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7801U - 一种多功能枕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7801U
CN217937801U CN202222388416.8U CN202222388416U CN217937801U CN 217937801 U CN217937801 U CN 217937801U CN 202222388416 U CN202222388416 U CN 202222388416U CN 217937801 U CN217937801 U CN 217937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multifunctional
layer
accommodating groove
memory co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84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84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7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7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7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枕头,包括枕头本体和支撑体,枕头本体的一端面开设有与支撑体相匹配的容置槽,支撑体可拆卸连接于容置槽内;支撑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枕面和第二枕面;安装时,第一枕面或第二枕面外露于容置槽。工作时,将支撑体安装于容置槽内;支撑体有两种安装方式,一是将第二枕面收容于容置槽内,第一枕面凸出于枕头本体的高度较小,以作为头枕;二是将第一枕面安装于容置槽内,使第二枕面外露于容置槽,支撑体凸出于枕头本体,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以作为腰枕;本多功能枕头能够通过改变支撑体的安装方式,实现枕头两种形态的切换,满足用户头枕或者腰枕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形态,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枕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枕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强度的加大,许多用户在中午的时间段需要在办公区域内休息,无法平躺于床体上睡眠;受限于空间条件,只能趴在办公桌上午睡,为了提高午睡的舒适度,用户通常会选择使用午睡枕垫在办公桌上。
现有技术中的午睡枕包括枕芯和枕套,且设有至少一个平整的枕面以供用户睡眠;常规午睡枕的缺点在于,用户需要专门配备容纳空间来放置午睡枕,例如放在办公桌面或者抽屉内,这都会极大地占用办公面积;此外,常规午睡枕的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午睡枕加以改进,以解决常规枕头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枕头,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枕头,包括枕头本体和支撑体,所述枕头本体的一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支撑体相匹配的容置槽,所述支撑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支撑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枕面和第二枕面、所述第二枕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枕面的曲率;安装时,所述第一枕面或第二枕面外露于所述容置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枕面为曲面或平面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枕头本体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其中,所述枕头本体的一角设有延伸部。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包括依次层叠地设置的乳胶记忆棉层和凝胶记忆棉层;
所述乳胶记忆棉层背离所述凝胶记忆棉层的一端面形成有所述第一枕面;所述凝胶记忆棉层背离所述乳胶记忆棉层的一端面形成有所述第二枕面。
可选的,所述多功能枕头还包括圆环,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处设有拉链部,所述圆环通过所述拉链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枕头本体上;
所述圆环安装于所述枕头本体时,所述圆环将所述支撑体压合于所述容置槽内。
可选的,所述多功能枕头还包括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若干个贴合于所述第二枕面设置的按摩小球。
可选的,所述按摩小球包括加热内胆层,以及包覆于所述加热内胆层外的硅胶部;
所述加热内胆层电连接有插头部,所述圆环上对应于所述按摩小球的位置设有插孔,所述插头部插接于所述插孔内。
可选的,所述加热内胆层包括聚合物电池、PI发热片和控制芯片;
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聚合物电池和所述PI发热片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PI发热片运行。
可选的,所述多功能枕头还包括高度调节层,所述高度调节层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枕头本体背离所述容置槽的一端面;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层包括若干个层叠地设置的乳胶层。
可选的,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个面料体,任一相邻所述面料体之间分别设有连接拉链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时,将支撑体安装于容置槽内;支撑体有两种安装方式,一是将第二枕面收容于容置槽内,由于第一枕面的曲率小,第一枕面凸出于枕头本体的高度较小,可作为头枕;二是将第一枕面安装于容置槽内,使第二枕面外露于容置槽,支撑体凸出于枕头本体较大高度,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以作为腰枕;本多功能枕头能够通过改变支撑体的安装方式,实现枕头两种形态的切换,满足用户头枕或者腰枕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形态,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多功能枕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枕头的第一枕面枕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枕头的腰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枕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多功能枕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