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0666U - 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0666U
CN217960666U CN202221539973.9U CN202221539973U CN217960666U CN 217960666 U CN217960666 U CN 217960666U CN 202221539973 U CN202221539973 U CN 202221539973U CN 217960666 U CN217960666 U CN 217960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movable
sliding
spinal cor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399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为
陈勇
刘熙
施燕
尹潇
吴晓雪
徐征亚
李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ngju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ongju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ongju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ongju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15399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0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0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0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和移动组件分别设于底板顶部两侧;升降组件包括座椅,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移动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底板顶部一侧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动槽,移动块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且与底板滑动连接,移动板顶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一侧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外侧两端分别设有踏板,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的辅助器需要患者站立,并用手臂或腰部进行支撑,不适用于脊髓损伤严重的患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体,全长粗细不等,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尖削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
现有的脊髓损伤患者,在进行恢复手术后,由于下肢运动功能受到障碍,需要相应的辅助器对行走功能进行辅助,但是现有的辅助器需要患者站立,并用手臂或腰部进行支撑,不适用于脊髓损伤严重的患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通过升降组件的设置,调节座椅的高度,从而使得座椅的高度适合患者,同时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调节移动板的位置,使得踏板的位置正好处于患者的脚部,从而通过活动杆与固定块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踏板与活动杆之间的活动套接,使得患者的双腿来回运动,从而达到辅助患者行走能力恢复的效果,以解决现有的辅助器需要患者站立,并用手臂或腰部进行支撑,不适用于脊髓损伤严重的患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移动组件分别设于底板顶部两侧;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贯穿底板且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底板顶部一侧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移动块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且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侧两端分别设有踏板,所述踏板设于活动杆两端且与活动杆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移动块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周螺纹相反。
优选的,所述底板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底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顶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杆外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另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设有多个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底部分别设于第二滑动槽内部两端且与底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周两侧螺纹相反。
优选的,所述底板一侧两端均设有皮带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设于皮带轮轴心处且与皮带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外周活动套接有传动带。
优选的,所述底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设于皮带轮轴心处且与皮带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椅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座椅底部设有多个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顶部设于滑槽内部且与座椅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滑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座椅与底板中部设有多个连接板,所述滑动板底部与活动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设于固定轴外侧且与固定座活动铰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组件的设置,调节座椅的高度,从而使得座椅的高度适合患者的身高,同时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调节移动板的位置,使得踏板的位置正好处于患者的脚部,从而通过活动杆与固定块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踏板与活动杆之间的活动套接,使得患者的双腿来回运动,进而达到辅助患者行走能力恢复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辅助器需要患者站立,并用手臂或腰部进行支撑,不适用于脊髓损伤严重的患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两端分别与活动板和滑动板之间的活动铰接,以及滑动板与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对患者坐下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弹性缓冲,避免力的相互作用效果对患者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板一侧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升降组件、3移动组件、201座椅、202限位板、203第二滑动槽、204活动板、205第二螺纹杆、206皮带轮、207传动带、208第二电机、209滑槽、2010滑动板、2011复位弹簧、2012连接板、2013固定座、301移动板、302移动块、303第一滑动槽、304固定块、305活动杆、306踏板、307第一螺纹杆、308转动杆、309第一电机、3010第一锥齿轮、3011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设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升降组件2和移动组件3,升降组件2和移动组件3分别设于底板1顶部两侧;
升降组件2包括座椅201,座椅201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2,限位板202贯穿底板1且与底板1滑动连接,移动组件3包括移动板301,移动板30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02,底板1顶部一侧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动槽303,移动块302设于第一滑动槽303内部且与底板1滑动连接,移动板301顶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4,固定块304一侧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杆305,活动杆305外侧两端分别设有踏板306,踏板306设于活动杆305两端且与活动杆305活动套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升降组件2的设置,调节座椅201的高度,从而使得座椅201的高度适合患者的身高,同时通过移动组件3的设置,调节移动板301的位置,使得踏板306的位置正好处于患者的脚部,从而通过活动杆305与固定块304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踏板306与活动杆305之间的活动套接,使得患者的双腿来回运动,进而达到辅助患者行走能力恢复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辅助器需要患者站立,并用手臂或腰部进行支撑,不适用于脊髓损伤严重的患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其中,为了实现移动板301来回移动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滑动槽303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7,第一螺纹杆307与移动块302螺纹连接,两个第一螺纹杆307外周螺纹相反;
底板1一侧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08,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9,第一电机309输出端与转动杆308一端固定连接;
第一螺纹杆307一端顶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010,转动杆308外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011,第二锥齿轮3011与第一锥齿轮3010啮合连接;
通过第二电机208带动转动杆308转动,从而实现第一锥齿轮3010与第二锥齿轮3011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一螺纹杆307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307与移动块302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移动板301来回移动;
其中,为了实现座椅201升降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底板1顶部另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203,底板1顶部一侧设有多个活动板204,两个活动板204底部分别设于第二滑动槽203内部两端且与底板1滑动连接;
第二滑动槽203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5,第二螺纹杆205与活动板204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205外周两侧螺纹相反;
底板1一侧两端均设有皮带轮206,第二螺纹杆205一端设于皮带轮206轴心处且与皮带轮206固定连接,两个皮带轮206外周活动套接有传动带207;
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固定台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08,第二电机208输出端设于皮带轮206轴心处且与皮带轮206固定连接;
