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6206U - 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6206U
CN217956206U CN202220344851.8U CN202220344851U CN217956206U CN 217956206 U CN217956206 U CN 217956206U CN 202220344851 U CN202220344851 U CN 202220344851U CN 217956206 U CN217956206 U CN 217956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block
piece
jack
shell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448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东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Yaohao Electronics Co.,Ltd.
Huang Dongfang
Huizhou Yao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aohao Technology Co ltd
Tanghe Yao Ha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aohao Technology Co ltd, Tanghe Yao Ha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ao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448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6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6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6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技术领域。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1)、插孔(2),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3),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3),外壳(1)内设有活动块(4),活动块(4)可在外壳(1)内滑动,活动块(4)上面设有斜面(5),一个活动块(4)上的一个斜面(5)设置在一个插孔(2)的下方,外壳(1)中设有弹压件(6),一个弹压件(6)弹压在一个活动块(4)上,外壳(1)中设有定触片(7),一个定触片(7)与一个弹压件(6)之间设有间隔,一个弹压件(6)或者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另一个电极夹片(3)上。斜面可挡杂物,推动活动块使开关闭合,实现电连接。

Description

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4322628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插座的安全门组件和插座。该安全门组件包括滑块框以及置入滑块框内的滑块和弹性件;滑块框设有与插座孔形状对应的多个缺口,并设有能够与滑块抵接的限位件和平衡件;弹性件被设置为在弹性件的初始状态下使得滑块遮盖插座孔;其中,滑块包括两个斜面,当插入件仅抵靠其中第一个斜面插入时,限位件限制滑块移动;当插入件抵靠两个斜面同时插入时,滑块在平衡件的作用下沿滑块框移动以露出插座孔。在上盖和插座件之间提供安全门组件。其存在缺陷是只有插入件抵靠两个斜面同时插入时,滑块在平衡件的作用下沿滑块框移动以露出插座孔。也就是说,插入件必须与插座孔保持平行,一旦形成一高一低则无法插入。而实际上,使用者是很难做到的,需要靠运气。因此,会出现卡壳现象,即首先一插无法进入,晃几下可能又插进去了,插头插入不顺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态情况下,插孔的中电极夹片不带电,而采用单独金属杆或棒捅插无法接触到电源,还可以防止杂物进入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有插孔,一个插孔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另一个插孔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所述的外壳内设有活动块,所述的活动块可在外壳内滑动。所述的活动块上面设有斜面,一个活动块上的一个斜面设置在一个插孔的下方。所述的外壳中设有弹压件,一个弹压件弹压在一个活动块上。所述的外壳中设有定触片,一个定触片与一个弹压件之间设有间隔。此时,一个定触片与一个弹压件形成一个常开开关。所述的一个弹压件或者一个定触片设置在另一个电极夹片上。
常态情况下,斜面挡在插孔的下方,使杂物,如细小的颗粒物、小虫等无法进入到电极夹片中。活动块上的斜面对应的一个电极夹片接电源的零线,另一个电极夹片则是通过一个弹压件或者一个定触片的接触而接于电源的火线上,这样,可以提醒使用者注意插孔里面的火线电压,小心触及,而一个插孔内的一个电极夹片上有零线电压,即使触及到也不易产生触电。当插脚插入插孔,其会触及到活动块上面的斜面,并且推动一个活动块运动,使一个弹压件与一个定触片接触,致使常开开关闭合,另一个电极夹片接于火线,实现电连接。在防触电方面,使用者往往习惯一次捅插一个插孔,当用物件通过另一个插孔插入,并且接触到另一个电极夹片,由于一个插孔中无物件捅插,因此常开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火线电压并没有加到另一个电极夹片上,无触电危险。
