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7811U - 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7811U
CN217907811U CN202220716263.2U CN202220716263U CN217907811U CN 217907811 U CN217907811 U CN 217907811U CN 202220716263 U CN202220716263 U CN 202220716263U CN 217907811 U CN217907811 U CN 217907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y connection
portable stethoscope
stethoscop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62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延林
邹芝兰
陈新星
崔涛
崔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XI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UNXI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XI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UNXI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7162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7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7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7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表面分别三个导管相对应的一端相连通,位于三通接头左侧的导管的顶端与左耳件的底端固定连接,位于三通接头右侧的导管的顶端与右耳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下表面通过导管与胸件的顶端固定连接,位于三通接头左右两侧的导管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套筒。该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通过设置套筒、连接板、螺栓和活动板,方便了该便携式听诊器在使用时可根据医生头部宽度对该便携式听诊器的扩张幅度进行调整,避免了医生的耳朵因受到较大力度的压迫而产生疼痛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听诊头与身体的接触面越大,拾取的音效越好,但是,人体表面有弧度,若胸件过大,听头不能完全与人体接触,音响不仅不能很好地拾取,还会从空隙泄露出去,因此,听诊头的大小应基于临床需要,听诊器胸件的直径几乎都统一在45-50毫米之间,特殊的如儿科胸件的直径一般为30毫米,新生儿为18毫米,现有的听诊器在使用时难以根据医生头部宽度对听诊器的扩张幅度进行调整,极易造成医生耳朵因受到较大力度的压迫而产生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解决了现有的听诊器在使用时难以根据医生头部宽度对听诊器的扩张幅度进行调整,极易造成医生耳朵因受到较大力度的压迫而产生疼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表面分别三个导管相对应的一端相连通,位于三通接头左侧的导管的顶端与左耳件的底端固定连接,位于三通接头右侧的导管的顶端与右耳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下表面通过导管与胸件的顶端固定连接,位于三通接头左右两侧的导管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套筒,两个套筒的外表面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相远离的一面相互铰接,两个连接板的相对面通过销轴与活动板的左右两侧面相互铰接,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与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与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三通接头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两个连接板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内壁与同一个限位板的外表面相互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板呈“L”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三通接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三通接头的正面通过固定块与卡环的外面固定连接,所述卡环的内壁与胸件的外表面相互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卡环的外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卡环设置为橡胶卡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通过设置套筒、连接板、螺栓和活动板,医护人员通过两个导管将该便携式听诊器挂在脖子上,当医护人员将左耳件和右耳件分别插入两个耳孔在时,医护人员转动螺栓,使得螺栓下方的活动板开始向下移动,而活动板两侧的连接板通过销轴将两个套筒向下移动,使得两个导管在套筒的带动下开始向中间靠拢,而螺栓向上转动时,两个导管在套筒的带动下向两侧移动,方便了该便携式听诊器在使用时可根据医生头部宽度对该便携式听诊器的扩张幅度进行调整,避免了医生的耳朵因受到较大力度的压迫而产生疼痛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使用体验。
2、该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限位板,当需要对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回收时,医护人员将两个限位板从活动板内部的第二限位槽内部抽出,同时也将限位板的另一侧从连接板下方的第一限位槽内取出,随后医护人员将限位板转动一百八十度,接着将限位板重新插入第二限位槽内,而第一限位槽则未与限位板接触,而连接板通过销轴开始活动,最后对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折叠和回收,方便了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调整的同时对两个活动板进行限位,避免了两个导管在使用过程中脱离,从而提高了该便携式听诊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该便携式听诊器的工作效率。
3、该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通过设置导管、胸件和卡环,在对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回收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将胸件与导管的连接处插入卡环,使导管通过卡环上方的活动槽进入卡环的内部,并对胸件进行固定,方便了对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回收的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胸件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该便携式听诊器的适用性,同时也有效的导管和胸件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通接头、2导管、3左耳件、4右耳件、5胸件、6套筒、7连接板、8活动板、9螺栓、10第一限位槽、11第二限位槽、12限位板、13螺纹槽、14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包括三通接头1,三通接头1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表面分别三个导管2相对应的一端相连通,位于三通接头1左侧的导管2的顶端与左耳件3的底端固定连接,位于三通接头1右侧的导管2的顶端与右耳件4的底端固定连接,三通接头1的下表面通过导管2与胸件5的顶端固定连接,位于三通接头1左右两侧的导管2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套筒6,两个套筒6的外表面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连接板7相远离的一面相互铰接,两个连接板7的相对面通过销轴与活