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8413U - 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组 - Google Patents
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38413U CN217938413U CN202221263266.1U CN202221263266U CN217938413U CN 217938413 U CN217938413 U CN 217938413U CN 202221263266 U CN202221263266 U CN 202221263266U CN 217938413 U CN217938413 U CN 2179384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ntal
- jaw
- tooth
- dental instrument
- dent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组,其中,一种用于正颌手术的牙科器械具有容纳牙颌上多个牙齿的牙齿收纳腔的壳状本体,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牙区的舌侧面或唇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约束对颌牙列的限定部,所述限定部具有约束所述牙颌与对颌之间位置关系并使所述牙颌稳定保持在第一目标位的几何结构,所述几何结构具有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所述限定部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在垂直向上距离的第一厚度;所述几何结构具有在矢状向上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所述限定部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距离的第二厚度。所述牙科器械和牙科器械套组能够实现正颌手术中上下的精准定位,以提高手术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正颌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一种用于正颌外科手术的牙科器械和牙科器械套组。
背景技术
在面部发育过程中,若颌骨生长发育出现异常,会造成上下颌骨体积、形态异常,并伴发牙合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地包天”,“没下巴”,“脸歪”等颌面部骨性错颌畸形。严重的骨性错颌畸形,不仅影响咀嚼、发音等功能,明显异于常人的容貌更给患者日常社交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对于这类严重骨源性突面、凹面畸形、关节源性及颌骨发育性偏颌畸形,正颌-正畸联合模式是临床治疗体系的选项之一。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模式可同时解决患者咬合和面型的异常,但其治疗过程复杂,费用昂贵,疗程长,创伤大。即便如此,为了能恢复正常容貌及生活,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仍会选择进行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模式,且往往对最终的治疗结果抱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正颌正畸治疗结果更直接关系到患者未来生活的几十年是否可以拥有正常的容貌,能否重新融入正常的社交生活。这都给正颌正畸的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正颌外科的介入,使得正颌手术的术前设计实现数字化、可视化。但数字化的手术设计若无法精确实现,再完美的设计都是空谈。因此,正颌手术数字化设计的精准实现,直接关乎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最终效果,同时也是国际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
在大多数的正颌手术当中,首先是在合架上通过对牙颌模型的分离、再定位,模拟上下颌骨截骨移动并重建咬合的模拟手术试验。由于上颌骨与上牙列、下颌骨与下牙列的相对位置关系是绝对且唯一的,因此可在合架上通过移动上下牙列来间接模拟上下颌骨的移动情况,并通过自凝塑料记录上下牙列新的咬合印迹,形成马蹄形定位颌板,再通过定位颌板指导正颌术中上下颌骨的移动。不难看出,定位颌板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手术效果。
但是颌板设计容易存在误差,模型外科生产的定位颌板无法全面准确指导正颌手术。模型外科的术前模拟基于正侧位X线片等二维影像,且仅有牙列、牙槽骨形态,无法体现上下颌骨复杂的三维结构,在模拟正颌手术时无法准确预测除牙槽骨以外骨骼移动后的空间位置,这也造成真实手术效果与预想不一致,术后可能出现颏部偏斜或面部不对称等情况,只能通过二次手术进行修正。
其次,制造颌板的相关材料自身存在形变。颌板制作过程涉及藻酸盐印模制取、石膏模型灌注、合架石膏基台制作、模型粘结等多种操作,这其中涉及的材料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而制作定位颌板的自凝塑料也会有一定比例的形变。这就造成正颌术中颌板有时只能部分就位或就位不稳、甚至无法就位,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定位颌板的准确性。
此外,颌板制作过程主要由人工操作,人工操作会增大误差。模型外科及颌板的制作高度依赖人工操作,而且流程复杂。从最初的藻酸盐模型制取、合架转移,到最终的自凝塑料定位颌板制作,全程都由纯手工完成,人工操作误差造成定位颌板的误差,也常常影响最终手术效果。
同时,颌板术中、术后使用时会存在误差。定位颌板采用的自凝塑料为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术中戴入牙列就位时,并不能完全看清牙列是否全部准确就位。而对于需要颌骨分块手术的患者,定位颌板咬合印迹深度仅为1~2mm,仅能包裹部分牙尖,更无法从三维方向对分块的牙列进行准确固位,造成术中骨块移动误差。定位颌板为实现牙齿包裹,颊舌侧均向外侧延伸2~3mm。在正颌术中固定上下牙列进行颌间结扎时,其唇颊侧延伸部分常影响不锈钢结扎丝就位,存在结扎不紧的可能性。
现今,随着数字化医学的兴起,数字化正颌外科的开展,很好的克服了传统模型外科在手术设计的弊端。通过基于头颅CT的三维成像技术,可在软件中真实模拟手术截骨的位置,形象地显示骨块的切割和移动情形,并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定位颌板。数字化正颌外科的开展,虽可避免传统模型外科造成的颌板设计误差,但颌板形态仍维持原有形态,且仍需要人工调磨去除干扰,三维打印颌板打印材料完全不透明,其准确性和临床使用感受仍然欠佳。而国内目前绝大多数医疗单位仍采用传统模型外科制作定位颌板。
