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6984U -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6984U
CN217896984U CN202221475241.8U CN202221475241U CN217896984U CN 217896984 U CN217896984 U CN 217896984U CN 202221475241 U CN202221475241 U CN 202221475241U CN 217896984 U CN217896984 U CN 217896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orizontal
cross
prefabricated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752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赞
胡松
肖明
邵择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752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6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6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6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包括两片上下固定连接的板体,分别为上板体和下板体,板体包括本层墙部、跨层连梁的本层预制部和跨层连梁的下层预制部,本层预制部钢筋包括本层水平腰筋、本层水平底筋和本层竖向超伸箍筋,本层水平底筋为本层水平腰筋中的最底层钢筋,跨层连梁的下层预制部包括下层预制部钢筋,下层预制部钢筋是下层水平纵筋中的最顶层钢筋即下层水平顶筋。本实用新型在预制墙板内配置跨层连梁的本层竖向超伸箍筋及下层连梁上筋,具有结构形式简单,施工便捷高效,结构整体性优良等优势,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预制剪力墙内部连梁钢筋的标准化生产,便于质量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住宅应用装配式时主要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该体系的上下层间通过混凝土水平后浇带或圈梁连接为整体,连接过程中一般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技术、钢筋搭接连接技术、直螺纹连接等钢筋连接技术;墙板水平外伸钢筋到后浇段内,并通过钢筋搭接实现传力,层间相邻墙板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段连接为整体,该技术体系应用多年,已经非常成熟。
对于窗洞口,主要采用窗上连梁窗下填充墙或窗上窗下双连梁的方式;该两种方式上层窗下结构与下层窗上结构均不需要连接,现场施工较方便。但许多工程项目由于抗震计算需求,常常需要采用跨层梁,即上层窗下结构与下层窗上结构为一整根连梁,此时若采用传统的连接方式,两根连梁的箍筋在后浇段内的搭接长度较小、连梁整体性差;同时现场需安装上层墙板后才可进行水平后浇带的浇筑,施工繁琐且浇筑质量差;因此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中不采用跨层连梁的形式,必须采用时该部分梁和相邻剪力墙只能采用现浇,现场支模、绑扎钢筋量大,施工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要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开洞剪力墙上的跨层上反梁采用传统连接方式存在只能采用现场支模、绑扎钢筋,工程量大,施工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包括两片上下固定连接的板体,分别为上板体和下板体,
所述板体为门式预制件,所述板体的中部开有下侧敞开的洞口,板体包括本层墙部、跨层连梁的本层预制部和跨层连梁的下层预制部,所述本层墙部为洞口两侧的竖向预制构件,所述本层预制部为洞口顶部的水平预制构件,
所述本层墙部包括本层墙部钢筋和本层墙部混凝土,所述本层墙部混凝土包裹本层墙部钢筋,所述本层墙部钢筋包括墙部竖向主筋、墙部水平筋和墙部拉结钢筋,
所述本层预制部包括本层预制部钢筋和本层预制部混凝土,所述本层预制部混凝土包裹本层预制部钢筋,所述本层预制部钢筋包括本层水平腰筋、本层水平底筋和本层竖向超伸箍筋,所述本层水平底筋为本层水平腰筋中的最底层钢筋,本层竖向超伸箍筋的底部预埋于本层预制部混凝土内、本层水平底筋的下侧,本层竖向超伸箍筋的顶部伸出本层预制部混凝土的顶面,其伸出高度与跨层连梁的高度相适应,
所述跨层连梁的下层预制部包括下层预制部钢筋,下层预制部钢筋是下层水平纵筋中的最顶层钢筋即下层水平顶筋,
所述上板体的下层水平顶筋和下板体的本层水平底筋之间为跨层连梁的钢筋设置范围,其中下板体的顶面以上部分为现装范围,
所述上板体的底面高于楼板的顶面,下板体的墙部竖向主筋的顶部与上板体的墙部竖向主筋的底部连接,
所述连接构造还包括在现装范围设置的跨层连梁的现场安装部,所述现场安装部包括跨层连梁附加箍筋、跨层连梁水平腰筋、跨层连梁水平拉筋以及跨层连梁现浇混凝土,
所述跨层连梁附加箍筋与本层竖向超伸箍筋一一对应设置,并且跨层连梁附加箍筋的底部与本层竖向超伸箍筋的顶部搭接,跨层连梁附加箍筋的顶部箍接在上板体的下层水平顶筋的上侧,
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与本层竖向超伸箍筋之间通过跨层连梁水平拉筋拉结为一体,
所述跨层连梁现浇混凝土包括先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所述先浇混凝土设置在下板体的顶面至楼板的顶面之间,所述后浇混凝土设置在先浇混凝土的顶面至上板体的下层水平顶筋以上、包括下层水平顶筋的保护层厚度的位置处。
所述本层竖向超伸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U型箍筋或带钩开口箍筋,所述跨层连梁附加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U型箍筋或带钩开口箍筋。
所述本层水平底筋或下层水平顶筋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锚固板。
所述墙部竖向主筋的顶部伸出本层墙部混凝土的顶面,墙部竖向主筋的底部延伸至本层墙部的底部,所述墙部水平筋与墙部竖向主筋通过墙部拉结钢筋拉接,所述墙部水平筋沿本层墙部通高间隔布置,墙部水平筋的外半部伸出本层墙部混凝土的外侧面。
所述本层墙部钢筋还包括墙部连梁腰筋,所述墙部连梁腰筋布置在下层水平顶筋标高以下的本层墙部混凝土内。