基于同一构思,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有插孔,一个插孔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另一个插孔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所述的外壳内设有活动块,所述的活动块上面设有斜面,所述的活动块可在外壳内滑动,一对活动块上的两个斜面设置在一个插孔的下方,所述的外壳中设有弹压件,一对弹压件分别弹压在一对活动块上,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定触片,所述的弹压件与对应的定触片之间设有间隔,一对弹压件中的一个弹压件或者一个定触片设置在一个电极夹片上。一对弹压件中的一个弹压件与一个定触片形成一个常开开关。
常态情况下,两个斜面挡在一个插孔的下方,使杂物,如细小的颗粒物、小虫等无法进入到电极夹片中。活动块上的斜面背面对应的一个电极夹片接电源的火线,另一个电极夹片接电源的零线,这样无论用金属杆插入哪个插孔都不易产生触电。使用时,当插脚插入插孔触及到斜面,则逼使活动块滑动运动,直至离开插孔位置,使一对弹压件中的一个弹压件和一个定触片接触,常开开关闭合,电源的火线电压加在一个电极夹片上。之后插头的插脚则可以进入到一个电极夹片中,实现电连接。由于,插孔呈长方形,由于插孔宽度的限制,能够插入插孔的金属杆或金属棒远小于插孔的宽度,因此,无法逼使活动块滑动运动至离开插孔位置,这样一对弹压件中的一个弹压件和一个定触片就接触不到,电源的火线电压无法加在一个电极夹片上,从而可避免触电。
基于同一构思,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有插孔,一个插孔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另一个插孔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所述的外壳内设有活动块,所述的活动块可在外壳内滑动,所述的活动块上面设有斜面,一个活动块上的一个斜面设置在一个插孔的下方,所述的外壳中设有弹压件,一个弹压件弹压在一个活动块上,所述的一个活动块上设有一个挡板,所述的一个挡板设置在另一个插孔的下方,另一个活动块上面的另一个斜面设置在另一个插孔的下方,所述的外壳中设有另一个弹压件,所述的另一个弹压件弹压在另一个活动块上,所述的一个挡板设置在另一个斜面的下方。
常态情况下,两个斜面挡在两个插孔的下方,使杂物,如细小的颗粒物、小虫等无法进入到电极夹片中。另一个斜面下一个挡板对应的另一个电极夹片接电源火线,而一个电极夹片接电源零线。当插脚插入一个插孔后,其首先顶开该插孔中对应的一个斜面,逼使一个活动块运动,使得一个挡板随着运动,并且离开另一个插孔,最后,两个插脚均可进入插孔与电极夹片接触,实现电连接。而当采用一个金属杆或金属棒捅插一个插孔,虽然可以将斜面顶开,并且进入到插孔中,但是该插孔中对应的一个电极夹片接零线,因此不易造成触电。当采用一个金属杆或金属棒捅插另一个插孔,将会触及到一个挡板而无法进入,接触不到另一个电极夹片,自然也就接触不到电源火线,从而避免了触电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三种具有防尘门的插座的立体装配图。
图2为图1中采用的一种活动块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采用的另外一种活动块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具电极夹片、活动块、弹压件、定触片和接线电极安装在底座中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1中具有防尘门的插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第二种具有防尘门的插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各种零部件安装在底座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去掉底座之后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首先对具有防尘门的插座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3、4和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1,外壳1上设有插孔2,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3,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3,外壳1内设有活动块4,活动块4上面设有斜面5,一个活动块4可在外壳1内向右滑动,一个斜面5设置在一个插孔2的下方,外壳1中设有弹压件6,一个弹压件6弹压在一个活动块4上,外壳1中设有定触片7和接线电极8,一个定触片7与一个弹压件6之间设有间隔,一个弹压件6或者一个定触片7分别设置在另一个电极夹片3上。
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有一个弹压件6设置在另一个电极夹片3上。因此,在使用时,只要将电源线的火线接于一个定触片7上,常态情况下,一个弹压件6和一个定触片7处于分离状态,因此另一个电极夹片3上是没有电压的,这样,就相对于在火线与另一个电极夹片3之间设置了第一个常开开关。而一个活动块4就相当于第一个常开开关的按键。而一个电极夹片3是连接于零线上的,因此,无论触摸到哪一个电极夹片3都不易造成触电。
为方便与电源线连接,外壳1中设有一个接线电极8,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一个接线电极8上。若是一个弹压件6设置在另一个电极夹片3上,则一个定触片7自然是设置在一个接线电极8上。
