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6730U - 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6730U
CN217906730U CN202221541830.1U CN202221541830U CN217906730U CN 217906730 U CN217906730 U CN 217906730U CN 202221541830 U CN202221541830 U CN 202221541830U CN 217906730 U CN217906730 U CN 217906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nking
suction nozzle
cover body
cover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18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芳瑶
夏宇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inetime Household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inetime Household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inetime Household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inetime Household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18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6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6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6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包括:第一盖体,其可分离地封盖于杯体上,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安装部,安装部的上端设出水孔,下端向下延伸至杯体内,吸嘴可伸缩地安装在安装部中,并能从出水孔伸出,安装部的筒状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水孔连通的过流孔;第二盖体,其可开合地连接在第一盖体上,并设有与能够与出水孔连通的直饮嘴。本实用新型吸饮组件与直饮组件合理结合,安装部即实现了吸嘴的可伸缩安装,又可作为直饮的出水通道,整体结构简单紧凑,生产装配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杯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背景技术
水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容器,为方便携带,杯体上均封盖有杯盖,其根据饮用方式分为两种,杯盖上具有直饮口的直饮水杯,以及杯盖具有吸嘴的吸饮杯,以供用户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购买,为了提高水杯的功能性,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双饮杯,同时具备直饮和吸饮两用饮用模式,为方便饮用,现有的直饮吸饮两用杯盖分区设置直饮口和吸饮口,并分别装配直饮组件和吸饮组件,导致杯盖整体结构复杂,生产装配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直饮吸饮杯盖结构复杂,生产装配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包括:第一盖体,其可分离地封盖于杯体上,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安装部,安装部的上端设出水孔,下端向下延伸至杯体内,吸嘴可伸缩地安装在安装部中,并能从出水孔伸出,安装部的筒状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水孔连通的过流孔;第二盖体,其可开合地连接在第一盖体上,并设有与能够与出水孔连通的直饮嘴;第三盖体,其可启闭地封盖在直饮嘴上。上述设置,安装部即能够为吸嘴提供装配位,又能在直饮时,作为出水通道使用,结构简单易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吸嘴穿设在安装部中,吸嘴的尾端从安装部的底壁穿出,且吸嘴与安装部同轴设置,两者在径向存在装配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过流孔沿筒状侧壁的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且过流孔均为沿筒状侧壁轴向延伸的条形孔。上述设置,能够保证直饮时出水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下压件,该第二盖体盖扣在第一盖体时,所述直饮嘴与出水孔连通,所述下压件为吸嘴提供下压力,将吸嘴下压至下缩位,第二盖体开启时,下压件解除对吸嘴的下压力,吸嘴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上升至伸出位;所述直饮嘴上可启闭地封盖有第三盖体。直饮时,只需打开第三盖体即可,此时吸嘴在第二盖体下压件的作用下下缩在安装部;吸饮时,只需打开第二盖体,吸嘴上升至伸出位方便吸饮,此时直饮嘴封盖在第三盖体上,直饮嘴与吸饮嘴不需同时暴露,更为便捷卫生。
作为优选,所述吸嘴外壁上固设一挡沿,该挡沿沿径向向外突出,且其外径与出水孔的孔径相适应,吸嘴上升至伸出位时,该挡沿内嵌于出水孔中,对出水孔进行遮挡。挡沿能够在吸饮时对出水孔进行遮挡,避免水泼洒和异物进入,更为卫生。
