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7366U - 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7366U
CN217957366U CN202221205864.3U CN202221205864U CN217957366U CN 217957366 U CN217957366 U CN 217957366U CN 202221205864 U CN202221205864 U CN 202221205864U CN 217957366 U CN217957366 U CN 217957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ergency
circuit
power supply
pi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58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皇甫雷光
申屠军军
章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ceco Electric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ceco Electric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ceco Electric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ceco Electric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58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7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7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7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包括主照明电路、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和应急照明控制电路;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电路分为应急模式切换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应急供电电路和应急输出电路;主照明电路用于控制LED灯,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用于控制LED灯的亮度,应急供电电路向应急输出电路输出5V直流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源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应急模式切换电路切换供电模式。本实用新型集走廊功能、感应功能、应急照明功能于一体,通过感应开关检测的人体信号,控制LED的工作电流;在停电时,应急模式切换电路可切换进入应急照明模式。

Description

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
背景技术
走廊是公共空间,为了节省费用,走廊上的灯具一般采用微波感应式结构,有人经过时走廊灯开启或变亮,保持一段时间的照明后,如果后续没有检测到人,则走廊灯关闭或变暗。市面上除了带微波感应功能的灯具,也有带应急功能的灯具,适合工厂、酒店、学校、单位等公共场所,以备停电作应急照明之用。但大部分照明灯具的功能比较单一,同时具备微波感应、应急功能和走廊功能的照明电路很少,无法满足一部分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集走廊功能、感应功能、应急照明功能为一体,满足多种照明需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包括主照明电路、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和应急照明控制电路;
所述主照明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之间设有降压控制器U1;所述电源输入端与降压控制器U1之间设有继电器KM;
所述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4和第一单片机U2,光电耦合器U4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2的2脚,第一单片机的5脚或6脚与降压控制器U1的8脚电性连接,第一单片机U2通过DIM信号控制降压控制器U1;
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电路分为应急模式切换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应急供电电路和应急输出电路;所述应急模式切换电路包括第二单片机U0,第二单片机U0的4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M,第二单片机U0的6脚、7脚连接输入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8和光电耦合器U3,光电耦合器U8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6脚,光电耦合器U8的阳极通过电阻R26、稳压二极管DZ7、快恢复二极管D4连接输入电压;光电耦合器U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7脚,光电耦合器U3的阳极通过电阻R27、稳压二极管DZ3连接输入电压;第二单片机U0的5脚连接应急输出电路。
优选地,所述应急供电电路包括应急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D2的输入端,整流桥BD2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变压器T2主绕组,向变压器T2主绕组供电,另一路连接电源芯片U5,为电源芯片U5启动供电,变压器T2辅助绕组连接电源芯片U5,为电源芯片U5供电,变压器T2的副绕组连接充电模块U6,充电模块U6的输出端连接至MOS管Q4的源极,MOS管Q4的漏极连接稳流器U7的输入端,MOS管Q4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5脚。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片机U2的5脚、6脚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1连接降压控制器U1的8脚。
优选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4的阳极通过电阻R18、二极管D13连接感应开关,感应开关连接火线。
优选地,所述主照明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的火线连接保险丝后,连接继电器KM的3脚,继电器的4脚与零线连接至整流桥BD1的输入端,整流桥BD1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连接电源输出端,另一路通过降压控制器U1连接电源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主照明电路用于控制LED灯,电源输入端连接市电220V交流电,电源输出端连接LED灯,继电器KM作为主照明电路工作的控制开关,正常情况下,继电器KM为吸合状态,主照明电路正常工作;降压控制器U1可以调节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流,LED灯上设有一个控制电源线L的感应开关。