实际制造时,弹压件6可以与电极夹片一起通过在一个铜片上冲压成型而获得,此时,弹压件6与电极夹片3形成一体结构。弹压件6是从电极夹片3的一侧延伸出来的一个条状弹片,该条状弹片的端部弹压在活动块4上,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且便于安装。接线电极8采用铜板制成,此时其内端形成定触片7。当推动活动块4运动,使条状弹片与接线电极8接触,一旦拔出插头,推动力消失,条状弹片端部的弹性足可以使活动块4复位。
外壳1由面盖12和底座13盖合在一起构成。插孔2设置在面盖12上。
电极夹片3设置在底座13中。对于三插插座,面盖12上另外设有接地插孔2,底座13中对应设有接地电极夹片3。
当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孔2时,首先会触及到斜面5,从而驱动活动块4滑动,顶压弹压件6与定触片7接触,相当于常开开关闭合。插座上的电压传导至插头上,实现电连接。当手持一个电线裸露的线头或者铁钉插入插孔时,要么首先触及到一个斜面5,并且驱动一个活动块4离开一个插孔2的下方,之后触及到一个电极夹片3,其接零线电压,不会有触电的危险。要么直接触及到另一个电极夹片3,由于另一个电极夹片3与火线处于断开状态,也不易造成触电的危险,因此具有良好的防触电功能。
一个活动块4上设有一个挡板9,一个挡板9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
当手持一个电线裸露的线头或者铁钉捅插另一个插孔2时,由于一个挡板9的阻挡,使其无法接进入到另一个插孔2中,自然也就无法接触到其中的电极夹片3,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触电。同时还可以防止杂物,如灰尘和小虫等进入到插孔中从而导致可能的短路现象发生。
一个挡板9设置在另一个斜面5的下方。此时,即使用手持一个电线裸露的线头或者铁钉捅插另一个插孔2,推开其中活动块4上的斜面5也会受到一个挡板9的阻挡而无法进入,多重防护使用更安全。
另一个活动块4上设有另一个挡板9,另一个挡板9设置在一个斜面5下方。这样,两个插孔2下方均设有斜面5和挡板9,形成双层阻挡,并且结构一致。在使用时,对于火线与零线的连接就无需进行区分,只要将火线和零线分别接上即可,对于使用者而言接线方便。使用物件捅插任何一个插孔2,只能拨动一个活动块4,使一个插孔2下方的斜面5和另一个插孔2下方的挡板9离开,两个插孔2下方任然有一个斜面5和一个挡板9封在口中,以阻挡物件的进入,具有良好的防触电效果。
另一个定触片7与另一个弹压件6之间设有间隔,另一个弹压件6、另一个定触片7分别设置在一个电极夹片3、另一个接线电极8上。此时,每个电极夹片3与电源之间都设置了一个常开开关,安装使用时,无需区分火线与零线,只需将电源的两条线分别接于插座的两个电源端即可,接线方便。手持物件,如一个电线裸露的线头或者铁钉捅插任意一个插孔2,只会使另一个插孔2中的电极夹片3与电源联通,而被捅插的插孔2中的电极夹片3保持与电源断开,即使物件接触到被捅插的插孔2中的电极夹片3,也不会有电的接触,具有良好的防触电效果。
如图2中所示,活动块4上设有横杆10,外壳1中设有容置横杆10的滑槽11,斜面5设置在横杆10的一侧,斜面5与横杆10呈“ᄂ”状。
两个活动块4相同,设计成只需制造一种零件。安装时,将其中的右侧活动块4旋转180度之后呈“ᄀ”状,两个活动块4上的斜面5分别处于两个插孔2,的下方。因此可将两个“ᄂ”和“ᄀ”形状的活动块对插,形成第一个框。两个活动块4上的斜面5背靠背摆放。插头插入时,两个活动块4分别向两边运动,形成张开状态。插头拔出后,两个活动块4分别向内运动,形成收缩状态。
如图3中所示,活动块4上设有横杆10,斜面5和挡板9平行地设置在横杆10的一侧,呈“[”状,两个活动块4相同,旋转对插设置在外壳1中。挡板9的上平面位置处在斜面5的下平面下面,这样,当两个活动块4交叉放置时,各自的挡板9均在对方的斜面5下方。
由于两个活动块4相同,安装时,将两个“[”和“]”形状的活动块4对插,形成一个框。装配时,虽然需要用到两个活动块4,而实际制造时,只需要制造一个品种的零件,制造简单,装配方便。
基于通过推动活动块来控制开关的通断这一构思,下面对具有防尘门的插座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6、7和8中所示,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1,外壳1上设有插孔2,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3,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3。外壳1内设有活动块4,活动块4上面设有斜面5,一对活动块4可以在外壳1内分别向两侧张开、合拢活动。一对活动块4上的两个斜面5设置在一个插孔2的下方,外壳1中设有弹压件6,一对弹压件6分别弹压在一对活动块4上,外壳1内设有定触片7,弹压件6与对应的定触片7之间设有间隔,形成常开开关,插头的插脚14相对于该常开开关的按键。一对弹压件6中的一个弹压件6或者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一个电极夹片3上,因此,接在电源上后,相对于在火线端与一个电极夹片3之间串接了一个常开开关。两个斜面5设置在一个插孔2中靠窄边的位置,当插头的插脚插入时,可以触动两个斜面5向窄边方向运动,直至两个斜面5的前端运动至齐平窄边位置。
本实施例是一个弹压件6连接在一个电极夹片3上,因此使用时,将一个定触片7接于电源的火线上,自然另一个电极夹片3接于电源的零线。对于国标插头,其插脚14的宽边在6毫米、厚度1毫米左右。因此插入插孔的物件需要接近6毫米左右这样的宽度。因此插脚14横截面形状呈长方形,这样的插脚14有两个窄面和两个宽面。相应的插孔2上对应有两个宽边和两个窄边。每个活动块4的行程为半个宽边的距离。当插头的插脚14完全插入插孔2后,驱动活动块4运动半个宽边的距离,使弹压件6与对应的定触片7接触,实现电的连通。
常态情况下,一个电极夹片3上是不带电的。当将电线裸露的线头或者铁钉插入插孔2时,无论线头或者铁钉等物件是粗的或者细的,由于受到插孔2宽窄边的限制,要么被插孔2挡住无法进入,要么是进入插孔2,但由于线头或者铁钉比插头的插脚14在宽度尺寸上要小许多,因此能够插入的线头或者铁钉等物件是很细的,其尺寸远小于插孔2的窄边,不足以推动活动块4滑动至尽头,使弹压件6与对应的定触片7接触,这样就无法同时将两个活动块4同时推到设定的位置,即不易使其对应的常开开关闭合而带电。而只有标准的插头插入,才可以使两路电压同时传导至两个电极夹片3,实现电连接。因此活动块4既可以阻挡杂物,如灰尘、小虫等进入插孔,又可以实现开关的通断控制。而插孔2的尺寸,则大大地限制了使常开开关闭合的物件,即只有使用与标准插头的插脚尺寸接近的物件插入插孔2进行捅插,才可以使常开开关闭合,因此,活动块4与插孔2的结合,大大地减小了触电的危险
