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7792U - 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7792U
CN217947792U CN202221249236.5U CN202221249236U CN217947792U CN 217947792 U CN217947792 U CN 217947792U CN 202221249236 U CN202221249236 U CN 202221249236U CN 217947792 U CN217947792 U CN 217947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intake pipe
air
retor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492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祥明
刘铭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b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b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b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b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492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7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7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77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公开了一种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包括反应罐体、进气管和废水混合机构,废水混合机构包括废水引入组件和动力组件,废水引入组件包括与反应罐体内壁靠近反应罐体底部的位置固定的固定杆、转动安装于固定杆上的转动杆以及与转动杆侧壁固定的引流板,动力组件随进气管的气流作用驱使转动杆转动。本申请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将反应罐体置于废水中,通过鼓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通入反应罐体内,使得转动杆和引流板均转动,引流板将废水从反应罐体底部的开口引入反应罐体内,从而使得废水与进气管通入的氧气充分混合,增大了废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废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好氧反应,并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质量与效率。

Description

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气水强制混合装置是污水处理领域常用的管道设备,在污水处理中,好氧反应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是常用的技术手段。好氧反应通常是在好氧池内进行,主要利用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在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消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其稳定化、无害化。
目前,通常是在好氧池的池底布置进气管,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设在池底的进气管中,以气泡形式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为好氧反应提供氧气。但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曝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未能有效提高气泡与水接触的面积,降低了污水处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侧壁贯穿设置有与反应罐体固定的进气管,所述反应罐体内设置有废水混合机构,所述废水混合机构包括废水引入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废水引入组件包括与反应罐体内壁靠近反应罐体底部的位置固定的固定杆、转动安装于固定杆上的转动杆以及与转动杆侧壁固定的引流板,所述动力组件随进气管的气流作用驱使转动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将反应罐体置于废水中,通过鼓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通入反应罐体内,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使得转动杆发生转动,以此使得转动杆带动引流板转动,引流板将废水从反应罐体底部的开口引入反应罐体内,从而使得废水与进气管通入的氧气充分混合,增大了废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废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好氧反应,并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质量与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反应罐体内壁上的转动轴、固定套设于转动轴上的主动锥齿轮、与转动轴侧壁固定的动力板以及固定套设于转动杆上并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板设有多个并关于转动轴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转动轴下侧的动力板位置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鼓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通入反应罐体内后,空气吹动动力板并使得动力板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上的主动锥齿轮带动转动杆上的从动锥齿轮发生转动,以此使得引流板绕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废水从反应罐体底部的开口引入反应罐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板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对准动力板的弯折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形弯折状的动力板受到气流冲击作用后,更加容易绕转动轴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转动杆和引流板均发生转动,有利于水流顺利从反应罐体底部的开口引入反应罐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呈弯折状,所述进气管远离转动轴一端的高度大于进气管靠近转动轴一端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废水由进气管的出气端进入进气管内,而影响进气管进气量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体内壁固定有横板,所述转动杆上端与横板底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的设置,增强了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体底部呈圆台状,所述反应罐体底部外径小于反应罐体顶部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缩小了反应罐体底部的面积,有利于废水从反应罐体底部的开口进入反应罐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板的横截面呈波浪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形的引流板,使得废水扰动更加激烈,有利于废水与氧气充分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体顶部闭口,且所述反应罐体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废水混合后的氧气从反应罐体顶部的出气孔排出,平衡了反应罐体内部的气压,有利于废水处理工作的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将反应罐体置于废水中,通过鼓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通入反应罐体内,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使得转动杆发生转动,以此使得转动杆带动引流板转动,引流板将废水从反应罐体底部的开口引入反应罐体内,从而使得废水与进气管通入的氧气充分混合,增大了废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废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好氧反应,并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质量与效率;
2、本申请中,鼓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通入反应罐体内后,空气吹动动力板并使得动力板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上的主动锥齿轮带动转动杆上的从动锥齿轮发生转动,以此使得引流板绕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废水从反应罐体底部的开口引入反应罐体内;