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用于控制LED灯的亮度:当有人走过时,感应开关感应到人体信号,接通电源线L和光电耦合器U4的阳极,使得光电耦合器U4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导通,集电极接地,则第一单片机U2的2脚接地,同时,第一单片机U2的5脚或6脚向降压控制器U1的8脚发送DIM信号,调节降压控制器U1,增大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流,使得LED灯慢慢变亮。
当人走过以后,感应开关未感应到人体信号,电源线L和光电耦合器U4的阳极断开,第一单片机U2的2脚并未接地,则第一单片机U2的5脚或6脚向降压控制器U1的8脚发送DIM信号,调节降压控制器U1,减小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流,使得LED灯慢慢变暗,且保持在一定的微亮状态。
第一单片机U2的5脚和6脚之间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1控制通断,可以分别设置5脚和6脚的参数,使得5脚连接时,LED灯的亮度在5.5%~100%之间变化,6脚连接时,LED灯的亮度在10%~100%之间变化。走廊功能下,照明亮度可根据客户需求通过一个开关进行设置(5%,10%或根据需求调整微亮百分比),方便客户选择。走廊功能配合感应功能既能实现正常照明,更能够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降低照明功率,符合LED照明灯具高效,节能的特色。
应急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220V,经由电源芯片U5和变压器T2处理后,向应急输出电路输出5V直流电。5V直流电供给到应急输出电路充电模块U6,对应急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模块U6的输出端连接至MOS管Q4的源极,MOS管Q4的漏极连接稳流器U7的输入端,MOS管Q4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5脚,当三极管Q3导通,MOS管导通,稳流器U7输出LED的工作电流。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源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正常工作时,光电耦合器U8和光电耦合器U3正常导通,第二单片机U0的6脚、7脚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单片机U0的4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M吸合,主照明电路工作。同时,第二单片机U0的5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3关断,稳流器U7无电流输出。
当输入电压由高电压下降达到额定输入电压(220V)60%时,进入应急模式,第二单片机U0的6脚、7脚变为高电平,第二单片机U0的4脚输出低电平,使得继电器KM断开,主照明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断开连接,主照明电路不工作;同时,第二单片机U0的5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3和MOS管Q4导通,稳流器U7输出工作电流,使得LED灯保持正常亮度。
当供电恢复时,输入电压由低压上升达到额定输入电压(220V)80%之前,退出应急模式,恢复正常工作模式;第二单片机U0的7脚先变为低电平,6脚还为高电平状态,7脚的低电平使得第二单片机U0的4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M吸合,主照明电路正常工作。同时,应急供电电路向应急电池进行充电。
应急照明模式更是能够适用于应急,逃生通道等场合。应急模式切换电路采用光耦隔离控制,实现AC-DC的隔离和信号检测,采用单片机控制输出,电路简单实用,实现了进入,退出应急模式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走廊功能、感应功能、应急照明功能于一体,通过感应开关检测的人体信号,控制LED的工作电流,使得照明灯具在2秒内,在低功率微亮模式(走廊功能)和满功率照明模式之间自动切换;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源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在停电时,应急模式切换电路可切换进入应急照明模式,由应急电池进行供电照明,当供电回复正常后自动退出应急照明模式,恢复到感应工作模式,同时对应急电池进行充电,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特别适用于用电紧张地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主照明电路原理图;
图3为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4为应急模式切换电路原理图;
图5为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6为应急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7为应急输出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包括主照明电路、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和应急照明控制电路;
所述主照明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L线和N线,L线连接保险丝F1,然后连接并联的压敏电阻VDR1(7D471)和电容CX1,压敏电阻VDR1和电容CX1之间连接继电器KM的端点Ra3和Ra4,正常工作模式下,继电器KM吸合,端点Ra3和Ra4连通;电容CX1两端连接至整流桥DB1的输入端,整流桥DB1的输出端连接并联设置的两路,一路设有电容C1,另一路为串联的电感L1、电容C4和电感L2,两个并联电路之间跨接电阻R2和电阻R0;降压控制器U1的型号为SY5881,降压控制器U1的1脚连接电阻R16、电容C23,降压控制器U1的2脚连接并联的电阻R49、电容C26,且电阻R49两端并联一变压器E1(型号EE13W),变压器E1与电阻R49之间跨接电阻R14和电阻R15,变压器E1通过电阻R11和二极管D12连接至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稳压二极管DZ10接地,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10,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3,二极管D3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3和电阻R5连接至电感L1,另一路通过电阻R8连接至降压控制器U1的8脚,同时降压控制器U1的8脚连接DIM信号,降压控制器U1的4脚接地,7脚连接电容C24,3脚连接电阻R12,5脚通过电阻R7连接场效应管Q6(型号4N60)的栅极,场效应管Q6的源极连接电阻R13,Q6的源极和栅极之间设有电阻R9;场效应管Q6的漏极通过二极管D1连接至电感L1端部,二极管D1两端并联电阻R1、电容C3,场效应管Q6的漏极连接变压器E2(型号EE16),二极管D1端部连接至电源输出端正极,变压器E2连接至电源输出端负极,电源输出端并联电容C2,电容C5,电阻R4。