而另一个电极夹片3是接在电源的零线上的,即使线头或者铁钉等物件触及到另一个电极夹片3也不容易造成触电的危险,具有良好的防止触电功能。而对于圆插头,其插脚14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往往比安装使用的电线裸露线头粗许多,每个活动块4的行程则为其半径的距离,所以,线头一般不足以促动活动块4,使其滑动行程其半径的距离致使常开开关闭合,因此,同样具有防止触电功能。
另一对活动块4上的两个斜面5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另一对弹压件6分别弹压在另一对活动块4上,另一对弹压件6中的一个弹压件6或者另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另一个电极夹片3上。
此时,两个插孔2内都设置有相同的活动块4,可以防止杂物落入插孔2内,也可以防止小虫爬入或者转入插孔2内,同样具有防止触电功能。而在安装使用时,由于电极夹片3上都有常开开关,因此在接线时无需区分火线和零线,只要将两条电源线分别接上即可,接线简单。
外壳1中设有接线电极8,一对弹压件6中的另一个弹压件6与另一个定触片7之间设有间隔,一对弹压件6中的另一个弹压件6设置在一个接线电极8上。此时,在一个接线电极8至另一个电极夹片3之间形成了两个常开开关,另一个定触片7相对于两个常开开关的串联连接点。使用时,只要将一个接线电极8接在电源的火线上,这样,只有在两个串联的常开开关闭合的情况下,一个接线电极8方能与火线联通。也就是说只有在两个插孔2中同时插入类似插头插脚的物件才有可能产生触电,因此,大大地提高了防触电等级,有效地避免孩童在插座上胡乱捅插玩耍产生触电危险,具有良好的防触电功能。
另一对弹压件6中的另一个弹压件6与一个定触片7之间设有间隔,另一对弹压件6中的另一个弹压件6设置在另一个接线电极8上。
此时,每个插孔2中的电极夹片3至电源的火线、零线回路上分别设置了两个串联的常开开关,捅插任何一个插孔,都无法使两个串联的常开开关闭合。因此,在接线使用时,无需考虑区分火线和零线,只要将电源的两条线分别接在插座的两个电源端上即可,接线简单方便。使物件捅插任意一个插孔2,最多只能使任意一路上两个串联的常开开关其中之一闭合,因此,即使物件接触到电极夹片3,也不会触电。而使用线头或者铁钉捅插任意一个插孔2,由于其尺寸的限制,最多只能使一个串联的常开开关闭合,同样大大地提高了防触电等级。
基于通过推动活动块来控制开关的通断这一构思,下面对具有防尘门的插座的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3和5中所示,该技术方案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1,外壳1上设有插孔2,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3,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3,外壳1内设有活动块4,活动块4可在外壳1内滑动,活动块4上面设有斜面5,其特征是一个活动块4上的一个斜面5设置在一个插孔2的下方,外壳1中设有弹压件6,一个弹压件6弹压在一个活动块4上,一个活动块4上设有一个挡板9,一个挡板9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另一个活动块4上面的另一个斜面5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外壳1中设有另一个弹压件6,另一个弹压件6弹压在另一个活动块4上,一个挡板9设置在另一个斜面5的下方。
安装时,将述的另一个插孔2下方的另一个电极夹片3连接在电源的火线上。此时,使用物件单独捅插是一个插孔2是可以触及到一个斜面5上,使一个活动块4滑动而离开一个插孔2,并且是能够进入到其对应的一个电极夹片3中的,但是这一个电极夹片3接电源的零线,因此不易产生触电的危险。但是使用物件单独捅插另一个插孔2,虽然能触动另一个活动块4滑动离开另一个插孔2,但是会触及到一个挡板9上而无法向下进入。因此,使用时,只要将另一个电极夹片3接在接在电源的火线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防止触电的。
另一个活动块4上设有另一个挡板9,另一个挡板9设置在一个斜面5下方。
无论使用物件单独捅插任意一个插孔2,虽然能够触动斜面5而使一个活动块4滑动,都将会受到另一个活动块4上的挡板9的阻挡,使其而无法接触到其中的电极夹片3。只有使用对应的标准插头,或者使用两个物件同时撩拨其中的斜面,方可使两个活动块4同时滑动离开插孔2。由于使用物件单独捅插任意一个插孔2,均无法进入,因此,只要将火线和零线分别接在两个电极夹片上即可,无需区分火线和零线。这在安装使用时,使得接线变得特别简单。而在使用时,既可以防止物体或者小虫进入插孔,又可以防止孩童在玩耍时使用物件捅插造成触电,使用更加安全。

Claims (16)

