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1778U - 电子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1778U
CN217951778U CN202221969720.5U CN202221969720U CN217951778U CN 217951778 U CN217951778 U CN 217951778U CN 202221969720 U CN202221969720 U CN 202221969720U CN 217951778 U CN217951778 U CN 217951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nnecting plate
sliding groove
sliding
embed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97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剑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t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t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97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1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1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1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中,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夹持装置和悬臂组件,其中,夹持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且相对设置的底板和连接板,底板和连接板之间形成间距可调的夹固空间,连接板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滑槽的底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阻尼片;悬臂组件的一端设有滑动部,滑动部包括抵接块和连接于抵接块朝向滑槽的壁面的嵌置块;嵌置块在横向方向上限位安装于滑槽内,且可在滑槽内上下滑动,嵌置块的内壁面抵接于阻尼片;抵接块具有位于嵌置块横向上两侧且均朝向连接板的抵接面,抵接面用于抵接连接板。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的升降结构简单、易于调节。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工作和生活中基本离不开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为了解放双手,目前市场上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支架,以用于将电子设备固定支撑在所需位置。
悬臂支架多用于夹固在桌面、床头、车内使用。相关技术中,在悬臂支架固定后,还可调节悬臂支架的高度,使得悬臂支架能够同时在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多维度调节。然而目前悬臂支架的升降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调节困难,且不易于维修更换。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支架,旨在解决电子设备支架升降结构复杂、不易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夹持装置和悬臂组件;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且相对设置的底板和连接板,所述底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间距可调的夹固空间,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底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阻尼片;
所述悬臂组件的一端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包括抵接块和连接于所述抵接块朝向所述滑槽的壁面的嵌置块;所述嵌置块在横向方向上限位安装于所述滑槽内,且可在滑槽内上下滑动,所述嵌置块的内壁面抵接于所述阻尼片;所述抵接块具有位于所述嵌置块横向上两侧且均朝向所述连接板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用于抵接所述连接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嵌置块上设有供导向柱穿设的导向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在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超出所述底板的端部以形成延伸段,所述滑槽至少部分开设于所述延伸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前壳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壳的延伸段的后壳,所述前壳上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滑槽朝向所述后壳贯通所述前壳设置,所述后壳对应所述滑槽开设有嵌槽,所述阻尼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嵌槽内,且夹设于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以显露于所述滑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嵌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阻尼片适配安装于所述嵌槽,且覆盖于所述滑槽的周缘,以使所述阻尼片横向上的两侧凸出所述滑槽的侧壁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面上凸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棱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嵌置块呈矩形设置,且所述嵌置块在横向上的宽度与所述嵌置块凸出所述抵接面的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且小于或等于1.2。
