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1363U - 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1363U
CN217951363U CN202221988697.4U CN202221988697U CN217951363U CN 217951363 U CN217951363 U CN 217951363U CN 202221988697 U CN202221988697 U CN 202221988697U CN 217951363 U CN217951363 U CN 217951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ipe
main connecting
connecting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86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义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9886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1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1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1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包括主连接管(1),在所述主连接管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2),在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用于连接水龙头的水龙头底座(3),在所述主连接管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盛水槽上且可以上下调动的调节组件(4),在所述主连接管和所述调节组件内均设有用于相互匹配的通水管(5)和水管位(6),所述通水管(5)和所述水龙头底座(3)相互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相对传统的水龙头直接连接结构,完全独立设计一个连接结构,一方面可以连接水龙头,另一方面可以适用各种各样的盛水槽,且安装操作方便,一人即可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用水的发展,人们已经从传统的打井取水,逐渐使用上了统一工业采集水,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每家每户。家庭用水在管道连接处一般都会采用水龙头,而且,在家庭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会设置一个盛水槽,用于洗碗、洗菜等承装水使用,并在盛水槽上开一个孔用来安装水龙。但是,因为每家每户使用的盛水槽大小厚度等都不一致,导致水龙头在安装过程中非常不便捷。
现有的水龙头一般设置一个螺帽,在水龙头底部,通过螺帽直接和水管连接,但此种方式不能保证家庭能够安装盛水槽,因为管道一般不能轻易弯折或加长,所以,导致水龙头安装非常不方便。还有一些现有在水龙头技术设置两个螺帽,一个与水管连接,一个与龙头连接,但是,因为在安装过程中有盛水槽的缘故,一个人无法上下同时去拧螺帽,需要两个人去操作,且很容易打滑,而且,这样安装完成后不容易拆卸,一旦生锈损坏,只能靠暴力拆除,甚至损坏水龙头和盛水槽,非常不利于后期维修。
另外,家庭实用天然气一般都会有冷水、热水,有些家庭还会增加其他过滤装置净化用水,这样导致在盛水槽上的水龙头安装更加困难。显然,现有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急需设计一款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连接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解决现水龙头和水管连接操作不便、后续维修困难、不能适应多样化用水需求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包括主连接管,在所述主连接管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在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用于连接水龙头的水龙头底座,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水龙头底座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连接管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盛水槽上且可以上下调动的调节组件,在所述主连接管和所述调节组件内均设有用于相互匹配的通水管和水管位,所述通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管位内,所述通水管和所述水龙头底座相互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相互匹配上端调节件和下端固定件。
优选的,在所述主连接管和所述下端固定件上均设有与所述上端调节件相互匹配的调节固定位,所述主连接管通过相互匹配的所述上端调节件、所述调节固定位和所述下端固定件与盛水槽固定连接且可以上下调动。
优选的,所述上端调节件为螺钉,所述调节固定位为带有螺纹的螺纹孔,所述上端调节件和所述调节固定位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下端固定件形状为环形,所述通水管和所述水管位设置在所述下端固定件内。
优选的,在所述下端固定件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承载管和承载固定件,所述承载管和所述水龙头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管通过所述承载固定件和所述主连接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主连接管上设有限定组件,所述承载固定件通过所述限定组件和所述主连接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定组件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槽环绕所述主连接管上端设置,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孔穿透所述主连接管;所述承载固定件尺寸小于所述限位孔,所述承载固定件尺寸大于所述限位槽,所述承载固定件穿过所述限位孔后,所述承载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承载固定件的另一端和所述承载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固定件包括承载螺钉和固定螺帽,在所述承载管上设有和所述承载螺钉相匹配的所述承载孔,所述主连接管通过所述承载螺钉和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承载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螺钉的尺寸小于所述限位孔,所述承载螺钉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槽,所述承载螺钉穿过所述限位孔后,所述承载螺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承载螺钉的另一端通过相匹配的所述承载孔和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承载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主连接管下端、所述承载管和所述水龙头底座之间均设有垫片。
