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2334U - 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2334U
CN217982334U CN202221748753.7U CN202221748753U CN217982334U CN 217982334 U CN217982334 U CN 217982334U CN 202221748753 U CN202221748753 U CN 202221748753U CN 217982334 U CN217982334 U CN 217982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metal
pen
charging module
capacitance 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87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we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we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we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wei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2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2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金属外壳和无线充电模块;金属外壳设置避让部,以使无线充电模块通过避让部进行无线充电。避让部使无线充电模块克服金属外壳的屏蔽效应,在无线充电电容笔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稳定、高效的无线充电效果。由此一来,当用户为无线充电电容笔进行无线充电时,设置在金属外壳的避让部,使得无线充电模块能够通过避让部进行无线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兴起,增强智能终端与用户之间交互的无线充电电容笔也随之兴起,用户手持无线充电电容笔在智能终端上点触或书写时,智能终端能给予相应操作的反馈,使用户能够便利地使用智能终端。其中,用户使用无线充电电容笔时,对于无线充电电容笔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电容笔为了满足无线充电的需求,其外壳必须设置为非金属材质,否则,金属外壳的屏蔽效应使得无线充电无法进行。然而金属材质的笔壳具有美观、耐用及坚固等优点,是一般非金属材质无法代替的。而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笔无法使用金属材质。
现有技术无法满足无线充电电容笔在使用金属材质的壳体情况下实现无线充电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问题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旨在解决当前无线充电电容笔在使用金属材质的壳体时不能实现无线充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该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金属外壳和无线充电模块;该金属外壳设置避让部,以使该无线充电模块通过该避让部进行无线充电。
优选地,该避让部设置为开设于该金属外壳的开孔;该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该开孔处。
优选地,该金属外壳设置为中空的筒形结构,该筒形结构的端部形成该避让部;该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该金属外壳的端部。
优选地,该避让部上设置有非金属遮挡件。
优选地,该无线充电电容笔还包括非金属外壳,该非金属外壳与该金属外壳拼接为该无线充电电容笔的笔壳,其中,该非金属外壳形成该金属外壳的该避让部,该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该非金属外壳内。
优选地,该无线充电电容笔还包括内壳,该内壳设置于该金属外壳内并与该金属外壳连接;其中,该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该内壳。
优选地,该金属外壳设置为柱体,该柱体一侧形成有第一平面;该无线充电模块靠近该第一平面。
优选地,该无线充电电容笔还包括至少一个磁铁;该无线充电模块与该磁铁位于该无线充电电容笔的同一侧。
优选地,该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磁铁分别位于该无线充电模块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金属外壳和无线充电模块;金属外壳设置避让部,以使无线充电模块通过避让部进行无线充电。避让部使无线充电模块克服金属外壳的屏蔽效应,在无线充电电容笔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稳定、高效的无线充电效果。由此一来,当用户为无线充电电容笔进行无线充电时,设置在金属外壳的避让部,使得无线充电模块能够通过避让部进行无线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的立体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的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的正视图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的俯视图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内壳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金属外壳 500 磁铁
200 非金属遮挡件 410 第一安装部
300 无线充电模块 420 第二安装部
400 内壳 430 第三安装部
600 Type-C芯片 800 主板
700 电池 900 笔帽
440 第一卡接部 450 第二限位孔
460 第一限位孔 1000 避让部
1100 非金属外壳 1200 笔头
1300 第一平面 1400 端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智能终端的兴起,增强智能终端与用户之间交互的无线充电电容笔也随之兴起,用户手持无线充电电容笔在智能终端上点触或书写时,智能终端能给予相应操作的反馈,使用户能够便利地使用智能终端。其中,用户使用无线充电电容笔时,对于无线充电电容笔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当前,无线充电电容笔为了满足无线充电的需求,其外壳必须设置为非金属材质,否则,金属外壳的屏蔽效应使得无线充电无法进行。然而金属材质的笔壳具有美观、耐用及坚固等优点,是一般非金属材质无法代替的。而当前的无线充电笔无法使用金属材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通过在电容笔的金属外壳100上开设避让部1000,解决当前无线充电触控笔在使用金属材质的壳体时不能实现无线充电的问题。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a和图1b,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的立体图;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的爆炸图。如图1a和1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金属外壳100和无线充电模块300,其中,金属外壳100设置避让部1000,以使无线充电模块300通过避让部1000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电容笔的金属外壳100设置避让部1000,以使无线充电模块300通过避让部1000进行无线充电,由此一来,避让部1000使无线充电模块300克服金属外壳100的屏蔽效应,在无线充电电容笔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稳定、高效的无线充电效果。当用户为无线充电电容笔进行无线充电时,设置在金属外壳100的避让部1000,使得无线充电模块300能够通过避让部1000进行无线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无线充电电容笔上的避让部1000,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三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包括:方式一、避让部1000设置为金属外壳100开设的开孔。方式二、金属外壳100设置为中空筒形结构,筒形结构的端部1400形成避让部1000。方式三、避让部1000设置为与金属外壳100拼接的非金属外壳1100。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上述三种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一、避让部1000设置为金属外壳100开设的开孔。
