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3191U - 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3191U
CN217953191U CN202220941809.4U CN202220941809U CN217953191U CN 217953191 U CN217953191 U CN 217953191U CN 202220941809 U CN202220941809 U CN 202220941809U CN 217953191 U CN217953191 U CN 217953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pipe
sla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418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成军
刘普增
王相波
韩喆
张子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Yien T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Entor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Entor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Entor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418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3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3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3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输料筒倾斜设置,且所述输料筒沿倾斜方向的下端开口封闭固定有封板,所述输料筒倾斜朝下的尾端上部竖向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输料筒倾斜朝上的前端底部竖向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输料筒的外围同轴固定有水冷夹套,以此通过水冷夹套内通入冷却水的方式来对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换热降温,同时通过堵板及输料筒上部的多个喷嘴向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喷水的方式来对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进一步的降温,代替了炉渣转运到渣库自然冷却的降温方式,有利于提升对炉渣的降温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泥热解炉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油泥热解后的渣土一般可用于窑厂制砖和用于建设铺路,油泥热解通常在油泥热解炉中进行,但是目前的油泥热解炉的炉渣经出口排出后一般直接进入接灰斗,装满之后转运到渣库进行自然冷却,因油泥热解后的炉渣温度很高约400-600℃,炉渣通过出渣设备落入灰斗时,会有一部分尘土扬起,同时在灰斗转运到渣库倾倒后又会有部分尘土扬起,导致厂区内尘土飞扬。尘土温度很高,自然冷却需要很长时间,同时当渣土成堆后,内部温度很难下降,直接影响生产产量以及渣土外输制砖和建设铺路进度,而若增加渣库,又浪费场地内的土地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在输料筒的外围同轴固定有水冷夹套,以此通过水冷夹套内通入冷却水的方式来对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换热降温,同时通过堵板及输料筒上部的多个喷嘴向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喷水的方式来对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进一步的换热降温,代替了炉渣转运到渣库自然冷却的降温方式,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输料筒倾斜设置,且所述输料筒沿倾斜方向的下端开口封闭固定有封板,所述输料筒倾斜朝下的尾端上部竖向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输料筒倾斜朝上的前端底部竖向固定连通有出料管;
所述输料筒在靠近所述进料管的外围同轴固定连接有换热组件,所述输料筒在靠近所述出料管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喷淋组件,且所述喷淋组件与所述换热组件之间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水冷夹套和连通管,所述水冷夹套同轴固定在所述输料筒靠近所述进料管的外围,所述水冷夹套倾斜向上的侧端上部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喷淋组件连通在一起,所述水冷夹套倾斜向上的侧端下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冷夹套倾斜向下的侧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阀门,所述水冷夹套在竖向上的最高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气管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水冷夹套的上部延伸到所述输料筒中部,所述水冷夹套的下部延伸到所述输料筒靠近所述出料管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水冷夹套的底部固定有用以支撑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机架。
作为优选,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输水总管和固定套,所述输水总管位于所述输料筒倾斜向上的上端上方且与所述输料筒的走向平行,所述输水总管通过底部的若干个支架与所述输料筒固定连接,所述输水总管的外围固定连通有多个分流管,且所述分流管的外端均固定连通有喷嘴,所述输料筒倾斜向上的上端顶部外围沿径向固定连通有多个所述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喷嘴数量对应,且所述喷嘴均同轴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固定套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堵板的上部沿横向固定连通有所述固定套,所述水冷夹套的倾斜朝下的端部固定连通有所述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端部固定连通有喷嘴,且所述喷嘴与所述堵板的所述固定套同轴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输水总管倾斜方向的上端通过管路固定连通有压力表,且所述压力表和所述输水总管之间的管路安装有用以控制开闭的手动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喷嘴均布设置且与所述分流管之间均安装有所述手动阀门,所述喷嘴的类型均为雾化式,且所述喷嘴的底端均与所述输料筒的内壁持平。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管均为不锈钢金属软管。