优选的,在所述主连接管和所述固定组件上均设有二次固定件,所述主连接管和所述调节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水龙头底座通过所述二次固定件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稳固。
优选的,所述二次固定件为螺钉。
优选的,在所述主连接管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
优选的,所述通水管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水管位。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相对传统的水龙头直接连接结构,完全独立设计一个连接结构,一方面可以连接水龙头,另一方面可以适用各种各样的盛水槽,且安装操作方便,一人即可完成。(2)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水龙头,设有主连接管,在主连接管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在固定组件上设有用于连接水龙头的水龙头底座,固定组件和水龙头底座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在主连接管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盛水槽上且可以上下调动的调节组件,在主连接管和调节组件内均设有用于相互匹配的通水管和水管位,通水管设置在水管位内,通水管和水龙头底座相互固定连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盛水槽的一底面上一般会设有安装孔,将通水管先穿过调节组件上的水管位,然后再穿过盛水槽的安装孔,然后再穿过主连接管上的水管位,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将盛水槽的一底面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因为在主连接管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在固定组件上设置相互匹配的水龙头底座,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龙头和水龙头底座相互匹配,且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所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设置相互配合的卡和、卡接、对接等稳固连接的结构。因为在水龙头底座上连接水龙头,所以,通过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设置相互配合的稳定结构,也可以保证水龙头的稳定,解决了现有方式中水龙头安装后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因为盛水槽一般都有深度,且每家每户的盛水槽深度不一定相同,调节组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盛水槽厚度,通过调整调节组件,可以使得主连接管和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后适应多种深度不同的盛水槽,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盛水槽的任何结构。因此,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安装不能适应多样化需要的问题。不仅如此,上述设置主连接管、固定组件、调节组件的结构,具有开拓性,以前并没有类似设计,通过设置主连接管、固定组件、调节组件的结构,即可实现一人操作,不需要两人操作,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安装起来非常便捷。(3)本实用新型设有调节组件,包括相互匹配上端调节件和下端固定件,在主连接管和下端固定件上均设有与上端调节件相互匹配的调节固定位,主连接管通过相互匹配的上端调节件、调节固定位和下端固定件与盛水槽固定连接且可以上下调动。(4)本实用新型在主连接管上设有限定组件,承载固定件通过限定组件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限定组件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孔,限位槽环绕主连接管上端设置,限位孔设置在限位槽内,且限位孔穿透主连接管;承载固定件尺寸小于限位孔,承载固定件尺寸大于限位槽,承载固定件穿过限位孔后,承载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槽内,承载固定件的另一端和承载管固定连接。此设计非常巧妙,因为通过设置限定组件,并将其设置成限位槽和限位孔,承载固定件可以与主连接管固定连接,而且,可以隐藏于主连接管的上方,一方面节省空间,另一方面,安装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将承载固定件从限位孔内穿过即可以安装好,并可以实现承载固定件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5)本实用新型在主连接管下端、承载管和水龙头底座之间均设有垫片。此设计,一方面可以稳定连接,另一方,在相关结构坏了之后,方便维修更换。(6)本实用新型在主连接管和固定组件上均设有二次固定件,主连接管和调节组件、固定组件和水龙头底座通过二次固定件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稳固。(7)本实用新型通水管一端的尺寸大于水管位,此设计目的是为了方便安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工在安装时,只需要将通水管一端向上拉起,即可通水管另一端因为大于水管位,通过通水管即可以带动调节组件,即可以带动下端固定件,然后,再将通过上端调节件将主连接管、下端固定件固定在盛水槽的上下两面,此时一人即可完成操作,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安装在盛水槽上立体示意图,其中,盛水槽仅有一底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主连接管的立体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或流程名称:1.主连接管;2.固定组件,21.承载管,22.承载固定件,221.承载螺钉,222.