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5247U -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5247U
CN218005247U CN202222624252.4U CN202222624252U CN218005247U CN 218005247 U CN218005247 U CN 218005247U CN 202222624252 U CN202222624252 U CN 202222624252U CN 218005247 U CN218005247 U CN 218005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antenna
frequency band
frequency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42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蒋军
姚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i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Yi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Yi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Yi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42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5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5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524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1143 priority patent/WO202406749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包括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包括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第二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其中,第一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与所述第二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对应的频段不重叠。相较于现有的单频或双频WIFI天线,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多频WIFI天线,拓展了WIFI天线的带宽,解决了频段拥堵问题,降低了天线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信发展迅速,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重要器件,天线的性能对整个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至关重要。天线的小型化、多频带等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WiFi天线多为2.4GHZ单频天线,或者2.4GHZ&5GHZ双频天线。
然而,2.4GHZ信号的频宽较窄,家电、无线设备大多使用2.4GHZ频段,无线环境拥挤,干扰较大,5GHZ信号的频率较高,在空气或障碍物中传播时衰减较大,覆盖距离较小,因此,传统的2.4GHZ单频天线,或者2.4GHZ&5GHZ双频天线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可以实现多频WIFI天线,拓展了WIFI天线的工作频宽,解决了频段拥堵的问题,降低了天线之间的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包括:包括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包括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
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
第二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
其中,第一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与第二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对应的频段不重叠。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第二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且第一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与第二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对应的频段不重叠。相较于现有的单频或双频WIFI天线,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多频WIFI天线,拓展了WIFI天线的带宽,解决了频段拥堵问题,降低了天线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测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在测试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仿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仿真与实物驻波比的对比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仿真与实物效率对比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辐射体,2-第二辐射体,3-PCB板,4-焊接点,5-净空区,6-微带线,7-馈电点,8-天线组件,9-天线测试板,10-耦合缝隙,11-焊盘,12-电容,13-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档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任意需要文档管理的领域。
在介绍本申请技术方案之前,下面将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通信技术),又称802.11b标准,是IEEE(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协会)定义的一个先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IEEE802.11)。
