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8342U - 一种光伏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8342U
CN217918342U CN202221996725.7U CN202221996725U CN217918342U CN 217918342 U CN217918342 U CN 217918342U CN 202221996725 U CN202221996725 U CN 202221996725U CN 217918342 U CN217918342 U CN 217918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latform
photovoltaic
photovoltaic support
water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67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鑫
赵光明
王壬峰
王二峰
赵新辉
朱明�
葛圳东
张新春
孟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Technology Co.,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67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8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8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8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包括:浮台,适于浮在水面上;立杆结构,设置在浮台上,沿所述立杆结构周向连接设置有若干横杆,所述横杆沿高度方向分布设置,适于承载光伏板件。通过设置浮台,其上设置有立杆结构,立杆结构上设置有若干承载光伏板件的横杆,这样设置,一方面,通过浮台承载其他结构,可以避免在水下设置大规模的桩基,保证周围环境中水流流动顺畅,便于行洪和排流,另一方面,在立杆结构上设置承载光伏板件的横杆,且横杆沿高度方向分布,这样可将光伏板件占用空间由水平空间转换成立面空间,减少了对浮台占用面积,降低水表面的扰动,并降低对光伏板件对水面的遮挡面积,减轻了对水体生态环境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板件是一种直接通过太阳能发电的装置,主要以硅材料半导体物料制成,通过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提高清洁能源的收集和利用效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在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为了拓宽未来光伏发电的应用市场,光伏产业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光伏发电应用的更多途径。漂浮式光伏发电站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它可以安装在水库、湖泊、池塘、沉陷区以及水处理厂等水面上,有效地突破了土地资源对光伏发电应用的制约,这对土地资源稀缺、但水体众多的地区来说尤其重要。
但是,现有技术中,传统水面打桩式固定光伏支架,如果桩基在水下过密,会对水流产生一定的阻碍,这可能会妨碍行洪,如果水位上涨,排流不畅,光伏组件可能被水淹没;传统浮体式光伏支架满铺在水面上,对河道行洪、防洪安全造成影响,也会大面积遮挡光线对水体的照射,影响水中的生态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漂浮式光伏支架存在,阻碍水流或影响水体生态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光伏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浮台,适于浮在水面上;立杆结构,设置在浮台上,沿所述立杆结构周向连接设置有若干横杆,所述横杆沿高度方向分布设置,适于承载光伏板件。
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一动力件,设置在所述立杆结构与所述浮台之间,适于驱动所述立杆结构沿轴向转动;第一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浮台上侧或所述立杆结构上,与所述第一动力件通讯连接,适于检测光照方向。
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二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横杆与所述立杆结构之间,与所述第一传感单元通讯连接,适于驱动所述横杆沿轴向转动。
若干所述横杆呈同平面设置,并沿所述立杆结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立杆结构垂直于所述浮台设置。
若干锚链,沿所述浮台周向分布设置;
若干锚锭,与所述锚链连接,适于锚定连接在水底。
浮台包括壳体和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填充结构密度小于所述壳体。
壳体呈混凝土材质设置,和/或,所述填充结构呈聚苯乙烯泡沫设置。
浮台重心设置在水面下侧。
浮台呈方台状设置,所述锚链与所述浮台的底角位置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包括:浮台,适于浮在水面上;立杆结构,设置在浮台上,沿所述立杆结构周向连接设置有若干横杆,所述横杆沿高度方向分布设置,适于承载光伏板件。
通过设置浮台,其上设置有立杆结构,立杆结构上设置有若干承载光伏板件的横杆,这样设置,一方面,通过浮台承载其他结构,可以避免在水下设置大规模的桩基,保证周围环境中水流流动顺畅,便于行洪和排流,另一方面,在立杆结构上设置承载光伏板件的横杆,且横杆沿高度方向分布,这样可将光伏板件占用空间由水平空间转换成立面空间,减少了对浮台占用面积,降低水表面的扰动,并降低对光伏板件对水面的遮挡面积,减轻了对水体生态环境影响,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漂浮式光伏支架阻碍水流或影响水体生态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一动力件,设置在所述立杆结构与所述浮台之间,适于驱动所述立杆结构沿轴向转动;第一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浮台上侧或所述立杆结构上,与所述动力件通讯连接,适于检测光照方向。
设置通讯连接的第一动力件和第一传感单元,可以在第一传感单元检测到光照方式时,反馈至第一动力件,使第一动力件发生轴向转动,并将其周侧的横杆上的光伏板件转至光照方向,提高光伏板件的受光面积,提高发电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二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横杆与所述立杆结构之间,与所述第一传感单元通讯连接,适于驱动所述横杆沿轴向转动。