固定螺帽,223.承载孔;3.水龙头底座;4.调节组件,41.上端调节件,42.下端固定件,43.调节固定位;5.通水管;6.水管位;7.限定组件,71.限位槽,72.限位孔;8.垫片;9.二次固定件;10.保护外壳;11.密封圈;12.盛水槽一底面。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包括主连接管1,在主连接管1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2,在固定组件2上设有用于连接水龙头的水龙头底座3,固定组件2和水龙头底座3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在主连接管1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盛水槽上且可以上下调动的调节组件4,在主连接管1和调节组件4内均设有用于相互匹配的通水管5和水管位6,通水管5设置在水管位6内,通水管5和水龙头底座3相互固定连通。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盛水槽的一底面12上一般会设有安装孔,将通水管先穿过调节组件上的水管位,然后再穿过盛水槽的安装孔,然后再穿过主连接管上的水管位,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将盛水槽的一底面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因为在主连接管1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2,在固定组件上设置相互匹配的水龙头底座,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龙头和水龙头底座相互匹配,且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所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设置相互配合的卡和、卡接、对接等稳固连接的结构。因为在水龙头底座上连接水龙头,所以,通过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设置相互配合的稳定结构,也可以保证水龙头的稳定,解决了现有方式中水龙头安装后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因为盛水槽一般都有深度,且每家每户的盛水槽深度不一定相同,调节组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盛水槽厚度,通过调整调节组件,可以使得主连接管和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后适应多种深度不同的盛水槽,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盛水槽的任何结构。因此,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安装不能适应多样化需要的问题。不仅如此,上述设置主连接管、固定组件、调节组件的结构,具有开拓性,以前并没有类似设计,通过设置主连接管、固定组件、调节组件的结构,即可实现一人操作,不需要两人操作,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安装起来非常便捷。
具体的,调节组件4包括相互匹配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在主连接管1和下端固定件42上均设有与上端调节件41相互匹配的调节固定位43,主连接管1通过相互匹配的上端调节件41、调节固定位43和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固定连接且可以上下调动。本实施例中,如图2、3、5所示,上端调节件41为螺钉,调节固定位43为带有与上端调节件41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上端调节件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固定位后,上端调节件的尾端和下端固定件固定连接。因为螺钉相对可以设置较长,所以,可以通过调整螺钉长度,使得上端调节件适应不同深度的盛水槽,进而,可以保证主连接管1通过相互匹配的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固定连接后,可以适应不同深度的盛水槽,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盛水槽的任何结构。当然,上端调节件、调节固定位和下端固定件不一定为螺纹相关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其类似作用的结构。
具体的,下端固定件42形状为环形,通水管5和水管位6设置在下端固定件42内。在下端固定件42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11。本实施例中,在下端固定件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11,因为盛水槽和下端固定件直接相连接后,可能存在一定的缝隙,为了防止漏水,可以增加密封圈。当然,如果连接足够紧密,此处也可以不设置。
具体的,固定组件2包括承载管21和承载固定件22,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固定连接,承载管21通过承载固定件22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将固定组件设置为承载管21和承载固定件22,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固定连接,承载管21通过承载固定件22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当然,不限于此设置,也可以是其他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结构设计。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上设有限定组件7,承载固定件22通过限定组件7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上设有限定组件7,承载固定件22通过限定组件7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其中,限定组件7包括限位槽71和限位孔72,限位槽71环绕主连接管1上端设置,限位孔72设置在限位槽71内,且限位孔72穿透主连接管1;承载固定件22尺寸小于限位孔72,承载固定件22尺寸大于限位槽71,承载固定件22穿过限位孔72后,承载固定件22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槽71内,承载固定件22的另一端和承载管21固定连接。当然,限定组件不限于此设置,也可以是其他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设计非常巧妙,通过设置限定组件,并将其设置成限位槽和限位孔,承载固定件可以与主连接管固定连接,而且,可以隐藏于主连接管的上方,一方面节省空间,另一方面,安装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将承载固定件从限位孔内穿过即可以安装好,并可以实现承载固定件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