为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正颌手术中的用于定位上下颌位置的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正颌手术的牙科器械,包括:具有容纳牙颌上多个牙齿的牙齿收纳腔的壳状本体,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牙区的舌侧面或唇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约束对颌牙列的限定部,所述限定部具有约束所述牙颌与对颌之间位置关系并使所述牙颌稳定保持在第一目标位的几何结构,所述几何结构具有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所述限定部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在垂直向上距离的第一厚度;所述几何结构具有在矢状向上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所述限定部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距离的第二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覆盖所述对颌对应位置的前牙牙冠的1/2-2/3。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在垂直向的延伸长度为1mm-2mm。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沿牙弓方向的长度占牙弓的20%-40%。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邻近对颌牙列的一端具有约束所述牙颌与所述对颌在矢状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限定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结构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匹配的咬合印记。
作为优选,所述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咬合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其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在垂直向上距离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覆盖所述对颌对应位置的后牙牙冠的1/3-1/2。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和所述限位部沿牙弓方向的长度占牙弓的40%-80%。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具有约束所述牙颌与所述对颌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限位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的咬合面具有摩擦匹配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凹凸匹配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匹配的咬合印记。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的数量为偶数,并且所有所述限定部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相邻的限定部之间具有邻间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邻间间隙设置在1-1号牙齿之间,或者2号牙齿的远中处和3号牙的近中处之间,或者4号牙齿的远中处和5号牙的近中处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邻间间隙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壳状本体与所述限定部为一体结构,并且,所述限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与所述壳状本体为分体结构;所述限定部具有第一粘接面,所述壳状本体具有第二粘接面;所述第一粘接面和所述第二粘接面通过粘接的方式使所述限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壳状本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壳状本体的舌侧面和/或唇侧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刚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壳状本体的材料的弹性模量。
作为优选,所述限定部的左右侧面上设有加强脊。
一种牙科器械套组,包括第一牙科器械和第二牙科器械,所述第一牙科器械为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器械,所述第二牙科器械为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器械,所述第二牙科器械具有与所述第一牙科器械形状一致的牙齿收纳腔。
作为优选,当牙列佩戴第一牙科器械定位于第一目标位后,相同牙列佩戴所述第二牙科器械将对颌牙列定位于第二目标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牙科器械和所述第二牙科器械佩戴于上颌牙列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组,能够带来一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与传统的正颌手术颌板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牙科器械的牙齿收纳腔对牙列上的所有牙齿的牙冠进行完整的包裹,避免在术中使用时,牙科器械从牙齿上脱落下来。此外,通过牙科器械上的限定部引导牙列以及颌骨进行就位,使需要移动的牙列和颌骨稳定地保持在需要到达的目标位,提高了正颌手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在后牙区的咬合面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从牙科器械的咬合面向对颌方向凸起,相较于传统的颌板在颊侧无突出结构,从而不影响术中的颌间结扎。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的后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套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牙科器械套组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用于正颌手术的牙科器械采用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制造,厚度在1.0mm-1.5mm之间,透明材料可便于医生在使用过程中,观察被移动牙颌的就位情况(牙颌是否准确地移动到了目标位),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并且,牙科器械的厚度设置在1.0mm-1.5mm之间,能够降低牙科器械的厚度对手术精度的影响。
此外,牙科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佩戴于上颌牙列或者下颌牙列上,优选地是佩戴在上颌牙列上,因为上颌牙列位于下颌牙列前方,佩戴在上颌牙列时,牙科器械上的限定部才能向矢状向延伸用于定位上下颌之间的位置关系,限定部向矢状向延伸的好处在于,限定部的设计不对唇肌进行影响。
