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7679U - 颅骨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颅骨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7679U
CN217987679U CN202221637410.3U CN202221637410U CN217987679U CN 217987679 U CN217987679 U CN 217987679U CN 202221637410 U CN202221637410 U CN 202221637410U CN 217987679 U CN217987679 U CN 217987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wire
base
skull
force application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74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嘉裕
刘展亮
王云蕾
王珂男
叶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wei Zhi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Meizhou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eiwei Zhi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Meizhou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eiwei Zhi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Meizhou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eiwei Zhi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74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7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7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7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包括:基座、固定部、支架、施力部和牵引丝;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手术床上;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在待牵引对象的预定部位上;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改变所述牵引丝的延伸方向;所述牵引丝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经所述支架后与所述施力部连接;所述施力部用于通过所述牵引丝对所述固定部施加拉力,以牵引所述预定部位。如此配置,施力部通过牵引丝能够准确且持续地对固定在待牵引对象的预定部位上的固定部施加拉力,有效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进一步的,由于牵引丝的延伸方向经支架改变,方便了调整操作。

Description

颅骨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颅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颅底凹陷症是颈枕交界处常见的畸形之一,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向上陷入颅腔的畸形。内部的延髓、小脑、神经根和椎动脉等可因被压迫损伤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目前,颅底凹陷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而在手术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颅骨施加一定的拉力,然而目前的治疗难以精确地对患者的颅骨进行施力,且调整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骨牵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颅底凹陷症治疗精确性差且调整操作不便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包括:基座、固定部、支架、施力部和牵引丝;
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手术床上;
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在待牵引对象的预定部位上;
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改变所述牵引丝的延伸方向;
所述牵引丝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经所述支架后与所述施力部连接;
所述施力部用于通过所述牵引丝对所述固定部施加拉力,以牵引所述预定部位。
可选的,在所述颅骨牵引装置中,所述支架包括横向延伸段及竖向延伸段,所述横向延伸段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竖向延伸段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横向延伸段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颅骨牵引装置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自所述横向延伸段向上逐渐远离所述固定部倾斜的方向。
可选的,在所述颅骨牵引装置中,所述支架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竖向延伸段远离所述横向延伸段的一端,所述牵引丝经所述滑轮与所述施力部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颅骨牵引装置中,所述横向延伸段可转动地与所述基座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颅骨牵引装置中,所述固定部包括框体、固定件和牵引丝连接件;所述框体呈U形,所述固定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端部,用于与所述预定部位固定;所述牵引丝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用于与牵引丝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颅骨牵引装置中,所述牵引丝连接件设置于所述U形的底端;或者所述牵引丝连接件与所述框体可移动地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颅骨牵引装置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框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框体转动而沿自身轴向移动,以与所述预定部位抵靠固定。
可选的,在所述颅骨牵引装置中,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预定部位的一端呈锥形。
可选的,在所述颅骨牵引装置中,所述施力部包括重锤,所述重锤的重量可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颅骨牵引装置包括:基座、固定部、支架、施力部和牵引丝;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手术床上;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在待牵引对象的预定部位上;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改变所述牵引丝的延伸方向;所述牵引丝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经所述支架后与所述施力部连接;所述施力部用于通过所述牵引丝对所述固定部施加拉力,以牵引所述预定部位。
如此配置,施力部通过牵引丝能够准确且持续地对固定在待牵引对象的预定部位上的固定部施加拉力,有效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进一步的,由于牵引丝的延伸方向经支架改变,方便了调整操作。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颅骨牵引装置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部的俯视图。