具体的,承载固定件22包括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在承载管21上设有和承载螺钉221相匹配的承载孔223,主连接管1通过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与承载管2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承载固定件设置为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在承载管21上设有和承载螺钉221相匹配的承载孔223,主连接管1通过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与承载管21固定连接,其中,承载螺钉221的尺寸小于限位孔72,承载螺钉221的尺寸大于限位槽71,承载螺钉221穿过限位孔72后,承载螺钉221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槽71内,承载螺钉221的另一端通过相匹配的承载孔223和固定螺帽222与承载管21固定连接。当然,承载固定件不限于此设置,也可以是其他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将承载固定件设置为承载螺钉和固定螺帽,非常巧妙,因为承载螺钉的底部具有螺钉的属性,有突出的一部分,刚好可以将其卡在限位槽内,同时,通过固定螺帽的连接,可以保证承载螺钉和承载管固定连接,进而,可以保证水龙头底座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下端、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之间均设有垫片8。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下端、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之间均设有垫片8,设置垫片后,一方面可以稳定连接,另一方,在相关结构坏了之后,方便维修更换。且本实施例中,将垫片设有螺纹,垫片和主连接管螺纹连接,垫片和承载管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垫片连接紧固即可。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和固定组件2上均设有二次固定件9,主连接管1和调节组件4、固定组件2和水龙头底座3通过二次固定件9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和固定组件2上均设有二次固定件9,主连接管1和调节组件4、固定组件2和水龙头底座3通过二次固定件9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稳固。其中,本实施例中将二次固定件设置为螺钉,如图3所示,垫片和主连接管螺纹连接,垫片和承载管螺纹连接,通过设置二次固定件,即通过螺钉在体管上1向下顶紧,可以使得垫片、盛水槽的底面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同时,可以使得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连接更加稳定,同样道理,通过设置二次固定件,即通过螺钉在垫片8向上顶紧,可以使得垫片8、水龙头底座3、承载管21连接更加紧密,因为垫片8、水龙头底座3、承载管21本身已经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二次顶紧,使得连接更加紧密。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10。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10,保护外壳材质为不锈钢,因为不锈钢相对耐用。
具体的,通水管5一端的尺寸大于水管位6。本实例中,通水管5设有两个,即冷水、热水两种通水管,通水管一端的尺寸大于水管位,如图2所示,在通水管的底部设有一个帽子,其尺寸大于水管位,此设计目的是为了方便安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工在安装时,只需要将通水管一端向上拉起,即可通水管另一端因为大于水管位,通过通水管即可以带动调节组件,即可以带动下端固定件,然后,再将通过上端调节件将主连接管、下端固定件固定在盛水槽的上下两面,此时一人即可完成操作,安装方便快捷。当然,不一定都是帽子设置,只要通水管一端的尺寸大于水管位即可,当然,如果是一条通水管,一个帽子尺寸大于水管位的尺寸,如果有多个通水管,可以是多个通水管的尾端的帽子加起来水管位尺寸即可,只要保证通水管穿过水管位后,安装在盛水槽上时,可以起到牵引的作用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1-5所示,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包括主连接管1,在主连接管1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2,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和固定组件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固定组件2上设有用于连接水龙头的水龙头底座3,固定组件2和水龙头底座3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和水龙头底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主连接管1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盛水槽上且可以上下调动的调节组件4,在主连接管1和调节组件4内均设有用于相互匹配的通水管5和水管位6,通水管5设置在水管位6内,通水管5和水龙头底座3相互固定连通。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盛水槽的一底面12上一般会设有安装孔,将通水管先穿过调节组件上的水管位,然后再穿过盛水槽的安装孔,然后再穿过主连接管上的水管位,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将盛水槽的一底面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因为在主连接管1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2,在固定组件上设置相互匹配的水龙头底座,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龙头和水龙头底座相互匹配,且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所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设置相互配合的卡和、卡接、对接等稳固连接的结构。