在一实施例中,两所述抵接面在横向上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嵌置块在横向上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悬臂组件包括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与所述滑动部可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悬臂组件还包括第二支臂和万向球头,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绕竖向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部,另一端绕竖向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所述万向球头铰接于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通过使得夹持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且相对设置的底板和连接板,使得底板和连接板之间形成间距可调的夹固空间。则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将电子设备支架夹固于不同位置。而通过在连接板上开设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滑槽的底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阻尼片,使得悬臂组件的一端设有滑动部,滑动部包括抵接块和连接于抵接块朝向滑槽的壁面的嵌置块;嵌置块在横向方向上限位安装于滑槽内,且可在滑槽内上下滑动,嵌置块的内壁面抵接于阻尼片;抵接块具有位于嵌置块横向上两侧且均朝向连接板的抵接面,抵接面用于抵接所述连接板。如此,仅通过在连接板上开设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滑槽的底壁面设置阻尼片,悬臂组件通过滑动部的嵌置块的内壁面与阻尼片的配合实现相对连接板悬停和上下滑动,在满足悬臂组件的升降调节的需求的同时,无需设计特定的弹簧结构,则整体结构更为精简、零部件少,成本更低。且相比于使得整个嵌置块的周侧壁均通过阻尼结构实现与滑槽的内壁面接触,可有效减小悬臂组件上下调节时嵌置块与阻尼片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悬臂组件的上下调节更为省力顺畅和简单可靠。此外,仅通过更换阻尼片便可实现电子设备支架升降机构的维修更换,极大的降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的滑动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沿V-V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沿VII-VII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夹持装置 125 嵌槽 230 万向球头
110 底板 130 夹固空间 300 滑动部
120 连接板 140 阻尼片 310 抵接块
121 滑槽 150 导向柱 311 抵接面
122 延伸段 200 悬臂组件 312 滑动棱条
123 前壳 210 第一支臂 320 嵌置块
124 后壳 220 第二支臂 321 导向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图6及图7,该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夹持装置100和悬臂组件200。夹持装置100包括活动连接且相对设置的底板110和连接板120,底板110和连接板120之间形成间距可调的夹固空间130,连接板120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121,滑槽121的底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阻尼片140。
悬臂组件200的一端设有滑动部300,滑动部300包括抵接块310和连接于抵接块310朝向滑槽121的壁面的嵌置块320;嵌置块320在横向方向上限位安装于滑槽121内,且可在滑槽121内上下滑动,嵌置块320的内壁面抵接于阻尼片140;抵接块310具有位于嵌置块320横向上两侧且均朝向连接板120的抵接面311,抵接面311用于抵接连接板120。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支架用于固定和支撑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子阅读器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底板110和连接板12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使得底板110和连接板120为椭圆形、长条形、矩形等。使得底板110和连接板120之间形成间距可调的夹固空间130,可通过调节夹固空间130的大小,使得底板110和连接板120适配夹固于所需位置,例如桌面、床头等。底板110和连接板120之间可以通过扭簧连接,以形成夹子结构。则通过按压底板110和连接板120的按压端,以使得底板110和连接板120的夹持端的间距增大,进而调节夹固空间130的大小。底板110和连接板120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则通过旋转螺母,实现调节底板110和连接板120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夹固空间130的调节。当然,底板110和连接板120之间还可以通过滑动连接或其他方式连接,以形成间距可调的夹固空间130,在此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上下方向参考电子设备支架在使用时的上下方位,则横向方向即为水平方向。该阻尼片140具体为粘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材料、其他高分子材料等。阻尼片140可固定于滑槽121的底壁,或者当滑槽121为通槽时,直接由该阻尼片140形成滑槽121的底壁,阻尼片140可通过粘接、压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连接板120上。则阻尼片140可对嵌置块320产生一定的阻尼力,以保证悬臂组件200的悬停需求。具体地,阻尼片140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滑槽121的延伸长度,以使得滑动部300在滑槽121内滑动时均能够接触该阻尼片140。
悬臂组件200的结构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为可弯折的铝合金软管,也可以包括多节转动连接的支臂,还可以为由一系列互连的球窝接头组成的柔性臂等,在此对悬臂组件2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悬臂组件200远离滑动部300的另一端可设置夹头、拉伸夹板等结构,以实现固定电子设备。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角度调节范围,还可在夹头、拉伸夹板与悬臂之间设置万向球头230结构,具体结构可参照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滑动部300与悬臂组件200也可以为一体的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的结构。当滑动部300与悬臂组件200为分体结构时,滑动部300与悬臂组件200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活动连接,例如转动连接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抵接块310与嵌置块320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分体成型设置,为了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可选地,抵接块310与嵌置块320一体成型设置。