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4171U -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4171U
CN217904171U CN202221718784.8U CN202221718784U CN217904171U CN 217904171 U CN217904171 U CN 217904171U CN 202221718784 U CN202221718784 U CN 202221718784U CN 217904171 U CN217904171 U CN 217904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motor housing
fan blade
wind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87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Power K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Power K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Power K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Power K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87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4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4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4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外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三色灯,底座的正面贯穿开设有风洞,风洞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组件,电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正面设置有输出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扇叶组件在风洞内部被齿带带动转动以及第二扇叶组件在电机外壳内部传动效果、温度监测器监测电机外壳内部温度并控制三色灯亮出不同颜色的灯,可以达到半导体制冷片较好的制冷效果,防止半导体制冷片自身过热以及电机外壳内部出现温度不均衡的情况,同时有助于操作人员了解电机外壳内部的温度工作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外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而电机的安装运作需要依靠电机外壳实现,电机外壳能有效保证电机运行的稳定性,提供电机转子在工作时较好的散热效果,保障电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电机外壳有运用半导体散热片进行电机内部的散热,而散热片在散热时,其自身背面也会产生较高的热量,使得电机外壳整体热量保持不下,不适用于电机的持续散热工作;
2、现有的半导体散热片对电机的散热只能做到单点散热,即靠近散热片的位置温度低,但远离散热片的位置温度高,使得散热片的散热效果不理想,且外部人员无法有效的了解电机内部具体的温度和工作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解决了现今存在的散热效果问题以及整体散热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三色灯,所述底座的正面贯穿开设有风洞,所述风洞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组件,所述电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正面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的表面设置有齿带,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二扇叶组件,所述风洞顶部与电机外壳之间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贯穿开设有循环口,所述电机外壳内表面顶部设置有温度监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风洞的内径尺寸与第一扇叶组件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扇叶组件通过固定架与风洞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直流电机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直流电机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齿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齿带与传动齿啮合,所述齿带通过传动齿与输出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带与第二扇叶组件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二扇叶组件通过固定架与电机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齿带与第一扇叶组件外表面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的内表面尺寸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外表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卡槽卡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关于风洞的水平线呈等距直线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监测器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温度监测器与三色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通过在电机外壳的内部设置安装架,安装架直接固定直流电机的位置,而直流电机带动输出轴转动,实现基本的工作效果,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在被输出轴带动转动后能传动表面啮合的齿带,使得齿带带动底端风洞内部的第一扇叶组件转动,而第一扇叶组件转动后能带动风力吹向风洞内部,对卡槽内部卡接的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风冷散热效果,这样能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常使用,防止半导体制冷片背面过热造成半导体制冷片的损坏或电机外壳整体问题较高导致散热不理想的情况发生,适用于电机持续的工作。
2、该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通过在电机外壳的内部设置第二扇叶组件,第二扇叶组件通过固定架与电机外壳之间转动连接,且第二扇叶组件同第一扇叶组件一样与齿带之间啮合传动,使得齿带带动第一扇叶组件转动的同时也能带动第二扇叶组件转动,值得注意的是,电机外壳内部为封闭空间,第二扇叶组件的转动仅能带动电机外壳内部空气的流通效果,而第二扇叶组件正对于半导体制冷片顶部的制冷区域,带动半导体制冷片顶部空气从安装架一端贯穿开设的循环口内循环流通,使得电机外壳内部各点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这样能有效提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果,防止单点过热或过冷,而通过在电机外壳内表面顶部设置温度监测器,温度监测器与底座表面的三色灯之间电性连接,直接反馈电机外壳内部的温度数值,帮助外界人员了解电机外壳内部的温度和工作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洞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外壳;2、底座;3、三色灯;4、风洞;5、第一扇叶组件;6、安装架;7、直流电机;8、输出轴;9、传动齿;10、齿带;11、第二扇叶组件;12、卡槽;13、半导体制冷片;14、循环口;15、温度监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包括电机外壳1,即护壳;电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稳定电机的运作;底座2的表面设置有三色灯3,不同颜色的灯亮起反馈电机外壳1内部的工作状态;底座2的正面贯穿开设有风洞4,用于通风;风洞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组件5,用于散热,其外形类似外部有啮合传动件,内部掏空设置扇叶,为市面上现有技术,这里不过多描述;电机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6,固定后续装置的安装位置;安装架6的内侧设置有直流电机7,即电机转子主体;直流电机7的正面设置有输出轴8,输出传动装置;输出轴8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9,用于后续装置的传动;传动齿9的表面设置有齿带10,用于传动;电机外壳1内部设置有第二扇叶组件11,同第一扇叶组件5,实现电机外壳1内部空气流通;风洞4顶部与电机外壳1之间开设有卡槽12,用于后续装置的卡接固定,贯穿与电机外壳1底面与风洞4之间;卡槽12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3,用于制冷散热;安装架6的一端贯穿开设有循环口14,用于实现空气在安装架6上下两端的循环流通;电机外壳1内表面顶部设置有温度监测器15,用于监测电机外壳1内部温度,反馈与三色灯3。