因为在水龙头底座上连接水龙头,所以,通过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设置相互配合的稳定结构,也可以保证水龙头的稳定,解决了现有方式中水龙头安装后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因为盛水槽一般都有深度,且每家每户的盛水槽深度不一定相同,调节组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盛水槽厚度,通过调整调节组件,可以使得主连接管和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后适应多种深度不同的盛水槽,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盛水槽的任何结构。因此,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安装不能适应多样化需要的问题。不仅如此,上述设置主连接管、固定组件、调节组件的结构,具有开拓性,以前并没有类似设计,通过设置主连接管、固定组件、调节组件的结构,即可实现一人操作,不需要两人操作,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安装起来非常便捷。
具体的,调节组件4包括相互匹配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在主连接管1和下端固定件42上均设有与上端调节件41相互匹配的调节固定位43,主连接管1通过相互匹配的上端调节件41、调节固定位43和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固定连接且可以上下调动。本实施例中,如图2、3、5所示,上端调节件41为螺钉,调节固定位43为带有与上端调节件41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上端调节件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固定位后,上端调节件的尾端和下端固定件固定连接。因为螺钉相对可以设置较长,所以,可以通过调整螺钉长度,使得上端调节件适应不同深度的盛水槽,进而,可以保证主连接管1通过相互匹配的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固定连接后,可以适应不同深度的盛水槽,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盛水槽的任何结构。当然,上端调节件、调节固定位和下端固定件不一定为螺纹相关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其类似作用的结构。
具体的,下端固定件42形状为环形,通水管5和水管位6设置在下端固定件42内。在下端固定件42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11。本实施例中,在下端固定件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11,因为盛水槽和下端固定件直接相连接后,可能存在一定的缝隙,为了防止漏水,可以增加密封圈。当然,如果连接足够紧密,此处也可以不设置。
具体的,固定组件2包括承载管21和承载固定件22,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固定连接,承载管21通过承载固定件22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将固定组件设置为承载管21和承载固定件22,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固定连接,承载管21通过承载固定件22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当然,不限于此设置,也可以是其他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结构设计。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上设有限定组件7,承载固定件22通过限定组件7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上设有限定组件7,承载固定件22通过限定组件7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其中,限定组件7包括限位槽71和限位孔72,限位槽71环绕主连接管1上端设置,限位孔72设置在限位槽71内,且限位孔72穿透主连接管1;承载固定件22尺寸小于限位孔72,承载固定件22尺寸大于限位槽71,承载固定件22穿过限位孔72后,承载固定件22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槽71内,承载固定件22的另一端和承载管21固定连接。当然,限定组件不限于此设置,也可以是其他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设计非常巧妙,通过设置限定组件,并将其设置成限位槽和限位孔,承载固定件可以与主连接管固定连接,而且,可以隐藏于主连接管的上方,一方面节省空间,另一方面,安装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将承载固定件从限位孔内穿过即可以安装好,并可以实现承载固定件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
具体的,承载固定件22包括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在承载管21上设有和承载螺钉221相匹配的承载孔223,主连接管1通过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与承载管2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承载固定件设置为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在承载管21上设有和承载螺钉221相匹配的承载孔223,主连接管1通过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与承载管21固定连接,其中,承载螺钉221的尺寸小于限位孔72,承载螺钉221的尺寸大于限位槽71,承载螺钉221穿过限位孔72后,承载螺钉221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槽71内,承载螺钉221的另一端通过相匹配的承载孔223和固定螺帽222与承载管21固定连接。当然,承载固定件不限于此设置,也可以是其他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将承载固定件设置为承载螺钉和固定螺帽,非常巧妙,因为承载螺钉的底部具有螺钉的属性,有突出的一部分,刚好可以将其卡在限位槽内,同时,通过固定螺帽的连接,可以保证承载螺钉和承载管固定连接,进而,可以保证水龙头底座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下端、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之间均设有垫片8。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下端、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之间均设有垫片8,设置垫片后,一方面可以稳定连接,另一方,在相关结构坏了之后,方便维修更换。