请参阅图1a和图1b,如图1a和图1b所示,避让部1000设置为开设于金属外壳100的开孔;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开孔处;
本实施例中,避让部1000设置为开设于金属外壳100的开孔;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开孔处。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开孔处,使得无线充电模块300在无线充电时,没有被金属外壳100阻挡,因此不受金属外壳100的屏蔽效应干扰。同时,金属外壳100上设置开孔的做法,在现代工艺中容易实现。
方式二、金属外壳100设置为中空筒形结构,筒形结构的端部1400形成避让部1000。
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金属外壳100设置为中空的筒形结构,筒形结构的端部1400形成避让部1000;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金属外壳100的端部1400。
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100设置为中空的筒形结构,筒形结构的端部1400形成避让部1000;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金属外壳100的端部1400。金属外壳100设置为筒形结构,筒形结构的端部1400形成避让部1000;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金属外壳100的端部1400,由此一来,无需在金属外壳100上额外开孔,同时,因为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金属外壳100的端部1400,可以为无线充电电容笔内的其他结构节约空间,使无线充电电容笔内的其他结构安装位置的实现方式更加多样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中,避让部1000使得无线充电模块300不受金属外壳100的屏蔽效应,若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避让部1000而没有其他保护措施,会遭受到损坏;同时,避让部1000设置于金属外壳100上,影响金属外壳100的美观,也使得灰尘和水能进入壳体,因此需要在避让部1000上设置非金属遮挡件200,避让部1000上设置非金属遮挡件200的具体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1b,如图1b所示,避让部1000上设置有非金属遮挡件200。
本实施例中,避让部1000上设置有非金属遮挡件200。避让部1000上设置非金属遮挡件200,保护无线充电模块300免除因外界因素而遭受损坏;其次,非金属遮挡件200不会影响无线充电模块300的无线充电效果;而且,非金属遮挡件200能够使得金属外壳100美观,完整,防止灰尘和水的进入壳体。
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方式二的方案时,设置于金属外壳100端部的笔帽900即为非金属遮挡件200。
可选地,非金属遮挡件20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粘贴连接或螺接连接等连接方式与金属外壳100进行连接。
方式三、避让部1000设置为与金属外壳100拼接的非金属外壳1100。
请参阅图3,如图3所示,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非金属外壳1100,非金属外壳1100与金属外壳100拼接为无线充电电容笔的笔壳,其中,非金属外壳1100形成金属外壳100的避让部1000,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非金属外壳1100内。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非金属外壳1100,非金属外壳1100与金属外壳100拼接为无线充电电容笔的笔壳,其中,非金属外壳1100形成金属外壳100的避让部1000,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非金属外壳1100内。使用非金属外壳1100和金属外壳100进行拼接形成笔壳,能够节约金属外壳100的材料,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其次,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非金属外壳1100,与金属外壳100距离远,受到金属外壳100的屏蔽效应更少。同时,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非金属外壳1100,能够保护无线充电模块300免受外界因素而损坏。
上述对避让部的三种实现方式做了详细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避让部设置为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方式一至方式三中任意的组合。为便于理解,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以方式一为例对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充电电容笔外壳的内部空间较为狭小,在内部安装零件较为不便。同时,零件需要替换或者维修时,需要将无线充电电容笔拆开并将零件拆卸下来,零件直接设置在外壳上,不便于操作;用户使用无线充电电容笔无线充电时,需要保持外壳内部的零件的位置不变,以保持无线充电模块300与避让部1000的位置关系。
因此,为了便于无线充电电容笔的安装和拆卸,以及,无线充电模块300零件位置不变,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图4为无线充电电容笔正视图的剖面图,图5为无线充电电容笔俯视图的剖面图。
请参阅图1b、图4和图5,如图1b、图4和图5所示,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内壳400,内壳400设置于金属外壳100内并与金属外壳100连接;其中,无线充电模块300设置于内壳400。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内壳400,内壳400设置于金属外壳100内并与金属外壳100连接;可选地,内壳400包括上下两个相互卡接的子壳,其中,无线充电模块300被上下两个子壳包围,从而设置于内壳400。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内壳400,使得包括无线充电模块300在内的部件稳固安装在内壳400上,再将内壳400嵌入金属外壳100中,从而将无线充电模块300安装于金属外壳100内,由此一来,无线充电模块300的安装更为方便,同时,内壳400可以固定无线充电模块300,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需要无线充电时,将无线充电装置对准无线充电模块300所在位置即可。
可选地,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内壳400、笔帽900、笔头1200、Type-C芯片600、电池700和主板800。其中,内壳400上设置第一安装部410、第二安装部420和第三安装部430,Type-C芯片600安装于第一安装部410,电池700安装于第二安装部420,主板800安装于第三安装部430,第一安装部410与笔帽900位于无线充电触控笔一端,第二安装部420位于第一安装部410和第三安装部430中间,便于电池700为Type-C芯片600和主板800供电。第三安装部430与笔头1200位于无线充电电容笔的另一端,便于主板800处理笔头1200的输入数据。
可选地,笔帽900通过粘接方式或者卡接方式与内壳400连接,同时,笔帽900与外壳也通过粘接方式或者卡接方式与内壳400连接,以使内壳400和外壳通过笔帽900连接,同时,内壳400和外壳之间亦可直接粘接或卡接连接。
可选地,非金属遮挡件200嵌入金属外壳100的避让部1000,实现非金属遮挡件200与金属外壳100的连接;内壳400上设置第一卡接部440,非金属遮挡件200通过第一卡接部440与内壳400进行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外壳100形状的具体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1b和图1a,如图1b和图1a所示,金属外壳100设置为柱体,柱体一侧形成有第一平面1300;无线充电模块300靠近第一平面1300。