可以使得整个抵接块310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嵌置块320的横截面尺寸,也可以仅使得抵接块310邻近嵌置块320的部分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嵌置块320的横截面尺寸。嵌置块320具体可以连接于抵接块310在横向上的中部,以使得抵接块310具有位于嵌置块320在横向上两侧的且均朝向连接板120的抵接面311。该嵌置块320可以为矩形块,也可以为楔形块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嵌置块320在滑槽121的两侧壁相对的方向限位安装于滑槽121内。为了便于说明,定义滑槽121的两侧壁相对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则前后方向指的是垂直板面的方向。如此,可以仅使得嵌置块320在滑槽121内左右限位,通过设置其他限位结构限制嵌置块320从滑槽121内脱落,也可以同时使得嵌置块320在滑槽121内左右限位和前后限位,以有效防止嵌置块320从滑槽121内脱落,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下移动悬臂组件200时,抵接块310的抵接面311与连接板120的板面具有一定的间隙。则在悬臂组件200的一端固定放置电子设备后,将悬臂组件200滑动至预设位置时,由于重力的原因,会使得整个滑动部300相对连接板120具有向下翻转的趋势。此时,抵接块310位于嵌置块320横向上两侧的抵接面311分别抵接于位于滑槽121左右两侧的连接板120上,嵌置块320的下端朝内倾斜,嵌置块320的上端朝外倾斜,即嵌置块320的内壁面与上下方向呈夹角设置。如此,嵌置块320的内壁面的上下两侧对阻尼片140的施力大小不同,使得嵌置块320能够稳定地悬停至该位置。而当需要上下调节悬臂组件200时,仅需施力向上稍微抬起悬臂组件200,带动嵌置块320向上抬起,使得嵌置块320的内壁面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此时嵌置块320与阻尼片140的接触均匀,抵接块310的抵接面311与连接板120呈间隙设置,可使得嵌置块320在滑槽121内顺畅地上下滑动,进而实现整个悬臂组件200相对夹持装置100上下移动,以满足悬臂组件200的高度调节需求。
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通过使得夹持装置100包括活动连接且相对设置的底板110和连接板120,使得底板110和连接板120之间形成间距可调的夹固空间130。则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将电子设备支架夹固于不同位置。而通过在连接板120上开设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121,在滑槽121的底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阻尼片140,使得悬臂组件200的一端设有滑动部300,滑动部300包括抵接块310和连接于抵接块310朝向滑槽121的壁面的嵌置块320;嵌置块320在横向方向上限位安装于滑槽121内,且可在滑槽121内上下滑动,嵌置块320的内壁面抵接于阻尼片140;抵接块310具有位于嵌置块320横向上两侧且均朝向连接板120的抵接面311,抵接面311用于抵接连接板120。如此,仅通过在连接板120上开设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121,在滑槽121的底壁面设置阻尼片140,悬臂组件200通过滑动部300的嵌置块320的内壁面与阻尼片140的配合实现相对连接板120悬停和上下滑动,在满足悬臂组件200的升降调节的需求的同时,无需设计特定的弹簧结构,则整体结构更为精简、零部件少,成本更低。且相比于使得整个嵌置块320的周侧壁均通过阻尼结构实现与滑槽121的内壁面接触,可有效减小悬臂组件200上下调节时嵌置块320与阻尼片14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悬臂组件200的上下调节更为省力顺畅和简单可靠。此外,仅通过更换阻尼片140便可实现电子设备支架升降机构的维修更换,极大的降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夹持装置100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柱150,导向柱150固定安装于滑槽121内,嵌置块320上设有供导向柱150穿设的导向孔321。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50可通过嵌接、卡接、螺纹连接、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滑槽121内,在此对导向柱150与连接板120的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嵌置块320上设有供导向柱150穿设的导向孔321,则嵌置块320可相对导向柱150上下滑动,导向柱150可为嵌置块320提供上下滑动导向,使得嵌置块320在滑槽121内的上下滑动更为顺畅,同时通过导向柱150与导向孔321的配合,对嵌置块320进行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如此,可有效避免悬臂组件200上装载的电子设备过重时导致嵌置块320从滑槽121内脱落。可以理解的是,导向孔321的内径稍大于导向柱150的外径,使得悬臂组件200在装载电子设备后,嵌置块320的内壁面可相对上下方向倾斜设置,进而通过嵌置块320与阻尼片140的配合能够实现悬臂组件200的悬停。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2、图4及图5,连接板120在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超出底板110的端部以形成延伸段122,滑槽121至少部分开设于延伸段122。连接板120超出底板110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使得连接板120在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超出底板110的端部,使得滑槽121至少部分开设于连接板120的延伸段122,则可有效增大滑槽121的延伸长度,使得悬臂组件200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大,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连接板120包括前壳123及可拆卸连接于前壳123的延伸段122的后壳124,前壳123上开设有滑槽121,滑槽121朝向后壳124贯通前壳123设置,后壳124对应滑槽121开设有嵌槽125,阻尼片140固定安装于嵌槽125内,且夹设于前壳123和后壳124之间,以显露于滑槽121。