所述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4(型号EL1018)和第一单片机U2,第一单片机U2的型号为SN8P271102BS,光电耦合器U4的阳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二极管D13、射频电阻RF2连接感应开关控制的电源线上;光电耦合器U4的阴极接地,光电耦合器U4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2的2脚,第一单片机U2的1脚连接并联的电容C6、稳压二极管DZ1、电阻R53,然后通过串并联的电阻R23、R50,电阻R24、R51,电阻R25、R52连接电压;第一单片机U2的5脚或6脚连接单刀双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1通过电阻R21连接至降压控制器U1的8脚。
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电路分为应急模式切换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应急供电电路和应急输出电路。
所述应急模式切换电路包括第二单片机U0,U0的型号为HS016B07,第二单片机U0的1脚接电源,8脚接地,然后第二单片机U0的4脚通过电阻R35连接三极管Q1(型号为BC847C)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5连接继电器KM的1脚、2脚,继电器KM的3脚、4脚为端点Ra3和Ra4,二极管D5并联电容C19;第二单片机U0的6脚、7脚连接输入电压检测电路。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8和光电耦合器U3,型号均为EL1018,光电耦合器U8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6脚,光电耦合器U8的阳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26、电阻R36、稳压二极管DZ9、稳压二极管DZ7、稳压二极管DZ8、快恢复二极管D4(型号FR107)连接输入电压;光电耦合器U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7脚,光电耦合器U3的阳极通过电阻R27、电阻R28、稳压二极管DZ3、稳压二极管DZ4、稳压二极管DZ6连接输入电压;第二单片机U0的5脚连接至应急输出电路。
所述应急供电电路包括应急电源输入端,应急电源输入端连接市电220V,电源输入端连接保险丝FR2后,连接电感LF4,电感LF4两端并联电容C17和整流桥BD2的输入端,整流桥BD2的输出端连接并联的电容C14、电容C15,两个电容之间设有并联的电感L3和电阻R41,电容C15通过电容C20连接至电源芯片U5(型号为OB2500PCP)的1脚,1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连接至电感L3;电源芯片U5的2脚通过并联的电容C16、电阻R45、电阻R44连接变压器T2的辅助绕组,变压器T2的辅助绕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9和电阻R40连接至电阻R39端部;电源芯片U5的4脚接地,电源芯片U5的5脚和6脚连接二极管D10,二极管D10两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42、电阻R17,连接至变压器T2的主绕组;变压器T2的副绕组连接二极管D11,二极管D11上并联电容C9、电阻R46,变压器T2输出5V直流电。应急电源输入端通电时,整流桥BD2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给变压器T2主绕组供电,另一路给电源芯片U5启动时供电,供电源芯片U5启动,变压器T2的辅助绕组连接电源芯片U5,可向电源芯片U5供电。
应急输出电路包括充电模块U6,型号为CN3153,充电模块U6的4脚连接5V直流电,5脚连接至MOS管Q4的源极,,MOS管Q4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31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5脚。MOS管Q4的漏极连接稳流器U7(型号为AMC7135)的输入端,稳流器U7的输出端输出应急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主照明电路用于控制LED灯,电源输入端连接市电220V交流电,电源输出端连接LED灯,继电器KM作为主照明电路工作的控制开关,正常情况下,继电器KM为吸合状态,主照明电路正常工作;降压控制器U1可以调节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流,LED灯上设有一个控制电源线L的感应开关。
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用于控制LED灯的亮度:当有人走过时,感应开关感应到人体信号,光电耦合器U4的阳极连接工作电压,使得光电耦合器U4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导通,集电极接地,则第一单片机U2的2脚接地,同时,第一单片机U2的5脚或6脚向降压控制器U1的8脚输出频率为1KHz,5脚使驱动输出电流在2S内从5.5%变成100%,LED灯慢慢变亮,6脚使驱动输出的电流在2S内从10%变成100%,LED灯慢慢变亮。
走廊功能下,照明亮度可根据客户需求通过一个开关进行设置(5%,10%或根据需求调整微亮百分比),方便客户选择。走廊功能配合感应功能既能实现正常照明,更能够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降低照明功率,符合LED照明灯具高效,节能的特色。
当人走过以后,感应开关未感应到人体信号,电源线L和光电耦合器U4的阳极断开,第一单片机U2的2脚并未接地,则第一单片机U2的5脚或6脚向降压控制器U1的8脚发送DIM信号,5/6脚输出频率为1KHz,5脚使输出电流在2S内从100%-5.5%,LED灯慢慢变暗,6脚使输出的电流在2S内从100%-10%,LED灯慢慢变暗。
应急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220V,经由电源芯片U5和变压器T2处理后,向应急输出电路输出5V直流电。5V直流电供给到应急输出电路充电模块U6,对应急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模块U6的输出端连接至MOS管Q4的源极,MOS管Q4的漏极连接稳流器U7的输入端,MOS管Q4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5脚,当三极管Q3导通,MOS管导通,稳流器U7输出LED的工作电流。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源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正常工作时,光电耦合器U8和光电耦合器U3正常导通,第二单片机U0的6脚、7脚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单片机U0的4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M吸合,主照明电路工作。同时,第二单片机U0的5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3关断,稳流器U7无电流输出。