1.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插孔(2),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3),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3),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活动块(4),所述的活动块(4)可在外壳(1)内滑动,所述的活动块(4)上面设有斜面(5),其特征是一个活动块(4)上的一个斜面(5)设置在一个插孔(2)的下方,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弹压件(6),一个弹压件(6)弹压在一个活动块(4)上,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定触片(7),一个定触片(7)与一个弹压件(6)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的一个弹压件(6)或者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另一个电极夹片(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动块(4)上设有挡板(9),所述的一个活动块(4)上设有一个挡板(9),所述的一个挡板(9)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板(9)设置在横杆(10)的一侧,所述的斜面(5)与挡板(9)平行呈“[”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一个接线电极(8),所述的一个弹压件(6)或者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一个接线电极(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另一个活动块(4)上面的另一个斜面(5)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另一个弹压件(6),所述的另一个弹压件(6)弹压在另一个活动块(4)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另一个活动块(4)上面的另一个斜面(5)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另一个弹压件(6),所述的另一个弹压件(6)弹压在另一个活动块(4)上,所述的一个挡板(9)设置在另一个斜面(5)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6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动块(4)上设有挡板(9),另一个活动块(4)上设有另一个挡板(9),所述的另一个挡板(9)设置在一个斜面(5)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6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另一个定触片(7)与另一个弹压件(6)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的另一个弹压件(6)或者另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一个电极夹片(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另一个弹压件(6)或者另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另一个接线电极(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活动块(4)上设有横杆(10),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容置横杆(10)的滑槽(11),所述的斜面(5)设置在横杆(10)的一侧,所述的斜面(5)与横杆(10)呈“ᄂ”状。
11.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插孔(2),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3),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3),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活动块(4),所述的活动块(4)上面设有斜面(5),所述的活动块(4)可在外壳(1)内滑动,其特征是一对活动块(4)上的两个斜面(5)设置在一个插孔(2)的下方,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弹压件(6),一对弹压件(6)分别弹压在一对活动块(4)上,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定触片(7),所述的弹压件(6)与对应的定触片(7)之间设有间隔,一对弹压件(6)中的一个弹压件(6)或者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一个电极夹片(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另一对活动块(4)上的两个斜面(5)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另一对弹压件(6)分别弹压在另一对活动块(4)上,另一对弹压件(6)中的一个弹压件(6)或者另一个定触片(7)设置在另一个电极夹片(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接线电极(8),一对弹压件(6)中的另一个弹压件(6)与另一个定触片(7)之间设有间隔,一对弹压件(6)中的另一个弹压件(6)设置在一个接线电极(8)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另一对弹压件(6)中的另一个弹压件(6)与一个定触片(7)之间设有间隔,另一对弹压件(6)中的另一个弹压件(6)设置在另一个接线电极(8)上。