在本实施例中,前壳123与后壳124可通过卡扣、螺钉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前壳123上形成连接段和延伸段122,底板110连接于前壳123的连接段,后壳124连接于前壳123的延伸段122。该后壳124的长度可与前壳123的延伸段122的长度保持一致,则在不影响底板110与连接板120之间的间距调节的同时,使得后壳124的长度设置的更短,则可降低成本,减轻整体重量。滑槽121朝向后壳124贯通前壳123设置,阻尼片140显露于该滑槽121,即,使得阻尼片140形成该滑槽121的底壁面。通过在后壳124上开设嵌槽125,使得阻尼片140固定安装于嵌槽125内,阻尼片140夹设于前壳123和后壳124之间,如此,使得阻尼片140在整个连接板120上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和稳固,且更为方便阻尼片140在连接板120上的拆卸。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至图7,嵌槽125的宽度大于滑槽121的宽度,阻尼片140适配安装于嵌槽125,且覆盖于滑槽121的周缘,以使阻尼片140横向上的两侧凸出滑槽121的侧壁设置。具体而言,滑槽121的侧壁朝向后壳124延伸,嵌槽125的侧壁朝向前壳123延伸,滑槽121的侧壁位于嵌槽125内。如此,当阻尼片140安装于嵌槽125内时,滑槽121的后端壁可抵压阻尼片140,在满足阻尼片140显露于滑槽121的同时,使得阻尼片140稳固地夹设于前壳123和后壳124之间,可有效避免阻尼片140从连接板120上脱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抵接面311上凸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棱条312。具体地,滑动棱条312邻近嵌置块320设置。滑动棱条312的数量可以为一条、两条及两条以上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棱条312的凸出高度较小,例如可为0.5mm~1.5mm。通过在抵接面311上设置滑动棱条312,可减小悬臂组件200上下滑动时抵接面311与连接板12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减小抵接块310的上下滑动摩擦力,使得悬臂组件200的上下移动更为顺畅。且通过在抵接面311上凸设滑动棱条312,在悬臂组件200装载电子设备时,不会影响抵接面311与连接板120的抵接,进而可有效保证悬臂组件200的稳定悬停。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及图7,嵌置块320呈矩形设置,且嵌置块320在横向上的宽度与嵌置块320凸出抵接面311的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且小于或等于1.2。
在本实施例中,嵌置块320呈矩形设置,使得嵌置块320具有呈平面的内壁面和左右侧壁。对应地,滑槽121的横截面也呈矩形设置。由此,嵌置块320的内壁面与阻尼片140相贴合,嵌置块320的左右侧壁与滑槽121的左右侧壁面相贴合。则嵌置块320在横向上的宽度大致等于嵌置块320内壁面的宽度。嵌置块320凸出抵接面311的高度大致等于嵌置块320左右侧壁的宽度。
嵌置块320在横向上的宽度与嵌置块320凸出抵接面311的高度的比值具体可以为0.8、0.85、0.9、1.0、1.1、1.2等。定义嵌置块320在横向上的宽度为W,嵌置块320凸出抵接面311的高度为H。则当W/H小于0.8时,使得嵌置块320的内壁面的宽度过小,则嵌置块320与阻尼片140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如此,当电子设备过重时,嵌置块320与阻尼片140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支撑悬臂组件200,进而使得悬臂组件200无法稳定地悬停在预设位置。当W/H大于1.2时,使得嵌置块320的左右侧壁的宽度过小,则嵌置块320与滑槽121的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即,滑槽121对嵌置块320的左右限位面积小,则会使得嵌置块320容易相对连接板120左右晃动,进而影响悬臂组件200的悬停平稳性。本申请通过使得嵌置块320在横向上的宽度与嵌置块320凸出抵接面311的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且小于或等于1.2,使得嵌置块320与阻尼片140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在悬臂组件200装载电子设备时,嵌置块320与阻尼片140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使得悬臂组件200能够稳固地悬停在预设位置;且使得嵌置块320与滑槽121的侧壁具有足够的左右限位面积,防止悬臂组件200悬停时相对连接板120左右晃动,使得电子设备支架对电子设备的支撑平稳性更佳。
进一步地,两抵接面311在横向上的宽度之和大于嵌置块320在横向上的宽度。当两抵接面311在横向上的宽度之和小于嵌置块320在横向上的宽度时,使得抵接面311与连接板120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则抵接块310与连接板120之间的抵接不稳定,进而使得悬臂组件200容易相对夹持装置100发生晃动。而通过使得两抵接面311在横向上的宽度之和大于嵌置块320在横向上的宽度,包括抵接面311与连接板120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滑动部300与连接板120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悬臂组件200在装载电子设备时更为平稳,不容易发生晃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悬臂组件200包括第一支臂210,第一支臂210的端部与滑动部300可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支臂210的端部与滑动部300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支臂210可相对夹持装置100进行角度调节,进一步增大悬臂组件200的角度调节范围,满足用户不同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悬臂组件200还包括第二支臂220和万向球头230,第一支臂210的一端绕竖向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滑动部300,另一端绕竖向轴线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臂220的一端,万向球头230铰接于第二支臂220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臂210的一端绕竖向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滑动部300,则第一支臂210可相对夹持装置10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180度的角度调节;通过使得第二支臂220与第一支臂210绕竖向轴线转动,则整个悬臂组件200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360度的角度调节,满足用户水平方向上的所有角度调节需求。而通过在第二支臂220的位于第一支臂210连接的另一端设置万向球头230,可在该万向球头230上安装不同的夹头、拉伸夹板,以使得满足不同电子设备的固定。且夹头、拉伸夹板等接头与第二支臂220通过万向球头230铰接,使得电子设备可相对第二支臂220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满足用户的角度微调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且相对设置的底板和连接板,所述底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间距可调的夹固空间,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底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阻尼片;以及