驻波比:驻波比全称为电压驻波比,又名VSWR和SWR,为英文Voltage StandingWave Ratio的简写。指传输线波腹电压与波谷电压幅度之比,又称为驻波系数。驻波比等于1时,表示馈线和天线的阻抗完全匹配,此时高频能量全部被天线辐射出去,没有能量的反射损耗;驻波比为无穷大时,表示全反射,能量完全没有辐射出去。
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最基础的部件,是通信系统与外部连接的设备,天线的作用是转换通讯设备中的电信号和空间中的电磁波。所以通信系统都离不开天线,包括导航定位、卫星、广播、无线电探测、军事通讯等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信息交互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和数据终端接入,应用领域的万物互联,都对无线数据流量有着海量需求,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不能弥补无线频谱资源日渐不足的缺口。为了提高通信系统容量,避免信道拥塞和干扰,增强抗干扰能力等,对天线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天线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发送/接收信号,还要满足更多更高的需求,例如:要求能够覆盖多通信的多频、宽带天线。这些使得原有的单频或者双频WIFI天线难以满足现代通信系统的高数据交互和稳定畅通链路的需求;若使用多副天线实现上述目的,会造成多天线之间的互耦干扰,设备散热难,反而会降低通信质量,增加通信成本。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多的频谱、更宽的频带与更高的频率让WIFI天线满足现代通信的需求。
现有WiFi天线多为2.4GHZ单频天线,或者2.4GHZ&5GHZ双频天线。
2.4GHZ的Wi-Fi频段共分为14个信道,工作频率范围是2.402GHZ-2.483GHZ。每个信道的带宽为22MHZ,各信道中心频点以5MHZ的倍数增加,有效带宽为20MHZ,剩余2MHZ属于隔离保护带宽。整个2.4GHZ的频段中,只有1、6、11三个信道不会相互覆盖;且2.4GHZ为世界各国共同的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频段,已经被家用及商用领域广泛使用,无线局域网、无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蓝牙、微波炉(于1到20GHZ之间的任意频段)、ZigBee等无线网络均可工作在2.4GHZ频段上。随着无线设备越来越多,人们享受方便快捷的时候,这些技术的电磁兼容问题日益凸现,2.4GHZ频段已经拥挤不堪,它们会干扰WiFi信号,令速度减慢,造成网络拥堵。因此2.4GHZWiFi工作频率低、速度较慢,干扰较大。
5GHZ是WiFi联盟推出了一项技术标准802.11ac。2012年,IEEE的802.11x技术标准升级到了最新的802.11ac版本,首次实现了对5GHZ频段的支持,而此前的四代技术标准在信号无线传输上都只是用2.4GHZ频段。802.11ac标准的核心技术主要基于802.11a,继续工作在5GHZ频段上以保证向下兼容性(能同时覆盖5GHZ和2.4GHZ两大频段),但数据传输通道会大大扩充,新标准的理论传输速度最高有望达到1Gbps,可秒传125MB,能够对高清视频实现无压缩传输。
新标准的另一大优点是节能,电力使用效率是前一代的6倍。由于同一时间传送的内容多了,设备也能更快地进入低功率的省电模式。
不足的是,5GHZ穿墙能力较差,信号衰减要大于2.4G,只适合室内小范围覆盖和室外网桥。
如上所述,Wi-Fi使用的2.4GHZ和5GHZ两个频段已经非常拥挤。反映在用户体验上,就是网络延时的增加,用户速率的下降,WiFi天线之间的干扰变得越来越频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第二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且第一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与第二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对应的频段不重叠。相较于现有的单频或双频WIFI天线,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多频WIFI天线,增加了WIFI天线的工作频宽,解决了频段拥堵问题,降低了天线之间的干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包括第一辐射体1和第二辐射体2;
第一辐射体1,用于发送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
第二辐射体2,用于发送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
其中,第一辐射1发送的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与第二辐射体2发送的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对应的频段不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辐射体工作的频段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辐射体工作在2.4GHZ-2.5GHZ频段,以及5.15GHZ-5.85GHZ频段。
在另一种示例中,第一辐射体工作在5.15GHZ-5.85GHZ频段,以及5.925GHZ-7.125GHZ频段。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辐射体工作的频段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第二辐射体工作在5.925GHZ-7.125GHZ频段。
在另一种示例中,第二辐射体工作在2.4GHZ-2.5GHZ频段。
其中,第一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与第二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对应的频段不重叠。
示例性地,第一辐射体工作在5.15GHZ-5.85GHZ频段,以及5.925GHZ-7.125GHZ频段,第二辐射体工作在2.4GHZ-2.5GHZ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第一频段信号和第二频段信号,且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与第一频段信号的波长相关,第一频段信号对应的频段小于第二频段信号对应的频段。