采用上述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使用时,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所述输料筒长度根据现场渣库的位置进行设定,将所述进水管与外界供水管路固定连通,水经所述进水管进入到所述水冷夹套,进水压力控制在0.4MPa左右,进水的同时将所有的所述喷嘴的所述手动阀门以及所述排气管阀门打开,当所述排气管阀门处有水冒出时关闭所述排气管阀门,当所述喷嘴处有水雾喷出时关闭所述喷嘴的所述手动阀门,待所述进料管有炉渣物料下来时使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工作,以此通过所述水冷夹套内通入冷却水的方式来对所述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降温,同时打开所述喷嘴的所述手动阀门,所述喷嘴随即喷出水雾来对物料进行进一步的喷淋降温,代替了炉渣转运到渣库自然冷却的降温方式,有利于提升对炉渣的降温效率,后续可根据所述出料管排出的物料的温度来调整所述手动阀门的开度,以便调控物料排出时的温度和湿度,继而使物料排出时已经被良好冷却,而由于采用了喷淋的方式对炉渣进行降温处理,避免了炉渣在经所述出料管排出时造成尘土污染,同时冬季当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时,需打开所述排污管阀门将所述水冷夹套内的水排净。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在输料筒的外围同轴固定有水冷夹套,以此通过水冷夹套内通入冷却水的方式来对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换热降温,同时通过堵板及输料筒上部的多个喷嘴向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喷水的方式来对输料筒内的炉渣进行进一步的降温,代替了炉渣转运到渣库自然冷却的降温方式,有利于提升对炉渣的降温效率;
2、采用喷淋的方式对炉渣进行降温处理,避免了炉渣在经出料管排出时造成尘土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断面剖视放大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断面剖视放大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螺旋输送机本体;101、进料管;102、输料筒;103、出料管;2、堵板;3、换热组件;301、排污管阀门;302、排气管阀门;303、水冷夹套;304、连通管;305、进水管;4、机架;5、喷淋组件;501、输水总管; 502、分流管;503、压力表;504、手动阀门;505、支架;506、固定套;507、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1,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输料筒102倾斜设置,且输料筒102沿倾斜方向的下端开口封闭固定有封板,输料筒102倾斜朝下的尾端上部竖向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01,输料筒102倾斜朝上的前端底部竖向固定连通有出料管103。输料筒102在靠近进料管101的外围同轴固定连接有换热组件3,输料筒102在靠近出料管103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喷淋组件5,且喷淋组件5与换热组件3之间连通。
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换热组件3包括水冷夹套303和连通管304,水冷夹套303同轴固定在输料筒102靠近进料管101的外围,水冷夹套303 倾斜向上的侧端上部通过连通管304与喷淋组件5连通在一起,水冷夹套 303倾斜向上的侧端下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05,水冷夹套303倾斜向下的侧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阀门301,水冷夹套303在竖向上的最高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气管阀门302,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水冷夹套303内通入冷却水的方式来对输料筒102内的炉渣进行换热降温。
水冷夹套303的上部延伸到输料筒102中部,水冷夹套303的下部延伸到输料筒102靠近出料管103的位置,如此设置,便于输料筒102的上部位置具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喷淋组件5,水冷夹套303的底部固定有用以支撑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机架4,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机架4稳固支撑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输料筒102的倾斜状态。
喷淋组件5包括输水总管501和固定套506,输水总管501位于输料筒102倾斜向上的上端上方且与输料筒102的走向平行,输水总管501通过底部的若干个支架505与输料筒102固定连接,输水总管501的外围固定连通有多个分流管502,且分流管502的外端均固定连通有喷嘴507,输料筒102倾斜向上的上端顶部外围沿径向固定连通有多个固定套506,固定套506与喷嘴507数量对应,且喷嘴507均同轴固定在对应的固定套506 内侧,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堵板2及输料筒102上部的多个喷嘴507向输料筒102内的炉渣进行喷水的方式来对输料筒102内的炉渣进行进一步的降温。
堵板2的上部沿横向固定连通有固定套506,水冷夹套303的倾斜朝下的端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502,分流管502的端部固定连通有喷嘴507,且喷嘴507与堵板2的固定套506同轴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堵板2 处设置喷嘴507的方式来对进料位置的炉渣物料进行喷淋降温,有利于提升对物料的降温和降尘效果,输水总管501倾斜方向的上端通过管路固定连通有压力表503,且压力表503和输水总管501之间的管路安装有用以控制开闭的手动阀门504,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手动阀门504来调控压力表503的工作状态,继而方便直接观察到喷水组件的水压状态。
喷嘴507均布设置且与分流管502之间均安装有手动阀门504,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手动阀门504能够直接调控对应喷嘴507的开闭及开度,喷嘴507的类型均为雾化式,且喷嘴507的底端均与输料筒102的内壁持平,如此设置,便于喷嘴507能够喷出水雾来对炉渣物料进行降温和降尘,分流管502均为不锈钢金属软管,如此设置,便于分流管502能够被良好的弯折以使喷嘴507顺利固定在对应的固定套506。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输料筒102长度根据现场渣库的位置进行设定,将进水管305与外界供水管路固定连通,水经进水管305进入到水冷夹套303,进水压力控制在0.4MPa左右,进水的同时将所有的喷嘴507的手动阀门504以及排气管阀门302打开,当排气管阀门302处有水冒出时关闭排气管阀门302,当喷嘴507处有水雾喷出时关闭喷嘴507的手动阀门504,待进料管101有炉渣物料下来时使螺旋输送机本体1工作,以此通过水冷夹套303内通入冷却水的方式来对输料筒102 内的炉渣进行降温,同时打开喷嘴507的手动阀门504,喷嘴507随即喷出水雾来对物料进行进一步的喷淋降温,代替了炉渣转运到渣库自然冷却的降温方式,有利于提升对炉渣的降温效率,后续可根据出料管103排出的物料的温度来调整手动阀门504的开度,以便调控物料排出时的温度和湿度,继而使物料排出时已经被良好冷却,而由于采用了喷淋的方式对炉渣进行降温处理,避免了炉渣在经出料管103排出时造成尘土污染,同时冬季当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时,需打开排污管阀门301将水冷夹套303内的水排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输料筒(102)倾斜设置,且所述输料筒(102)沿倾斜方向的下端开口封闭固定有封板,所述输料筒(102)倾斜朝下的尾端上部竖向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01),所述输料筒(102)倾斜朝上的前端底部竖向固定连通有出料管(103);