多功能枕头的按摩小球和圆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多功能枕头的按摩小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多功能枕头的加热内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多功能枕头的支撑体方案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多功能枕头的支撑体方案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枕头本体1、支撑体2、容置槽11、延伸部12、第一枕面21、第二枕面22、乳胶记忆棉层23、凝胶记忆棉层24、圆环3、按摩小球4、加热内胆层41、硅胶部42、插头部43、聚合物电池411、PI发热片412、控制芯片413、括高度调节层5、面料体6、连接拉链部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和支撑体2,枕头本体1的一端面开设有与支撑体2相匹配的容置槽11,支撑体2可拆卸连接于容置槽11内;
支撑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枕面21和第二枕面22,第二枕面22的曲率大于第一枕面21的曲率;安装时,第一枕面21或第二枕面22外露于容置槽11。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曲率是指第一枕面21和第二枕面22相对于两者结合平面的弯曲程度,曲率越大,枕面的凸出于两者结合平面的高度也越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枕头的两种形态的示意图,其中,图2为第一枕面枕头的示意图,图3为腰枕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将支撑体2安装于容置槽11内;支撑体2有两种安装方式,一是将第二枕面22收容于容置槽11内,由于第一枕面21的曲率小,第一枕面21凸出于枕头本体1的高度较小,可作为头枕;二是将第一枕面21安装于容置槽11内,使第二枕面22外露于容置槽11,支撑体2凸出于枕头本体1较大高度,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以作为腰枕;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枕头,本多功能枕头能够通过改变支撑体2的安装方式,实现枕头两种形态的切换,满足用户头枕或者腰枕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形态,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枕面21为平面或曲面中的一种;结合图9和图10所示,为支撑体2的两种可实施方案,其中,第一枕面21为平面时,第二枕面22收容于容置槽11内,第一枕面21与枕头本体1的上端面齐平,从而形成平面枕头,可用作头枕,贴合用户的睡眠习惯。
在本实施例中,枕头本体1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其中,枕头本体1的一角设有延伸部12。
结合图5所示,本多功能枕头为三角型枕头,其中枕头本体1的一个角会稍长(即延伸部12),延伸部12更加柔软,当用户趴在桌子上休息时,可以用延伸部12隔开头部与桌子的距离;三角型枕头具有多个可供睡眠的角度,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提供多功能的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2包括依次层叠地设置的乳胶记忆棉层23和凝胶记忆棉层24;
乳胶记忆棉层23背离凝胶记忆棉层24的一端面形成有第一枕面21;凝胶记忆棉层24背离乳胶记忆棉层23的一端面形成有第二枕面22。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其中,优选的方式为,乳胶记忆棉层23占支撑体2三分之二,凝胶记忆棉层24占支撑体2三分之一;
乳胶记忆棉层23背离凝胶记忆棉层24的一端面形成有第一枕面21,第一枕面21可供用户的头部枕垫,作为午睡枕使用;当用户贴合于乳胶记忆棉层23睡眠时,乳胶记忆棉层23能够更分散压力、放松肌肉,夏季带走热量,冬季更好聚温,能够给身体创造适睡的温度环境,同时可以更好的与人体接触,舒缓身心。
设置凝胶记忆棉层24的一端面为第二枕面22,当用户的腰部贴紧支撑体2,即凝胶记忆棉层24时,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软度适中。
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枕头还包括圆环3,容置槽11的槽口处设有拉链部,圆环3通过拉链部可拆卸连接于枕头本体1上;
圆环3安装于枕头本体1时,圆环3将支撑体2压合于容置槽11内。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时,圆环3与容置槽11的槽口齐平;支撑体2的两种安装方式中,圆环3均与支撑体2相抵接;
作为第一枕面枕头时,圆环3与第一枕面21相抵接,由于支撑体2本身为软体材料,因此用户的重力能够将圆环3压入于支撑体2内,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作为腰枕时,圆环3的内环与支撑体2的第二枕面22相抵接,并将支撑体2的一端部压合于容置槽11内,支撑体2通过圆环3的中心孔凸出于枕头本体1。
进一步说明的是,多功能枕头还包括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若干个贴合于第二枕面22设置的按摩小球4。
其中可选的方式为,按摩小球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按摩小球4分别设于枕头本体1的两侧部。
具体说明的是,按摩小球4包括加热内胆层41,以及包覆于加热内胆层41外的硅胶部42;
加热内胆层41电连接有插头部43,圆环3上对应于按摩小球4的位置设有插孔,插头部43插接于插孔内;插孔内设有电路,电路通过开关电连接,起到对按摩小球4供电的作用;
结合图4所示,按摩小球4凸出于第二枕面22设置,按摩小球4与用户接触,可以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同时,加热内胆层41运行可以将硅胶部42加热至预设温度,起到热敷的作用,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其中,按摩小球4使用时,按摩小球4可通过插孔插接于圆环3上,以便于切换支撑体2的安装方向;同时可以在圆环3以及枕头本体1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提示插孔的标志。
具体说明的是,加热内胆层41包括聚合物电池411、PI发热片412和控制芯片413;
控制芯片413分别与聚合物电池411和PI发热片412电连接,用于控制PI发热片412运行。本方案中的按摩小球4内置有聚合物电池411,聚合物电池411能够进行充放电操作,储存电能以供PI发热片412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枕头还包括高度调节层5,高度调节层5可拆卸连接于枕头本体1背离容置槽11的一端面;
其中,高度调节层5包括若干个层叠地设置的乳胶层;相邻两层乳胶层通过拉链可拆卸连接,使用时,通过拆卸乳胶层的层数,来调节多功能枕头的整体高度,以适用于用户的使用需求。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容置槽11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个面料体6,任一相邻面料体6之间分别设有连接拉链部61。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5所示,若干个面料体6沿同一圆周设置于容置槽11的槽壁上;工作时,连接拉链部61张开时,若干个面料体6彼此分开,使得面料体6能够受压贴合于容置槽11的槽壁,从而能够使支撑体2的第二枕面22贴合于容置槽11内;