附图中:
1-基座;11-基座连接件;12-转盘;2-固定部;21-框体;22-固定件;23-牵引丝连接件;3-支架;31-横向延伸段;311-第一旋钮锁定件;312-套管;313-第二旋钮锁定件;32-竖向延伸段;33-滑轮;4-施力部;41-重锤;5-牵引丝;6-手术床;7-待牵引对象;71-预定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应做广义理解,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诸如上方、下方、上、下、向上、向下、左、右等的方向术语相对于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它们在图中所示进行使用,向上或上方向朝向对应附图的顶部,向下或下方向朝向对应附图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骨牵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颅底凹陷症治疗精确性差且调整操作不便问题。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包括:基座1、固定部2、支架3、施力部4和牵引丝5;所述基座1用于固定在手术床6上;所述固定部2用于固定在待牵引对象7的预定部位71上;所述支架3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连接,所述支架3的另一端用于改变所述牵引丝5的延伸方向;所述牵引丝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2连接,所述牵引丝5的另一端经所述支架3后与所述施力部4连接;所述施力部4用于通过所述牵引丝5对所述固定部2施加拉力,以牵引所述预定部位71。在一个示范例中,预定部位71如待牵引对象7的颞骨,待牵引对象7可以俯卧的姿态躺在手术床6上。施力部4通过牵引丝5对固定部2持续地施加拉力,操作者通过设置在待牵引对象7身上的神经监护仪可以获知拉力是否合适,并可根据神经监护仪的反馈适时地调整拉力的大小。由此,施力部4通过牵引丝5能够准确且持续地对固定在待牵引对象7的预定部位71上的固定部2施加拉力,有效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进一步的,由于牵引丝5的延伸方向经支架3改变,即可以通过调整支架3来改变牵引丝5的延伸方向,进而改变施加的拉力的方向,方便了调整操作。
可选的,所述支架3包括横向延伸段31及竖向延伸段32,所述横向延伸段31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基座1连接,所述竖向延伸段32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横向延伸段31连接。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自所述横向延伸段31向上逐渐远离所述固定部2倾斜的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术床6的床面沿水平方向延伸,而基座1固定在手术床6的床头位置,第一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优选沿手术床6的长度方向延伸。当然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也可以与手术床6的长度方向呈一定的角度,本实施例对此不限。如此配置,横向延伸段31连带着竖向延伸段32可以一同沿第一方向移动,以适应手术需要。而竖向延伸段32可沿第二方向移动,由此可以调节牵引丝5与固定部2的高度,适应待牵引对象7头部的高度。在一个可选的示范例中,横向延伸段31为管状件,基座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基座连接件11,横向延伸段31的内轮廓尺寸与基座连接件11的外轮廓尺寸相适配,横向延伸段31可以套设在基座连接件11之外,并可沿基座连接件11自由滑动。进一步的,横向延伸段31上可设置有第一旋钮锁定件311,操作者可通过旋动第一旋钮锁定件311来锁定横向延伸段31相对于基座连接件11的位置。可选的,横向延伸段31远离基座连接件11的一端具有套管312,套管312的内轮廓尺寸与竖向延伸段32的外轮廓尺寸相适配,竖向延伸段32可活动地穿设于套管312中,进一步的,套管312上也可以设置有第二旋钮锁定件313,操作者可通过旋动第二旋钮锁定件313来锁定竖向延伸段32相对于套管312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3还包括滑轮33,所述滑轮33设置于所述竖向延伸段32远离所述横向延伸段31的一端,所述牵引丝5经所述滑轮33与所述施力部4连接。滑轮33的转动轴线如可平行于水平方向,并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牵引丝5在经过滑轮33时可以改变延伸方向。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施力部4包括重锤41,重锤41悬挂在牵引丝5远离固定件2的一端。可以理解的,在重锤41作用下,重锤41至滑轮33之间的牵引丝5沿竖直方向延伸,而待牵引对象7大致沿水平方向俯卧,而固定件2至滑轮33之间的牵引丝5则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以适应颅底凹陷症的牵引力的施力方向。滑轮33的设置,有效地将重锤41的重力转换为水平方向的拉力。
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延伸段31可转动地与所述基座1连接,从而使得牵引丝5对待牵引对象7的施力方向不限于沿待牵引对象7的垂直轴方向,而是可以呈一定的角度,这可以适应于更多特殊的患者,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延伸段31围绕竖直方向可转动地与所述基座1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基座1可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转盘12,该转盘12可以围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基座连接件11则固定在转盘12上。横向延伸段31即可围绕转盘12的轴线转动。如此配置,可适用于例如脊柱具有一定侧弯的患者。进一步的,转盘12具有锁定结构,其可以锁定转动的角度,以适配手术的需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延伸段31围绕水平方向可转动地与所述基座1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基座1可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转盘12,该转盘12可以围绕水平方向的轴线转动,基座连接件11则固定在转盘12上。横向延伸段31即可围绕转盘12的轴线转动。如此配置,患者的头部可不必严格地保持俯向下的姿态,能适配不同患者的需求,便于术中调整。
请参考图2,可选的,所述固定部2包括框体21、固定件22和牵引丝连接件23;所述框体21呈U形,所述固定件2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体21的端部,其中,所述框体21的端部指的是U形的开口所在的端,固定件22用于与所述预定部位71固定;所述牵引丝连接件23设置于所述框体21上,用于与牵引丝5连接。可选的,所述牵引丝连接件23设置于所述U形的底端(指U形的弯曲的一端),用于与牵引丝5连接。U形框体21的设置,能适配于待牵引对象7的颅骨的形态。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2与所述框体2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件22相对所述框体21转动而沿自身轴向移动,以与所述预定部位71抵靠固定。可选的,框体21具有内螺纹孔,该内螺纹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方向且垂直于第一方向。固定件22具有外螺纹,其能够适配穿入内螺纹孔中。
由于不同的患者颅骨的大小形态不同,框体21的开口端应设置得较大,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而固定件22通过螺纹与框体21连接,使用中操作者可以通过旋动固定件22来使固定件22与预定部位71抵靠而将框体21与预定部位71固定。优选的,所述固定件22朝向所述预定部位71的一端呈锥形,其尖端能够可靠地钉入预定部位71。
可选的,所述牵引丝连接件23与所述框体21可移动地连接。例如,牵引丝连接件23可呈环状套设在框体21上,其可以沿框体21滑动。如此配置,牵引丝5对固定件2的施力点可调节,适配于不同的手术需要。特别的,在配合转盘12使用时,可以将牵引丝5的施力方向方便地调节到所需要的合适位置。且牵引丝连接件23与框体21的连接位置可以自适应地调节,不需操作者主动调节。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牵引丝连接件23设置于所述U形的底端,如可固定在框体21的U形的底部而不可调节。
