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6906U - 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6906U
CN217976906U CN202222263180.5U CN202222263180U CN217976906U CN 217976906 U CN217976906 U CN 217976906U CN 202222263180 U CN202222263180 U CN 202222263180U CN 217976906 U CN217976906 U CN 217976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astening frame
bolt
steel pipe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31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Zhongwan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Zhongwan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Zhongwan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Zhongwan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31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6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6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6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包括管体,以及与管体外表面紧密贴合的前紧固框和后紧固框,且管体连接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前紧固框内壁设置有前凹槽,且前凹槽嵌合连接有固定块前半端,而且前紧固框下表面贴合连接有后紧固框,并且后紧固框内壁开设有后凹槽,同时后凹槽嵌合连接有固定块后半端;所述前紧固框与后紧固框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槽,且螺槽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而且螺栓前端固定安装有棘轮。该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设置有凹槽,通过凹槽与固定块嵌合连接,使得管体与紧固框连接的稳定性增加,便于减少螺丝的过多使用,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紧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电力钢管杆使用时,时常因电力钢管杆的长度达不到所需的长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时常需要对电力钢管杆进行拼接,使电力钢管杆达到所需的使用长度,然后现在市面上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
在对电力钢管杆进行拼接时,因市面上的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在使用时经常需要用较多的螺丝来对电力钢管杆进行稳固连接,这不仅使得连接时的工作量变的重复且效率低下,而且简单的螺丝连接在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后使得螺丝容易产生松动,使得电力钢管杆具有不可控的倒塌风险;
因此我们便提出了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在对电力管杆连接时频繁的使用过多的螺丝,且工作量变的重复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包括管体,以及与管体外表面紧密贴合的前紧固框和后紧固框,且管体连接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还包括:
所述前紧固框内壁设置有前凹槽,且前凹槽嵌合连接有固定块前半端,而且前紧固框下表面贴合连接有后紧固框,并且后紧固框内壁开设有后凹槽,同时后凹槽嵌合连接有固定块后半端;
所述前紧固框与后紧固框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槽,且螺槽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而且螺栓前端固定安装有棘轮;
所述螺栓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槽下内壁表面,而且两个固定杆上端均贯穿设置有卡合块,并且固定杆与卡合块连接处设置有蓄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围绕管体一周,且固定块均匀的分布在自在管体连接处。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提高管体与前紧固框、后紧固框之间的阻拦,进而提高接紧固装置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前紧固框与后紧固框大小相同,且前紧固框与后紧固框的形状相同,而且前紧固框上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槽。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前紧固框与后紧固框在对固定块进行嵌合连接时能够辨别前紧固框与后紧固框的不同,放置出现零件用错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前凹槽与后凹槽大小相同,且前凹槽与后凹槽的形状相同。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因固定块前端与后端大小相同,所以使前凹槽与后凹槽大小相同以便于对固定块能够顺利嵌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以螺栓为中心对称分布,且螺栓与固定槽左右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螺栓与棘轮之间的距离,而且固定槽中端开设有开关槽。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在卡合块的最外端能够顺利的延展到固定槽外侧。