且本实施例中,将垫片设有螺纹,垫片和主连接管螺纹连接,垫片和承载管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垫片连接紧固即可。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和固定组件2上均设有二次固定件9,主连接管1和调节组件4、固定组件2和水龙头底座3通过二次固定件9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和固定组件2上均设有二次固定件9,主连接管1和调节组件4、固定组件2和水龙头底座3通过二次固定件9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稳固。其中,本实施例中将二次固定件设置为螺钉,如图3所示,垫片和主连接管螺纹连接,垫片和承载管螺纹连接,通过设置二次固定件,即通过螺钉在体管上1向下顶紧,可以使得垫片、盛水槽的底面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同时,可以使得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连接更加稳定,同样道理,通过设置二次固定件,即通过螺钉在垫片8向上顶紧,可以使得垫片8、水龙头底座3、承载管21连接更加紧密,因为垫片8、水龙头底座3、承载管21本身已经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二次顶紧,使得连接更加紧密。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10。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10,保护外壳材质为塑料。
具体的,通水管5一端的尺寸大于水管位6。本实例中,通水管5设有一个,即只有冷水通水管,通水管一端的尺寸大于水管位。
实施例三:
如图1-5所示,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包括主连接管1,在主连接管1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2,在固定组件2上设有用于连接水龙头的水龙头底座3,固定组件2和水龙头底座3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在主连接管1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盛水槽上且可以上下调动的调节组件4,在主连接管1和调节组件4内均设有用于相互匹配的通水管5和水管位6,通水管5设置在水管位6内,通水管5和水龙头底座3相互固定连通。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盛水槽的一底面12上一般会设有安装孔,将通水管先穿过调节组件上的水管位,然后再穿过盛水槽的安装孔,然后再穿过主连接管上的水管位,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将盛水槽的一底面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因为在主连接管1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2,在固定组件上设置相互匹配的水龙头底座,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龙头和水龙头底座相互匹配,且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所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设置相互配合的卡和、卡接、对接等稳固连接的结构。因为在水龙头底座上连接水龙头,所以,通过水龙头底座和固定组件设置相互配合的稳定结构,也可以保证水龙头的稳定,解决了现有方式中水龙头安装后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因为盛水槽一般都有深度,且每家每户的盛水槽深度不一定相同,调节组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盛水槽厚度,通过调整调节组件,可以使得主连接管和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后适应多种深度不同的盛水槽,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盛水槽的任何结构。因此,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安装不能适应多样化需要的问题。不仅如此,上述设置主连接管、固定组件、调节组件的结构,具有开拓性,以前并没有类似设计,通过设置主连接管、固定组件、调节组件的结构,即可实现一人操作,不需要两人操作,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安装起来非常便捷。
具体的,调节组件4包括相互匹配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在主连接管1和下端固定件42上均设有与上端调节件41相互匹配的调节固定位43,主连接管1通过相互匹配的上端调节件41、调节固定位43和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固定连接且可以上下调动。本实施例中,如图2、3、5所示,上端调节件41为螺钉,调节固定位43为带有与上端调节件41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上端调节件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固定位后,上端调节件的尾端和下端固定件固定连接。因为螺钉相对可以设置较长,所以,可以通过调整螺钉长度,使得上端调节件适应不同深度的盛水槽,进而,可以保证主连接管1通过相互匹配的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固定连接后,可以适应不同深度的盛水槽,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盛水槽的任何结构。当然,上端调节件、调节固定位和下端固定件不一定为螺纹相关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其类似作用的结构。
具体的,下端固定件42形状为环形,通水管5和水管位6设置在下端固定件42内。在下端固定件42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11。本实施例中,在下端固定件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11,因为盛水槽和下端固定件直接相连接后,可能存在一定的缝隙,为了防止漏水,可以增加密封圈。当然,如果连接足够紧密,此处也可以不设置。