通过第二电机208带动皮带轮206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带207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皮带轮206的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205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205与活动板204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第二螺纹杆205外周两侧螺纹相反的设置,两个活动板204做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通过连接板2012两端分别与活动板204和滑动板2010之间的活动铰接,使得两个活动板204做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时,带动座椅201升降,从而调节座椅201高度;
其中,为了实现对座椅201进行缓冲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座椅201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09,座椅201底部设有多个滑动板2010,滑动板2010顶部设于滑槽209内部且与座椅201滑动连接,滑动板2010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11,复位弹簧2011设于滑槽209内部;
座椅201与底板1中部设有多个连接板2012,滑动板2010底部与活动板20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013,固定座2013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连接板2012两端分别设于固定轴外侧且与固定座2013活动铰接;
当患者坐到座椅201上时,由于患者肢体行动不便,会对座椅201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受到力的反作用力效果,人体产生的冲击力会反作用于人体,会对患者形成一定的伤害,通过连接板2012两端分别与活动板204和滑动板2010之间的活动铰接,以及滑动板2010与滑槽209之间的滑动连接,复位弹簧2011提供的弹力,对患者坐下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弹性缓冲,避免力的相互作用效果对患者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首先调节座椅201的高度,通过第二电机208带动皮带轮206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带207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皮带轮206的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205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205与活动板204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第二螺纹杆205外周两侧螺纹相反的设置,两个活动板204做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通过连接板2012两端分别与活动板204和滑动板2010之间的活动铰接,使得两个活动板204做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时,带动座椅201升降,从而调节座椅201高度;
当患者坐到座椅201上时,由于患者肢体行动不便,会对座椅201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受到力的反作用力效果,人体产生的冲击力会反作用于人体,会对患者形成一定的伤害,通过连接板2012两端分别与活动板204和滑动板2010之间的活动铰接,以及滑动板2010与滑槽209之间的滑动连接,复位弹簧2011提供的弹力,对患者坐下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弹性缓冲,避免力的相互作用效果对患者造成伤害;
然后调节移动板301的位置,通过第二电机208带动转动杆308转动,从而实现第一锥齿轮3010与第二锥齿轮3011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一螺纹杆307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307与移动块302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移动板301来回移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脚部正好处于踏板306上,然后使用者通过活动杆305与固定块304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踏板306与活动杆305之间的活动套接,使得患者的双腿来回运动,从而对行走能力进行恢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升降组件(2)和移动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2)和移动组件(3)分别设于底板(1)顶部两侧;
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座椅(201),所述座椅(201)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2),所述限位板(202)贯穿底板(1)且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移动板(301),所述移动板(30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02),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动槽(303),所述移动块(302)设于第一滑动槽(303)内部且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301)顶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4),所述固定块(304)一侧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杆(305),所述活动杆(305)外侧两端分别设有踏板(306),所述踏板(306)设于活动杆(305)两端且与活动杆(305)活动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303)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7),所述第一螺纹杆(307)与移动块(302)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307)外周螺纹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08),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9),所述第一电机(309)输出端与转动杆(308)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307)一端顶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010),所述转动杆(308)外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011),所述第二锥齿轮(3011)与第一锥齿轮(3010)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另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203),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设有多个活动板(204),两个所述活动板(204)底部分别设于第二滑动槽(203)内部两端且与底板(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槽(203)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5),所述第二螺纹杆(205)与活动板(20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05)外周两侧螺纹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侧两端均设有皮带轮(206),所述第二螺纹杆(205)一端设于皮带轮(206)轴心处且与皮带轮(20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206)外周活动套接有传动带(2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08),所述第二电机(208)输出端设于皮带轮(206)轴心处且与皮带轮(206)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01)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09),所述座椅(201)底部设有多个滑动板(2010),所述滑动板(2010)顶部设于滑槽(209)内部且与座椅(20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2010)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11),所述复位弹簧(2011)设于滑槽(209)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01)与底板(1)中部设有多个连接板(2012),所述滑动板(2010)底部与活动板(20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013),所述固定座(2013)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连接板(2012)两端分别设于固定轴外侧且与固定座(2013)活动铰接。
CN202221539973.9U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Active CN217960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9973.9U CN217960666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9973.9U CN217960666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0666U true CN217960666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39973.9U Active CN217960666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0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3829B (zh) 一种外骨骼式多自由度下肢康复助力机构
CN111821143B (zh) 基于半直驱驱动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211023785U (zh) 下肢康复训练床
CN213822367U (zh) 一种多自由度的踝关节康复器
CN107811814B (zh) 一种单电机驱动的肩肘联动上肢康复机器人
CN217960666U (zh) 一种脊髓损伤恢复用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CN211356733U (zh) 一种方便移动脚部按摩装置
CN108904233B (zh) 一种辅助理疗的康复机器人
CN214910087U (zh) 一种行走康复护理装置
CN207950117U (zh) 一种医疗用的下肢康复装置
CN112155871B (zh) 一种精神科可调约束椅
CN211244388U (zh) 电动抬臀助力器
CN113040996A (zh) 一种智能测角多功能颈椎病辅助治疗椅
CN113081618A (zh) 一种多功能的中医内科诊疗用病床
CN210229008U (zh) 一种儿童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N112535615A (zh) 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
CN208989560U (zh) 一种人体上肢康复平台
CN207044164U (zh) 一种外骨骼使用的踝关节助力结构
CN216676154U (zh) 一种具有辅助起坐功能的座椅
CN214713345U (zh) 一种骨科护理架
CN213218340U (zh) 一种康复科用调节式座椅
CN216985622U (zh) 一种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设备
CN215875305U (zh) 一种康复治疗用助起床
CN211560998U (zh) 一种医疗保健锻炼按摩装置
CN220989542U (zh) 一种肢体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