15.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包括有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插孔(2),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一个电极夹片(3),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设有另一个电极夹片(3),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活动块(4),所述的活动块(4)可在外壳(1)内滑动,所述的活动块(4)上面设有斜面(5),其特征是一个活动块(4)上的一个斜面(5)设置在一个插孔(2)的下方,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弹压件(6),一个弹压件(6)弹压在一个活动块(4)上,所述的一个活动块(4)上设有一个挡板(9),所述的一个挡板(9)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另一个活动块(4)上面的另一个斜面(5)设置在另一个插孔(2)的下方,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另一个弹压件(6),所述的另一个弹压件(6)弹压在另一个活动块(4)上,所述的一个挡板(9)设置在另一个斜面(5)的下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防尘门的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另一个活动块(4)上设有另一个挡板(9),所述的另一个挡板(9)设置在一个斜面(5)下方。
CN202220344851.8U 2022-02-21 2022-02-21 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Active CN217956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4851.8U CN217956206U (zh) 2022-02-21 2022-02-21 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4851.8U CN217956206U (zh) 2022-02-21 2022-02-21 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6206U true CN217956206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44851.8U Active CN217956206U (zh) 2022-02-21 2022-02-21 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6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11615B1 (en) Safety Lampholder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Accidental Electric Shock Caused by Lampholder
WO2010057399A1 (zh) 一种插头插座适配器
JPS6356678B2 (zh)
TWM406297U (en) Safe socket
GB2332571A (en) Safety socket
CN110289532B (zh) 一种转换接头
CN102610450A (zh) 一种插座式接地故障线路断路器
CN217956206U (zh) 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CN212434520U (zh) 一种可强制断电的漏电保护器
CN109524856B (zh) 一种防触电式安全插座
CN114824911A (zh) 具有防尘门的插座
RU2266593C1 (ru) Штепсельн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KR101476703B1 (ko) 안전 콘센트
CN211530248U (zh) 一种安全保护插座
CN110752489B (zh) 一种可旋转的安全两脚插座
CN2140571Y (zh) 安全插座
US11342700B2 (en) Plug receiving device
CN210517252U (zh) 一种转换接头
TWM397090U (en) Socket with switch function
CN210806271U (zh) 安全保护门结构及电力轨道
JP2003308916A (ja) 電気コンセント
CN219393790U (zh) 防触电结构及安全插座
CN210468209U (zh) 一种电源插座的保护装置
CN216818696U (zh) 插座
KR19980064540U (ko) 안전 플러그 소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73400 sou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Xingda road and Taipei Road, Tanghe County,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Yaohao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Huizhou Yaoha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uang Dongfang

Address before: 473400 sou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Xingda road and Taipei Road, Tanghe County,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nghe Yao Hao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Yaoha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ang Do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