所述输料筒(102)在靠近所述进料管(101)的外围同轴固定连接有换热组件,所述输料筒(102)在靠近所述出料管(103)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喷淋组件(5),且所述喷淋组件(5)与所述换热组件之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水冷夹套(303)和连通管(304),所述水冷夹套(303)同轴固定在所述输料筒(102)靠近所述进料管(101)的外围,所述水冷夹套(303)倾斜向上的侧端上部通过所述连通管(304)与所述喷淋组件(5)连通在一起,所述水冷夹套(303)倾斜向上的侧端下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05),所述水冷夹套(303)倾斜向下的侧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阀门(301),所述水冷夹套(303)在竖向上的最高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气管阀门(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夹套(303)的上部延伸到所述输料筒(102)中部,所述水冷夹套(303)的下部延伸到所述输料筒(102)靠近所述出料管(103)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夹套(303)的底部固定有用以支撑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机架(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5)包括输水总管(501)和固定套(506),所述输水总管(501)位于所述输料筒(102)倾斜向上的上端上方且与所述输料筒(102)的走向平行,所述输水总管(501)通过底部的若干个支架(505)与所述输料筒(102)固定连接,所述输水总管(501)的外围固定连通有多个分流管(502),且所述分流管(502)的外端均固定连通有喷嘴(507),所述输料筒(102)倾斜向上的上端顶部外围沿径向固定连通有多个所述固定套(506),所述固定套(506)与所述喷嘴(507)数量对应,且所述喷嘴(507)均同轴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固定套(506)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堵板(2)的上部沿横向固定连通有所述固定套(506),所述水冷夹套(303)的倾斜朝下的端部固定连通有所述分流管(502),所述分流管(502)的端部固定连通有喷嘴(507),且所述喷嘴(507)与所述堵板(2)的所述固定套(506)同轴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总管(501)倾斜方向的上端通过管路固定连通有压力表(503),且所述压力表(503)和所述输水总管(501)之间的管路安装有用以控制开闭的手动阀门(5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507)均布设置且与所述分流管(502)之间均安装有所述手动阀门(504),所述喷嘴(507)的类型均为雾化式,且所述喷嘴(507)的底端均与所述输料筒(102)的内壁持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502)均为不锈钢金属软管。
CN202220941809.4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 Active CN217953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1809.4U CN217953191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1809.4U CN217953191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3191U true CN217953191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9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41809.4U Active CN217953191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3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53191U (zh) 一种油泥热解炉炉渣冷却装置
CN109539785B (zh) 一种侧吹式富氧浸没燃烧熔炼炉
CN103103342A (zh) 一种处理含砷金矿的矩形立式真空炉
CN206109317U (zh) 内旋式连续反应装置
CN219347361U (zh) 一种油泥热解炉用炉渣喷淋冷却装置
CN212448948U (zh) 一种称重式发送器
US4498818A (en) Device for batch feeding of a fluidizable particulate material
CN108676583A (zh) 一种改进型的流化床气化炉
CN212334604U (zh) 石英砂提纯系统
CN210993038U (zh) 一种喷雾反应器及气流式喷雾干燥煅烧设备
CN211119427U (zh) 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炉渣输送装置
CN210030583U (zh) 一种木醋液喷淋罐
CN206862101U (zh) 立式焙烧炉
CN216004221U (zh) 烧结焊剂生产车间洒落焊剂颗粒回收装置
CN215892400U (zh) 具有气体振打清灰功能的灰斗装置
CN212215466U (zh) 高效波纹填料塔
CN217979876U (zh) 防止旋转焙烧炉尾气烟道堵塞的装置
CN210458048U (zh) 一种焦炉加热煤气冷凝水封系统
CN220649111U (zh) 一种提高铜熔炼效率的防堵塞喷粉枪
CN214693245U (zh) 一种隧道链网式高效温瓶机
CN217971217U (zh) 一种喷淋冷却型螺旋输送装置
CN85200147U (zh) 增压沸腾炉排渣装置
CN215725068U (zh) 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多功能清洁能源炉
CN213536569U (zh) 一种固废处理用进料装置
CN208809630U (zh) 一种沉降效率高的次氧化锌沉降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65000 No.1 Xuezhi Street, Xiyouzhuang Village, Qiuzhuang Township, Anci District,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ngfang Yien T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065000 No. 91, Fukang Road, Longhe high tech Industrial Zone, anci District,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before: LANGFANG ENTOR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