悬臂组件,所述悬臂组件的一端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包括抵接块和连接于所述抵接块朝向所述滑槽的壁面的嵌置块;所述嵌置块在横向方向上限位安装于所述滑槽内,且可在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所述嵌置块的内壁面抵接于所述阻尼片;所述抵接块具有位于所述嵌置块横向上两侧且均朝向所述连接板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用于抵接所述连接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嵌置块上设有供导向柱穿设的导向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在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超出所述底板的端部以形成延伸段,所述滑槽至少部分开设于所述延伸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前壳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壳的延伸段的后壳,所述前壳上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滑槽朝向所述后壳贯通所述前壳设置,所述后壳对应所述滑槽开设有嵌槽,所述阻尼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嵌槽内,且夹设于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以显露于所述滑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阻尼片适配安装于所述嵌槽,且覆盖于所述滑槽的周缘,以使所述阻尼片横向上的两侧凸出所述滑槽的侧壁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面上凸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棱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置块呈矩形设置,且所述嵌置块在横向上的宽度与所述嵌置块凸出所述抵接面的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且小于或等于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抵接面在横向上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嵌置块在横向上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组件包括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与所述滑动部可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组件还包括第二支臂和万向球头,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绕竖向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部,另一端绕竖向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所述万向球头铰接于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
CN202221969720.5U 2022-07-28 2022-07-28 电子设备支架 Active CN217951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9720.5U CN217951778U (zh) 2022-07-28 2022-07-28 电子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9720.5U CN217951778U (zh) 2022-07-28 2022-07-28 电子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1778U true CN217951778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9720.5U Active CN217951778U (zh) 2022-07-28 2022-07-28 电子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1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3612B (zh) 显示器安装系统和方法
CN108916569B (zh) 一种双向滑动显示屏支架
US20060145043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a foldable suspension arm
US20220373126A1 (en) Articulated structure and suspension arm stand having the same
CN202469420U (zh) 带承重调节的显示器支架
TWM620642U (zh) 用於周邊裝置之安裝座
CN217951778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102620130A (zh) 带承重调节的显示器支架
CN212170140U (zh) 一种锂电池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1232102U (zh) 一种带支撑结构的夹持装置
CN213720506U (zh) 升降桌
CN214369120U (zh) 一种折叠型三脚架快装板夹
CN210106983U (zh) 一种教学书本辅助固定装置
CN210821618U (zh) 一种美术画板夹持装置
CN217978254U (zh) 电子设备支架的悬臂组件和电子设备支架
CN220139601U (zh) 一种电话机支撑架
CN210721419U (zh) 一种用于微课制作的手写板
CN216659433U (zh) 一种具有延展功能的自然资源制图画板
CN213879907U (zh) 一种新型手机支架
CN212785467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2900593U (zh) 一种板式可调节支撑架
CN217851841U (zh) 一种阅读支架
CN2610455Y (zh) 具升降导引功能的承载基座
CN213840337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支架及拍摄装置
CN211720594U (zh) 车载手机重力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