通过设置第二动力件,并与第一传感单元通讯连接,第一传感单元检测到光照方式时,反馈至第一动力件并驱动横杆转动,可以将横杆上的光伏板件转至最佳受光角度,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所述浮台重心设置在水面下侧。
这样设置使浮台相对于水体具有阻尼效应,可以消纳风荷载等其他外部荷载对支架产生的阻力作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限制了浮体在水面的漂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光伏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光伏支架中俯视角度下浮台和锚链及锚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浮台中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支架在水域中设置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浮台;11、壳体;12、填充结构;2、立杆结构;3、横杆;4、光伏板件;5、第一动力件;6、第一传感单元;7、锚链;8、锚锭;9、水面;10、水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浮台1和立杆结构2。
浮台1平均密度低于水体,可以浮在水面9上,在本实施例中,浮台1顶侧设置有可以承载立杆结构2的顶部台面。
立杆结构2呈杆状设置在浮台1上,在本实施例中,立杆结构2设置在浮台1顶部台面的几何中心,同时也过浮台1的几何中心,进一步地,立杆结构2与浮台1的顶部台面呈垂直设置,这样设置保证了光伏支架整体结构的稳定,避免光伏支架在水流侧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倾覆。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立杆结构2也可以与立杆的顶部台面呈小于90度的夹角,且立杆结构2设置在浮台1顶部台面的其他位置或调整浮台1整体重心,以保证光伏支架的稳定。
沿立杆结构2周向连接设置有若干横杆3,横杆3与立杆结构2间的夹角优选为90度,也可以为其他角度,横杆3在立杆结构2上沿高度方向分布设置,可以承载光伏板件4。在本实施例中,横杆3与光伏板件4长度方向平行,且连接设置在光伏板件4的中部。
通过设置浮台1,其上设置有立杆结构2,立杆结构2上设置有若干承载光伏板件4的横杆3,这样设置,一方面,通过浮台1承载其他结构,可以避免在水下设置大规模的桩基,保证周围环境中水流流动顺畅,便于行洪和排流,另一方面,在立杆结构2上设置承载光伏板件4的横杆3,且横杆3沿高度方向分布,这样可将光伏板件4占用空间由水平空间转换成立面空间,减少了对浮台1占用面积,降低水表面的扰动,并降低对光伏板件4对水面9的遮挡面积,减轻了对水体生态环境影响,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漂浮式光伏支架阻碍水流或影响水体生态的缺陷。
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一动力件5和第一传感单元6。
第一动力件5具体为电机,具体地,电机设置在浮台1上,其上的驱动轴与立杆结构2连接并同轴设置,电机可以驱动立杆结构2沿轴向转动,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电机和立杆结构2间还可以设置减速器等结构。
第一传感单元6具体为光照采集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立杆结构2底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以设置在浮台1上侧也可以设置在立杆结构2的顶端。第一传感单元6与第一动力件5电连接,可以检测光照的方向并将信息反馈至第一动力件5。
设置通讯连接的第一动力件5和第一传感单元6,可以在第一传感单元6检测到光照方式时,反馈至第一动力件5,使第一动力件5发生轴向转动,并将其周侧的横杆3上的光伏板件4转至光照方向,提高光伏板件4的受光面积,提高发电效率。
光伏支架还包括若干第二动力件,第二动力件具体也为电机,设置在立杆结构2上,其输出轴与横杆3同轴连接,第二动力件同样与第一传感单元6电连接,可以驱动横杆3沿轴向转动。
通过设置第二动力件,并与第一传感单元6通讯连接,第一传感单元6检测到光照方式时,反馈至第一动力件5并驱动横杆3转动,可以将横杆3上的光伏板件4转至最佳受光角度,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二动力件也可以不设置。
优选地,若干横杆3呈同平面设置,并沿立杆结构2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这样设置,减少了横杆3上光伏板件4对相邻横杆3上光伏板件4的遮挡面积,并使得横杆3上的光伏板件4可以均匀受光,提高了光伏板件4的平均受光面积,提高发电效率,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立杆结构2两侧的横杆3呈对称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横杆3也可以沿立杆结构2两侧呈交错设置。
此外,立杆结构2垂直于浮台1设置。这样设置结合横杆3沿立杆结构2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保证浮台1上侧结构的重心落在浮台1中心上侧,避免偏斜导致浮台1结构不稳,这样设置进一步减轻了水况对光伏支架的影响,同时这样设置,横杆3上光伏板件4在水面9上的投影面积相对较小,进一步减轻了对水体生态环境影响。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立杆结构2可以与浮台1表面间夹角可以小于90度。
光伏支架还包括若干锚链7和若干锚锭8。锚链7和锚钉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根据浮台1稳定需要适应性调节,在本实施例中,浮台1呈方台状设置,锚链7和锚钉的数量为四,四条锚链7与分别与浮台1的底角位置连接设置。
锚链7沿浮台1周向分布设置;锚锭8与锚链7连接,并连接设置在锚链7的端部,其上设置有若干倒钩,可以锚定连接在水底10。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锚锭8也可以不与水底10接触,通过自重锚定浮台1。
浮台1包括壳体11和填充结构12,填充结构12设置在壳体11内部,填充结构12密度小于壳体11。进一步的,浮台1的平均密度小于水,以保证浮在水面9。
优选地,壳体11呈混凝土材质设置,填充结构12呈聚苯乙烯泡沫设置。材料成本低,廉价易得。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壳体11也可以为带有防锈涂层的金属,填充结构12可以为空气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浮台1重心设置在水面9下侧。光伏支架的立杆结构2固定在混凝土浮体上,浮体随着水面9标高的涨落而变化,整个结构体系重心在水下,可以降低浮台1因水况变化的晃动幅度,从而保证了发电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台(1),适于浮在水面(9)上;