所述墙部连梁腰筋的内端部伸出上板体的本层墙部混凝土,外端部伸出或者不伸出本层墙部混凝土,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与上板体的墙部连梁腰筋的道数不同设置或者道数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在先浇混凝土设有至少一道,其余设置在后浇混凝土内或者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均设置在后浇混凝土内。
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的端部与上板体的本层墙部无连接或者与墙部连梁腰筋无连接。
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是由两根钢筋的内端通过搭接连接为一体,而两根钢筋的两个外端部分别与两侧墙部连梁腰筋的内端部通过跨层连梁直螺纹套筒连接。
所述本层水平腰筋的两端部分别伸出本层预制部混凝土的两端端面,所述本层竖向超伸箍筋与本层水平腰筋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便捷高效地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上反连梁的施工并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和结构整体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预制墙板内配置跨层连梁的本层竖向超伸箍筋及下层连梁上筋,具有结构形式简单,施工便捷高效,结构整体性优良等优势,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预制剪力墙内部连梁钢筋的标准化生产,便于质量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跨层连梁由预制部分和现装部分组成,现装部分包括安装跨层连梁附加箍筋、跨层连梁水平腰筋和跨层连梁水平拉筋,保证预制连梁纵筋及预制箍筋共同受力,有助于保证连梁的施工质量,优化连梁的受力性能,提高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同时,现装部分的混凝土进行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楼板顶面即上板体的下方,保证上板体的底面与该次混凝土浇筑面之前具有空间,该空间需要第二次浇筑填充,第二次浇筑至跨层连梁的顶面,与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实现可靠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构造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连接部位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本层墙部位置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跨层连梁位置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本层预制部位置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构造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7是图6的连接部位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构造的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9是图8的连接部位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透视图并连接跨层连梁附加箍筋。
图13是图2未浇筑跨层连梁现浇混凝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洞口、2-本层墙部、21-墙部竖向主筋、22-墙部水平筋、23-墙部拉结钢筋、24-本层墙部混凝土、25-墙部灌浆套筒、26-墙部连梁腰筋、3-本层预制部、31-本层水平腰筋、32-本层水平底筋、33-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4-本层预制部混凝土、4-下层预制部、5-锚固板、6-楼板的顶面、7-现场安装部、71-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2-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3-跨层连梁水平拉筋、74-跨层连梁现浇混凝土、741-先浇混凝土、742-后浇混凝土、11-上板体、12-下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5、图10-13所示,连接构造包括两片上下固定连接的板体,分别为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所述板体为门式预制件,所述板体的中部开有下侧敞开的洞口1,板体包括本层墙部2、跨层连梁的本层预制部3和跨层连梁的下层预制部4,所述本层墙部2为洞口两侧的竖向预制构件,所述本层预制部3为洞口顶部的水平预制构件。
所述本层墙部2包括本层墙部钢筋和本层墙部混凝土24,所述本层墙部混凝土24包裹本层墙部钢筋,所述本层墙部钢筋包括墙部竖向主筋21、墙部水平筋22和墙部拉结钢筋23,所述上板体11的底面高于楼板的顶面6,下板体12的墙部竖向主筋21的顶部与上板体11的墙部竖向主筋21的底部连接。
所述本层预制部3包括本层预制部钢筋和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所述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包裹本层预制部钢筋,所述本层预制部钢筋包括本层水平腰筋31、本层水平底筋32和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所述本层水平底筋32为本层水平腰筋31中的最底层钢筋,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的底部预埋于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内、本层水平底筋32的下侧,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的顶部伸出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的顶面,其伸出高度与跨层连梁的高度相适应。所述本层水平腰筋31的两端部分别伸出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的两端端面,所述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与本层水平腰筋31连接。
所述跨层连梁的下层预制部4包括下层预制部钢筋,下层预制部钢筋是下层水平纵筋中的最顶层钢筋即下层水平顶筋,所述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和下板体12的本层水平底筋32之间为跨层连梁的钢筋设置范围,其中下板体12的顶面以上部分为现装范围。