本实施例中,底座2与电机外壳1固定连接,风洞4的内径尺寸与第一扇叶组件5的外径尺寸相匹配,第一扇叶组件5通过固定架与风洞4转动连接,第一扇叶组件5与风洞4之间的转动实现风力在风洞4内部的流通,帮助后续半导体制冷片13底面的散热;安装架6与电机外壳1固定连接,直流电机7与安装架6固定连接,输出轴8与直流电机7传动连接,输出轴8与直流电机7之间的传动连接以及安装架6对直流电机7的固定实现基本的工作效果;传动齿9与输出轴8固定连接,齿带10与传动齿9啮合,齿带10通过传动齿9与输出轴8传动连接,输出轴8带动传动齿9转动,传动齿9转动后带动齿带10传动,实现带动第一扇叶组件5、第二扇叶组件11的转动;齿带10与第二扇叶组件11的外表面啮合,第二扇叶组件11通过固定架与电机外壳1转动连接,齿带10与第一扇叶组件5外表面啮合,第二扇叶组件11在齿带10的传动效果下转动,对半导体制冷片13顶面吹风,实现空气在电机外壳1内部循环流通的效果;卡槽12的内表面尺寸与半导体制冷片13的外表面尺寸相匹配,半导体制冷片13与卡槽12卡接,半导体制冷片1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半导体制冷片13关于风洞4的水平线呈等距直线排布,两组半导体制冷片13提供较好的制冷效果;温度监测器15与电机外壳1固定连接,温度监测器15与三色灯3电性连接,温度监测器15监测电机外壳1内部温度,控制三色灯3亮出不同颜色的灯,反馈电机外壳1内部的温度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者通过在电机外壳1内部设置安装架6,安装架6直接固定安装直流电机7,直流电机7带动输出轴8转动,实现正常的工作效果,而输出轴8表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9,传动齿9又啮合着齿带10,使得输出轴8转动带动齿带10传动,齿带10的底端靠近风洞4的内部啮合着第一扇叶组件5,第一扇叶组件5与风洞4之间通过固定架转动连接,这样齿带10能带动第一扇叶组件5转动在风洞4内部,而半导体制冷片13直接卡接在卡槽12内部,半导体制冷片13的底面暴露在风洞4内表面顶端,这样第一扇叶组件5转动带动风力对半导体制冷片13底面进行风冷,保证半导体制冷片13的温度不会太高从而导致整体温度保持不下的情况发生,而齿带10在带动第一扇叶组件5转动的同时,其靠近电机外壳1内部的一端与第二扇叶组件11之间啮合传动,第二扇叶组件11同第一扇叶组件5一样通过固定架与电机外壳1转动连接,而第二扇叶组件11的转动带动电机外壳1内部封闭空间的空气流通,空气垂向半导体制冷片13顶部的制冷面,带动冷空气从安装架6一端贯穿开设的循环口14内循环流通,实现电机外壳1内部整体温度的降低,防止出现单点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同时通过在电机外壳1内表面顶部设置温度监测器15,温度监测器15与底座2表面的三色灯3之间电性连接,直接反馈电机外壳1内部的温度状况,即温度不同时,三色灯3不同颜色的灯亮起,这样有助于外界操作人员了解电机外壳1内部具体的温度和工作情况,实用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包括电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表面设置有三色灯(3),所述底座(2)的正面贯穿开设有风洞(4),所述风洞(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组件(5),所述电机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的内侧设置有直流电机(7),所述直流电机(7)的正面设置有输出轴(8),所述输出轴(8)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9),所述传动齿(9)的表面设置有齿带(10),所述电机外壳(1)内部设置有第二扇叶组件(11),所述风洞(4)顶部与电机外壳(1)之间开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3),所述安装架(6)的一端贯穿开设有循环口(14),所述电机外壳(1)内表面顶部设置有温度监测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与电机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风洞(4)的内径尺寸与第一扇叶组件(5)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扇叶组件(5)通过固定架与风洞(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与电机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直流电机(7)与安装架(6)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8)与直流电机(7)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9)与输出轴(8)固定连接,所述齿带(10)与传动齿(9)啮合,所述齿带(10)通过传动齿(9)与输出轴(8)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带(10)与第二扇叶组件(11)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二扇叶组件(11)通过固定架与电机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齿带(10)与第一扇叶组件(5)外表面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2)的内表面尺寸与半导体制冷片(13)的外表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与卡槽(12)卡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关于风洞(4)的水平线呈等距直线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器(15)与电机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温度监测器(15)与三色灯(3)电性连接。
CN202221718784.8U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Active CN217904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8784.8U CN217904171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8784.8U CN217904171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4171U true CN217904171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1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8784.8U Active CN217904171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4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1172A (zh) 高效节能电机
CN217904171U (zh)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CN213126938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变频器
CN218456378U (zh) 便于调节功率的伺服电机
CN217427843U (zh) 一种三相异步电机用高效散热外壳
CN116015205A (zh) 一种给太阳能发电组件散热的装置
CN112510891A (zh) 一种高效电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1202924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led照明灯
CN212033904U (zh) 一种用于同井注采系统中的潜油电机
CN211648461U (zh) 一种用于单螺杆泵的大功率轴承座散热装置
CN21425533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低压开关柜
CN209026667U (zh) 一种易散热led射灯
CN219120515U (zh) 一种兼具散热和导热功能的led线条灯
CN218845930U (zh) 一种应用于led灯具的调光机构
CN220307424U (zh) 一种过温保护led驱动电源
CN216253636U (zh) 一种耐高温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
CN216599201U (zh) 一种节能型高效电机
CN21223128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
CN214745611U (zh) 一种具有防水蒸气的厂房灯
CN214256040U (zh) 高效节能电机
CN210060018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动攻丝机用降温装置
CN21417608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燃料电池发动机装置
CN217642221U (zh) 一种配电柜
CN110440205B (zh) 灯具
CN217956984U (zh) 一种变频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