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5057U - 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5057U
CN217975057U CN202221706670.1U CN202221706670U CN217975057U CN 217975057 U CN217975057 U CN 217975057U CN 202221706670 U CN202221706670 U CN 202221706670U CN 217975057 U CN217975057 U CN 217975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body
side wall
cavity
novel multifunctional
secondary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066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枫
黄坤渝
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Qizheng Mould Ba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iangjiang Qizheng Form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iangjiang Qizheng Form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iangjiang Qizheng Form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066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5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5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5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包括设置有腔体的外梁体,腔体一侧设置有豁口,腔体内设置有内梁体;还包括与外梁体相连并将内梁体压紧于腔体内的压紧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梁体设置在外梁体的腔体内,再通过压紧件将内梁体压紧,使用时内梁体与模板相连时更加可靠,不容易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
背景技术
我国房屋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工程水平结构施工中通常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等作为支撑架,其一般以边长为100mm的木方作为主梁,以木方作次梁。而竖向结构的模板如大模板、爬模、滑模和支模都采用竹木胶合板作为模板,以木方作次梁,钢管或型钢作背楞。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结构施工中,无论是水平结构或者竖向结构,都采用木方作为次梁,但是,由于作为次梁的木方一般采用50mm×100mm的规格,这种规格的木方使用场景较少,从而导致其周转使用次数少,木材用量巨大,浪费资源;而若采用与主梁同样规格的木方作为次梁,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周转使用次数,但这又会带来木方大材小用的问题,同样会造成木材的浪费。
另外,入如果使用木方作为次梁,次梁长时间使用或者多次周转后,其外表面磨损会较为严重,进而会造成木方断裂的概率不断提高,并且,木方在室外环境中也容易受到雨水等侵蚀而发生腐坏等情况,都会严重影响次梁的使用安全。因此,单一的木方作为次梁使用寿命不足,安全性能不够高。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铝木次梁,包括铝梁、铝梁挂钩、木方和紧固螺钉组成,铝梁两端分别设置有铝梁挂钩,铝梁上下两个横肋上分别用紧固螺钉嵌装有木方,这样的方案降低了次梁的重量,提高了承载能力,周转使用方便,摊销费用较少,但是在横肋上分别嵌装有木方用于与模板打钉连接,没有对木方进行可靠限位,后期与模板连接后的结构可靠性不好,且需要使用较多的紧固螺钉,从而增加次梁的重量以及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次梁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方便周转使用,且重量轻,结构可靠,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钢木次梁,包括设置有腔体的外梁体,腔体一侧设置有豁口,腔体内设置有内梁体;还包括与外梁体相连并将内梁体压紧于腔体内的压紧件。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内梁体设置在外梁体的腔体内,再通过压紧件将内梁体压紧,使用时内梁体与模板相连时更加可靠,不容易脱落。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外梁体相连并将内梁体与外梁体可拆卸连接的若干锁紧件。锁紧件可进一步提升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述的锁紧件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沿外梁体的横向宽度方向贯穿外梁体与内梁体并与外梁体螺纹连接。通过锁紧螺栓将内梁体与外梁体可靠连接,进一步提高次梁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使用时内梁体与模板相连时受力而从外梁体的腔体中脱落,进而降低生产事故的概率。
进一步地,上述的压紧件为若干方形板。方形板可保证足够的强度承受来自内梁的压力。
进一步地,上述的若干方形板和若干锁紧件均沿外梁体的长度方向分布。使内梁体各处都能受到均匀的压力,避免内梁体的受力不均而再受力较大处发生断裂。
进一步地,上述的外梁体包括顺次相连以包围形成腔体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及第三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端均设置有内反边结构,方形板的两端分别与内反边结构可拆卸连接。方形板可通过螺钉与内反边结构相连,这样在使用时,可以先将内梁体放入腔体中与外梁体通过锁紧件锁紧,再将方形板安装在内反边结构上,从而可以对内梁体进行压紧,进而使得次梁的组装较为方便,且可以在内梁体损坏时方便对内梁体进行更换,提高外梁体的使用率,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上述的外梁体包括顺次相连以包围形成腔体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及第三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端均设置有内反边结构,方形板的两端分别与内反边结构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用于不经常拆卸的场合,可增加连接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均设置有空腔方向内陷的支撑壁面,内梁体与支撑壁面相接。这样通过支撑壁面与内梁体进行相接,将内梁体的作用力传导至外梁体增加次梁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可以限制内梁体在腔体中的运动,避免内梁体晃动。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均滚轧有V型内槽。这样可以提高外梁体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外梁体的壁厚,降低其质量与成本。
