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9831U - 一种无针配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针配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9831U
CN217909831U CN202222084228.6U CN202222084228U CN217909831U CN 217909831 U CN217909831 U CN 217909831U CN 202222084228 U CN202222084228 U CN 202222084228U CN 217909831 U CN217909831 U CN 217909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uncture tube
sleeve body
punctur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42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娟
陈维维
戚功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tech Medical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tech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tech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tech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42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9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9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9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针配药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套体部、第一穿刺管和第一鲁尔接头,第一套体部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第一穿刺管设置在第一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内表面上,第一鲁尔接头设置在第一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上;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套体部、第二穿刺管和第二鲁尔接头,第二套体部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第二穿刺管设置在第二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内表面上,第二鲁尔接头设置在第二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上,第二接头与第一鲁尔接头以密封且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带针注射器进行药物的混合配制。

Description

一种无针配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针配药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输液或者注射之前,经常需要将药物进行混合配置,药粉或者药液装在带橡皮塞的药瓶中,稀释用溶液装在另一个带橡皮塞的药瓶中,此时用带针注射器,将稀释用溶液从药瓶中抽出,然后注入另一个装有药粉或者药液药瓶中,以使药粉或者药液稀释并混合均匀,再使用注射器将稀释并混合均匀的药液抽出,进行注射或者输液,上述配药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1)、针头过度使用,针头暴露在外面会对医护人员造成意外针刺伤害;
(2)、穿刺抽取药液的针头与注射针头是同一根,反复穿刺会造成针头变形或者钝化,导致注射时痛感加剧或者注射失败;
(3)、针头抽吸往往需要调节针头插入深度和调整角度,才能将药瓶中所有药液抽吸完毕,如果不仔细观察,极易形成药液残留少量在药瓶中,造成浪费或者输注剂量不准确。
(4)、当同时配置多种药物的时候,容易发生错误配置。
(5)、注射器当成中间容器,增加了污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针配药器,其无需使用带针注射器进行药物的混合配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针配药器,包括: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套体部、第一穿刺管和第一鲁尔接头,第一套体部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第一穿刺管设置在第一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内表面上,第一鲁尔接头设置在第一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上,第一鲁尔接头的一端与第一穿刺管相连通,第一鲁尔接头的另一端为敞口端;
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套体部、第二穿刺管和第二鲁尔接头,第二套体部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第二穿刺管设置在第二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内表面上,第二鲁尔接头设置在第二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上,第二鲁尔接头的一端与第二穿刺管相连通,第二鲁尔接头的另一端为敞口端,第二鲁尔接头与第一鲁尔接头以密封且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穿刺管的远离第一套体部的封闭端的一端为第一刺尖部,第一穿刺管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出液口;
所述第二穿刺管的远离第二套体部的封闭端的一端为第二刺尖部,第二穿刺管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出液口。
作为优选,多个第一进出液口围绕第一穿刺管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进出液口围绕第二穿刺管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多个第一进出液口与第一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内表面的间距为与第一连接件配合的药瓶的瓶塞的厚度,多个第二进出液口与第二套体部的封闭端的内表面的间距为与第二连接件配合的药瓶的瓶塞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穿刺管的第一刺尖部位于第一套体部内,所述第二穿刺管的第二刺尖部位于第二套体部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套体部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条由第一套体部的开口端向第一套体部的封闭端延伸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二套体部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条由第二套体部的开口端向第二套体部的封闭端延伸的第二槽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口有三条,三条第一槽口围绕第一套体部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槽口有三条,三条第二槽口围绕第二套体部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用不同颜色材料,便于医护或患者区分。