示例性地,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5.15GHZ-5.85GHZ频段信号和5.925GHZ-7.125GHZ频段信号,即第一频段信号为5.15GHZ-5.85GHZ,第二频段信号为5.925GHZ-7.125GHZ,则第一辐射体需要在5.5GHZ频点处产生谐振,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为介于5.15GHZ-5.85GHZ频段处的1/4个介质波长至1/4个自由空间波长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对走线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走线为倒F型走线。
在另一种示例中,走线为直线型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在同一平面内并列设置,且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耦合缝隙,如图1所示,该耦合缝隙的大小为预设值,该预设值用于第二辐射体耦合第二辐射体中的电流后产生第三频段信号。
具体地,第一辐射体与馈电点和地形成回路,第一辐射体与馈电点连接,能够直接馈电,第二辐射体不与馈电点连接,只与地连接。第二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在同一平面内并列设置,且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耦合缝隙,因此,第二辐射体会与第一辐射体产生耦合效应,第一辐射体直接通过耦合方式给第二辐射体馈电,第二辐射体将产生和自身结构尺寸相对应的谐振点,从而拓展了整个天线的工作带宽。其中,耦合缝隙的宽度与耦合强度成反比,耦合缝隙的宽度越大,耦合强度越小,耦合缝隙的宽度决定了第二辐射体能否在对应的频点产生谐振,第二辐射体只有在第三频段对应的频点处产生谐振时,信号才能最有效的发送出去。当耦合缝隙的宽度等于上述预设值时,第二辐射体能在对应的频点处产生较好的谐振效果,天线性能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小于第一数值,该第一数值为第一频段信号的波长与第二数值的乘积,该第二数值为小于1/4的正数。
示例性地,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5.15GHZ-5.85GHZ频段信号和5.925GHZ-7.125GHZ频段信号,即第一频段信号为5.15GHZ-5.85GHZ,第二频段信号为5.925GHZ-7.125GHZ,则第一辐射体需要在5.5GHZ频点处产生谐振,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小于第一数值,该第一数值为5.15GHZ-5.85GHZ频段对应的自由空间波长与第二数值的乘积,该第二数值为小于1/4的正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与馈电点连接,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接地,第二辐射体接地。
具体地,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与馈电点连接,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接地,使得馈电点、第一辐射体和地之间形成回路。第一辐射体与馈电点连接,直接馈电,第二辐射体接地,不与馈电点连接,不能直接馈电,第一辐射体通过耦合方式给第二辐射体馈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还包括电容,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通过该电容接地。
该电容用于第一辐射体馈电后产生第二频段信号。具体地,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第一频段信号和第二频段信号,且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与第一频段信号的波长相关,第一频段信号对应的频段小于第二频段信号对应的频段。其中,第一辐射体将产生和自身结构尺寸相对应的谐振点,即第一辐射体在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对应的频点处产生谐振,为了使第一辐射体在第二频段对应的频点处也产生的谐振效果最佳,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与电容的一端连接,将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辐射体与地形成耦合,起到了较好的调谐效果,使得第一辐射体能够发送第一频段信号和第二频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还包括电感,第二辐射体通过该电感接地。
相较于第二辐射体直接接地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二辐射体与电感连接,通过该电感接地,能使得第二辐射体在第三频段对应的频点处产生谐振。
本申请实施例对天线的馈电形式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天线采用同轴线馈电的方式。
在另一种示例中,天线采用耦合馈电的方式。
在另一种示例中,天线采用微带线馈电的方式。
在该示例下,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还包括微带线,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通过微带线与馈电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天线与模块之间断路,微带线上设置有0欧姆电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天线与模块之间断路,微带线上还可以设置有电容或电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还包括与微带线连接的匹配电路,该匹配电路用于调节天线的谐振点,以使第一辐射体发送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第二辐射体发送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
天线的阻抗受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线路板)的铺地、天线的安装以及周围的金属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天线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辐射信号效果不佳的问题。通常需要在天线与模块射频输出管脚预留一个π型匹配电路。该匹配电路可以在天线严重偏离50欧姆阻抗时,将其匹配至50欧姆。其中,匹配电路包括3个电抗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矩形本体,第二辐射体包括第二矩形本体,第一矩形本体和第二矩形本体的宽度相同。
具体地,第一辐射体的走线结构为矩形,第二辐射体的走线结构也为矩形,其中,第一辐射体走线结构的矩形与第二辐射体走线结构的矩形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矩形本体的长度小于第二矩形本体的长度。