请参考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牙科器械具有容纳对应牙颌上多个牙齿的牙齿收纳腔11的壳状本体,牙齿收纳腔11可以设计为容纳对应牙颌上的部分牙齿或者全部牙齿,优选地是容纳对应牙颌上的所有牙齿。在一些正颌手术中,需要对狭窄的颌骨进行分开,根据手术计划将颌骨分成2-4块,具有所有牙齿收纳腔11的牙科器械,可以定位不同的部分的牙齿对分开的颌骨骨块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请参考图1-3所示,牙科器械的壳状本体1的前牙区的舌侧面或唇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约束对颌牙列的限定部12,限定部12具有约束牙颌与对颌之间位置关系并使牙颌稳定保持在第一目标位的几何结构,所述几何结构具有补偿第一目标位与限定部12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在垂直向(图中X轴的方向)上距离的第一厚度H1;所述几何结构具有在矢状向(图中Y轴的方向)上延伸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所述限定部12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距离的第二厚度H2。其中,本申请的前牙区指1-4号牙,也就是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和第一前磨牙。优选地,牙科器械的壳状本体1佩戴在上颌牙列,限定部12设置在舌侧面。一般情况下,正颌手术会先进行上颌骨的移动,将牙科器械佩戴在上颌牙列上,将下颌牙列作为参照物,通过移动牙科器械,进而移动上颌牙列和上颌骨,将上颌骨定位于手术设计的第一目标位。但是,壳状本体1的佩戴牙列以及限定部12的设计位置可根据正颌手术方案进行改变。例如,针对三类错颌畸形的病例,根据手术方案,第一目标位为下颌在上颌前面,那么壳状本体1可以设计为佩戴在下颌牙列上,限定部12设置在矢状向。或者,壳状本体1也可以设计为佩戴在上颌牙列上,限定部12设置在唇侧面。
本申请中限定部12通过在垂直方向上以及矢状向上向对颌方向延伸至覆盖对颌牙齿部分牙冠,以达到使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手术方案稳定保持在第一目标位。限定部12的几何结构补偿第一目标位与限定部12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在垂直向(图中X轴的方向)上距离为第一厚度H1;限定部12的几何结构在矢状向(图中Y轴的方向)上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所述限定部12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距离为第二厚度H2。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矢状向为与对应位置牙弓切线垂直的方向。
在垂直方向上限定部12覆盖所述对颌对应位置的前牙牙冠的1/2-2/3,并且,限定部12能够覆盖对颌对应位置牙齿的唇侧面和/或舌侧面的1mm-2mm。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移动的牙颌既能够实现准确地定位在第一目标位,并且还能够降低壳状本体1对于手术医生观察牙颌定位情况的视线遮挡,从而确保手术的准确性。
参考图4所示,限定部12沿牙弓方向P-P’的长度占牙弓的20%-40%。优选的技术方案限定部12沿牙弓方向P-P’的长度占牙弓的40%,以便于提供更加精准地定位效果。参考图5所示,限定部12邻近对颌牙列的一端具有约束所述牙颌与所述对颌在矢状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限定结构,限定结构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匹配的咬合印记,咬合印记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凹凸匹配,使得牙颌能够精准地定位与第一目标位,不发生不期望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壳状本体1的后牙区的咬合面还设有限位部13,所述限位部13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其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在垂直向上距离为厚度H3。其中,本申请的后牙区指5-8号牙,也就是第二前磨牙,第一恒牙,第二恒牙以及智齿。所述限位部13在垂直向上覆盖所述对颌对应位置的后牙牙冠的1/3-1/2,后牙的牙冠相较于前牙牙冠短,并且由于后牙区的口腔内的空间较为狭窄,限位部13在垂直向上覆盖下颌牙冠的1/3-1/2能够保证后牙区牙齿定位情况的前提下,给医生观察牙颌的定位留有足够的观察空间。此外,壳状本体1上的限定部12和限位部13沿牙弓方向的长度占牙弓的40%-80%。限位部13同样具有约束所述牙颌与所述对颌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的咬合面具有摩擦匹配的结构,即限位结构的与对颌牙列相对的表面为摩擦表面,摩擦表面的摩擦系数能够使得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在接触摩擦表面时不发生相对滑动。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匹配的咬合印记。咬合印记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凹凸匹配,使得牙颌能够精准地定位与第一目标位,不发生不期望的移动,所述限位结构也可以是非咬合印记的其他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匹配凹凸匹配结构,即满足限制牙颌与所述对颌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的其他结构,例如限位结构的舌侧面和颊侧面分别向对颌方向延伸形成覆盖对颌对应牙齿部分的牙冠的凹槽,从而实现限位部对对颌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限定部12的数量为偶数,并且多个限定部12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此外,限位部13的数量也为偶数,同样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当然,在一些情况下,壳状本体1也可以在前牙区设置一个限定部12和/或两个限位部13,限定部12和限位部13之间呈间隙设置,一个限定部12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同样两个限位部13也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的好处在于,限位部13和/限定部12能够均匀分配牙颌载荷,使得牙颌的定位更加精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所示,所述相邻的限定部12之间具有邻间间隙。或者相邻的限定部12和相邻的限位部13之间具有邻间间隙。所述邻间间隙设置在1-1号牙齿之间,或者2号牙齿的远中处和3号牙的近中处之间,或者4号牙齿的远中处和5号牙的近中处之间,并且邻间间隙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邻间间隙的设置便于医生在手术中观察牙颌的定位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状本体1上设有限定部12的安装台,安装台上具有第一粘接面,限定部12具有第二粘接面。第一粘接面的表面与第二粘接面的表面形状匹配,优选地,采用易于制造成工业标准件的平面,在生产过程中统一标准,便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部12可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直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壳状本体1的舌侧面和/或唇侧面上。降低制作成本,并且制作过程清洁无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限定部12与所述壳状本体1为分体结构时,壳状本体1与限定部12具有相互卡接的结构,壳状本体1上的卡接部和限定部12的卡接部配合,使得限定部12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壳状本体1上,例如榫卯结构。