作为优选,所述吸嘴的尾端安装一防止吸嘴从安装部中脱出的止挡件,该止挡件与安装部底壁的间距不小于吸嘴的上升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盖体的上端面上设有上凸的第一环状凸沿,出水孔位于第一环状凸沿的内圈范围内;所述第二盖体的下端面上设有下凸的第二环状凸沿,第二环状凸沿的外围间隔设置有下凸的第三环状凸沿,第二环状凸沿与第三环状凸沿之间形成配合间隙,第一环状凸沿与该配合间隙过盈配合。三个环状凸沿的配合,能够提高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扣合稳定性,提高杯盖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直饮嘴倾斜凸设在第二盖体的上端面,其下端口位于第二环状凸沿的内圈范围内。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水由直饮出水口到达直饮嘴,避免水渗至其它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下压件为成型在直饮嘴内的拱形悬勾,该拱形悬勾靠近直饮口的下端口设置,第二盖体盖扣在第一盖体时,拱形悬勾抵压在吸嘴的上端。拱形勾装结构的下压件在下压吸嘴时更为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盖体包括封盖及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一盖体或第二盖体枢接,连接臂的另一端设有装配环;所述封盖的环形侧壁上成型有与装配环进行配合的环形卡槽,封盖与直饮嘴螺接,并能相对于装配环转动。第三盖体采用上述结构,即方便开启,又不会脱落,便捷卫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吸饮组件与直饮组件合理结合,安装部即实现了吸嘴的可伸缩安装,又可作为直饮的出水通道,整体结构简单紧凑,生产装配成本低;杯盖由上至下分设三层,直饮部和吸饮部分设在不同层,可任意切换,直饮时,吸嘴不会暴露,吸饮时,直饮嘴不会暴露,卫生便捷;各层盖体装配方式合理,配合可靠,使用便捷,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盖体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吸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第一盖体10;安装部11;出水孔111;过流孔112;枢接座12;弹压座13;第一环状凸沿14;吸嘴20;挡沿21;止挡件22;第二盖体30;枢接耳31;卡沿32;直饮嘴33;下压件34;第二环状凸沿35;第三环状凸沿36;第三盖体40;封盖41;连接臂42;装配环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包括:第一盖体10,其可分离地封盖41于杯体上,所述第一盖体10上设有安装部11,安装部11的上端设出水孔111,下端向下延伸至杯体内,吸嘴20可伸缩地安装在安装部11中,并能从出水孔111伸出,安装部11的筒状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水孔111连通的过流孔112;第二盖体30,其可开合地连接在第一盖体10上,并设有与能够与出水孔111连通的直饮嘴33;直饮嘴33上可启闭地封盖41有第三盖体40。安装部11即能够为吸嘴20提供装配位,又能在直饮时,作为出水通道使用,结构简单易装配。
吸嘴20穿设在安装部11中,吸嘴20的尾端从安装部11的底壁穿出,为保证直饮时出水顺畅,吸嘴20与安装部11同轴设置,两者在径向存在装配间隙,所述过流孔112沿筒状侧壁的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且过流孔112均为沿筒状侧壁轴向延伸的条形孔。
吸嘴20外壁上固设一挡沿21,该挡沿21沿径向向外突出,且其外径与出水孔111的孔径相适应,吸嘴20上升至伸出位时,该挡沿21内嵌于出水孔111中,对出水孔111进行遮挡。挡沿21能够在吸饮时对出水孔111进行遮挡,避免水泼洒和异物进入,更为卫生;
吸嘴20的尾端安装一防止吸嘴20从安装部11中脱出的止挡件22,该止挡件22与安装部11底壁的间距不小于吸嘴20的上升距离;吸嘴20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抵接至挡沿21,弹簧的下端抵接至安装部11的底壁。
第一盖体10的一侧设有枢接座12,另一侧设有弹压座13,第二盖体30可开合地枢接在第一盖体10上,其一侧设有与枢接座12进行枢接的枢接耳31,其另一侧设有弹压座13进行配合的卡沿32。
第一盖体10的上端面上设有上凸的第一环状凸沿14,出水孔111位于第一环状凸沿14的内圈范围内;所述第二盖体30的下端面上设有下凸的第二环状凸沿35,第二环状凸沿35的外围间隔设置有下凸的第三环状凸沿36,第二环状凸沿35与第三环状凸沿36之间形成配合间隙,第一环状凸沿14与该配合间隙过盈配合。三个环状凸沿的配合,能够提高第一盖体10与第二盖体30的扣合稳定性,提高杯盖的密封性。
直饮嘴33倾斜凸设在第二盖体30的上端面,其下端口位于第二环状凸沿35的内圈范围内,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水由直饮出水口到达直饮嘴33,避免水渗至其它位置;第二盖体30上还设有下压件34,该第二盖体30盖扣在第一盖体10时,所述直饮嘴33与出水孔111连通,所述下压件34为吸嘴20提供下压力,将吸嘴20下压至下缩位,第二盖体30开启时,下压件34解除对吸嘴20的下压力,吸嘴2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上升至伸出位,本实施例中下压件34为成型直饮嘴33内的拱形悬勾,该拱形悬勾靠近直饮口的下端口设置,第二盖体30盖扣在第一盖体10时,拱形悬勾抵压在吸嘴20的上端,拱形勾状结构的下压件34在下压吸嘴20时更为稳定可靠。
所述第三盖体40包括封盖41及连接臂42,所述连接臂42的一端枢接在第一盖体10的枢接座12上,连接臂42的另一端设有装配环421,所述封盖41的环形侧壁上成型有与装配环421进行配合的环形卡槽,封盖41与直饮嘴33螺纹连接接,并能相对于装配环421转动。直饮时,只需打开第三盖体40即可,此时吸嘴20在第二盖体30下压件34的作用下下缩在安装部11;吸饮时,只需打开第二盖体30,吸嘴20上升至伸出位方便吸饮,此时直饮嘴33封盖41在第三盖体40上,直饮嘴33与吸饮嘴不需同时暴露,更为便捷卫生。