具体的,固定组件2包括承载管21和承载固定件22,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固定连接,承载管21通过承载固定件22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将固定组件设置为承载管21和承载固定件22,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固定连接,承载管21通过承载固定件22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当然,不限于此设置,也可以是其他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结构设计。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上设有限定组件7,承载固定件22通过限定组件7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上设有限定组件7,承载固定件22通过限定组件7和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其中,限定组件7包括限位槽71和限位孔72,限位槽71环绕主连接管1上端设置,限位孔72设置在限位槽71内,且限位孔72穿透主连接管1;承载固定件22尺寸小于限位孔72,承载固定件22尺寸大于限位槽71,承载固定件22穿过限位孔72后,承载固定件22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槽71内,承载固定件22的另一端和承载管21固定连接。当然,限定组件不限于此设置,也可以是其他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设计非常巧妙,通过设置限定组件,并将其设置成限位槽和限位孔,承载固定件可以与主连接管固定连接,而且,可以隐藏于主连接管的上方,一方面节省空间,另一方面,安装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将承载固定件从限位孔内穿过即可以安装好,并可以实现承载固定件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
具体的,承载固定件22包括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在承载管21上设有和承载螺钉221相匹配的承载孔223,主连接管1通过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与承载管2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承载固定件设置为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在承载管21上设有和承载螺钉221相匹配的承载孔223,主连接管1通过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与承载管21固定连接,其中,承载螺钉221的尺寸小于限位孔72,承载螺钉221的尺寸大于限位槽71,承载螺钉221穿过限位孔72后,承载螺钉221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槽71内,承载螺钉221的另一端通过相匹配的承载孔223和固定螺帽222与承载管21固定连接。当然,承载固定件不限于此设置,也可以是其他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将承载固定件设置为承载螺钉和固定螺帽,非常巧妙,因为承载螺钉的底部具有螺钉的属性,有突出的一部分,刚好可以将其卡在限位槽内,同时,通过固定螺帽的连接,可以保证承载螺钉和承载管固定连接,进而,可以保证水龙头底座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下端、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之间均设有垫片8。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下端、承载管21和水龙头底座3之间均设有垫片8,设置垫片后,一方面可以稳定连接,另一方,在相关结构坏了之后,方便维修更换。且本实施例中,将垫片设有螺纹,垫片和主连接管螺纹连接,垫片和承载管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垫片连接紧固即可。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和固定组件2上均设有二次固定件9,主连接管1和调节组件4、固定组件2和水龙头底座3通过二次固定件9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和固定组件2上均设有二次固定件9,主连接管1和调节组件4、固定组件2和水龙头底座3通过二次固定件9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稳固。其中,本实施例中将二次固定件设置为螺钉,如图3所示,垫片和主连接管螺纹连接,垫片和承载管螺纹连接,通过设置二次固定件,即通过螺钉在体管上1向下顶紧,可以使得垫片、盛水槽的底面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同时,可以使得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连接更加稳定,同样道理,通过设置二次固定件,即通过螺钉在垫片8向上顶紧,可以使得垫片8、水龙头底座3、承载管21连接更加紧密,因为垫片8、水龙头底座3、承载管21本身已经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二次顶紧,使得连接更加紧密。
具体的,在主连接管1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10。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管1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10,保护外壳材质为铁材质。
具体的,通水管5一端的尺寸大于水管位6。本实例中,通水管5设有三个,通水管一端的尺寸大于水管位,因为有些家庭有冷水、热水、净化水三种。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连接管(1),在所述主连接管(1)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2),在所述固定组件(2)上设有用于连接水龙头的水龙头底座(3),所述固定组件(2)和所述水龙头底座(3)相互匹配且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连接管(1)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盛水槽上且可以上下调动的调节组件(4),在所述主连接管(1)和所述调节组件(4)内均设有用于相互匹配的通水管(5)和水管位(6),所述通水管(5)设置在所述水管位(6)内,所述通水管(5)和所述水龙头底座(3)相互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相互匹配上端调节件(41)和下端固定件(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连接管(1)和所述下端固定件(42)上均设有与所述上端调节件(41)相互匹配的调节固定位(43),所述主连接管(1)通过相互匹配的所述上端调节件(41)、所述调节固定位(43)和所述下端固定件(42)与盛水槽固定连接且可以上下调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调节件(41)为螺钉,