进一步地,上述的外梁体为钢板结构,内梁体为桦木芯胶合板结构。胶合板结构可以方便与模板进行打钉连接,钢板结构给胶合板提供良好的支撑,从而在保证次梁正常使用的同时,提高次梁的承载力。通过钢板作为支撑,胶合板作为内芯的设置,可以延长次梁的使用寿命,避免胶合板因长时间使用或受潮腐坏等情况而影响次梁的使用安全,并且,这样的材料组合设置可以大大降低次梁的重量以及制造成本,一举多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将内梁体设置在外梁体的腔体中,再通过压紧件以及锁紧件进行锁紧,避免内梁体与模板相连时从外梁体中脱落,从而提高次梁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外梁体采用钢板结构,并且滚轧有V型内槽,可以进一步提高次梁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得次梁的规格尽可能地小,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的外梁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的沿其横向宽度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的内梁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的外梁体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外梁体;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4、内反边结构;141、卡槽;15、支撑壁面;2、内梁体;3、腔体;4、压紧件;5、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设置有腔体3的外梁体1,腔体3一侧设置有豁口,腔体3内设置有内梁体2;还包括与外梁体1相连并将内梁体2压紧于腔体3内的压紧件4。
其中,内梁体2经豁口外露于外梁体1,以便于搭建时模板与次梁经内梁体2打钉连接,更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的外梁体与内梁体的长度均为300mm,可通过多个顺次相连形成600mm、900mm、1200mm、1500mm、1800mm、2100mm等规格,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方案容易推导得到的内容,这里不再详述。
另外,本实施例中外梁体1的两端也可以为开放端,以方便安装内梁体2。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内梁体2设置在外梁体1的腔体3内,再通过压紧件4将内梁体2压紧,使用时内梁体2与模板相连时更加可靠,不容易脱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外梁体1相连并将内梁体2与外梁体1可拆卸连接的五个锁紧件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锁紧件5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沿外梁体1的横向宽度方向贯穿外梁体1与内梁体2并与外梁体1螺纹连接。通过锁紧螺栓将内梁体2与外梁体1可靠连接,进一步提高次梁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使用时内梁体2与模板相连时受力而从外梁体1的腔体3中脱落,进而降低生产事故的概率。当然,应当理解的是,外梁体1与内梁体2设置有相应通孔与锁紧螺栓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压紧件4为八个方形板,方形板为钢材质,从而保证足够的强度承受来自内梁的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形板数量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八个方形板和五个锁紧件5均沿外梁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这样内梁体2各处都能受到均匀的压力,避免内梁体2的受力不均而再受力较大处发生断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八个方形板和五个锁紧件5交错设置,使得外梁体1和内梁体2能够有更多的连接点,从而增加外梁体1和内梁体2的连接稳定性。当然,这仅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定,具体实施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方形板和锁紧件5的具体分布。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外梁体1包括顺次相连以包围形成腔体3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第一侧壁11及第三侧壁13远离第二侧壁12的一端均设置有内反边结构14,方形板的两端分别与内反边结构14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外梁体沿其横向的截面为U型结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方形板通过螺钉与内反边结构14相连,这样在使用时,可以先将内梁体2放入腔体3中与外梁体1通过锁紧件5锁紧,再将方形板安装在内反边结构14上,从而可以对内梁体2进行压紧,进而使得次梁的组装较为方便,且可以在内梁体2损坏时方便对内梁体2进行更换,提高外梁体1的使用率,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外梁体1的为U型结构仅为参考的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定,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外梁体1的具体形状。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均设置有空腔方向内陷的支撑壁面15,内梁体2与支撑壁面15相接,且内梁体2经外梁体1的豁口处外露,以方便与模板的打钉连接。这样通过支撑壁面15与内梁体2进行相接,将内梁体2的作用力传导至外梁体1增加次梁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可以限制内梁体2在腔体3中的运动,避免内梁体2晃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锁紧螺栓从第一侧壁11以及第三侧壁13的支撑壁面15贯穿,以连接内梁体2和外梁体1,这样锁紧螺栓与外梁体1之间有两个接触受力点,以尽可能将内梁体2的作用力分散传导至外梁体1上,避免内梁体2的断裂。同时,锁紧螺栓这样的设置也可以减少对内梁体2外露面的占用,使得内梁体2的外露面积更大,与模板的打钉连接更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方案,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均滚轧有V型内槽(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提高外梁体1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外梁体1的壁厚,降低其质量与成本。当然,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滚轧出V型内槽仅为参考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外梁体1各侧壁的实际结构进行适应性更改,这里不作限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方案,外梁体1为钢板结构,内梁体2为桦木芯胶合板结构,胶合板结构可以方便与模板进行打钉连接,钢板结构给胶合板提供良好的支撑,从而在保证次梁正常使用的同时,提高次梁的承载力。通过钢板作为支撑,胶合板作为内芯的设置,可以延长次梁的使用寿命,避免胶合板因长时间使用或受潮腐坏等情况而影响次梁的使用安全,并且,这样的材料组合设置可以大大降低次梁的重量以及制造成本,一举多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钢板结构以及桦木芯胶合板结构仅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可以根据本方案的启示,采用铝合金或其他硬质金属材料制作外梁体1,或采用其他的木质结构制作内梁体2,这里不作限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方案,通过将内梁体2设置在外梁体1的腔体3中,再通过压紧件4以及锁紧件5进行锁紧,避免内梁体2与模板相连时从外梁体1中脱落,从而提高次梁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外梁体1采用钢板结构,并且滚轧有V型内槽,可以进一步提高次梁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得次梁的规格尽可能地小,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而且钢板结构的外梁体不容易受潮发生腐坏或其他结构性损坏的情况,可以延长次梁的实用寿命,避免使用时次梁发生断裂等危害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如图2至图4所示,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外梁体1包括顺次相连以包围形成腔体3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第一侧壁11及第三侧壁13远离第二侧壁12的一端均设置有内反边结构14,方形板的两端分别与内反边结构14固定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方形板与内反边结构14焊接。