本实用新型公开吸饮直饮两用杯盖结构简单紧凑,生产装配成本低,使用便捷卫生。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包含……”,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其可分离地封盖于杯体上,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安装部,安装部的上端设出水孔,下端向下延伸至杯体内,吸嘴可伸缩地安装在安装部中,并能从出水孔伸出,安装部的筒状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水孔连通的过流孔;第二盖体,其可开合地连接在第一盖体上,并设有与能够与出水孔连通的直饮嘴;第三盖体,其可启闭地封盖在直饮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穿设在安装部中,吸嘴的尾端从安装部的底壁穿出,且吸嘴与安装部同轴设置,两者在径向存在装配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沿筒状侧壁的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且过流孔均为沿筒状侧壁轴向延伸的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下压件,该第二盖体盖扣在第一盖体时,所述直饮嘴与出水孔连通,所述下压件为吸嘴提供下压力,将吸嘴下压至下缩位,第二盖体开启时,下压件解除对吸嘴的下压力,吸嘴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上升至伸出位;所述直饮嘴上可启闭地封盖有第三盖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外壁上固设一挡沿,该挡沿沿径向向外突出,且其外径与出水孔的孔径相适应,吸嘴上升至伸出位时,该挡沿内嵌于出水孔中,对出水孔进行遮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尾端安装一防止吸嘴从安装部中脱出的止挡件,该止挡件与安装部底壁的间距不小于吸嘴的上升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上端面上设有上凸的第一环状凸沿,出水孔位于第一环状凸沿的内圈范围内;所述第二盖体的下端面上设有下凸的第二环状凸沿,第二环状凸沿的外围间隔设置有下凸的第三环状凸沿,第二环状凸沿与第三环状凸沿之间形成配合间隙,第一环状凸沿与该配合间隙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饮嘴倾斜凸设在第二盖体的上端面,其下端口位于第二环状凸沿的内圈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件为成型在直饮嘴内的拱形悬勾,该拱形悬勾靠近直饮口的下端口设置,第二盖体盖扣在第一盖体时,拱形悬勾抵压在吸嘴的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盖体包括封盖及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一盖体或第二盖体枢接,连接臂的另一端设有装配环;所述封盖的环形侧壁上成型有与装配环进行配合的环形卡槽,封盖与直饮嘴螺接,并能相对于装配环转动。
CN202221541830.1U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Active CN217906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1830.1U CN217906730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1830.1U CN217906730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6730U true CN217906730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1830.1U Active CN217906730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6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23429U (zh) 一种防按压乳液瓶
CN217906730U (zh) 一种吸饮直饮两用杯盖
CN101623163A (zh) 悬挂滤网式杯盖
CN2815172Y (zh) 一种茶杯
CN216569442U (zh) 双饮杯盖及水杯
CN214341545U (zh) 一种双饮杯盖
CN215423983U (zh) 一种吸管可控的杯盖以及使用该杯盖的杯子
CN217907217U (zh) 一种组合式杯盖
CN217309801U (zh) 双饮水杯
CN201178906Y (zh) 滤茶杯
CN218186195U (zh) 一种新型便捷茶杯
CN218304406U (zh) 一种防止杯盖脱落的水杯
CN220937605U (zh) 一种分仓杯
CN216984425U (zh) 一种吸饮式杯盖
CN216454460U (zh) 一种双向固定的翻片式杯盖
CN221012775U (zh) 一种磁吸双饮盖
CN216822680U (zh) 一种折叠式杯盖
CN217338142U (zh) 一种直饮口与吸嘴两侧分置式杯盖
CN218852411U (zh) 杯盖组件和杯具
CN212489448U (zh) 一种保温杯盖
CN216364634U (zh) 一种可翻盖的双饮出水杯
CN220588018U (zh) 一种易启闭杯盖
CN218304392U (zh) 一种翻片式锁合杯盖和咖啡杯
CN220315882U (zh) 冷热饮共用含防漏塞一体式一次性杯盖
CN201349685Y (zh) 防溢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