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100设置为柱体,柱体一侧形成有第一平面1300;无线充电模块300靠近第一平面1300。金属外壳100设置为柱体,满足电容笔的形状,在柱体一侧形成平面并让无线充电模块300靠近该第一平面1300,无线充电时,把该第一平面1300贴合无线充电器,使得无线充电模块300更加靠近无线充电器,并保持笔本身在无线充电时不动。同时,在圆柱体表面设置平面,也更有利于用户持握无线充电电容笔。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将无线充电电容笔无线充电时,需要将无线充电模块300与无线充电器对准并在充电过程中保持无线充电模块300不动,其具体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为卡扣固定,磁吸固定,或者,在无线充电器上设置限位部以实现固定等等。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固定的方式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b和图4,如图1b和图4所示,无线充电电容笔还包括至少一个磁铁500;无线充电模块300与磁铁500位于无线充电电容笔的同一侧。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电容笔还包括至少一个磁铁500;无线充电模块300与磁铁500位于无线充电电容笔的同一侧。由此一来,无线充电模块300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磁铁500磁性与无线充电器上的磁吸单元互相吸引,使得无线充电不会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倾斜或摇晃,避免影响无线充电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磁铁500的数量和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1b、图4和图6,如图1b、图4和图6所示,磁铁5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磁铁500分别位于无线充电模块300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磁铁5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磁铁500分别位于无线充电模块300的两侧。磁铁500数量为两个,并设置于无线充电模块300两端,无线充电时,使得无线充电模块300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位置对准,且无线充电模块300不会相对无线充电器发生偏移。
可选地,内壳400上设置第一限位孔460和第二限位孔450,第一限位孔460和第二限位孔450设置于无线充电模块300的两侧;磁铁500分别设置于第一限位孔460和第二限位孔450。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容笔,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金属外壳100和无线充电模块300;金属外壳100设置避让部1000,以使无线充电模块300通过避让部1000进行无线充电。由此一来,避让部1000使无线充电模块300克服金属外壳100的屏蔽效益,在无线充电电容笔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稳定、高效地无线充电效果。当用户为无线充电电容笔进行无线充电时,设置在金属外壳100的避让部1000,使得无线充电模块300能够通过避让部1000进行无线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容笔包括金属外壳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金属外壳设置避让部,以使所述无线充电模块通过所述避让部进行无线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设置为开设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开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开孔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设置为中空的筒形结构,所述筒形结构的端部形成所述避让部;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无线充电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上设置有非金属遮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容笔还包括非金属外壳,所述非金属外壳与所述金属外壳拼接为所述无线充电电容笔的笔壳,其中,
所述非金属外壳形成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避让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非金属外壳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容笔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并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内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设置为柱体,所述柱体一侧形成有第一平面;所述无线充电模块靠近所述第一平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容笔还包括至少一个磁铁;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磁铁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电容笔的同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铁分别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两侧。
CN202221748753.7U 2022-03-31 2022-07-06 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 Active CN21798233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0012 2022-03-31
CN2022207700122 2022-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2334U true CN217982334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5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8753.7U Active CN217982334U (zh) 2022-03-31 2022-07-06 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2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4588B2 (en) Charger case for wearable electronics
CN110493680B (zh) 双耳无线耳机
CN105872887A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17982334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容笔
US20190278389A1 (en) Capacitive Touch Pen
CN213368101U (zh) Tws耳机的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0602286A (zh) 电子设备、传感器扩展装置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13244068U (zh)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3213573U (zh) 保护壳
US11507207B2 (en) Multifunctional stylus and touch device
CN210091124U (zh) 触控笔
CN209805881U (zh) 智能终端的壳体及智能终端
CN210270827U (zh) 一种内框装置及电容笔
CN211017538U (zh) 充电夹子及电子设备
CN210008658U (zh) 一种桌面屏风线盒及办公桌
CN216352232U (zh) 无线充电多功能笔
CN219039718U (zh) 主动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子设备
CN217590341U (zh) 电容笔无线充电器
CN215932588U (zh) 触控笔
KR20060107145A (ko) 무선 충전기 거치형 메모판
CN218830863U (zh) 电源装置及遮挡结构
CN215379169U (zh) 一种卡片式儿童手机
CN220692850U (zh) 充电盒和助听器
CN209948162U (zh) 一种设备固定装置
CN210928270U (zh) 电器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