所述连接构造还包括在现装范围设置的跨层连梁的现场安装部7,所述现场安装部7包括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跨层连梁水平拉筋73以及跨层连梁现浇混凝土74。
所述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与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一一对应设置,并且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的底部与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的顶部搭接,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的顶部箍接在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的上侧。
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与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之间通过跨层连梁水平拉筋73拉结为一体。
所述跨层连梁现浇混凝土74包括先浇混凝土741和后浇混凝土742,所述先浇混凝土741设置在下板体12的顶面至楼板的顶面6之间,所述后浇混凝土742设置在先浇混凝土的顶面至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以上、包括下层水平顶筋的保护层厚度的位置处。
所述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为封闭矩形箍筋、U型箍筋或带钩开口箍筋,其中U型箍筋或带钩开口箍筋的开口向上。所述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为封闭矩形箍筋、U型箍筋或带钩开口箍筋。其中U型箍筋或带钩开口箍筋的开口向下。所述本层水平底筋32或下层水平顶筋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锚固板5,以减少锚固长度。
所述墙部竖向主筋21的顶部伸出本层墙部混凝土24的顶面,墙部竖向主筋21的底部延伸至本层墙部2的底部,这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做法,例如墙部竖向主筋21的底部可以与本层墙部2的底部预埋的墙部灌浆套筒25进行套筒连接,方便后续与其它墙部竖向主筋21连接,还可以不在本层墙部2的底部预埋灌浆套筒,后续与其它墙部竖向主筋21间接搭接或者直螺纹连接。所述墙部水平筋22与墙部竖向主筋21通过墙部拉结钢筋23拉接,所述墙部水平筋22沿本层墙部2通高间隔布置,墙部水平筋22的外半部伸出本层墙部混凝土24的外侧面。本实施例中采用底部预埋的墙部灌浆套筒25的方式,所述墙部灌浆套筒25的底面与本层墙部混凝土24的底面平齐。
所述本层墙部钢筋还包括墙部连梁腰筋26,所述墙部连梁腰筋26布置在下层水平顶筋标高以下的本层墙部混凝土24内。所述墙部连梁腰筋26的内端部伸出上板体11的本层墙部混凝土24,外端部伸出或者不伸出本层墙部混凝土24。
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与上板体11的墙部连梁腰筋26的道数不同设置,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的端部与上板体11的本层墙部2无连接或者与墙部连梁腰筋26无连接,
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在先浇混凝土741设有至少一道,其余设置在后浇混凝土742内。本实施例中,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在先浇混凝土741设有一道,其余两道均设置在后浇混凝土742内。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均为整根钢筋。
这种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安装下板体12。
步骤二,浇筑先浇混凝土741以及楼板的混凝土至楼板的顶面6标高处,并且该范围内的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预先埋入。本实施例中,楼板为叠合楼板,因此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应在本步骤之前、下板体12安装之后施工,本步骤中浇筑的楼板的混凝土为叠合楼板的现浇部混凝土。
步骤三,安装上板体11,将下板体12的墙部竖向主筋21与上板体11的墙部竖向主筋21连接。
步骤四,安装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与下板体12的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搭接、箍接在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的上侧。
步骤五,安装其余的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的两端部不伸入两侧的上板体11的本层墙部2内,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通过跨层连梁水平拉筋73与下板体12的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拉结,使得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跨层连梁水平拉筋73、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下板体12的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共同形成跨层连梁的现场安装部7的钢筋骨架,提高钢筋骨架整体性。
步骤六,安装跨层连梁的现场安装部7的模板。
步骤七,浇筑后浇混凝土742完成现场安装部7的施工,现场安装部7与下板体12的本层预制部3共同形成完整的跨层连梁。
实施例二参见图7-8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均设置在后浇混凝土742内,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与上板体11的墙部连梁腰筋26的道数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墙部连梁腰筋26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每根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均是由两根钢筋的内端通过搭接连接为一体,而两根钢筋的两个外端部分别与两侧墙部连梁腰筋26的内端部通过跨层连梁直螺纹套筒连接。本实施例中,墙部连梁腰筋26共设置四道,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在后浇混凝土742内也设置有四道。