当连接拉链部61依次闭合时,若干个面料体6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面,起到支撑第一枕面21的作用;
容易理解的是,面料体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面料体6可组成一个圆形面;当面料体6的数量为两个时,可将两个面料体6拨向容置槽11的两侧,从而使支撑体2能够安装于容置槽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枕头还包括外套层,外套层套设于枕头本体1外,外套层包括至少一层竹纤维环保面料层。
外套层贴合于用户皮肤,竹纤维环保面料层起到吸汗透气的作用;其中优选的,外套层内还设有透气网布层,从而形成内外空气对流,达到通风透气效果,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1)和支撑体(2),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支撑体(2)相匹配的容置槽(11),所述支撑体(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置槽(11)内;
所述支撑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枕面(21)和第二枕面(22),所述第二枕面(22)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枕面(21)的曲率;安装时,所述第一枕面(21)或第二枕面(22)外露于所述容置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面(21)为曲面或平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其中,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角设有延伸部(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包括依次层叠地设置的乳胶记忆棉层(23)和凝胶记忆棉层(24);
所述乳胶记忆棉层(23)背离所述凝胶记忆棉层(24)的一端面形成有所述第一枕面(21);所述凝胶记忆棉层(24)背离所述乳胶记忆棉层(23)的一端面形成有所述第二枕面(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环(3),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处设有拉链部,所述圆环(3)通过所述拉链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枕头本体(1)上;
所述圆环(3)安装于所述枕头本体(1)时,所述圆环(3)将所述支撑体(2)压合于所述容置槽(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若干个贴合于所述第二枕面(22)设置的按摩小球(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小球(4)包括加热内胆层(41),以及包覆于所述加热内胆层(41)外的硅胶部(42);
所述加热内胆层(41)电连接有插头部(43),所述圆环(3)上对应于所述按摩小球(4)的位置设有插孔,所述插头部(43)插接于所述插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内胆层(41)包括聚合物电池(411)、PI发热片(412)和控制芯片(413);
所述控制芯片(413)分别与所述聚合物电池(411)和所述PI发热片(412)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PI发热片(412)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调节层(5),所述高度调节层(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枕头本体(1)背离所述容置槽(11)的一端面;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层(5)包括若干个层叠地设置的乳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个面料体(6),任一相邻所述面料体(6)之间分别设有连接拉链部(61)。
CN202222388416.8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多功能枕头 Active CN217937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8416.8U CN217937801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多功能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8416.8U CN217937801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多功能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7801U true CN217937801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3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8416.8U Active CN217937801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多功能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7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92008U (ja) 振動モータが内蔵されたクッション体
CN210870855U (zh) 一种硬质枕芯
CN217937801U (zh) 一种多功能枕头
CN211354847U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可调式u型睡枕
CN109222542A (zh) 支撑可调的磁健康枕
CN206324582U (zh) 智能保健枕头
CN207285781U (zh) 一种多功能枕头
CN214387022U (zh) 一种三层组合枕
CN211883095U (zh) 一种带有独立弹簧的床垫
CN114468668A (zh) 一种基于磁性材料的床垫
CN209018298U (zh) 颈枕及颈枕枕芯
CN207784785U (zh) 一种多层复合两用床垫及床上用品套装
CN207084585U (zh) 一种多功能蚕丝透气床垫
CN211324176U (zh) 一种多功能乳胶枕
CN218999991U (zh) 一种多功能可内外用枕头
CN219183261U (zh) 一种健康环保海绵床垫用海绵
CN213962641U (zh) 一种靠垫
CN219396861U (zh) 360度可调节随心枕
CN216875766U (zh) 一种轻便型智能床垫
CN215899287U (zh) 一种分区床垫套
CN220423654U (zh) 一种具有远红外陶瓷球的枕头
CN215457062U (zh) 一种具有保建功能及促进睡眠的茶叶枕头
CN216854340U (zh) 一种多功能可替换的双层枕
CN108158313A (zh) 一种智能控温的保暖睡袋
CN216135522U (zh) 一种床垫内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