阀第四端与室内机连接;第二电磁阀设置在室内机的进口管和室内机的出口管上,在第二电磁阀闭合时,四通阀第四端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并与室内机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系统可以利用逆卡诺原理,通过冷媒在换热器中的相态变化,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并传递到高温物体中,实现低温热能向高温热能的转移。
现有技术的热泵系统包括两个压缩机,其中一个压缩机用于实现制冷和供暖的功能,另一个压缩机用于实现制取热水的功能。但是,现有技术的热泵系统需要借助两个压缩机以实现制冷、供暖以及制取热水的功能,导致热泵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泵系统需要借助两个压缩机以实现制冷、供暖以及制取热水的功能,导致热泵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水箱、与所述水箱连接的室外机,以及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四通阀、第二电磁阀、膨胀阀、第一换热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闭以及所述四通阀各端的接通的电控板;
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且所述第一电磁阀闭合时,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通过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通过所述室内机的进口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的进口管和所述室内机的出口管上,且在所述第二电磁阀闭合时,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与所述膨胀阀连接;
所述膨胀阀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并通过所述室内机的出口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
在上述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所述第二电磁阀闭合、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水箱放热以制取热水后返回至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并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膨胀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在上述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水箱放热以制取热水后返回至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并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膨胀阀进入所述室内机吸热以制冷,并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在上述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闭合、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膨胀阀进入所述室内机吸热以制冷,并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在上述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闭合、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进入所述室内机放热以供暖,并依次通过所述膨胀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在上述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水箱放热以制取热水后返回至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并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进入所述室内机放热以供暖,并依次通过所述膨胀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在上述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和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管上的蓄热器,则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闭合、所述第二电磁阀闭合、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在所述蓄热器中蓄热并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化霜,并依次通过所述膨胀阀、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在所述蓄热器中吸热后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在上述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机包括:通过所述室内机的进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且通过所述室内机的出口管与所述膨胀阀连接的第二换热器。
在上述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进口管上的储液罐。
在上述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箱包括: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进气管、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出液管、第三换热器、热水供水口、热水进水口以及电加热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该热泵系统包括水箱、与水箱连接的室外机,以及与室外机连接的室内机;其中,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四通阀、第二电磁阀、膨胀阀、第一换热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闭以及四通阀各端的接通的电控板;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一电磁阀连接,且第一电磁阀闭合时,四通阀的第一端通过压缩机的出口管与压缩机连接;四通阀的第二端通过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四通阀的第三端通过压缩机的进口管与压缩机连接;四通阀的第四端通过室内机的进口管与室内机连接;第二电磁阀设置在室内机的进口管和室内机的出口管上,且在第二电磁阀闭合时,四通阀的第四端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管和室内机的出口管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热泵系统需要设置两个压缩机,以实现制冷和供暖以及制取热水的功能而言,本申请的热泵系统中的电控板通过控制热泵系统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闭以及四通阀各端的连通以控制冷媒在热泵系统中的流通方向,即可实现仅利用一个压缩机使热泵系统具备仅制取热水、仅制冷、仅供暖、同时制取热水和制冷以及同时制取热水和供暖五种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泵系统需要借助两个压缩机以实现制冷、供暖以及制取热水的功能,导致热泵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一种热泵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为: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热泵系统;
11-水箱;
12-室外机;
13-室内机;
a11-进气管;
b11-出液管;
111-第三换热器;
112-热水供水口;
113-热水进水口;
114-电加热器;
121-压缩机;
122-第一电磁阀;
123-四通阀;
124-第二电磁阀;
125-膨胀阀;
126-第一换热器;
127-蓄热器;
128-储液罐;
131-第二换热器;
a123-四通阀的第一端;
b123-四通阀的第二端;
c123-四通阀的第三端;
d123-四通阀的第四端;
a121-压缩机的进口管;
b121-压缩机的出口管;
a126-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管;
b126-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
a13-室内机的进口管;
b13-室内机的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热泵系统包括两个压缩机,其中一个压缩机用制冷和供暖,另一个压缩机用于制取热水,即现有技术的热泵系统需要借助两个压缩机才能具备制冷、供暖以及制取热水的功能,导致热泵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如下:如何构建一个不需要两个压缩机即可实现具备仅制取热水、仅制冷、仅供暖、同时制取热水和制冷以及同时制取热水和供暖五种功能的热泵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热泵系统10包括水箱11、室外机12以及室内机13。其中,室外机12与水箱11连接,室内机13与室外机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机12包括压缩机121、第一电磁阀122、四通阀123、第二电磁阀124、膨胀阀125、第一换热器126以及电控板 (图1未示出)。其中,电控板可以控制第一电磁阀122和第二电磁阀 124的开闭以及四通阀123各端的连通。
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与第一电磁阀122连接,且第一电磁阀 122闭合时,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通过压缩机的出口管b121与压缩机121 连接;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通过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b126与第一换热器 126连接;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通过压缩机的进口管a121与压缩机121 连接;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通过室内机的进口管a13与室内机13连接。第二电磁阀124设置在室内机的进口管a13和室内机的出口管b13上,且在第二电磁阀124闭合时,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与膨胀阀125连接。膨胀阀125通过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管a126与第一换热器126连接,并通过室内机的出口管b13与室内机13连接。