示例性地,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5.15GHZ-5.85GHZ频段信号和5.925GHZ-7.125GHZ频段信号,第二辐射体用于发送2.4GHZ-2.5GHZ频段信号。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与5.15GHZ-5.85GHZ频段处的波长相关,第二辐射体的走线长度与2.4GHZ-2.5GHZ频段处的波长相关。其中,波长与频率成反比,2.4GHZ-2.5GHZ频段小于5.15GHZ-5.85GHZ频段,因此第以辐射体的走线长度小于第二辐射体,即第一矩形本体的长度小于第二矩形本体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印制在PCB板上。
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PCB板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PCB板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板。
环氧树脂板的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与玻纤布(FR4),介电常数在3.8至4.8之间。其特点是,环氧树脂板为射频板中最便宜的板材,但由于环氧树脂纯度的原因,批次间介电常数不太稳定,通常在4~4.4之间;损耗大,损耗角正切达到0.02左右;吸潮率大,即容易吸水,从而引起介电常数的变化,也会影响表面电阻,以致大功率时容易击穿。在损耗影响不大时,出于成本考虑,可以选用环氧树脂板作为PCB的板材。
在另一种示例中,上述PCB板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板。
聚四氟乙烯板的主要成分为聚四氟乙烯与玻纤布。其介电常数通常可以做到2.1~3.5之间,填充陶瓷粉末可以提高其介电常数。聚四氟乙烯板的特点是损耗小,介电常数低,低介电常数和高介电常数的比较贵,2.5附近的较为便宜。聚四氟乙烯板广泛应用于阵列天线馈电网络的设计。
在另一种示例中,上述PCB板的材质为陶瓷板。
陶瓷板的主要成分为陶瓷粉末与玻纤布,其介电常数在3~10之间。陶瓷板的特点是介电常数高,损耗较大;散热好,因此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器件;介电常数越高的越贵,适用于大功率和小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通过天线测试板测试得到,天线测试板的焊接点与天线的焊接点匹配。
具体地,天线测试板和天线均有相匹配的天线固定焊盘,天线用贴片的方式与天线测试板或者PCB连接,天线测试板还包括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天线中的第一辐射体通过该第一连接线与电容的一端连接,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天线中的第二辐射体通过该第二连接线与电感的一端连接,该电感的另一端接地。天线测试板上还包括中间有π型匹配电路的微带线,该微带线用于连接天线和馈电点。
在无线通讯中,常常会将天线通过一定方式固定在PCB板上,以作为PCB板上通讯电路信号的接收端与发射端,在通常情况下会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天线固定在PCB板上,由于天线接收和发射信号时都会经过螺纹柱段进入PCB板上的电路或经电路输出经螺纹柱再进入天线发射出去,这样对信号会产生一定的衰减,并且由于天线的螺纹固定链接无论是垂直于PCB板,还是与PCB板同向放置,都会增加无线通讯装置整体的体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组装技术)贴片技术,在保证不牺牲天线性能的情况下,减小了天线的尺寸,同时天线测试版和PCB板只需要保留较小的净空面积,用于安装天线,节约了成本。
以系统包括天线组件8和天线测试板9,该天线组件8包括第一辐射体1和第二辐射体2,该第一辐射体1用于发送5.15GHZ-5.85GHZ频段信号和5.925GHZ-7.125GHZ频段信号,第二辐射体2用于发送2.4GHZ-2.5GHZ频段信号为例。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第一辐射体1与第二辐射体2在同一平面内并列设置,且第二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之间设置有耦合缝隙10,第一辐射体直接馈电,并通过耦合方式给第二辐射体馈电。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矩形本体,第二辐射体包括第二矩形本体,该第一矩形本体和第二矩形本体的宽度相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测试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天线测试板9设置有净空区5,其净空区5包括6个固定焊盘11,同样,天线组件包括6个与净空区焊盘相匹配的焊接点4,净空区的面积略大于天线尺寸即可。天线用贴片的方式与天线测试板或者PCB连接,天线测试板还包括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天线中的第一辐射体通过该第一连接线与电容的一端连接,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天线中的第二辐射体通过该第二连接线与电感的一端连接,该电感的另一端接地。天线测试板上还包括中间有π型匹配电路的微带线6,该微带线用于连接天线组件8和馈电点7。
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测试板9的净空区5面积为9.8mm*7.5mm。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在测试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4所示,天线组件8安装在天线测试板9的净空区5处。
第一辐射体要工作在5.15GHZ-5.85GHZ频段和5.925GHZ-7.125GHZ频段,则第一辐射体的结构和尺寸应该满足让第一辐射体能够在5.5GHZ和7GHZ处产生谐振的条件。那么,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应介于5.5GHZ频段处1/4个介质波长至1/4个自由空间波长之间。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仿真示意图。
如图5所示,第一辐射体通过电容12接地,第二辐射体通过电感13接地。
根据仿真以及天线测试板对该天线的测试结果,当第一辐射体的走线结构为矩形时,该第一辐射体的长度为3.20mm,宽度为6.20mm时,第一辐射体在5.5GHZ和7GHZ处产生谐振,能够工作在5.15GHZ-5.85GHZ频段和5.925GHZ-7.125GHZ频段,天线的性能最佳。
其中,为了使得第一辐射体在7GHZ处的谐振效果更好,根据仿真以及天线测试板对该天线的测试结果,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容为1pf时,对第一辐射体在7GHZ处谐振的调节效果最佳,天线性能最好。