优选的,所述卡合块以螺栓为中心对称分布,且两个卡合块最内侧角的角度小均于棘轮外侧相邻两个棘爪之间夹角的角度,而且左侧卡合块最内侧角向上,而且右侧卡合块最内侧角向下。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卡合块最内侧角能够与棘轮外侧的棘爪形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棘轮在螺栓与螺槽螺纹连接前位置高于卡合块的高度,且棘轮在螺栓与螺槽螺纹连接后卡合块棘轮在同一水平面上。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保证在螺栓与螺槽螺纹连接后能够顺利的使卡合块固定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通过凹槽嵌合连接固定块使得管体与紧固框具有更多的嵌合结构,从而减少在对电力钢管杆连接时频繁过多使用螺丝,从而导致工作量变的重复且效率低下,其具体内容如下:
(1)设置有凹槽,通过凹槽与固定块嵌合连接,使得管体与紧固框连接的稳定性增加,便于减少螺丝的过多使用,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设置有卡合块,通过卡合块与棘轮进行啮合连接,使得在螺栓对紧固框进行固定后,为防止螺栓松动对螺栓进行二次固定,从而增强管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合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固定块;3、前紧固框;301、前凹槽;302、后紧固框;303、后凹槽;4、固定槽;5、螺栓;6、卡合块;7、固定杆;8、棘轮; 9、螺槽;10、开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包括管体1,以及与管体1外表面紧密贴合的前紧固框3和后紧固框 302,且管体1连接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固定块2围绕管体1一周,且固定块2均匀的分布在自在管体1连接处;将管体1放置在相对平整的底面上,再将管体1的接口处相向放置并对其,然后将需要连接的两个管体1 的接口处相贴合,并将管体1的接口处放置进后紧固框302内,使得管体1下端外表面的固定块2与后凹槽303嵌合连接;
前紧固框3内壁设置有前凹槽301,且前凹槽301嵌合连接有固定块2前半端,而且前紧固框3下表面贴合连接有后紧固框302,并且后紧固框302内壁开设有后凹槽303,同时后凹槽303嵌合连接有固定块2后半端;前紧固框 3与后紧固框302大小相同,且前紧固框3与后紧固框302的形状相同,而且前紧固框3上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槽4;将前紧固框3从上方盖上,使得前凹槽301与管体1上端外表面的固定块2嵌和连接;
前紧固框3与后紧固框302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槽9,且螺槽9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5,而且螺栓5前端固定安装有棘轮8;前凹槽301与后凹槽303 大小相同,且前凹槽301与后凹槽303的形状相同;棘轮8在螺栓5与螺槽9 螺纹连接前位置高于卡合块6的高度,且棘轮8在螺栓5与螺槽9螺纹连接后卡合块6棘轮8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转动将螺栓5顺时针旋转进螺槽9 内部,使得将螺栓5进行螺槽9螺纹连接,进而使得前紧固框3与后紧固框 302通过螺栓5稳固贴合连接,最终使得相互嵌合连接的前紧固框3、后紧固框302与管体1达到进一步固定的目的;
螺栓5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7,且固定杆7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槽4下内壁表面,而且两个固定杆7上端均贯穿设置有卡合块6,并且固定杆 7与卡合块6连接处设置有蓄力弹簧;在螺栓5与螺槽9螺纹连接前,先将棘轮8卡合块6最外侧向下方按动,使得卡合块6最外侧一角以固定杆7为中心在开关槽10内向下转动,达到卡合块6内侧面远离固定槽4中心线的目的;固定杆7以螺栓5为中心对称分布,且螺栓5与固定槽4左右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螺栓5与棘轮8之间的距离,而且固定槽4中端开设有开关槽10;卡合块6以螺栓5为中心对称分布,且两个卡合块6最内侧角的角度小均于棘轮8外侧相邻两个棘爪之间夹角的角度,而且左侧卡合块6最内侧角向上,而且右侧卡合块6最内侧角向下;并同时带动棘轮8自身一周的棘爪进行顺时针转动,在棘轮8的位置与卡合块6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停止转动,在松开卡合块6,使卡合块6以固定杆7为中心向固定槽4内侧旋转,最后使卡合块6最内侧的一角卡合进相邻的两个棘爪之间,达到卡合棘轮8并固定螺栓5的目的。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时,首先,将需要连接的两个管体1的接口处相贴合,然后将管体1的接口处放置进后紧固框302内,然后继续将前紧固框3从上方盖上,使得前凹槽301与管体1上端外表面的固定块2嵌和连接;之后通过转动将螺栓5顺时针旋转进螺槽9内部,使得将螺栓5进行螺槽9螺纹连接,使得相互嵌合连接的前紧固框3、后紧固框 302与管体1达到进一步固定的目的;在螺栓5与螺槽9螺纹连接前,先将棘轮8卡合块6最外侧向下方按动,使卡合块6内侧面远离固定槽4中心线的,然后转动螺栓5,并同时带动棘轮8转动,在棘轮8的位置与卡合块6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时,使卡合块6以固定杆7为中心向固定槽4内侧旋转,最后达到卡合棘轮8并固定螺栓5的目的,为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加上第二次保险,放置出现螺栓5松动的情况发生。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包括管体(1),以及与管体(1)外表面紧密贴合的前紧固框(3)和后紧固框(302),且管体(1)连接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