这样对方形板与内反边结构14焊接后,避免方形板与外梁体1的连接不良情况发生而影响施工安全。当然,本实施例中方形板与内反边结构14焊接仅为参考的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定,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方形板与内反边结构14固定连接。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内反边结构14沿外梁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卡槽141,方形板卡设于卡槽内以对内梁体2进行压紧限位。这样方形板可以通过滑入卡槽141内对内梁体2进行限位,提高了次梁的拆装效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腔体(3)的外梁体(1),所述腔体(3)一侧设置有豁口,所述腔体(3)内设置有内梁体(2);还包括与所述外梁体(1)相连并将所述内梁体(2)压紧于腔体(3)内的压紧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外梁体(1)相连并将所述内梁体(2)与所述外梁体(1)可拆卸连接的若干锁紧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5)为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沿所述外梁体(1)的横向宽度方向贯穿所述外梁体(1)与所述内梁体(2)并与所述外梁体(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4)为方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若干方形板和若干锁紧件(5)均沿所述外梁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梁体(1)包括顺次相连以包围形成所述腔体(3)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所述第一侧壁(11)及第三侧壁(13)远离所述第二侧壁(12)的一端均设置有内反边结构(14),方形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反边结构(14)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梁体(1)包括顺次相连以包围形成所述腔体(3)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所述第一侧壁(11)及第三侧壁(13)远离所述第二侧壁(12)的一端均设置有内反边结构(14),方形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反边结构(1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均设置有所述腔体(3)方向内陷的支撑壁面(15),所述内梁体(2)与所述支撑壁面(15)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均滚轧有V型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梁体(1)为钢板结构,所述内梁体(2)为桦木芯胶合板结构。
CN202221706670.1U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 Active CN217975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6670.1U CN217975057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6670.1U CN217975057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5057U true CN217975057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5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06670.1U Active CN217975057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5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20164U (zh) 建筑物施工安全维护悬挑结构
CN21797505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钢木次梁
CN21419500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装钢梁
CN219773324U (zh) 一种混凝土梁板结构
CN201738566U (zh) 应用于模板水平支承系统的定型化钢梁
CN216840143U (zh) 一种铝底模可拆卸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2866329U (zh) 一种钢结构
CN214834809U (zh) 一种模板免开孔夹具
CN220285304U (zh) 一种剪力墙免打孔模板加固结构
CN209482688U (zh) 建筑用新型安全型高层建筑爬架
CN208502018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钢筋桁架楼层板
CN213296878U (zh) 一种异型钢木组合梁
CN214738827U (zh) 一种用于紧固c型檩条和横梁的连接件
CN111535581A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楼面降板处的便捷安拆式组合型预制模板
CN219548123U (zh) 一种防渗漏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CN110230392A (zh) 一种铝制薄模板
CN217841008U (zh) 一种剪力墙节点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加固结构
CN113789958B (zh) 一种钢结构复合楼板吊模结构
CN217299831U (zh) 一种狭窄变形缝处墙体定型模板单侧紧固装拆施工装置
CN215671286U (zh) 一种用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支撑的对拉螺栓预埋件
CN21837519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嵌木式钢托横梁
CN214272675U (zh) 一种超大跨度起拱钢桁架建筑轻型保温复合板
CN214364394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墙体
CN214302862U (zh) 一种组合方管桁架支撑件
CN219343980U (zh) 高强合金模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8

Address after: No. 98, Xianchi Road, Xingbin District, Laib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6100

Patentee after: Guangxi Qizheng mould bas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1 4-2, Building 5, No. 89, Jinyu Avenue,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Liangjiang Qizheng Form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