所述调节固定位(43)为带有螺纹的螺纹孔,所述上端调节件(41)和所述调节固定位(43)相互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固定件(42)形状为环形,所述通水管(5)和所述水管位(6)设置在所述下端固定件(4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端固定件(42)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承载管(21)和承载固定件(22),所述承载管(21)和所述水龙头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管(21)通过所述承载固定件(22)和所述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连接管(1)上设有限定组件(7),所述承载固定件(22)通过所述限定组件(7)和所述主连接管(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组件(7)包括限位槽(71)和限位孔(72),所述限位槽(71)环绕所述主连接管(1)上端设置,所述限位孔(72)设置在所述限位槽(71)内,且所述限位孔(72)穿透所述主连接管(1);所述承载固定件(22)尺寸小于所述限位孔(72),所述承载固定件(22)尺寸大于所述限位槽(71),所述承载固定件(22)穿过所述限位孔(72)后,所述承载固定件(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槽(71)内,所述承载固定件(22)的另一端和所述承载管(2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固定件(22)包括承载螺钉(221)和固定螺帽(222),在所述承载管(21)上设有和所述承载螺钉(221)相匹配的承载孔(223),所述主连接管(1)通过所述承载螺钉(221)和所述固定螺帽(222)与所述承载管(21)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螺钉(221)的尺寸小于所述限位孔(72),所述承载螺钉(221)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槽(71),所述承载螺钉(221)穿过所述限位孔(72)后,所述承载螺钉(2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槽(71)内,所述承载螺钉(221)的另一端通过相匹配的所述承载孔(223)和所述固定螺帽(222)与所述承载管(21)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连接管(1)下端、所述承载管(21)和所述水龙头底座(3)之间均设有垫片(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连接管(1)和所述固定组件(2)上均设有二次固定件(9),所述主连接管(1)和所述调节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2)和所述水龙头底座(3)通过所述二次固定件(9)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稳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固定件(9)为螺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或6或7-11或13或14任意一项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连接管(1)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1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5)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水管位(6)。
CN202221988697.4U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951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8697.4U CN217951363U (zh)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8697.4U CN217951363U (zh)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1363U true CN217951363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3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8697.4U Active CN217951363U (zh)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1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03218U (zh) 一种用于水龙头安装结构
CN217951363U (zh) 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CN115419736A (zh) 一种水龙头安装连接结构
CN205065136U (zh) 挂钩式快速拆装管接头结构
CN213776524U (zh) 一种壁挂式水龙头
CN217896652U (zh) 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
CN115262706A (zh) 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
CN208804334U (zh) 墙内水管可更换式组合件
CN205578949U (zh) 一种用于连接不锈钢管的管道连接装置
CN218818730U (zh) 一种能够快速安装的进水主管
CN203577451U (zh) 一种过滤器盖
CN216131532U (zh) 一种石油管道快速卡箍
CN218952313U (zh) 一种水龙头安装结构
CN21876169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水龙头
CN204312810U (zh) 三孔浴缸龙头
CN212156209U (zh) 一种快插式阀体及快插式集分水器
CN219080506U (zh) 一种简易安装的净水机水龙头
CN219198425U (zh) 一种承接式排水主管
CN218992714U (zh) 一种增压泵的安装连接器
CN217537188U (zh) 新型上安装水龙头
CN219242949U (zh) 一种水龙头的水管转换接头结构
CN217381816U (zh) 分流式防滴水的单把水龙头
CN21111786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水龙头
CN219994643U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CN219261233U (zh) 一种水管分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