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2771U -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2771U
CN217972771U CN202222066736.1U CN202222066736U CN217972771U CN 217972771 U CN217972771 U CN 217972771U CN 202222066736 U CN202222066736 U CN 202222066736U CN 217972771 U CN217972771 U CN 217972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bed
floating
spring
multi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667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少峰
许维华
党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667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2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2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2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有生态漂浮床和栽种盆,所述生态漂浮床的数量为四组,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的相对一侧共同对称设置有连接杆,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相对一侧靠近连接杆上部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两组所述第一弹簧的相对一端均设置在连接杆的表面,所述生态漂浮床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生态漂浮床的内部设置安装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生态漂浮床之间连接杆和第一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生态漂浮床内部均匀设置有固定锥,从而在水流量较大时,连接杆和第一弹簧时之间能够有效对水流产生的浮动有效缓冲,进而提高生态漂浮床在水中的稳定性,降低水流量增大对生态漂浮床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清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水生态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对河道生态治理的装置种类非常多,生态浮床是其中之一,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
现有的生态浮床在水流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生态浮床进行简单固定,或者利用下桩方式进行固定,当水流量忽然变大时生态浮床的稳定性较差,影响生态浮床的正常使用,且生态浮床表面安装有盆栽植物,且一般的生态浮床对盆栽植物利用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在进行检修或者更换时费时费力,影响盆栽植物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生态治理在遇到水流量较大时稳定性较差,且不方便更换盆栽植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有生态漂浮床和栽种盆,所述生态漂浮床的数量为四组,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的相对一侧共同对称设置有连接杆,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相对一侧靠近连接杆上部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两组所述第一弹簧的相对一端均设置在连接杆的表面,所述生态漂浮床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网,所述生态漂浮床的内部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栽种盆,所述栽种盆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固定锥,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透水孔。
进一步的,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相对一侧靠近连接杆的位置均设置有活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栽种盆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数量为六组的安装杆,且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安装杆和限位块大小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漂浮床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数量为四组的固定锥,且所述生态漂浮床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锥相适配的通孔,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通过多组生态漂浮床之间连接杆和第一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生态漂浮床内部均匀设置有固定锥,从而在水流量较大时,连接杆和第一弹簧时之间能够有效对水流产生的浮动有效缓冲,进而提高生态漂浮床在水中的稳定性,降低水流量增大对生态漂浮床的影响。
2.本装置通过安装槽、栽种盆、安装杆、第二弹簧和限位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在进行安装栽种盆时方便快捷,在进行检修更换栽种盆省时省力,有效延长栽种盆内部植物的使用寿命,同时生态漂浮床两侧设置的收集网可将水面漂浮的垃圾进行有效收集,进而降低人们清洁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漂浮床内部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生态漂浮床;2、连接杆;3、第一弹簧;4、收集网;5、安装架;6、安装槽;7、栽种盆;8、安装杆;9、第二弹簧;10、限位块;11、固定锥;12、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有生态漂浮床1和栽种盆7,生态漂浮床1的数量为四组,多组生态漂浮床1的相对一侧共同对称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具体地,连接杆2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在生态漂浮床1的相对一侧,多组生态漂浮床1相对一侧靠近连接杆2上部的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一弹簧3,两组第一弹簧3的相对一端均设置在连接杆2的表面,进而提高相邻两组生态漂浮床1之间的稳定性,生态漂浮床1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架5,安装架5的一侧安装有收集网4,进而当水面漂浮有垃圾时,收集网4能够进行收集,生态漂浮床1的内部设置安装槽6,安装槽6的内部卡接有栽种盆7,栽种盆7的表面均匀安装有数量为六组的安装杆8,安装杆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10,具体地,栽种盆7通过安装杆8、第二弹簧9和限位块10卡接在安装槽6的内部,进一步地,安装槽6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安装杆8和限位块10大小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限位槽,多组生态漂浮床1的内部均匀螺纹有数量为四组的固定锥11,进一步地,生态漂浮床1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锥11相适配的通孔,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进而提高多组生态漂浮床1在水中安装的稳定性,多组生态漂浮床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透水孔12。
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当进行使用时根据生态治理需求将多组多组生态漂浮床1通过固定锥11安装在河底,四组生态漂浮床1之间通过连接杆2相互连接,当水流流动时第一弹簧3和连接杆2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多组生态漂浮床1在水中安装的稳定性,栽种盆7通过安装杆8、第二弹簧9和限位块10顺时针转动卡接在安装槽6的内部,进而实现栽种盆7内部绿植对河道水流的治理,当水面漂浮有垃圾时,收集网4能够进行收集,当需要更换栽种盆7时,反向操作上述步骤,栽种盆7通过安装杆8、第二弹簧9和限位块10逆时针转动脱离在安装槽6的内部,再次更换栽种盆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生态漂浮床(1)和栽种盆(7),所述生态漂浮床(1)的数量为四组,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1)的相对一侧共同对称设置有连接杆(2),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1)相对一侧靠近连接杆(2)上部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弹簧(3),两组所述第一弹簧(3)的相对一端均设置在连接杆(2)的表面,所述生态漂浮床(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网(4),所述生态漂浮床(1)的内部设置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内部设置有栽种盆(7),所述栽种盆(7)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安装杆(8),所述安装杆(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10),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固定锥(11),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透水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生态漂浮床(1)相对一侧靠近连接杆(2)的位置均设置有活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盆(7)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数量为六组的安装杆(8),且所述安装槽(6)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安装杆(8)和限位块(10)大小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漂浮床(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数量为四组的固定锥(11),且所述生态漂浮床(1)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锥(11)相适配的通孔,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
CN202222066736.1U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Active CN217972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6736.1U CN217972771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6736.1U CN217972771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2771U true CN217972771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5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66736.1U Active CN217972771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2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0637B (zh) 一种底泥水质污染型浅窄河流的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
US11401186B2 (en) Urban river channel direct purification device
CN2890163Y (zh) 生态石笼
CN107129050B (zh) 一种用于强风浪条件下湖泊水体修复的生态浮床系统
CN101962228B (zh) 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CN215049013U (zh) 一种利用人工水草加强河流净化能力的新型生态活化拢床
CN217972771U (zh)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CN204918308U (zh) 一种底泥水质污染型浅窄河流的生态净化系统
CN208791295U (zh) 一种模块化高通量生物增强型浮动湿地
CN106938864A (zh) 一种水上植物用的漂浮板
CN109354201A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生态浮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93414A (zh) 一种浮床模块及其构成的生态浮床
CN205710092U (zh)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治理的生态浮板
CN209242770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生态浮板
CN208308524U (zh) 一种河道生物净化装置
CN209039162U (zh) 一种河流生态系统
CN218951148U (zh)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
CN109052664B (zh) 一种污染河流闸坝前新型仿生植物构建方法
CN216236239U (zh) 一种落水复氧式污水净化系统
CN215602122U (zh)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园林结构
CN108328742A (zh) 一种河流生态系统
CN217500125U (zh) 一种缓流降噪的自调节截污拦水坝构造
CN212835842U (zh) 一种径流污染物净化用生物滞留槽
CN218403856U (zh) 一种水体原位净化浮床结构
CN220502703U (zh) 一种漂浮移动式水体治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