动板8的左右两侧面相互铰接,活动板8的上表面与螺栓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三通接头1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3,螺纹槽13的内壁与螺栓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方便了该便携式听诊器在使用时可根据医生头部宽度对该便携式听诊器的扩张幅度进行调整,避免了医生的耳朵因受到较大力度的压迫而产生疼痛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三通接头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两个连接板7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10,第一限位槽10和第二限位槽11的内壁与同一个限位板12的外表面相互卡接,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11,方便了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调整的同时对两个活动板8进行限位,避免了两个导管2在使用过程中脱离,从而提高了该便携式听诊器的稳定性,限位板12呈“L”字形,通过设置限位板12,方便同时对活动板8和连接板7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活动板8和连接板7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三通接头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三通接头1的正面通过固定块与卡环14的外面固定连接,卡环14的内壁与胸件5的外表面相互卡接,通过设置卡环14,方便了对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回收的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胸件5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该便携式听诊器的适用性,卡环14的外面开设有活动槽,卡环14设置为橡胶卡环,通过设置卡环14,方便了对导管2和胸件5进行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前,医护人员通过两个导管2将该便携式听诊器挂在脖子上,当医护人员将左耳件3和右耳件4分别插入两个耳孔在时,医护人员转动螺栓9,使得螺栓9下方的活动板8开始向下移动,而活动板8两侧的连接板7通过销轴将两个套筒6向下移动,使得两个导管2在套筒6的带动下开始向中间靠拢,而螺栓9向上转动时,两个导管2在套筒6的带动下向两侧移动,当需要对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回收时,医护人员将两个限位板12从活动板8内部的第二限位槽11内部抽出,同时也将限位板12的另一侧从连接板7下方的第一限位槽10内取出,随后医护人员将限位板12转动一百八十度,接着将限位板12重新插入第二限位槽11内,而第一限位槽10则未与限位板12接触,而连接板7通过销轴开始活动,最后对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折叠和回收,在对该便携式听诊器进行回收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将胸件5与导管2的连接处插入卡环14,使导管2通过卡环14上方的活动槽进入卡环14的内部,并对胸件5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包括三通接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1)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表面分别三个导管(2)相对应的一端相连通,位于三通接头(1)左侧的导管(2)的顶端与左耳件(3)的底端固定连接,位于三通接头(1)右侧的导管(2)的顶端与右耳件(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三通接头(1)的下表面通过导管(2)与胸件(5)的顶端固定连接,位于三通接头(1)左右两侧的导管(2)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套筒(6),两个套筒(6)的外表面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连接板(7)相远离的一面相互铰接,两个连接板(7)的相对面通过销轴与活动板(8)的左右两侧面相互铰接,所述活动板(8)的上表面与螺栓(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三通接头(1)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螺纹槽(13)的内壁与螺栓(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两个连接板(7)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10),所述第一限位槽(10)和第二限位槽(11)的内壁与同一个限位板(12)的外表面相互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呈“L”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三通接头(1)的正面通过固定块与卡环(14)的外面固定连接,所述卡环(14)的内壁与胸件(5)的外表面相互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14)的外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卡环(14)设置为橡胶卡环。
CN202220716263.2U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 Active CN217907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6263.2U CN217907811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6263.2U CN217907811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7811U true CN217907811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46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6263.2U Active CN217907811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7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07811U (zh) 一种急诊医生用便携式听诊器
CN204318707U (zh) 口腔开口器
CN206295342U (zh) 窥镜一次性塑料分体蛇骨
CN211724324U (zh) 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装置
CN211381433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听诊器
CN211911651U (zh) 一种听诊器
CN212066732U (zh) 一种产科临床用产前诊断检查装置
CN208942183U (zh) 一种急诊内科听诊器
CN215305733U (zh) 一种宫腔镜输液管路
CN213758312U (zh) 一种儿科医生用新型听诊器
CN211355557U (zh) 一种方便与颈部固定的心内科用听诊器
CN215078817U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医学用多功能听诊器
CN215078814U (zh) 一种儿科医生用听诊器
CN205041430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听诊器
CN211834446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防干扰双面听诊器
CN215272877U (zh) 一种心血管医疗用听诊器
CN218500723U (zh) 用于导管腔内心电定位的心电监护连接装置
CN219461206U (zh) 一种心内科用心率听诊器
CN210408456U (zh) 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的听诊器
CN217409148U (zh) 一种胃肠手术伤口造口腹带
CN221084393U (zh) 一种血管通路固定装置
CN210931504U (zh) 一种听诊器
CN209951287U (zh) 一种螺纹拉杆式听诊器
CN210612152U (zh) 一种儿科医生专用听诊器
CN217697436U (zh) 一种负压多功能引流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