具体的,在热泵系统10仅制取热水时,电控板控制第一电磁阀122断开、第二电磁阀124闭合、且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与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接通,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与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接通。压缩机1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水箱11放热以制取热水后变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返回至室外机12内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由于此时第二电磁阀124闭合,受到流动阻力的影响,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第二电磁阀124 进入膨胀阀125。膨胀阀125对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进行节流处理使其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进入第一换热器 126(由于冷媒此时在第一换热器126中吸热蒸发,因此此时第一换热器 126为蒸发器),在第一换热器126内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后,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以及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返回至压缩机 121。
在热泵系统10制取热水并制冷时,电控板控制第一电磁阀122 断开、第二电磁阀124断开、且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与四通阀的第二端 b123接通,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与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接通。压缩机 1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水箱11放热以制取热水后变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返回至室外机12内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后,通过四通阀的第二端进入第一换热器126(由于冷媒此时在第一换热器126中放热,因此此时第一换热器126为冷凝器)放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膨胀阀125,经过膨胀阀125节流处理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该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进入室内机13吸热以制冷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后,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以及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返回至压缩机。
在热泵系统10仅制冷时,电控板控制第一电磁阀122闭合、第二电磁阀124断开、且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与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接通,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与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接通。由于此时第一电磁阀122闭合,受到流动阻力的影响,压缩机1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进入第一换热器126(由于此时冷媒在第一换热器126中放热凝结,因此此时第一换热器126为冷凝器)放热变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然后进入膨胀阀125。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膨胀阀125节流处理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该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进入室内机13吸热以制冷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后,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以及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压缩机c123。
在热泵系统10仅供暖时,电控板控制第一电磁阀122闭合、第二电磁阀124断开、且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与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接通,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与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接通。由于此时第一电磁阀122闭合,受到流动阻力的影响,压缩机1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进入室内机13 放热以供暖变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进入膨胀阀 125,经过膨胀阀125节流处理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该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进入第一换热器126(由于冷媒此时在第一换热器 126中吸热蒸发,因此此时第一换热器126为蒸发器)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然后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以及四通阀的第三端 c123返回至压缩机。
在热泵系统10制取热水并供暖时,电控板控制第一电磁阀122 断开、第二电磁阀124断开、且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与四通阀的第四端 d123接通,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与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接通。压缩机 1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水箱11放热以制取热水后变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返回至室外机12内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通过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进入室内机 13进一步放热以供暖,再进入膨胀阀125经过膨胀阀125节流处理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该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进入第一换热器 126(由于冷媒此时在第一换热器126中吸热蒸发,因此此时第一换热器 126为蒸发器)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后,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以及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返回至压缩机。
本实施例中,热泵系统包括水箱、与水箱连接的室外机,以及与室外机连接的室内机;其中,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四通阀、第二电磁阀、膨胀阀、第一换热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闭以及四通阀各端的接通的电控板;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一电磁阀连接,且第一电磁阀闭合时,四通阀的第一端通过压缩机的出口管与压缩机连接;四通阀的第二端通过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四通阀的第三端通过压缩机的进口管与压缩机连接;四通阀的第四端通过室内机的进口管与室内机连接;第二电磁阀设置在室内机的进口管和室内机的出口管上,且在第二电磁阀闭合时,四通阀的第四端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管和室内机的出口管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热泵系统需要设置两个压缩机,其中一个压缩机用于制冷和供暖,另一个压缩机用于制取热水而言,本申请的热泵系统仅需设置一个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的压缩机,热泵系统中电控板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闭以及四通阀的连通,以控制冷媒在热泵系统中的流转,从而使热泵系统具备仅制取热水、仅制冷、仅供暖、同时制取热水和制冷以及同时制取热水和供暖五种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泵系统需要借助两个压缩机实现制取热水、制冷以及供暖,导致热泵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室外机1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b126和压缩机的进口管a121上的蓄热器12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26安装在室外机12中,在室外温度较低且空气湿度较大时,第一换热器126表面出现结霜现象。在热泵系统10除霜时,电控板控制第一电磁阀122闭合、第二电磁阀124闭合、且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与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接通,四通阀的第三端 c123与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接通。压缩机1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一端a123、四通阀的第二端b123在蓄热器127中蓄热,然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26(由于此时冷媒在第一换热器126中放热凝结,因此此时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放热以消除第一换热器126表面的霜,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变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进入膨胀阀125,经过膨胀阀125节流处理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后,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以及四通阀的第三端c123在蓄热器中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后返回至压缩机。