当输入电压由高电压下降达到额定输入电压(220V)60%时,进入应急模式,第二单片机U0的6脚、7脚变为高电平,第二单片机U0的4脚输出低电平,使得继电器KM断开,主照明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断开连接,主照明电路不工作;同时,第二单片机U0的5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3和MOS管Q4导通,稳流器U7输出工作电流,使得LED灯保持正常亮度。
当供电恢复时,输入电压由低压上升达到额定输入电压(220V)80%之前,退出应急模式,恢复正常工作模式;第二单片机U0的7脚先变为低电平,6脚还为高电平状态,7脚的低电平使得第二单片机U0的4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M吸合,主照明电路正常工作。同时,应急供电电路向应急电池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照明电路、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和应急照明控制电路;
所述主照明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之间设有降压控制器U1;所述电源输入端与降压控制器U1之间设有继电器KM;
所述感应开关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4和第一单片机U2,光电耦合器U4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2的2脚,第一单片机的5脚或6脚与降压控制器U1的8脚电性连接,第一单片机U2通过DIM信号控制降压控制器U1;
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电路分为应急模式切换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应急供电电路和应急输出电路;所述应急模式切换电路包括第二单片机U0,第二单片机U0的4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M,第二单片机U0的6脚、7脚连接输入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8和光电耦合器U3,光电耦合器U8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6脚,光电耦合器U8的阳极通过电阻R26、稳压二极管DZ7、快恢复二极管D4连接输入电压;光电耦合器U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7脚,光电耦合器U3的阳极通过电阻R27、稳压二极管DZ3连接输入电压;第二单片机U0的5脚连接应急输出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供电电路包括应急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D2的输入端,整流桥BD2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变压器T2主绕组,向变压器T2主绕组供电,另一路连接电源芯片U5,为电源芯片U5启动供电,变压器T2辅助绕组连接电源芯片U5,为电源芯片U5供电,变压器T2的副绕组连接充电模块U6,充电模块U6的输出端连接至MOS管Q4的源极,MOS管Q4的漏极连接稳流器U7的输入端,MOS管Q4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单片机U0的5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片机U2的5脚、6脚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1连接降压控制器U1的8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U4的阳极通过电阻R18、二极管D13连接感应开关,感应开关连接火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照明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的火线连接保险丝后,连接继电器KM的3脚,继电器的4脚与零线连接至整流桥BD1的输入端,整流桥BD1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连接电源输出端,另一路通过降压控制器U1连接电源输出端。
CN202221205864.3U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 Active CN217957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5864.3U CN217957366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5864.3U CN217957366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7366U true CN217957366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5864.3U Active CN217957366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7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1784B (zh) 一种节能型零功耗待机电脑插座电路
CN217957366U (zh) 一种应急感应控制照明电路
CN201983169U (zh) 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led日光灯管
CN201718075U (zh) 一种智能led灯
CN103281821B (zh) 电网停电或人为开关断电智能识别电源
CN214045017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辅助电源市电自启动电路
CN109922568A (zh) 通用型太阳能控制系统
CN102149245A (zh) 一种高效可调光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
CN205584588U (zh) 一种新型楼道照明系统
CN209731631U (zh) 一种调光驱动电路、调光控制器和led灯具
CN203563251U (zh) 交直流一体化控制电源
CN217283476U (zh) 一种照明电路
CN105072783B (zh) 一种led电源
CN210928053U (zh) 可调光式内置分能的应急输出电路及应急装置
CN215529371U (zh) 一种安防灯的控制装置
CN112672477A (zh) 一种应急照明灯具超级省电待机管理电路
CN220023127U (zh) 一种简易式双色灯驱动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12649739U (zh) 智能照明稳压调控装置
CN109348570A (zh) 一种调光驱动电路、调光控制器和led灯具
CN220067744U (zh) 一种led灯具充电电路
CN219204370U (zh) 一种小家电的控制电路
CN219718552U (zh) 一种后沿切相调光的无线控制模块
CN104362970B (zh) 一种太阳能节能供电装置
CN220043716U (zh) 灯控电路及应急灯
CN216775074U (zh) 一种双极高pf隔离无频闪led橱柜灯照明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