这种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安装下板体12。
步骤二,浇筑先浇混凝土741以及楼板的混凝土至楼板的顶面6标高处,并且该范围内的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预先埋入。本实施例中,楼板为叠合楼板,因此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应在本步骤之前、下板体12安装之后施工,本步骤中浇筑的楼板的混凝土为叠合楼板的现浇部混凝土。
步骤三,安装上板体11,将下板体12的墙部竖向主筋21与上板体11的墙部竖向主筋21连接。
步骤四,安装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与下板体12的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搭接、箍接在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的上侧。
步骤五,安装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将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与上板体11的本层墙部2的水平构造筋通过直螺纹套筒连接,即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通过水平构造筋伸入上板体11的本层墙部2,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还通过跨层连梁水平拉筋73与下板体12的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拉结,使得本步骤中的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跨层连梁水平拉筋73、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下板体12的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共同形成跨层连梁的现场安装部7的钢筋骨架,提高钢筋骨架整体性。
步骤六,安装跨层连梁的现场安装部7的模板。
步骤七,浇筑后浇混凝土742完成现场安装部7的施工,现场安装部7与下板体12的本层预制部3共同形成完整的跨层连梁。
实施例三参见图9-10所示,与实施例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与上板体11的墙部连梁腰筋26的道数不相同,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侧墙部连梁腰筋26的内端部通过跨层连梁直螺纹套筒连接或者搭接,墙部连梁腰筋26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均设置在后浇混凝土742内。本实施例中,墙部连梁腰筋26共设置四道,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共设置两道,其中上道与墙部连梁腰筋26搭接,同时该道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为整根钢筋。下道与墙部连梁腰筋26直螺纹套筒连接,同时该道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是由两根钢筋搭接接长形成。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参见实施例二。

Claims (10)

1.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上下固定连接的板体,分别为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
所述板体为门式预制件,所述板体的中部开有下侧敞开的洞口(1),板体包括本层墙部(2)、跨层连梁的本层预制部(3)和跨层连梁的下层预制部(4),所述本层墙部(2)为洞口两侧的竖向预制构件,所述本层预制部(3)为洞口顶部的水平预制构件,
所述本层墙部(2)包括本层墙部钢筋和本层墙部混凝土(24),所述本层墙部混凝土(24)包裹本层墙部钢筋,所述本层墙部钢筋包括墙部竖向主筋(21)、墙部水平筋(22)和墙部拉结钢筋(23),
所述本层预制部(3)包括本层预制部钢筋和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所述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包裹本层预制部钢筋,所述本层预制部钢筋包括本层水平腰筋(31)、本层水平底筋(32)和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所述本层水平底筋(32)为本层水平腰筋(31)中的最底层钢筋,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的底部预埋于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内、本层水平底筋(32)的下侧,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的顶部伸出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的顶面,其伸出高度与跨层连梁的高度相适应,
所述跨层连梁的下层预制部(4)包括下层预制部钢筋,下层预制部钢筋是下层水平纵筋中的最顶层钢筋即下层水平顶筋,
所述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和下板体(12)的本层水平底筋(32)之间为跨层连梁的钢筋设置范围,其中下板体(12)的顶面以上部分为现装范围,
所述上板体(11)的底面高于楼板的顶面(6),下板体(12)的墙部竖向主筋(21)的顶部与上板体(11)的墙部竖向主筋(21)的底部连接,
所述连接构造还包括在现装范围设置的跨层连梁的现场安装部(7),所述现场安装部(7)包括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跨层连梁水平拉筋(73)以及跨层连梁现浇混凝土(74),
所述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与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一一对应设置,并且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的底部与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的顶部搭接,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的顶部箍接在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的上侧,