可以通过更换限定部12的方式,使得壳状本体1在不同步骤中多次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部12的刚度大于所述壳状本体1的刚度。限定部12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壳状本体1的材料的弹性模量。限定部12的厚度可以略大于壳状本体1的厚度,例如,壳状本体1的厚度在0.5mm-1.0mm的范围内,限定部12的厚度在0.55mm-1.05mm的范围内。或者,限定部12为多层结构,增强限定部12的强度,从而提高限定部12的抗变形能力。多层结构至少包含靠近牙齿一侧的内层和远离牙齿一侧的外层。其中,外层材料的弹性模量可大于内层材料的弹性模量。内层材料可选用弹性模量处在从0.2Mpa到500Mpa范围内的材料,外层材料可选用弹性模量处在从0.5Mpa到600Mpa范围内的材料。作为备选或组合,外层的厚度可大于内层的厚度,内层的厚度可处在从0.05mm到0.5mm的范围内,外层的厚度可处在从0.3mm到0.7mm的范围内。或者,限定部12的左右侧面设有加强脊结构,加强脊可以为从限定部12表面的凸起或者凹入的结构,通过增加限定部12的表面曲率,进而提高限定部12的抗变形力,使得限定部12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影响手术精度。
参考图8,本申请还包括一种具有第一牙科器械和第二牙科器械的牙科器械套组,第一牙科器械的第一壳状本体1和第二牙科器械的第二壳状本体2按照顺序使用分别定位第一牙颌和第二牙颌,第二壳状本体2具有与所述第一牙科器械形状一致的牙齿收纳腔21。第二壳状本体同样具有第二限定部22和/或第二限位部23。正颌手术是通过将错误的上下颌骨移动到正常的位置,再重新固定至骨愈合。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的上下颌骨都需要进行移动。本申请中牙科器械套组可用于确保对上下颌骨移动到正确的目标位。例如,参考图9所示,步骤P1:根据手术计划先对患者的上颌进行移动,在下颌的位置确定不变的前提下,患者首先佩戴第一壳状本体1于上颌牙列上,以下颌作为参照物,将限定部12和/或限位部13卡在下颌牙列上,使得上颌定位于第一目标位,然后将上颌骨用钛板3进行固定,之后摘除第一壳状本体1。步骤P2:以上颌作为参照物,同样将第二壳状本体2佩戴于上颌牙列,将下颌牙列卡在第二限定部22和/或第二限位部23处,使得下颌移动到第二目标位,然后进行颌间结扎固定并将下颌骨用钛板3进行固定。第一壳状本体1和第二壳状本体2均佩戴于上颌牙列的好处在于,上颌牙列牙齿的牙冠普遍大于下颌牙列牙齿的牙冠,因此,壳状本体在佩戴在上颌牙列上的固位力更强,使得壳状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所述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如图10所示。
步骤101,生成数字化模型。根据医护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患者的数字化上颌模型(第一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和数字化下颌模型(第二初始对颌数字模型),或者获取由其他设备产生并输入的患者的数字化上颌模型和数字化下颌模型,即,并不限定患者的数字化上颌模型和数字化下颌模型的获取方式或途径等。
步骤102,数字化限定部设置。前牙区的舌侧面或唇侧面设计至少一个约束对颌牙列的限定部数字模型,具体包括设计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特征信息包括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的尺寸信息及预设位置;所述尺寸信息包括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补偿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与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初始对颌数字模型之间在垂直向上距离的第一数字化厚度;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补偿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与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初始对颌数字模型之间在矢状向上距离的第二数字化厚度;基于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和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生成具有限定部数字模型的第一目标牙颌数字模型;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满足数字化限定部覆盖数字化下颌模型对应位置的前牙牙冠的1/2-2/3。
步骤103,制造牙科器械。根据第一目标牙颌数字模型制造出具有容纳上颌多个牙齿的牙齿收纳腔的第一牙科器械,所述第一牙科器械上的限定部具有约束牙颌与对颌之间位置关系并使所述牙颌稳定保持在第一目标位的几何结构。
步骤103制造牙科器械可以采用增材制造。
所述增材制造还可称为3D打印,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步骤103制造牙科器械可以采用热压膜的方式。
首先采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制造第一目标牙颌数字模型的实体模型,然后在实体模型上进行热压膜制造第一牙科器械。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牙科器械套组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如图11所示。
步骤201,生成数字化模型。根据医护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患者的数字化上颌模型(第一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和数字化下颌模型(第二初始对颌数字模型),或者获取由其他设备产生并输入的患者的数字化上颌模型和数字化下颌模型,即,并不限定患者的数字化上颌模型和数字化下颌模型的获取方式或途径等。
步骤202,数字化限定部设置。根据手术计划获取第一目标位的第一牙颌数字模型,在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的前牙区的舌侧面或唇侧面设计至少一个约束对颌牙列的限定部数字模型,具体包括设计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特征信息包括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的尺寸信息及预设位置;所述尺寸信息包括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补偿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与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初始对颌数字模型之间在垂直向上距离的第一数字化厚度;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补偿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与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初始对颌数字模型之间在矢状向上距离的第二数字化厚度;
基于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和所述限定部数字模型,生成具有限定部数字模型的第一目标牙颌数字模型;