该第二辐射体要工作在2.4GHZ-2.5GHZ频段,则第二辐射体的结构和尺寸应该满足让第二辐射体能够在2.45GHZ处产生谐振的条件。那么,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应介于2.45GHZ频段处1/4个介质波长至1/4个自由空间波长之间。
根据仿真以及天线测试板对该天线的测试结果,当第二辐射体的走线结构为矩形时,该第二辐射体的长度为3.60mm,宽度为6.20mm时,第二辐射体在2.45GHZ频点处产生谐振,第二辐射体工作在2.4GHZ-2.5GHZ频段,天线的性能最佳。
第二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之间设置有耦合缝隙,该耦合缝隙的宽度与耦合强度成反比,耦合缝隙的宽度越大,耦合强度越小,耦合缝隙的宽度决定了第二辐射体能否在2.45GHZ的频点处产生谐振,第二辐射体只有在2.45GHZ频点处产生谐振时,信号才能最有效的发送出去,第二辐射体可以工作在2.4GHZ-2.5GHZ频段。根据天线测试板对该天线的测试结果,当耦合缝隙的宽度等于0.80mm时,第二辐射体能在2.45GHZ频点处产生谐振,信号能最有效的发送出去,天线性能最好。
其中,为了使得第二辐射体在2.45GHZ处的谐振效果更好,根据仿真以及天线测试板对该天线的测试结果,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感为2.7nh时,对第二辐射体在2.45GHZ处谐振的调节效果最佳,天线性能最好。
上述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均印制在介质基板上,本申请实施例的介质基板为介电常数为4.4的FR4材质的PCB板。该PCB的长度为7.90mm-8.10mm,宽度为6.50mm-6.70mm。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仿真与实物驻波比的对比示意图。
如图6所示,天线的仿真与实物的驻波比接近,在2.4GHZ-2.5GHZ频段、5.15GHZ-5.85GHZ频段和5.925GHZ-7.125GHZ频段,天线的驻波比均小于2,且在2.4GHZ-2.5GHZ频段的驻波比接近于1。根据驻波比的定义,驻波比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是电压驻波比的简称,指的是反射波波幅与入射波波幅的比值。当理想情况下阻抗完全匹配时,驻波比的值是1。在实际工程上,必然存在反射,此时的驻波比是大于1的,反射越大时驻波比也越大。因此对驻波比这个技术参数,数值越低越接近1越好。
因此,由该仿真与实物图的驻波比的对比示意图可知,天线能够工作在2.4GHZ-2.5GHZ频段、5.15GHZ-5.85GHZ频段和5.925GHZ-7.125GHZ频段。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仿真与实物效率对比示意图。
如图7所示,天线的仿真与实物的效率结果相近,且天线在2.4GHZ-2.5GHZ频段、5.15GHZ-5.85GHZ频段和5.925GHZ-7.125GHZ频段处时,效率较高。
综上所述,第一辐射体能够工作在5.15GHZ-5.85GHZ频段和5.925GHZ-7.125GHZ频段,第二辐射体能够工作在2.4GHZ-2.5GHZ频段,整个天线可以工作在2.4GHZ-2.5GHZ频段、5.15GHZ-5.85GHZ频段和5.925GHZ-7.125GHZ频段,相较于现有的2.4GHZ单频天线,或者2.4GHZ&5GHZ双频天线,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增加了5.925GHZ-7.125GHZ的工作频段,拓展了天线的工作带宽,解决了现有2.4GHZ频段和5GHZ频段的拥堵问题,降低了天线之间的干扰。天线中的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印制在PCB板上,天线的走线采用矩形结构,这样在天线设计中,减小了天线本体的尺寸,且天线用贴片的方式与天线测试板或者PCB耦合,降低了信号的衰减,减小了无线通讯装置整体的体积,同时,天线尺寸减小,天线测试板或PCB板的净空面积也随之较小,进而也减小了无线通讯装置整体的体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又例如,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Claims (13)

1.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
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
所述第二辐射体用于发送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与所述第二辐射体发送的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对应的频段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第一频段信号和第二频段信号,且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的波长相关,所述第一频段信号对应的频段小于所述第二频段信号对应的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走线长度小于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一频段信号的波长与第二数值的乘积,所述第二数值为小于1/4的正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在同一平面内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耦合缝隙,所述耦合缝隙的大小为预设值,所述预设值用于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二辐射体中的电流后产生第三频段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与馈电点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辐射体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容,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感,所述第二辐射体通过所述电感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微带线,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微带线与所述馈电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上设置有0欧姆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微带线连接的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用于调节所述天线的谐振点,以使所述第一辐射体发送所述至少两个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二辐射体发送所述至少一个频段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矩形本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第二矩形本体,所述第一矩形本体和所述第二矩形本体的宽度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本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矩形本体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通过天线测试板测试得到,所述天线测试板的焊接点与所述天线的焊接点匹配。