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无针配药器对药物进行混合配制时,将第一套体部装配到装有稀释溶液的药瓶上,使得第一穿刺管将该药瓶的瓶塞刺穿;将装有药粉或药液的药瓶装配到第二套体部内,使得第二穿刺管将该药瓶的瓶塞刺穿,此时第二套体部在上,第一套体部在下,此时将第一鲁尔接头与第二鲁尔接头连接,然后将整个无针配药器连通药瓶倒置,使得装有稀释溶液的药瓶在上,而装有药液或药粉的药瓶在下,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稀释溶液依次经由第一穿刺管、第一鲁尔接头、第二鲁尔接头和第二穿刺管而流入到装有药粉或药液的药瓶内,以将药瓶内的药粉或药液稀释混合,这样,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带针注射器来进行药物的混合配制,可以避免针头对医务人员造成误伤;而且使得注射针头在进行注射之前无需进行反复刺穿,可以避免注射针头变形或钝化;而且使得两个药瓶可以通过该无针配药器进行准确混合配制,不会造成多个药瓶的相互混乱;而且无需使用注射器作为中间容器,可以降低药液被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无针配药器,包括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
第一连接件10包括第一套体部11、第一穿刺管12和第一鲁尔接头13,第一套体部11、第一穿刺管12和第一鲁尔接头13一体成型设置,第一套体部11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也就是说第一套体部11的一个轴向端为开口端,第一套体部11的另一个轴向端为封闭端,第一穿刺管12设置在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上,第一鲁尔接头13设置在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上,第一穿刺管12、第一套体部11和第一鲁尔接头13均同轴线设置,第一鲁尔接头13的一端与第一穿刺管12相连通,第一鲁尔接头13的另一端为敞口端。
第二连接件20包括第二套体部21、第二穿刺管22和第二鲁尔接头23,第二套体部21、第二穿刺管22和第二鲁尔接头23同轴线设置,第二套体部21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也就是说第二套体部21的一个轴向端为开口端,第二套体部21的另一个轴向端为封闭端,第二穿刺管22设置在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上,第二鲁尔接头23设置在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上,第二穿刺管22、第二套体部21和第二鲁尔接头23均同轴线设置,第二鲁尔接头23的一端与第二穿刺管22相连通,第二鲁尔接头23的另一端为敞口端,第二鲁尔接头23与第一鲁尔接头13以密封且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使得当第一鲁尔接头13与第二鲁尔接头23相连接时,第一鲁尔接头13与第二鲁尔接头23之间密封配合,而且第一鲁尔接头13和第二鲁尔接头23可以进行拆分,使得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可以单独使用。
所述第一穿刺管12的远离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的一端为第一刺尖部121,第一穿刺管12的周壁上设置有三个第一进出液口122,三个第一进出液口122围绕第一穿刺管12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这样,使得第一穿刺管12刺穿药瓶后,药瓶内的液体可以通过三个第一进出液口122而快速的流入或流入该药瓶。
所述第二穿刺管22的远离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一端为第二刺尖部221,第二穿刺管22的周壁上设置有三个第二进出液口222,三个第二进出液口222围绕第二穿刺管22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这样,使得第二穿刺管22刺穿药瓶后,药瓶内的液体可以通过三个第二进出液口222而快速的流入或流入该药瓶。
三个第一出液口122与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的间距相等,三个第一进出液口122与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的间距为与第一连接件10配合的药瓶的瓶塞的厚度,这样,使得第一穿刺管12刺穿药瓶的瓶塞后,药瓶内的药液可以全部通过第一进出液口122流出,避免药瓶内的药液残留。
三个第二进出液口222与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的间距相等,三个第二进出液口222与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的间距为与第二连接件20配合的药瓶的瓶塞的厚度,这样,使得第二穿刺管22刺穿药瓶的瓶塞后,药瓶内的药液可以全部通过第二进出液口222流出,避免药瓶内的药液残留
所述第一穿刺管12的第一刺尖部121位于第一套体部11内,所述第二穿刺管22的第二刺尖部221位于第二套体部21内,这样,可以避免第一穿刺管12的第一刺尖部121伸出于第一套体部11的开口端,可以避免第二穿刺管22的第二刺尖部221伸出于第二套体部21的开口端,从而避免第一穿刺管12的第一刺尖部121和第二穿刺管22的第二刺尖部221将医务人员刺伤。
所述第一套体部11的周壁上设置有三条由第一套体部11的开口端向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延伸的第一槽口111,三条第一槽口111围绕第一套体部11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套体部21的周壁上设置有三条由第二套体部21的开口端向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延伸的第二槽口211,三条第二槽口211围绕第二套体部21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这样,使得第一套体部11和第二套体部21都呈三瓣式裙边结构,使得第一套体部11和第二套体部21较容易卡住药瓶的瓶颈口部位。
第一套体部11和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直径可根据适配的药瓶瓶口大小进行定制,第一鲁尔接头13、第二鲁尔接头23、第一穿刺管12和第二穿刺管22的尺寸都无需根据药瓶大小而变化。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用不同颜色材料,便于医护或患者区分。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无针配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10),包括第一套体部(11)、第一穿刺管(12)和第一鲁尔接头(13),第一套体部(11)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第一穿刺管(12)设置在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上,第一鲁尔接头(13)设置在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上,第一鲁尔接头(13)的一端与第一穿刺管(12)相连通,第一鲁尔接头(13)的另一端为敞口端;