根据手术计划获取第二目标位的第二对颌数字模型,
在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的前牙区的舌侧面或唇侧面设计至少一个约束对颌牙列的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具体包括设计所述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的尺寸信息及预设位置;所述尺寸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补偿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与所述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对颌数字模型之间在垂直向上距离的第一数字化厚度;所述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补偿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与所述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对颌数字模型之间在矢状向上距离的第二数字化厚度;
基于所述第一牙颌数字模型和所述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生成具有第二限定部数字模型的第二目标牙颌数字模型;
步骤203,制造牙科器械套组。根据第一目标牙颌数字模型制造出具有容纳上颌多个牙齿的牙齿收纳腔的第一牙科器械,所述第一牙科器械上的限定部具有约束牙颌与对颌之间位置关系并使所述牙颌稳定保持在第一目标位的几何结构;根据第二目标牙颌数字模型制造出具有容纳上颌多个牙齿的牙齿收纳腔的第二牙科器械,所述第二牙科器械上的限定部具有约束牙颌与对颌之间位置关系并使所述牙颌稳定保持在第二目标位的几何结构。
步骤203制造壳状牙科器械套组可以采用增材制造。
所述增材制造还可称为3D打印,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以形成不同的新的实施方案,这种组合后形成的实施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了节省申请文本的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同样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用于正颌手术的牙科器械,包括:具有容纳牙颌上多个牙齿的牙齿收纳腔的壳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牙区的舌侧面或唇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约束对颌牙列的限定部,所述限定部具有约束所述牙颌与对颌之间位置关系并使所述牙颌稳定保持在第一目标位的几何结构,所述几何结构具有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所述限定部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在垂直向上距离的第一厚度;所述几何结构具有在矢状向上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所述限定部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距离的第二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覆盖所述对颌对应位置的前牙牙冠的1/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在垂直向的延伸长度为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沿牙弓方向的长度占牙弓的2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邻近对颌牙列的一端具有约束所述牙颌与所述对颌在矢状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限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结构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匹配的咬合印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咬合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补偿所述第一目标位与其对应位置的对颌牙列之间在垂直向上距离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覆盖所述对颌对应位置的后牙牙冠的1/3-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和所述限位部沿牙弓方向的长度占牙弓的40%-8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具有约束所述牙颌与所述对颌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限位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的咬合面具有摩擦匹配的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凹凸匹配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与对颌牙列对应牙齿形状匹配的咬合印记。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的数量为偶数,并且所有所述限定部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限定部之间具有邻间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邻间间隙设置在1-1号牙齿之间,或者2号牙齿的远中处和3号牙的近中处之间,或者4号牙齿的远中处和5号牙的近中处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邻间间隙关于牙中线对称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与所述限定部为一体结构,并且,所述限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厚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与所述壳状本体为分体结构;所述限定部具有第一粘接面,所述壳状本体具有第二粘接面;所述第一粘接面和所述第二粘接面通过粘接的方式使所述限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壳状本体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壳状本体的舌侧面和/或唇侧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的刚度大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刚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壳状本体的材料的弹性模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的左右侧面上设有加强脊。