立杆结构(2),设置在浮台(1)上,沿所述立杆结构(2)周向连接设置有若干横杆(3),所述横杆(3)沿高度方向分布设置,适于承载光伏板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动力件(5),设置在所述立杆结构(2)与所述浮台(1)之间,适于驱动所述立杆结构(2)沿轴向转动;
第一传感单元(6),设置在所述浮台(1)上侧或所述立杆结构(2)上,与所述第一动力件(5)通讯连接,适于检测光照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横杆(3)与所述立杆结构(2)之间,与所述第一传感单元(6)通讯连接,适于驱动所述横杆(3)沿轴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横杆(3)呈同平面设置,并沿所述立杆结构(2)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结构(2)垂直于所述浮台(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锚链(7),沿所述浮台(1)周向分布设置;
若干锚锭(8),与所述锚链(7)连接,适于锚定连接在水底(10)。
7.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1)包括壳体(11)和填充结构(12),所述填充结构(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部,所述填充结构(12)密度小于所述壳体(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呈混凝土材质设置,和/或,所述填充结构(12)呈聚苯乙烯泡沫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5、8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1)重心设置在水面(9)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1)呈方台状设置,所述锚链(7)与所述浮台(1)的底角位置连接设置。
CN202221996725.7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光伏支架 Active CN217918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6725.7U CN217918342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光伏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6725.7U CN217918342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光伏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8342U true CN217918342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1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6725.7U Active CN217918342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光伏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8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43727B1 (ko) 수상에서의 균형 유지 가능한 일체형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110450917B (zh) 一种漂浮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
KR101575155B1 (ko) 밸러스트 탱크가 구비되는 부유식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114802627B (zh) 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海上光伏发电阵列
CN102390495A (zh) 海上组合式漂浮风力发电平台
CN114475947A (zh) 一种漂浮式海上光伏电站半潜式平台
CN115180082B (zh) 单柱式光伏发电阵列平台
WO2023284671A1 (zh) 一种半潜式漂浮式风机装置及系统
KR101194783B1 (ko) 수상 구조물
KR101232314B1 (ko) 수면 부상형 태양광 발전장치
WO2017118998A1 (en) Floating solar platform
EP3402068A1 (en) Aquatic photovoltaic system
JP2021032239A (ja) 着床式洋上風力発電装置とこの洋上風力発電装置のタワー部の交換方法、及び着床式洋上風力発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160784B1 (ko) 단위 구조체를 이용한 수상 태양광 발전 설비
CN105736225B (zh) 一种波浪引水装置
CN114889760A (zh) 一种离岸漂浮式海上太阳能平台
CN114932983A (zh) 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
KR20130071831A (ko) 태양광 발전을 위한 수면 부상 플랫폼
CN217918342U (zh) 一种光伏支架
CN206031706U (zh) 漂浮式动态调平组件及测风装置
CN217805152U (zh) 一种海上浮式平台系泊结构
CN216834186U (zh) 一种漂浮式柔性光伏支架结构系统
CN217125087U (zh) 一种漂浮式海上光伏电站半潜式平台
CN107989739B (zh) 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波浪能发电系统
CN214799351U (zh) 一种海滩太阳能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yard 6, East Road, Automobile Museum,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Huad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 yard 6, East Road, Automobile Museum,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