管体(1)、固定块(2)、前紧固框(3)、前凹槽(301)、后紧固框(302)、后凹槽(303)、固定槽(4)、螺栓(5)、卡合块(6)、固定杆(7)、棘轮(8)、螺槽(9)、开关槽(1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前紧固框(3)内壁设置有前凹槽(301),且前凹槽(301)嵌合连接有固定块(2)前半端,而且前紧固框(3)下表面贴合连接有后紧固框(302),并且后紧固框(302)内壁开设有后凹槽(303),同时后凹槽(303)嵌合连接有固定块(2)后半端;
所述前紧固框(3)与后紧固框(302)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槽(9),且螺槽(9)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5),而且螺栓(5)前端固定安装有棘轮(8);
所述螺栓(5)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7),且固定杆(7)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槽(4)下内壁表面,而且两个固定杆(7)上端均贯穿设置有卡合块(6),并且固定杆(7)与卡合块(6)连接处设置有蓄力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围绕管体(1)一周,且固定块(2)均匀的分布在自在管体(1)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紧固框(3)与后紧固框(302)大小相同,且前紧固框(3)与后紧固框(302)的形状相同,而且前紧固框(3)上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槽(301)与后凹槽(303)大小相同,且前凹槽(301)与后凹槽(303)的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7)以螺栓(5)为中心对称分布,且螺栓(5)与固定槽(4)左右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螺栓(5)与棘轮(8)之间的距离,而且固定槽(4)中端开设有开关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6)以螺栓(5)为中心对称分布,且两个卡合块(6)最内侧角的角度小均于棘轮(8)外侧相邻两个棘爪之间夹角的角度,而且左侧卡合块(6)最内侧角向上,而且右侧卡合块(6)最内侧角向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8)在螺栓(5)与螺槽(9)螺纹连接前位置高于卡合块(6)的高度,且棘轮(8)在螺栓(5)与螺槽(9)螺纹连接后卡合块(6)棘轮(8)在同一水平面上。
CN202222263180.5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 Active CN217976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3180.5U CN217976906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3180.5U CN217976906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6906U true CN217976906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9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3180.5U Active CN217976906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6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84528U (zh) 一种移动电源的供电装置
CN217976906U (zh) 一种电力钢管杆连接紧固装置
CN203801551U (zh) 太阳能电池板角度可调的杀虫灯
CN209929383U (zh) 一种ups电池安装结构
CN210739634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连接套筒进出浆口连接机构
CN207775869U (zh) 一种建筑桩
CN207846959U (zh) 一种空心外墙挂板的新型安装连接件
CN213572533U (zh) 一种连接密封性好的防水石材幕墙
CN216238543U (zh) 一种电力管沟井施工用的包封支模装置
CN210877950U (zh) 一种放电治具的高效定位结构
CN212926619U (zh) 一种利用芯模抗浮结构形成的空心楼板
CN213692463U (zh) 一种深部测斜仪接线保护盒
CN212743544U (zh) 一种采用工字型杆塔接地装置的电力杆塔
CN213064266U (zh) 一种自攻自锁螺母
CN213115477U (zh) 一种剪力墙端口加固模板
CN21009279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一体化电源接线盒
CN207959068U (zh) 一种市政绿化装置
CN210239212U (zh) 一种古建筑加固装置
CN210045902U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折弯装置
CN217079679U (zh) 一种用于凸窗顶板加固的背楞
CN206931888U (zh) 一种房建工地用放入临时配电箱
CN210713233U (zh) 一种便于钢管束快速连接头
CN217563890U (zh) 壳体组件及储能电源
CN214462604U (zh) 一种楼板预留孔吊模封堵工具
CN217738241U (zh) 一种便捷安装于钢结构上高精度变形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