可选的,所述重锤41的重量可调节。操作者可根据神经监护仪的反馈适时地调整重锤41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重锤41包括舱体和若干可拆卸的配重块,舱体与牵引丝5固定连接,使用中可根据需要在舱体中置入与所需拉力相适配的配重块。可以理解的,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施力部4不限于包括重锤41,其也可以包括其它的施力部件,如弹簧等本领域常用的施力部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颅骨牵引装置包括:基座、固定部、支架、施力部和牵引丝;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手术床上;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在待牵引对象的预定部位上;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改变所述牵引丝的延伸方向;所述牵引丝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经所述支架后与所述施力部连接;所述施力部用于通过所述牵引丝对所述固定部施加拉力,以牵引所述预定部位。如此配置,施力部通过牵引丝能够准确且持续地对固定在待牵引对象的预定部位上的固定部施加拉力,有效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进一步的,由于牵引丝的延伸方向经支架改变,方便了调整操作。
需要说明的,上述若干实施例之间可相互组合。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固定部、支架、施力部和牵引丝;
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手术床上;
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在待牵引对象的预定部位上;
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改变所述牵引丝的延伸方向;
所述牵引丝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经所述支架后与所述施力部连接;
所述施力部用于通过所述牵引丝对所述固定部施加拉力,以牵引所述预定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横向延伸段及竖向延伸段,所述横向延伸段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竖向延伸段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横向延伸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自所述横向延伸段向上逐渐远离所述固定部倾斜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竖向延伸段远离所述横向延伸段的一端,所述牵引丝经所述滑轮与所述施力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延伸段可转动地与所述基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框体、固定件和牵引丝连接件;所述框体呈U形,所述固定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端部,用于与所述预定部位固定;所述牵引丝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用于与牵引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丝连接件设置于所述U形的底端;或者所述牵引丝连接件与所述框体可移动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框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框体转动而沿自身轴向移动,以与所述预定部位抵靠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预定部位的一端呈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包括重锤,所述重锤的重量可调节。
CN202221637410.3U 2022-06-27 2022-06-27 颅骨牵引装置 Active CN217987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7410.3U CN217987679U (zh) 2022-06-27 2022-06-27 颅骨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7410.3U CN217987679U (zh) 2022-06-27 2022-06-27 颅骨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7679U true CN217987679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7410.3U Active CN217987679U (zh) 2022-06-27 2022-06-27 颅骨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7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4216174B2 (en) Craniofacial fracture reduction assembly
KR101688241B1 (ko) 고정식 다축구성 볼 및 소켓 패스너
US20160270802A1 (en) Guiding element for spinal drilling operation and guiding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US789224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al osteodistraction using a cannulated device
WO1997007732A1 (de) Stützendoskop, insbesondere für untersuchungen im bereich des epi-, oro- und/oder hypopharynx und/oder larynx
JP2010528779A (ja) 変形を矯正するための医療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KR101554017B1 (ko) 뼈의 일부분을 재배치하기 위하여 골절 수술대와 함께 사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1324713A1 (en) Surgical reference frame fixation device with cannulated post and method of use
CN217987679U (zh) 颅骨牵引装置
CN107736929B (zh) 骨折牵引复位方法和装置
CN108814659A (zh) 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
US201301788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d placement of a surgical device
CN112971958A (zh) 外置式下颌骨牵引器
CN202751439U (zh) 枢锥齿状突螺钉瞄准器
CN211834522U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切口牵引器
CN205054731U (zh) 一种简易神经外科手术台
CN215688351U (zh) 外置式下颌骨牵引器
CN1303943C (zh) 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
CN109431588A (zh) 枕颈固定装置
CN212490102U (zh) 后路寰椎复位固定系统
CN209984279U (zh) 骨折牵引复位装置
CN211658232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拉钩固定器
CN110833447B (zh) 盆骨骨折外固定架
CN211560325U (zh) 寰枢椎脱位术中复位装置
CN111759438A (zh) 一种后路复位内固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