24.一种牙科器械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牙科器械和第二牙科器械,所述第一牙科器械为如权利要求1-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器械,所述第二牙科器械为如权利要求1-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器械,所述第二牙科器械具有与所述第一牙科器械形状一致的牙齿收纳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牙科器械套组,其特征在于,当牙列佩戴第一牙科器械定位于第一目标位后,相同牙列佩戴所述第二牙科器械将对颌牙列定位于第二目标位。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科器械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牙科器械和所述第二牙科器械佩戴于上颌牙列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63266.1U CN217938413U (zh) | 2022-05-13 | 2022-05-13 | 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组 |
TW112204701U TWM652478U (zh) | 2022-05-13 | 2023-05-12 | 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組 |
PCT/CN2023/093724 WO2023217254A1 (zh) | 2022-05-13 | 2023-05-12 | 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其二者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63266.1U CN217938413U (zh) | 2022-05-13 | 2022-05-13 | 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38413U true CN217938413U (zh) | 2022-12-02 |
Family
ID=84214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63266.1U Active CN217938413U (zh) | 2022-05-13 | 2022-05-13 | 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38413U (zh) |
TW (1) | TWM6524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17254A1 (zh) * | 2022-05-13 | 2023-11-16 |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其二者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
2022
- 2022-05-13 CN CN202221263266.1U patent/CN217938413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5-12 TW TW112204701U patent/TWM652478U/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17254A1 (zh) * | 2022-05-13 | 2023-11-16 |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其二者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52478U (zh) | 2024-03-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161622A1 (en) | Dental appliance binding structure | |
JP7463446B2 (ja) | 誘導パッケージを含む歯科的解決策を作成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 |
US11058516B2 (en) | Orthodontic palatal expander including split beams | |
US8296952B2 (en) | Orthodontic treatment aligners based on CT data | |
US20170035533A1 (en) | Oral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andibular jaw manipulation | |
US20120214121A1 (en) |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tegrating Optical Scanning and CT Scan Data | |
US20090081604A1 (en) | Method for Repositioning Teeth | |
CN111497248B (zh) | 一种用于下颌骨异常重定位的矫治器制备方法 | |
CN114948287B (zh) | 咬合诱导矫治器设计与制造方法及咬合诱导矫治器 | |
US20200138546A1 (en) | Orthotic devices & methods for treating complications of the masticatory neuromusculature | |
CN217938413U (zh) | 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组 | |
CN209884376U (zh) | 一种定制式牙齿矫正系统 | |
Bamber et al. | A validation of two orthognathic model surgery techniques | |
CN113712689A (zh) | 一种定制式自锁托槽矫治器及制作方法 | |
CN115137505B (zh) |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标准牙颌固位导板的制作工艺 | |
Elkolaly et al. | MH-SETUP, combining Kesling wax-setup with indirect bonding and custom-made brackets for labial/lingual techniques to eliminate the finishing phase | |
CN213759288U (zh) | 一种数字化下颌前伸运动辅助训练器 | |
WO2023217254A1 (zh) | 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其二者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
CN114795524A (zh) | 一种口呼吸伴下颌后缩的数字化双阻板矫正器及制作方法 | |
CN117084811A (zh) | 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其二者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
CN211911851U (zh) | 一种用于前牙的牙齿矫正辅助装置及牙齿矫正装置 | |
CN216933529U (zh) | 壳状牙科器械套组 | |
CN216702673U (zh) | 儿童颌面部三维生长引导矫正器 | |
CN217611473U (zh) | 一种个性化颌骨牵引钛板 | |
CN117338453B (zh) | 一种基于生物力学计算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设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