3、本申请中,V形弯折状的动力板受到气流冲击作用后,更加容易绕转动轴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转动杆和引流板均发生转动,有利于水流顺利从反应罐体底部的开口引入反应罐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废水混合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罐体;11、出气孔;12、支腿;2、进气管;3、废水混合机构;31、废水引入组件;311、固定杆;312、转动杆;313、引流板;32、动力组件;321、转动轴;322、主动锥齿轮;323、动力板;324、从动锥齿轮;4、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包括反应罐体1、进气管2和废水混合机构3。反应罐体1的上部为圆筒状,反应罐体1下部呈圆台状,反应罐体1顶部闭口,反应罐体1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11,反应罐体1底部开口,且反应罐体1底部外径小于反应罐体1顶部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反应罐体1底部固定有至少三个支腿12。
进气管2呈弯折状,进气管2贯穿设置反应罐体1侧壁上并与反应罐体1固定,且进气管2远离转动轴321一端的高度大于进气管2靠近转动轴321一端的高度。废水混合机构3安装于反应罐体1内,废水混合机构3包括废水引入组件31和动力组件32,且废水引入组件31包括固定杆311、转动杆312以及引流板313。固定杆311水平设置,固定杆311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罐体1两侧的内壁靠近反应罐体1底部的位置固定。转动杆312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反应罐体1的轴线重合,且转动杆312下端与固定杆311顶部转动连接。引流板313一侧与转动杆312侧壁固定,引流板313设有多个并关于转动杆312轴线均匀分布。
动力组件32随进气管2的气流作用驱使转动杆312转动,动力组件32包括转动轴321、主动锥齿轮322、动力板323以及从动锥齿轮324。转动轴321为水平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转动安装于反应罐体1内壁上。主动锥齿轮322的轴线与转动轴321的轴线重合,主动锥齿轮322套设于转动轴321上并与转动轴321固定。动力板323为横截面呈V形的板状结构,其一侧与转动轴321侧壁固定,动力板323设有多个并关于转动轴321的轴线均匀分布,进气管2的出气端与转动轴321下侧的动力板323位置对应,且进气管2的出气端对准动力板323的弯折处。从动锥齿轮324的轴线与转动杆312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转动杆312上并与转动杆312固定,且从动锥齿轮324与主动锥齿轮322啮合。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将反应罐体1置于废水中,通过鼓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2通入反应罐体1内,鼓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2通入反应罐体1内后,空气吹动动力板323并使得动力板323带动转动轴321转动,转动轴321上的主动锥齿轮322带动转动杆312上的从动锥齿轮324发生转动,使得引流板313绕转动杆312转动,废水从反应罐体1底部的开口引入反应罐体1内,从而使得废水与进气管2通入的氧气充分混合,增大了废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废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好氧反应,并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质量与效率。
为增强转动杆31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反应罐体1内壁固定有横板4,且转动杆312上端与横板4底部转动连接。为增强对废水的扰动作用,提高气体与废水的混合效果,引流板313的横截面呈波浪形。
本实施例中气水强制混合装置的使用原理为: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将反应罐体1置于废水中,通过鼓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2通入反应罐体1内,鼓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2通入反应罐体1内后,空气吹动动力板323并使得动力板323带动转动轴321转动,转动轴321上的主动锥齿轮322带动转动杆312上的从动锥齿轮324发生转动,使得引流板313绕转动杆312转动,废水从反应罐体1底部的开口引入反应罐体1内,从而使得废水与进气管2通入的氧气充分混合,增大了废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废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好氧反应,并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质量与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部开口的反应罐体(1),所述反应罐体(1)侧壁贯穿设置有与反应罐体(1)固定的进气管(2),所述反应罐体(1)内设置有废水混合机构(3),所述废水混合机构(3)包括废水引入组件(31)和动力组件(32),所述废水引入组件(31)包括与反应罐体(1)内壁靠近反应罐体(1)底部的位置固定的固定杆(311)、转动安装于固定杆(311)上的转动杆(312)以及与转动杆(312)侧壁固定的引流板(313),所述动力组件(32)随进气管(2)的气流作用驱使转动杆(31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力组件(32)包括转动安装于反应罐体(1)内壁上的转动轴(321)、固定套设于转动轴(321)上的主动锥齿轮(322)、与转动轴(321)侧壁固定的动力板(323)以及固定套设于转动杆(312)上并与主动锥齿轮(322)啮合的从动锥齿轮(324),所述动力板(323)设有多个并关于转动轴(321)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进气管(2)的出气端与转动轴(321)下侧的动力板(323)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板(323)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进气管(2)的出气端对准动力板(323)的弯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2)呈弯折状,所述进气管(2)远离转动轴(321)一端的高度大于进气管(2)靠近转动轴(321)一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反应罐体(1)内壁固定有横板(4),所述转动杆(312)上端与横板(4)底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反应罐体(1)底部呈圆台状,所述反应罐体(1)底部外径小于反应罐体(1)顶部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流板(313)的横截面呈波浪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水强制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闭口,且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11)。
CN202221249236.5U 2022-05-20 2022-05-20 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947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9236.5U CN217947792U (zh) 2022-05-20 2022-05-20 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9236.5U CN217947792U (zh) 2022-05-20 2022-05-20 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7792U true CN217947792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4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492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947792U (zh) 2022-05-20 2022-05-20 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7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99816U (zh)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系统及应用
CN113233620A (zh) 一种环保型化工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
CN206868088U (zh) 一种风能搅拌污水处理设备
CN217947792U (zh) 气水强制混合装置
CN207158892U (zh) 一种焦化污水处理用多层曝气装置
CN214422314U (zh) 一种采用电芬顿处理污染地下水的装置
CN114275908A (zh) 一种自吸式潜水曝气器
CN204111406U (zh) 曝气搅拌一体机
CN111170577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设备
CN212476301U (zh) 一种自吸式潜水曝气器
CN210393863U (zh) 一种养殖废水臭氧处理设备
CN108975500A (zh) 一种高效生物脱氮反应装置
CN21177052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曝气池曝气装置
CN207391096U (zh) 完全混合型氧化沟状微孔曝气生化反应器
CN218910053U (zh) 一种移动式水污染治理装置
CN218262187U (zh) 一种深井水高效曝气装置
CN218202400U (zh) 一种污水处理曝气装置
CN218290627U (zh) 一种基于超疏水膜的曝气板
CN214571062U (zh) 偏钛酸生产废水曝气装置
CN214734800U (zh) 一种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16513043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除氮反应装置
CN214781057U (zh) 一种可提升曝气装置
CN214495852U (zh) 一种适于处理废水的曝气装置
CN220245751U (zh) 微生物好氧反应塔
CN215667940U (zh) 秸秆预处理搅拌曝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