第二连接件(20),包括第二套体部(21)、第二穿刺管(22)和第二鲁尔接头(23),第二套体部(21)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第二穿刺管(22)设置在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上,第二鲁尔接头(23)设置在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上,第二鲁尔接头(23)的一端与第二穿刺管(22)相连通,第二鲁尔接头(23)的另一端为敞口端,第二鲁尔接头(23)与第一鲁尔接头(13)以密封且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刺管(12)的远离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的一端为第一刺尖部(121),第一穿刺管(12)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出液口(122);
所述第二穿刺管(22)的远离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一端为第二刺尖部(221),第二穿刺管(22)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出液口(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针配药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进出液口(122)围绕第一穿刺管(12)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进出液口(222)围绕第二穿刺管(22)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针配药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进出液口(122)与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的间距为与第一连接件(10)配合的药瓶的瓶塞的厚度,多个第二进出液口(222)与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的内表面的间距为与第二连接件(20)配合的药瓶的瓶塞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针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刺管(12)的第一刺尖部(121)位于第一套体部(11)内,所述第二穿刺管(22)的第二刺尖部(221)位于第二套体部(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部(11)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条由第一套体部(11)的开口端向第一套体部(11)的封闭端延伸的第一槽口(111),所述第二套体部(21)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条由第二套体部(21)的开口端向第二套体部(21)的封闭端延伸的第二槽口(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针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111)有三条,三条第一槽口(111)围绕第一套体部(11)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槽口(211)有三条,三条第二槽口(211)围绕第二套体部(21)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使用不同颜色材料,便于医护或患者区分。
CN202222084228.6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无针配药器 Active CN217909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4228.6U CN217909831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无针配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4228.6U CN217909831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无针配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9831U true CN217909831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2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4228.6U Active CN217909831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无针配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9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51157B1 (en) Liquid transfer devices with integral telescopic vial adapter for use with infusion liquid container and discrete injection vial
US6558365B2 (en) Fluid transfer device
US4969883A (en) Medicament vial end cap membrane piercing device
US6221041B1 (en) Fluid transfer device connecting a medicinal vessel and an IV bag in closed system
JP2540026B2 (ja) バイアル及びアンプルのための薬液アクセス組立体
US5169385A (en) Safety I. V. drug introducer set
US20050137523A1 (en) Medicament administration apparatus
US20100286603A1 (en) Kit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a degarelix solution
US4146153A (en) Sterile dispensing device
JPH0796040A (ja) バイアルアダプター
WO2011050468A1 (en) Inter vial transfer system
US11786442B2 (en) Liquid transfer device with dual lumen IV spike
JP7179660B2 (ja) 点滴又は注射によって患者に投与される液状の薬剤又は栄養物質の投与量を再構成するための圧力補償器を含む滅菌フレキシブルパッケージ
JPS6137253A (ja) 通気された点滴瓶
US6261270B1 (en) Sleeve stopper
CN217909831U (zh) 一种无针配药器
EP3911292B1 (en) Liquid transfer devices for use with intravenous (iv) bottles
CN209751664U (zh) 一种适用于双阀输液盖的带夹持结构的混药杯
CN212756454U (zh) 一种无菌型配制药品用输液软袋
CN111956492A (zh) 一种提高配药安全性的粉液连接器
JPH1033675A (ja) 注射器
CN113148425A (zh) 一种带有缝隙的新型药瓶塞子设计
JP2001178831A (ja) 薬液容器用接続器具及び接続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