CN202222624252.4U 2022-09-29 2022-09-29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Active CN218005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4252.4U CN218005247U (zh) 2022-09-29 2022-09-29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PCT/CN2023/121143 WO2024067497A1 (zh) 2022-09-29 2023-09-25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4252.4U CN218005247U (zh) 2022-09-29 2022-09-29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5247U true CN218005247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4252.4U Active CN218005247U (zh) 2022-09-29 2022-09-29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5247U (zh)
WO (1) WO20240674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497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394B (zh) * 2012-09-19 2015-07-15 电子科技大学 覆盖五个频段的小尺寸平面天线
CN104466372A (zh) * 2013-09-22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天线及终端
US9899746B2 (en) * 2013-12-14 2018-02-20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Electronically steerable single helix/spiral antenna
CN208078161U (zh) * 2017-12-20 2018-11-09 上海煜鹏通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新型宽频带pcb天线
CN111864362A (zh) * 2019-04-30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326857B (zh) * 2020-03-03 2022-10-1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结构及通信设备
CN112072286B (zh) * 2020-08-28 2023-05-05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宽频带pifa天线及通信终端
CN218005247U (zh) * 2022-09-29 2022-12-09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497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7497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06594B1 (e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module including the arrangement
US6204826B1 (en) Flat dual frequency band antenna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ors
CN110892581B (zh) 天线系统和终端设备
US6025805A (en) Inverted-E antenna
CN109672019B (zh) 一种终端mimo天线装置及实现天线信号传输方法
US20050237244A1 (en) Compact RF antenna
WO2002067373A1 (en) Antenna systems including internal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s coupled with retractable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same
US9419340B2 (en) Ultra wide band antenna
CN110676575B (zh) 一种小型化的高增益双频wifi天线
EP2363914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radio terminal apparatus
US20020177416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218005247U (zh)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系统
US20020123312A1 (en) Antenna systems including internal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 coupled with external radiating ele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same
KR19980702904A (ko) 통합형 다이플렉서를 구비한 이중 주파수 안테나
KR20080090063A (ko) 이중공진에 의한 광대역 안테나
CN114389020A (zh) 天线结构
CN102157794B (zh) 谐振产生的三频段天线
CN201188454Y (zh) 利用阶梯阻抗谐振器双频特性实现抗多频干扰超宽带天线
CN114628892A (zh) Pcb天线及电子设备
US10411330B1 (en) Antenna assembly for wireless device
CN103579762B (zh) 多频天线
CN110994185A (zh) 一种微带线调谐电路及基站天线
CN112201958B (zh) 多频天线、天线组件和客户前置设备
CN213717050U (zh) 一种蓝牙天线
CN219892399U (zh) 一种集成式on board双频天线设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