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和压缩机的进口管上的蓄热器。在热泵系统除霜时,电控板控制第一电磁阀闭合、第二电磁阀闭合、且四通阀的第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二端接通,四通阀的第三端与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使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蓄热器中蓄热,然后冷媒进入室外机的第一换热器放热以消除第一换热器表面凝结的霜。在除霜后,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的第四端以及四通阀的第三端,在蓄热器中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后返回至压缩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热泵系统停机时利用周围环境的热量消除第一换热器表面的霜,并且在冬季无法除霜而言,本申请中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可以在蓄热器中蓄热后进入第一换热器放热以消除第一换热器表面的霜,提高了除霜效率,且本申请在任何季节皆可以进行除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于室内机13而言,室内机13可以包括通过室内机的进口管a13与四通阀的第四端d123连接且通过室内机的出口管b13与膨胀阀125连接的第二换热器131。对于室外机12而言,室外机12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机的进口管a121上的储液罐128。对于水箱11而言,水箱11可以包括与室外机12连接的进气管a11、与室外机12连接的出液管b11、第三换热器111、热水供水口112、热水进水口113以及电加热器114。
具体的,室内机13内的第二换热器131可以对进入第二换热器131的冷媒进行换热处理。可以理解的,当冷媒在第二换热器131中吸热时,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当冷媒在第二换热器131中放热时,第二换热器131为冷凝器。
储液罐128可以存储冷媒,并将通过压缩机的进气管a121进入储液罐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处理,以保证冷媒全部以气体形态进入压缩机121。
在需要制取热水时,未加热的水可以通过水箱11的热水进水口113进入水箱。在电控板控制第一电磁阀122断开时,压缩机1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进气管a11进入第三换热器111放热以加热水箱11中的水然后通过出液管b11返回至室外机12。在水箱11中的热水达到设定温度时,热水可以通过热水供水口112流出。为了更好的实现加热,电控板可以控制与电控板连接的电加热器114对水进行加热,直至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停止加热。
可以理解的,水箱11还可以包括外皮(图3未示出)、保温层(图3未示出)以及搪瓷内胆(图3未示出),通过保温层和搪瓷内胆的设计以提高水箱11的保温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包括通过室内机的进口管与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且通过室内机的出口管与膨胀阀连接的第二换热器,利用第二换热器对冷媒和室内温度进行换热处理,以使室内温度降低或者室内温度升高,保证室内温度处于适宜范围内,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机的进口管上的储液罐,利用储液罐分离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保证进入压缩机的全部为气态冷媒,提高了热泵系统的安全性。水箱包括与室外机连接的进气管、与室外机连接的出液管、第三换热器、热水供水口、热水进水口以及电加热器,在水箱中设置区别于室内机中的第二换热器的第三换热器,将制取热水和制冷或者供暖相分离,在仅使用一个压缩机的情况下,使热泵系统具备制取热水、制冷和供暖功能。使用电加热器加热水箱中的水,提高了热水的制取效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与所述水箱连接的室外机,以及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四通阀、第二电磁阀、膨胀阀、第一换热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闭以及所述四通阀各端的接通的电控板;
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且所述第一电磁阀闭合时,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通过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通过所述室内机的进口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的进口管和所述室内机的出口管上,且在所述第二电磁阀闭合时,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与所述膨胀阀连接;
所述膨胀阀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并通过所述室内机的出口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所述第二电磁阀闭合、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水箱放热以制取热水后返回至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并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膨胀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水箱放热以制取热水后返回至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并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膨胀阀进入所述室内机吸热以制冷,并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闭合、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膨胀阀进入所述室内机吸热以制冷,并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闭合、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进入所述室内机放热以供暖,并依次通过所述膨胀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水箱放热以制取热水后返回至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并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进入所述室内机放热以供暖,并依次通过所述膨胀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和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管上的蓄热器,则在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闭合、所述第二电磁阀闭合、且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接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接通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在所述蓄热器中蓄热并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化霜,并依次通过所述膨胀阀、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在所述蓄热器中吸热后返回至所述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通过所述室内机的进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且通过所述室内机的出口管与所述膨胀阀连接的第二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进口管上的储液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进气管、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出液管、第三换热器、热水供水口、热水进水口以及电加热器。
CN202221516098.2U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热泵系统 Active CN218033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6098.2U CN218033816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热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6098.2U CN218033816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热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3816U true CN218033816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7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16098.2U Active CN218033816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热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3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5102B (zh) 空调系统
CN108759144A (zh) 一种复叠式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96684B (zh) 一种三管制多功能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3553398B1 (en) Air conditioning heat pump system which uses inject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CN109028650A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热水一体机
CN106247654B (zh) 一种二管制多功能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63892B (zh) 一种融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3446756A (zh) 一种带变速压缩机的四管制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6114369U (zh) 一种空调器系统
CN210832603U (zh) 空调器
CN205373127U (zh) 一种双温制冷及制热系统
CN218033816U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11271010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5930176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09084936U (zh) 空调系统
CN210832602U (zh) 空调器
CN211316415U (zh) 带太阳能喷射的冷媒辐射墙一体化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CN109724286B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CN112444002A (zh) 空调器
CN110925913A (zh) 一种集冷藏及水空调一体的移动冷水机
CN219283480U (zh) 空调系统
CN216048475U (zh) 一种带变速压缩机的四管制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8328397U (zh) 一种空调多联机
CN114413406B (zh) 一种带有蓄热装置的空调
CN218936705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