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与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之间通过跨层连梁水平拉筋(73)拉结为一体,
所述跨层连梁现浇混凝土(74)包括先浇混凝土(741)和后浇混凝土(742),所述先浇混凝土(741)设置在下板体(12)的顶面至楼板的顶面(6)之间,所述后浇混凝土(742)设置在先浇混凝土的顶面至上板体(11)的下层水平顶筋以上、包括下层水平顶筋的保护层厚度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为封闭矩形箍筋、U型箍筋或带钩开口箍筋,所述跨层连梁附加箍筋(71)为封闭矩形箍筋、U型箍筋或带钩开口箍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层水平底筋(32)或下层水平顶筋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锚固板(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部竖向主筋(21)的顶部伸出本层墙部混凝土(24)的顶面,墙部竖向主筋(21)的底部延伸至本层墙部(2)的底部,所述墙部水平筋(22)与墙部竖向主筋(21)通过墙部拉结钢筋(23)拉接,所述墙部水平筋(22)沿本层墙部(2)通高间隔布置,墙部水平筋(22)的外半部伸出本层墙部混凝土(24)的外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层墙部钢筋还包括墙部连梁腰筋(26),所述墙部连梁腰筋(26)布置在下层水平顶筋标高以下的本层墙部混凝土(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部连梁腰筋(26)的内端部伸出上板体(11)的本层墙部混凝土(24),外端部伸出或者不伸出本层墙部混凝土(24),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与上板体(11)的墙部连梁腰筋(26)的道数不同设置或者道数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在先浇混凝土(741)设有至少一道,其余设置在后浇混凝土(742)内或者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均设置在后浇混凝土(74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的端部与上板体(11)的本层墙部(2)无连接或者与墙部连梁腰筋(26)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层连梁水平腰筋(72)是由两根钢筋的内端通过搭接连接为一体,而两根钢筋的两个外端部分别与两侧墙部连梁腰筋(26)的内端部通过跨层连梁直螺纹套筒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层水平腰筋(31)的两端部分别伸出本层预制部混凝土(34)的两端端面,所述本层竖向超伸箍筋(33)与本层水平腰筋(31)连接。
CN202221475241.8U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 Active CN217896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5241.8U CN217896984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5241.8U CN217896984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6984U true CN217896984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75241.8U Active CN217896984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6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1659B (zh) 预制装配式带钢板暗支撑叠合板式混凝土双肢剪力墙
CN105569224B (zh)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整体式剪力墙及制备和安装方法
CN109736479B (zh) 装配式剪力墙接缝结构及其拼接方法
CN205954921U (zh) 一种新型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大板剪力墙结构
CN104481031B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剪结构剪力墙连梁的拼装连接结构及方法
CN206016011U (zh) 一种钢板混凝土叠合梁板结构体系
CN106351374A (zh) 装配式整厚预制楼板单元的连接节点及其楼板单元
CN113026993B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连接梁窗洞构件、结构及制作施工方法
CN108374504A (zh)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43176A (zh) 预制装配式混合剪力墙结构
CN114892882A (zh) 一种带装配式跨层连梁的预制墙板、连接构造及其工法
CN208219904U (zh)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113356370A (zh) 剪力墙及框架柱与混凝土梁牛腿互锚连接施工方法
CN217896984U (zh) 一种预制跨层连梁墙板的连接构造
CN21111426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墙板结构
CN109024699A (zh) 整体式止水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47873A (zh) 连接预制叠合连梁与预制剪力墙的装置与安装方法
CN111691601A (zh) 角部竖孔集中配置直接连接受力纵筋的叠合柱及施工工艺
CN208088500U (zh) 一种预制梁柱压接节点加强箍筋构造
CN217782561U (zh) 一种预制带装配式跨层连梁的墙板
CN215716062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节点
CN217734552U (zh) 一种带装配式跨层连梁的口字型预制墙板及其连接构造
CN208219916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合剪力墙结构
CN106088354A (zh) 一种层间连接节点
CN207228346U (zh) 预制叠合连梁与预制剪力墙的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